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粘胶纤维行业

粘胶纤维行业

阜宁县粘胶纤维行业发展规划粘胶纤维行业是我县的新兴产业,也是重点发展的支柱产业。

为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贯彻落实国家、省、市“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促进我县粘胶纤维行业平稳发展,加快结构调整,推动产业升级,根据国家、省、市的调整和振兴规划,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规划期为2009-2011年。

一、发展现状(一)产业现状目前,我县专门从事粘胶纤维生产的企业1家,为阜宁澳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主要产品有粘胶短纤、有色纤维等。

粘胶纤维行业是“十一五”期间粘胶纤维行业中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其中以短纤维行业为主。

粘胶短纤维既是解决国内纺织原料短缺的主要品种,又是行业内较具国际市场竞争力的主要品种,对保障和进一步提高我国纺织行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未来几年,在国内外市场的带动下,我县粘胶纤维行业发展势头将更加强劲,澳洋公司项目全部建成投产后,将形成年产4.5万吨高白度纤维、4.5万吨有色纤维、3万吨细旦纤维、3万吨普通纤维的生产能力,年可实现销售30亿元、税收1.2亿元。

届时,我县将成为全国重要的粘胶纤维生产基地。

(二)存在问题粘胶纤维的下游行业主要是纺织行业和无纺布行业。

我县的化纤纺织行业链条中的下游行业尚未充分实现与上游行业的有效接轨。

从粘胶纤维上下游产业链的构成来看,在每一环的发展过程中,都离不开化工、配件、辅料等相应生产资料市场的支撑,而我县纺织上下游产品生产资料市场发育不够完全,对粘胶纤维下游产业发展有一定制约。

印染行业是化纤纺织行业中必不可少的环节,而我县目前没有一家印染企业。

印染环节脱节已成为制约我县化纤纺织和深加工纺织品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三)发展背景从国际市场看,近十年内,全球纤维需求和纺织品消费量将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

在持续增长的市场预期下,我国将成为纺织品贸易中的最大受益者。

尽管我国纺织服装业在配额释放期过后成长速度将有所减缓,但由于增速高于全球,国际市场占有率仍将不断提高。

据中国纺织工业协会预计,2010年我国纺织服装业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将超过42%,欧美等国家和地区为此将全部取消纺织品设限,这为我县粘胶纤维行业融入全球供应链、加快我县粘胶纤维和纺织工业发展带来了稳定、有利的外部环境。

从国内市场看,纺织品需求仍然具有较大的增长空间,国内消费是纺织产业发展的主要动力。

随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我国人均GDP 将由1000美元向3000美元跨越。

根据其他工业发达国家的统计数据,在此跨越过程中终端粘胶纤维纺织品的需求将持续提升。

按照国家纺织工业发展规划,预计2010年,我国人均纤维消费量将由2005年的13公斤上升到18公斤,增长38.5%,全国产业用纤维量比2005年增加200万吨以上,增长率超过55%。

因此,未来5~10年纺织服装业仍将是我国的支柱行业之一。

二、发展思路和主要目标(一)发展思路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依托阜宁澳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等产业龙头企业,按照规模化、品牌化、国际化的要求,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加快承接产业转移,以机制创新、技术创新和扩大开放为动力,着力推进粘胶纤维行业集群发展和产业链条完善,加快突破印染瓶颈,形成区域配套、上下游衔接、多点支撑的粘胶纤维工业产业链,把我县建设成为以粘胶纤维纺织和终端纺织品生产为主导、完整产业链条和配套产业为基础、骨干企业和产业集群为支撑,集约化程度高,产业集群配套完善,综合实力和市场竞争力强的全国重点新型粘胶纤维生产基地。

(二)主要目标1、粘胶纤维行业发展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

2011年,粘胶纤维产量超30万吨,粘胶短纤维的差别化率超过30%,粘胶纤维行业销售收入达100亿元,把阜宁建成全国重要的粘胶纤维生产基地。

2、粘胶纤维在纺织行业的使用量明显增加。

2011年,粘胶纤维产量的本地使用量达30%,粘胶纤维纯纺和与其它纤维混纺的比重达到纺织总量的50%。

3、粘胶纤维在无纺布生产中的应用有所突破。

积极引进无纺布生产企业,大力发展医疗卫生用粘胶纤维无纺布、家庭装饰用无纺布和服装用无纺布生产,2011年,力争无纺布产量达到5万吨。

4、通过主业的提升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粘胶纤维和纺织业与其他服务业紧密相关,通过发展粘胶纤维与纺织业,可以带动智能化服务、物流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力争2011年相关产业的收入达到10亿元。

三、重点任务(一)重点发展的领域国家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明确提出,加快多功能、差别化纤维的研发和纺织产品一条龙的应用开发,化纤差别化率由目前的36%提高到50%左右。

省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提出,加快聚乳酸纤维、炭素纤维和芳族纤维等高技术纤维、生物质纤维材料和多功能、复合型差别化纤维的开发及应用。

据此,我县粘胶短纤维产业重点发展棉型纤维、差别化纤维、纺织用高强纤维及无纺布用纤维,在抓好量大面广、常规品种的优质化、系列化,不断提升国内外市场竞争能力的同时,注重开发中下游产品,与下游产业应用有效接轨,将环保治理与行业发展有机结合,延长产业链条,促进全行业上规模、上水平。

