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口工程设计与施工 PPT
工程可行性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 现状评价,提出加强薄弱环节的措施; 2. 预测运量发展,论述运输发展的经济合理性及建设项目的必要性 与紧迫性; 3. 建设的合理规模; 4. 结合自然条件论证技术的可能性,提出推荐方案,同时论证各方 案的优缺点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5. 进行平面布置设计,确定项目范围、装卸工艺和设备、主要水工 建筑工程; 6. 建设期的三通(水、电、路),征地拆迁和建材供应问题; 7. 施工条件与工期安排; 8. 企业组织管理和人员编制; 9. 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
头泊位 3、码头线长度:泊位数和每个泊位长度,安全间距 4、港口陆域高程:根据设计高水位加超高值确定,要求在高水位
时不淹没港区。
2、港口布置基本类型
自然地形的布置,可称为天然港;适用于疏浚费用不太高的 情况。 挖入内陆的布置,为合理利用土地提供了可能性;在泥沙质 海岸,当有大片不能耕种的土地时,宜采用这种建港型式。 填筑式的布置,如果港口岸线已充分利用,泊位长度已无法 延伸,但仍未能满足增加泊位数的要求时可采用。
第7章 港口工程
港口是综合运输系统中水陆联运的重要枢纽,货物和旅客集散并变 换运输方式的场地,它有一定面积的水域和陆域供船舶出入和停泊,可 以为船舶提供安全停靠、作业的设施以及提供补给、修理等技术服务和 生活服务。
连云港港口
古代港口工程 港口的出现源于古代渔捞的开始。 7000年中国河姆渡人前善使舟楫,依山傍水停舟成为港口原型,
港口工程建设
港口分类
按所在位置分
•海港 •河港 •湖港
按成因分
•天然港 •人工港
按用途分
•商港 •军港 •渔港 •工业港 •避风港
1、港口组成
一、港口规划与布置
水域:供船舶航行、运转、锚泊和停泊装卸之用,要求有适当的 深度和面积,水流平缓,水面稳静。(港口水域可分为港外水域和港 内水域。港内水域包括港内航道 、转头水域、港内锚地和码头前水 域或港池。在内河港口,为便于控制,船舶逆流靠离岸。当船舶从上 游驶向顺岸码头时,先调头,再靠岸;当船舶离开码头驶往下游时, 要逆流离岸,然后再调头行驶。为此,要求顺岸码头前水域有足够宽 度。 )
突出式
挖入式
Y形挖入式航道
平行挖入式航道
老港口增加人工港岛 天然离岸岛的建设
天然港的建设 河口港的建设
3、我国港口建设项目的建设程序
预可行性研究(项目建议书阶段)
主要任务是在踏勘、调研基础上,论证建设项目的必要性、
可行性,在此基础上向国家提出建设项目立项的建议,即项目建
议书。
工程可行性研究
在预可和必要的测量、勘探的基础上对建设方案提出技术、
经济的综合论证(二个方案以上)。
工程可行性研究,从各个侧面研究规划实现的可能性,把港口的 长期发展规划和近期实施方案联系起来。工程可行性研究为近期建设 方案服务,对项目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和方案比较,通过不同方案的研 究,找到投资少、建设工期短、成本低、利润大、综合效益最好的方 案.工程可行性研究是确定项目是否可行的最后研究阶段,是编制设计 任务书的依据,因此工程投资估算的精确度应控制在±10%以内。 【一般初步可行性研究投资估算精度控制为±(20~30)%】,以后 完成的设计概算若超出任务书投资的10%,则必须重新立项编报任务 书。
国外海港和海运的发展以地中海为中心 公元前332年,埃及亚历山大大帝建造了亚利山大港(公元前2世
纪-公元10世纪为全球最大港) 1368-1484年,威尼斯成为第一大港口,近代海运的发祥地。
1100年,灯塔遭强烈地震的洗劫, 仅残存下面第一部分,灯塔失去 往日的作用,成了一座瞭望台, 在台上修建了一座清真寺。1301 年和1435年两次地震,塔全毁。
(1894-1962年),二次世界,各大港口衰落,纽约港依旧繁华。 清光绪二十四年,自行开放秦皇岛港,是目前世界最大煤炭输出
港
现代港口工程
1、建材,理论研究(计算机,模型试验)、施工技术(工业化和大 规模现代化)发展带动港口工程发展
2、日本科教兴国,贸易立国,迅速崛起,横滨港成为世界第一大港 (1962-1986)形成独特的百越文ຫໍສະໝຸດ 。断发纹身,善舟楫,铸铜器,洗
商周至春秋战国时期,起步和形成时期,风帆木板桥 秦汉时期,风帆改进和船尾舵的出现 秦始皇视察黄、腄、成山、芝罘和琅琊等港口 徐福东渡 唐朝鉴真东渡日本
宋元,指南针在船上的应用,福建 泉州港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贸 易海港(公元10世纪-1368年) 明朝,陈友谅战船、郑和下西洋
陆域:供旅客上下船、货物装卸、货物堆存和转载之用,要求有 适当的高程、岸线长度和纵深。岸边建有码头,岸上设港口仓库、堆 场、港区铁路和道路,并配有装卸和运输机械,以及其它各种辅助设 施和生活设施。
港口的特征参数
1、港口深度:大型油轮码头10-20m 2、码头泊位数:装卸货物和上下旅客泊位以及辅助船舶和修船码
1484-1588年西班牙的巴塞罗那成为第一大港,工商业和文化中心, 造船中心,开始殖民扩张
近代港口工程
水力学创始人之一阿基米德 1870年,弗汝德进行船舶模型试验,提出弗汝德定律 1885年,雷诺用潮汐水流模型研究水流运动 1936年,荷兰建造波浪水槽进行波浪爬高和越顶试验 1952年中国试制第一台冲击式生波机 1869年和1914年苏伊士运河和巴拿马运河相继完工 18世纪伦敦港成为世界最大港口(1588-1894年) 1894年,美国超英、德,工业产值第一,纽约港成为世界最大港
3、欧洲的长足发展使鹿特丹港成为世界最大港,年吞吐量达3亿吨 (1986-2005年)
4、2005年后,上海凭借中国经济龙头的优势,一举成为世界第一大港口, 宁波-舟山,广州港,天津港也已迈入世界前十大港口
洋山深水港工程 洋山深水港工程是建设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核心,是第一个海
岛港,是离上海港最近的深水港,而东海大桥作为洋山港区连接 上海陆地的唯一通道,如同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一大“动脉”, 在洋山港一期工程启动时,东海大桥的贯通,改写了上海不“上 海”的历史。2005年12月,一期工程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