郁金香生态高效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一、立项的背景和意义郁金香原产地中海沿岸和中亚地区。
郁金香性喜凉爽、湿润,冬春季生长,夏季干热季节休眠。
8℃以上即可正常生长,超过25℃即进入休眠状态。
一般可耐-14℃低温:喜腐殖质丰富、疏松肥沃的壤土。
现以荷兰栽培最为盛行,全球郁金香种球90%以上由荷兰提供。
年供球量两亿只以上。
郁金香也被誉为荷兰国花。
荷兰是全球最大的郁金香研发地和生产国,其2002年郁金香种球的繁殖面积达10,000公顷,出口额占花卉球根出口总额的三分之一,据统计,荷兰2002年生产种球100亿粒以上,占全球花卉种球的65%,其中75%用于出口。
荷兰2001年7月至2002年6月出口额为7.2亿欧元,其中我国大陆郁金香的进口量就达3170万粒,且不包括通过香港和台湾进入大陆市场部分,预计全部进入大陆种植的郁金香球达到4000万粒,价值超过6千万人民币,成为荷兰第十大花卉球根进口地区,而在2001年度则只排在第十五位,成为最具有潜力的进口市场。
切花郁金香的水培是郁金香切花栽培的高效新兴的栽培方式,到2006年,荷兰郁金香切花70%通过水培方式生产,对于种植者来说,它既有优点也有缺点。
这就决定了一个专业的种植者是否改变他们古老的种植方法,改换为水培这种形式。
这此优点是不必要使用生根基质和覆盖种球的沙子,使工作环境干净,在收获时对叶片的损伤少,收获的产品洁净,减少用工;温室阶段时间短,所需的能量少,属节能项目;大大减少农药的使用量,没有农药或肥料的残留排放,避免了处理废基质,属减排项目。
符合我国提出的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生产方式。
高效盆花栽培,就是将多个郁金香种球集中种植到一个容器中,是之成为一盆开花数密集的盆花,克服郁金香一个球只有一朵花、盆栽基质使用量大、盆栽开花不旺、单朵花花期短的缺点。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在国内,目前郁金香的生产主要依靠引进商品种球栽培,种植方式是采用直接地栽和利用人工基质的箱植,采用的介质主要是泥炭。
在国外,对于郁金香切花进行水培的尝试是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的,当时,在丹麦和瑞典南部的一些种植者使用水培的方法种植5 ℃郁金香。
为此,他们将塑料膜铺在苗床中,里面加上水。
郁金香的种球固定在塑料泡沫上,并使它们漂浮在水面上。
然而,经过几年的实践后,该方法被淘汰了,因为这些塑料泡沫板无法为种球提供足够的支撑。
在荷兰,对水培的需求是从1988年开始的。
因为在这一年,荷兰政府颁布了一项关于植保的法案。
在这个法案中,对农药的使用以及它们的废液向环境的排放进行了规定,即到1995年将削减45%的用量,到2000年将削减到60%。
这也就是说,为了达到上述目标,种球花卉的生产应使用封闭的系统来进行。
由于从事商业化生产的种植者也在寻求一种基于技术方面可靠的、更经济的种植方法以带给他们更多的利益,所以,他们有了进行水培的想法。
在1990年秋天,Triflor 公司开始请Tempex公司手工生产一种种植盘,它是将种球放在一种盛水的杯上,通过杯口几个牙签状的物体对种球进行固定。
后来,Curtec 公司采用一种相似原理的塑料种植盘进行了两个种植季的试验,然后他们在92/93种植季开始生产他们自己的CurTec种植盘。
一年后,这种种植盘被推向市场,接受众多种植者对它的评估。
与此同时,另一家称为Kenn的公司,也推出了他们自己开发的Kenn种植盘,该盘的底部是一排排的针,通过这样的方法对种球进行了固定。