抓住“十一五”期间纺织工业将实行产业梯度转移的契机,以及发达地区水电燃料、人工成本的不断增长,中、低档产品已开始向次发达地区转移的机遇,填补发达地区升级换代留下来的短期空档,结合我县发展的基础、技术、资源、市场等条件,扬长避短、发挥优势、重点发展粘胶纤维行业,不断扩大在新兴市场和国际市场上的份额。

四、对策措施(一)发挥优势,延伸发展一是向纺织产业链延伸。

要充分发挥我县粘胶纤维原料优势,围绕粘胶长、短丝深加工,拉大产业链条,充分挖掘我县现有纺织产业资源的潜力,加快改造传统织造工艺,加快粘胶纤维与纺织行业的产业对接,实现从粘胶纤维生产到纺织应用的过渡。

二是向无纺布产业链延伸。

粘胶纤维是用于无纺布生产的三大纤维之一。

面对无纺布产品庞大的国际市场和强势的国内消费需求,要充分利用我县粘胶纤维原料优势,积极引进和大力发展无纺布企业,实行资源就地转化,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二)加强引导,科学发展一是提高产业认识,树立新的发展理念,推行科学发展。

在企业发展壮大的同时,要实现产业发展的升华,使产业和企业互动发展。

重点招引产业链缺失项目,填补产业空白,形成完整产业链条,实现产业集群式发展。

二是加大科技投入,推动技术进步,提高新产品研发能力。

针对我县粘胶纤维业新产品、新品种开发研究滞后的现状,要重点加大科技研发经费的投入。

要引导有条件的企业加大研发费用支出比重,建立企业技术研发中心、新产品设计开发中心,攻克工艺技术上的难点,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

三是坚持错位发展,提高差别化率。

引导企业不断加强新产品开发,建立面向粘胶纤维面料市场的快速反应机制,改变品种单一的局面,不断提高差别化率,提升竞争优势。

四是建立发展平台,加强指导协调。

发挥产业发展领导小组指导协调作用,牵头组织企业参加国内外有影响力的粘胶纤维面料展示会,帮助企业联系大专院校、科研院所,整合各企业技术力量结成战略性联盟,进行技术集中攻关,促进共同发展。

(三)合理规划,集约发展规划期内要大力发展粘胶纤维配套产业,提供产业专业化服务,引导产业集聚发展,使产业生态环境进一步优化。

一是高起点规划粘胶纤维工业园区。

紧紧抓住国内外粘胶纤维、粘胶纤维纺织等产业转移的历史性机遇,高标准定位,高规格规划、高速度建设澳洋粘胶纤维生产基地。

着力引进国内外强势企业,通过以商引商、以企带企,加快产业扩张,拓展产品系列,使澳洋工业园最终形成以粘胶纤维行业为龙头,与纺、织、染、服装、产业用布等产业相互链接的粘胶纤维纺织生产基地。

二是不断推动粘胶纤维工业园区的产业集群。

重点在提升产业集群规模、质量,保持并扩大已有的特色优势上下功夫。

要以龙头企业为核心,增强产业集群的吸引力,使更多的企业被吸引进来,从而使产业集群的规模得以扩大,并在地域空间上形成一定程度的集中和合理布局。

产业集群内部,以一个或几个龙头企业为核心,形成强大的凝聚力,依靠集群内部分工合作,以产业链将上、下游的企业联结起来,实现与粘胶纤维行业相同或相近的企业和产业在园区内聚集发展,最大限度地降低交易成本。

(四)内外结合,加快发展在现有产业内部企业培育壮大的同时,要加大项目引进力度,为产业发展提供新增长点。

一是制定有吸引力的招商引资政策,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

在土地使用及税收方面继续给予优惠政策,简化有关行政手续,为外商的投资创业提供良好服务,确保项目引得进,留得住。

二是引导新上项目的资金合理流向,促进粘胶纤维行业结构调整和升级。

在项目引进上,要重点鼓励资金投入到粘胶纤维上下游产业上来,促进这些产业技术的提高和结构的优化,为产业整体健康有序发展奠定基础。

三是切实提高招商引资的水平,提高引进项目的质量。

要避免出现盲目追求规模数量,忽视质量的做法,让外部资本的进入切实能为我县粘胶纤维上下游产业发展发挥作用,形成良好的竞争与合作的氛围。

五、规划实施(一)加强组织领导建立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由县政府主要领导牵头,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按照责任分工,加大产业组织协调力度,加强指导和监督检查,确保发展规划目标圆满实现。

(二)严格目标考核建立规划实施监督考核机制,强化发展规划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相关镇区、部门要进一步明确各项规划任务和措施的实施范围和期限,确保落实到位。

(三)优化服务环境按照建立服务型政府的要求,进一步规范项目审批、核准和备案制度,简化办事程序。

对纳入本规划的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优先安排土地、资金等要素供给。

建立重大项目跟踪服务机制,为粘胶纤维行业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四)强化人才支撑着力加强粘胶纤维行业人才队伍建设,构建多层次人才体系。

把握当前有利时机,积极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提高产品研发、经营管理、生产操作等方面人才的整体素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