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推广学复习思考题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狭义农业推广是_________ 的方法介绍给农民,使农民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并且在生产中应用,从而提高产量、增加收入。
2、广义农业推广是指除单纯推广农业技术外,还包括教育农民、组织农民、培养农民义务领袖及改善农民实际生活质量等方面。
3、现代农业推广是将有用的信息传递人们(传播过程),而且帮助这些人获得必要知识、技能和正确观念,以便有效地禾U用这些信息和技术(教育过程)的一种过程。
4、农业推广_________ 通等方式组织与教育农民增进知识,改变态度,提高技能,不但使农民采用和传播农业新技术,而且使其自愿改变行为,以改变其生产条件,提高产品产量,增加收入,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智力与自我决策能力,从而实现培养新型农民,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目的。
________5、农业技术推广是_________ 于农业生产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的活动6农业技术:应用于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的科研成果和实用技术二、填空:1我国农业推广理论界把农业推广分为狭义农业推广、广义农业推广和现代农业推广三个方面。
2、教育推广产生于英国、而发展于美国、然后普及到全世界 _____三、问答题:1、为什么许多国家在农业方面设有推广部门,而在其它方面则没有?1、农业大多数都是小型企业,规模小,不能雇佣推广员;2、国家研究部门主要搞研究,经费来自农产品税。
3、农民有用的知识量的迅速增加也需要建立农业推广体系2、给农业推广下个准确的定义很难。
第一,一种语言翻译成另一种语言所造成的误差。
_ 第二,不同国家的政治及其传统所造成的误差。
如西方发达国家推广沟通强调双向性”,而中国的推广则习惯于官方机构自上而下”。
第三,农业推广常作为政府的政策工具和手段,不同国家,不同经济发展时期,所设定的推广目标不同。
3、农业推广应从那些方面进行界定?第一、农业推广是由机构部署的一种有组织的职业活动。
第二、农业推广对象一一农民的职能及其需要的变化。
第三、农业推广目标第四、农业推广手段和方法第五、农业推广的理论指导4、农业推广分为几种类型?各适应的条件和采取的手段有什么不同?即狭义农业推广、广义农业推广和现代农业推广。
从以上农业推广三种不同的涵义中,我们可以看出,狭义农业推广是一个国家处于传统农业阶段,农业商品生产不发达,以技术指导”为主要手段的农业推广;广义农业推广是一个国家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过渡阶段,农业商品生产比较发达,以教育”为主要手段的农业推广;现代农业推广是一个国家已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农业商品生产高度发展,以信息和咨询服务”为主要手段的农业推广。
5、为什么我们对农业推广的教育性认识不足?如何正确认识农业推广的教育性?一是由于我国农业推广受传统封建社会的劝农” 督导”的影响,加上长期推行政府指令和计划为主的政策,把农业推广工作看成主要是行政工作。
二是由于我国农业推广工作长期以农业技术为主要内容(1 )明确和重视农业推广的教育性,就要确认推广工作实质上是人与物结合的过程____________(2 )明确和重视农业推广的教育性,就要尊重农民接受和采用新技术的自主权。
_______(3 )明确和重视农业推广的教育性,就必须懂得教育是相互的6、农业推广的作用。
1.农业推广是农业发展机构(研究单位和院校)与目标团体(农民、农村)联结的纽带2•农业推广是科技成果由潜在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3•农业推广是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直接动力4•农业推广是开发农民智力,改变生产者行为,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重要途径5•农业推广是科研成果的继续和再创新7、为什么农业推广是科研成果的继续和再创新?一是农业科研成果是在特定的生产条件和技术条件下产生的,适于一定的范围、有很大的局限性;二是农业生产条件的复杂性,不同地区经济状况、文化技术水平的差异性等都对于推广农业科研成果具有强烈的选择性。