郁金香为球内完成花芽分化的球根类花卉,但后期生长环境对花芽生长发育影响很大,不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都会引发花芽败育(盲花),而在盆栽中盲花情况更加突出。
集合盆栽就将多个郁金香种球置于有限的栽培空间,可能的花芽败育情况比普通盆栽更加严重,但盆花价格是单个盆花的5倍以上。
三、郁金香高效栽培研究开发内容和创新点关键技术:(一)切花郁金香的水培生产研发内容1、适宜的固定方法和种植容器开发研究用于郁金香栽培的容器系统可大致分为两类:活水系统和静水系统。
作为活水系统的研究内容:苗床、固定装置、水循环系统。
静水系统研究内容:种植盘、固定方式、防止缺氧的办法。
我们前期试验中采用的是针式种植盘,国内尚未有生产,种植盘是进口的,且规格单一,盆花种植盘尚未有开发。
项目组通过与其他园艺资材生产企业合作进行仿制和开发生产其他类型的种植盘,包括可进行盆花种植的水培种植盆。
2、种植管理技术研究2.1品种的选择前期试验结果和参考资料表明,不是所有的郁金香品种都适用于水培,在实际生产中,部分品种会遇到一些实际问题,包括:对于收获较早的种球,它们表现为不会开花,种球开裂。
特别要注意‘Ad Rem’、‘Ile de France’、‘White Dream’和‘Yokohama’等品种,为了进一步取得适宜品种数据,为了避免上述问题,有必要进行更多的水培试验,利用现有设施条件,进行品种对比试验,选择在我们可掌握条件下,适宜水培种植的郁金香品种。
2.2 栽培用水的配方研究水培郁金香现主要采用针式盘,为静水系统,为了电导平衡及防止和减轻病菌发生,同时为满足郁金香植株生长和开花对营养元素的需求,在对郁金香水培时,需要配置营养液,营养液配方的是国外公司不传之秘,我们要通过试验对比寻找适合我们自己的配方,这是水培郁金香有别于常规种植方式的地方,也是栽培成功的难点和关键,是项目研究的主要内容。
2.3 水培郁金香生根阶段的技术研究种植后冷室环境因子的设定控制非常重要,温度、光照条件是水培郁金香根系生长阶段的可控因素。
温度高会使根的生长速度加快,但同时芽的生长速度也加快,这会影响到总冷处理时间的不足,影响开花。
郁金香规模种植中为调整开花期,在生根阶段通过温度调节控制生长是有效的方法,郁金香生产中,对花期的控制调节是难点和盈利的关键。
在试验前期发觉部分品种的根系,在生根阶段它们的所产生的根系发棕色而且较短。
这会抑制植株的生长,甚至产生盲花。
进一步试验寻找产生的原因和解决的方法。
2.4水培郁金香温室阶段技术研究根系达到一定长度后必须将郁金香移入温室生长,郁金香水培种植种植密度高,每个40×60的种植盘种植量在50-60只球,并且湿度高,容易引发病害,温室内主要研究内容是通过温度和光照的调节,控制开花期和提高鲜花商品率。
(二)盆花郁金香的集合栽培技术研发1、种植容器选择:选择适合郁金香生长同时受市场欢迎的容器进行栽植,主要是瓷器和木质容器两种,其技术点在于较小的容器内种植更多的种球,试验初步选定8球为一个盆栽。
试验数据包括比较相同口径不同深度容器对郁金香种球的生长影响;相同容量不同质地容器对郁金香生长的影响;种植相同球数的最佳容器大小等。
2、盆栽基质配方试验研究:选择当地资源的锯末、牛粪、草纤维等有机介质材料加上膨化珍珠岩、蛭石等无机材料,通过适合的配比达到合理的水气条件,创造适合郁金香种球在密集种植条件下的根际生长条件。
试验数据主要采用有机介质:无机材料=3:1的配方,通过采用不同有机材料选择合适配方。
3、集合栽培技术研究:主要特点是将8个以上种球同时植于一个通常是3个种球的容器,运用以上研究技术、体现高效栽培特点,在生产相同开花数、相同效益的前提下减少基质用量,体现生态环保价值。
项目创新点1、采用特殊容器水培方式、运用电解质配方生产优质郁金香切花的目的,以水替代栽培基质,具有获得容易、废弃物容易处理、减少对环境的破坏等生态环保效果。
