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装配线生产系统WITNESS建模与仿真

装配线生产系统WITNESS建模与仿真


1、装配线系统分析
A
缓存区A
B
缓存区B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装配
成品库
C
缓存区C
2、元素定义
名称 零件A 零件B 零件C 产品D 缓存区 类型 PART PART PART PART Buffer 数量 1 1 1 1 4 参数 时间5分钟,批量为1,第一个零件在0时刻到达 时间4分钟,批量为2,第一个零件在10时刻到达 时间6分钟,批量为1,第一个零件在0时刻到达 4个零件,顺序为1A2B1C 三个零件、一个产品
装配机器
成品数
Machine
Variables
1
1
时间8
整数变量(Vinteger)
4、元素细节设计
• 零件PART细节设计:
• 包括PART的进入类型、数量限制、到达时间、输出规则
• 机器Machine细节设计:
• Machine的类型、装配所需零件数量、装配时间、输入与 输出规则、结束事项
• 缓存区Buffer细节设计

1.
2.
机器Machine细节设计:
输入Machine的类型、装配产品所需零件数量、装配时 间等基本参数 设计输入规则(产品装配要求):点“form”,在弹出的 输入规则编辑框中,输入“sequence /wait 缓存区 A#(1),缓存区B #(2), 缓存区C #(1)” 设计输出规则:点“To”,在弹出的输出规则编辑框中, 输入“push to 成品库” 设计装配结束激发的活动:点“Actions an finish”,在 弹出的编辑框中,输入“change all to D”
三、WITNESS元素运用介绍
零件Part:了解其到达方式的选择 缓冲区buffer: 组装机器Machine:了解其类型的选择 顺序语句sequence的运用
四、实验举例
实验步骤: 1. 系统分析——要用到哪些元素 2. 元素定义——元素的基本参数 3. 元素可视化设计(略) 4. 元素细节设计——确定输入、输出 规则 5. 系统运行 6. 参数分析
实验五、装配线生产系统 WITNESS建模与仿真
一、实验目的
理解混合装配线的基本原理; 熟悉WITNESS中缓冲区buffer、组装类型 machine元素的设计; 掌握WITNESS中sequence的运用 系统属性Icon
二、实验任务
• 有A、B、C三种零件随机到达系统后,分别暂存于仓库的特定库区。 有一装配线将1个A、2个B和1个C组装一个成品D,装配时间为8分钟, 装配线对零件的提取顺序为先取A、再取B、再取C,产品装配完成后 放入缓存区;其中: A零件到达时间间隔为5分钟,批量为1,第一 个零件在0时刻到达;B零件到达时间间隔为4分钟,批量为2,第一个 零件在10时刻点到达; C零件到达时间间隔为6分钟,批量为1,第一 个零件在0时刻到达; • 试使用WITNESS建立该系统模型.并进行如下分析: 1. 显示系统运行600分钟的成品数. 2. 缓存区的平均库存、平均时间; 3. 改变 零件到达时间,分析结果有何变化?
3. 4.
• 缓存区Buffer细节设计
1. 缓存区A、B、C及成品库无特别要求;一般可设计其最 大存储量。
5、系统运行
1. 2. • • • 时间栏输入600分,点RUN按钮,运行 查看统计报告,分析: 缓存区的平均库存、平均时间; 装配机的利用率; 改变零件到达时间,分析结果变化
• Buffer最大容量及结束规则
• 整数变量
• 零件PART细节设计:
1. 选择PART的进入类型:主动型 2. 输入各PART的到达时间、批量、最大数量等基 本参数 3. 点“TO”,在的弹出编辑框中中,输入“PUSH to 缓存区A” 4. B、C零件参照A类推 5. 成品区D的输入模式:点“Actions an create” , 输入”Icon=4”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