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股票的买卖点.
笔
• 笔:两个相邻的顶和底之间构成一笔。 • 笔的意义就是忽略掉相邻的顶和底之间的 其他波动。 • 上升的一笔:即底分型+上升K线+顶分型; • 下降的一笔:即顶分型+下降K线+底分型。
线 段
• 线段:至少由三笔组成,而且前三笔必须有重叠的部分。 • 线段划分定理:线段被终结,当且仅当至少被有重叠部分 的连续三笔的其中一笔终结。而只要构成有重叠部分的前 三笔,那么必然会形成一线段。换言之,线段终结的充要 条件,就是形成新线段。
走势分解
• 走势分解定理一: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 都可以分解成同级别“盘整”、“下跌” 与“上涨”三种走势类型的连接。 • 走势分解定理二:任何级别的任何走势类 型,都至少由三段以上次级别走势类型构 成
举例
大盘从2161起,走了一个类5F趋势。只要围绕第二个类5F中枢震荡,走 势就是正常的,后面继续上涨甚至创新高都是可能的。但如果大盘回到
第一个类5F中枢,那走势就变的复杂了
如何判断股票的买卖点
演讲人 熊贵鸣
2013/6/2 page1
三买卖点图示1
a+A+b+B+c趋势图
页码2︱讲义标题
三买卖点图示2
页码3︱讲义标题
一买卖点定义
第一类买点:某级别下跌趋势中,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 向下跌破最后一个走势中枢后形成的背驰点。 第一类卖点:某级别上涨趋势中,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 向上突破最后一个走势中枢后形成的背驰点。
低背驰图例1
低背驰图例2
低背驰的分类1
低背驰的分类2
低背驰的分类3
低背驰的分类4
转折的力度和完全分类
区间套1
区间套2
区间套3
三个互相独立的程序
• 例如有三个独立的体系结构,其分别的完美程度是A、B、C,则三者 同时发生作用时的完美程度是:1-(1-A)X(1-B)X(1-C)。用一个简 单的数字说明一下。不妨假设这三个结构的出错率都是40%,这是一 个极高的出错率,就是说10件事情有4件都是做错的。但如果这三个 结构是独立的,那当这三个结构同时发生作用时,它的完美程度就是 1-0.4X0.4X0.4=93.6%,也就是说出错率只有6.4%。从这个例子就可以 看出,三个很烂的独立结构就可以组成一个很完美的结构,这有点象 通常所说的三个臭皮匠胜过一个诸葛亮的意思。 • 基本面、技术面、心理面、资金面、比价关系、政策面。比如技术面 是三个独立系统里的一个,而另外两个,例如比价关系与基本面,可 以配合决定你的介入种类。比价关系,就是市值与行业地位的关系, 发现其中低估的品种。但当介入到一个品种后,技术面在操作上就起 着决定性的意义。为什么?因为其他的面,变化的频率都没有技术面 高,像基本面,其变化大致是有一定的稳定性的,不可能天天都是奇 点、断裂点。比价关系也一样,一种比价确立后,就基本保持稳定了 ,不可能天天都变化。所以这种变化少的系统,不需要花太多精力去 研究,而技术面显然不同。
K线的包含关系
分 型
பைடு நூலகம்
• 顶分型:第二K线高点是相邻三K线高点中最高的 ,而低点也是相邻三K线低点中最高的。(如图①) • 底分型:第二K线低点是相邻三K线低点中最低的 ,而高点也是相邻三K线高点中最低的。(如图②)
• 所有的顶必须是顶分型的,反之,所有的底都是 底分型的。也就是:没有顶分型,没有顶;反之 ,没有底分型,没有底。
页码6︱讲义标题
举例一:趋势背弛
举例二:盘整背弛
举例三:段内背弛
中枢
中枢震荡和中枢扩展(延伸)
中枢扩张
中枢新生
中枢的形成
• 中枢形成的三段的方向是怎么开始的,不是随便三段就是 的。如果是向上的走势,里面的中枢一定是下-上-下的, 向下的相反。请看下图:
趋势力度 的强弱
二买的强弱
三买的强弱
三买卖点定义
第三类买点:某级别上涨趋势中,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向上 离开走势中枢,然后以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回抽,其低点不 跌破走势中枢上边缘ZG的走势中枢终结点。 第三类卖点:某级别下跌趋势中,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向下 离开走势中枢,然后以一个次级别走势类型回抽,其高点不 升破走势中枢上边缘ZD的走势中枢终结点。 备注:三类买卖点是中枢破坏点
备注:第一类买卖点是趋势转折点
页码4︱讲义标题
二买卖点定义
第二类买点:某级别中,第一类买点的次级别上涨结束后再 次下跌的那个次级别走势的结束点。
第二类卖点:某级别中,第一类卖点的次级别下跌结束后再 次上涨的那个次级别走势的结束点。
备注:任何级别的第二类买卖点都由次级别相应走势的第一 类买点构成。
页码5︱讲义标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