2、高效盆花栽培模式通过选择生态、环保的介质在一个容器种植大量种球替代相同容器内的少数种球,达到相同甚至更高的效益,同时大量减少基质应用,具有环保效果。
四、项目预期目标(项目完成时达到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应用或产业化前景)项目完成时形成完整的郁金香水培切花生产技术规范,切花品质达到基质箱植标准,在项目的推广应用中可解决温室连作障碍、减少温室种植时间和基质栽培中消耗泥炭等不可再生资源,是一项节能减排的环保种植方式。
试验生产单盆种球数在8个以上、容器口径小于25厘米的盆花1000盆以上,盲花率低于90%。
五、项目实施方案、技术路线、组织方式与分工项目开展的地点主要在金华市农高园区金华花卉苗木业省级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基地进行。
项目实施采用边试验、边生产的方式。
项目实施划分为项目前期工作阶段,主要是确定郁金香水培方式和品种选择、容器选择;郁金香水培生长阶段,包括冷库生根阶段和温室生长阶段,主要是营养液的配制和温度控制及田间管理。
集合盆栽主要是盆栽基质的选配合、容器的选择试验。
基质组成主要采用本地现有资源,包括锯末、牛粪、及其经微生物发酵的有机肥,香草纤维、菇渣、黄土、膨化珍珠岩等介质材料,通过不同试验处理进行筛选,试验采用相同口径容器,同时种植8个种球,配方主要是有机物和无机材料3:1的比例进行。
容器筛选主要在有一定市场需求的前提下,采用每盆8个种球种植,采用相同材质的不同口径、相同口径的不同深度、相同容量的不同材质进行对比试验,采用种植营养袋作为对比种植(出圃时需要更换花盆)。
六、项目计划进度安排项目实施两年,分为试验种植一年,示范种植一年。
根据项目阶段目标和计划实施时间,分解成三项任务,各项任务实施时间编制成甘特图如下:任务1:郁金香高效栽培研究的试验阶段时间为2010年4~2011.3月任务2:郁金香水培的技术资料整理和改进试验时间2011年4月-2011年11月任务3:郁金香水培生产示范性种植时间2011年11月-2012年3月任务时间2010年2011年 2 012年4月5月1月七、现有工作基础和条件申报单位金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隶属于金华市农业局领导,成立于1958年8月,注册资金234万元,全额拨款事业单位。
是一所综合性的农业科学研究与成果开发应用单位,内设花卉所、作物所、果树所、蔬菜所、植保所、畜牧所等6个专业研究所和一个实验农场。
现有职工58人,大中专学历以上专业人员37人,管理人员4人。
当前承担省、市级各类农业科研与开发应用项目20余项,近10年来获得省、市级科技成果奖35项,创社会经济效益7亿余元。
在浙江金华省级农业高新技术园区建有300亩科研与成果转化基地,科研与成果转化设施条件良好。
本项目主持人王轶、项目技术负责人陈旭曾先后完成“郁金香品种引进及促成栽培技术研究”、“郁金香种球繁育和冷处理研究”、“郁金香新品种及切花种植技术和种球复壮技术示范与推广”等多个郁金香科研项目,其他“金球桂”桂花的品种选育推广和省成果转化项目、省重大项目“优质彩色树种”、“乡土树种”的选育和推广、彩色马蹄莲的种质资源引进和组培快繁技术研究等多个省市级科技项目,具有较强的项目执行能力,完成省重点项目“持续保水基质的研究和应用”等科研项目。
另外,郁金香水培试验种植已于2007年开始试种了三年,取得了通过营养液进行郁金香切花栽培的初步的认识,了解了需要进一步试验研究的方向,以及试验的主要难点和关键点,有利于项目在比较清晰的目标任务中进行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