三在科技成果的转化过程中,必须增加试验、示范、培训、推广各个环节,并进行组装配套,以适应当地生产条件和农民的接受能力,第二章框架模型与沟通一、词解释:1、农业推广服务系统是指农业推广人员、推广机构以及所处的生存空间。
2、目标团体系统是农民、农民家庭以及所处的生存空间。
3、沟通指在社会交往中,人们借助共同的符号系统,如语言、文字、图像、记号及手势等,彼此交流各自的观点、思想、兴趣、情感、爱好、知识等各种各样的信息的过程。
4、沟通主体指承担信息交流的个人、团体及组织。
5、沟通客体指沟通的信息内容。
农业推广沟通客体主要由信息、情感、思想等构成6、沟通渠道是指传送和接受农业信息的通道和路径。
7、沟通媒介指沟通的信息载体和信息传播工具。
8、正式沟通p349、非正式沟通p3410、语言沟通p3411、非语言沟通是指借助或不借助言语的情况下,通过触摸、目光、发音的细微差别或面部表情来表达的12、个人沟通p3513、大众沟通p3514、信息沟通p3515、心理沟通p35二、填空:1、在P=f( I ,Es) 公式中P——是指工作绩效_; I ――是指个人特征Es――是指环境变量;f――是指函数符号。
2、在B=f ( P , Es)公式中B ――是指农民行为变革;P――是指农民个人特征、素质;Es――是指农村居民所处的生存环境;f――是指函数符号。
3、农业推广沟通与一般的人际沟通一样,必须具备四大要素,即沟通主体、沟通客体、沟通渠道和沟通媒介。
4农业推广中常见的沟通渠道有单串型、饶舌型、扩散型和全通道型四种类型。
5、推广沟通常用的媒介有以大众传播媒介、声像传播媒介和语言传播媒介三个方面。
6、霍尔(E.Hall )将人们互动时的空间由近及远分成四个距离,即:亲密距离、个人距离、社交距离和公共距离。
7、沟通的基本要素由信源、渠道、信息、信息接受者和反馈等组成。
8、沟通循环过程一般包括5个要素:①发送者;②接受者;③信息;④渠道;⑤文化背景三、问答题:1、影响推广服务系统和目标团体系统的社会内容和环境条件有哪些?农业推广服务系统的扩散效率的程度取决于两个变量的影响,一是农_________ 特征、素质,二是他所处的农业推广组织和工作环境的优与劣目标团体系统的接受效率的程度取决于两个变量的影响,一是农_________ 是农村居民(农民)所处的生存环境。
2、简述农业推广沟通的特点。
1•在沟通中,推广人员和农民都是沟通的参与者,两者是平等的关系2、在沟通中,是推广人员主动适应农民,而不是农民去适应推广人员3•双方肯定是互相影响的,但这种影响作用和性质不同3、哪些因素决定农业推广服务工作效率?1 •推广服务系统的扩散效率2 •目标团体系统的采纳效率3•推广服务系统和目标团体系统之间的沟通与互动效果 4 •农业推广工作的外部环境条件4、农业推广沟通过程中,如何进行农业信息准备?(1)确定农业信息内容(2)确定信息接收者(3)确定信息传递时间5、农业推广沟通过程中,如何进行农业信息编码?(1)农业信息表达要准确无误(2)使用沟通工具时要协调配合(3)要考虑农民的接收能力6、农业推广沟通过程中,要做到有效的传递,要注意那些问题?(一)必须尽量提高沟通信息的清晰度(二)必须增加沟通双方的信任度(三)必须提高沟通感受性(四)及时获得和注意沟通的反馈信(五)积极创造良好的沟通气氛,努力克服不良的沟通习惯(六)坚持有效地聆听(七)沟通言语要通俗易懂,尽可能选择合适当地农民文化背景的言语(八)善用非正式沟通7、如何提高沟通信息的清晰度。
①增加沟通的渠道;②明确沟通的问题及传递的信息;③沟通中言语与行动要保持一致;④沟通中运用最简单的语言,选取最主要的信息第四章农业创新与扩散一、名词解释:1、创新是一种被某个特定的采用个体或群体主观上视为新的东西,它可以是新的技术、产品或设备,也可以是新的方法或思想。
2、社会系统指一组有着共同问题,期望达到某种共同目标的相互关联的单位。
3、农业创新是应用于农业领域内各方面的新成果、新技术、新知识及新信息的统称。
4、创新者指首先采用某项创新的少数农民。
5、早期采用者指那些紧跟创新者之后不久就采用新技术的农民。
6、早期多数指那些注视着创新者和早期采用者的相当多数的农民,他们没有经过太多的时间,也采用了这项创新。
7、晚期多数指那些遇事过于小心谨慎,看到邻近农民的多数已经采用创新,他们也一起加入创新采用行列。
8、落后者指直到最后才采用创新的少数农民。
9、有形磨损某项创新虽然未被新的创新取代,但某项创新本身的优良特性因使用年限的增加逐渐丧失,从而失去使用价值。
10、政策磨损指国家农业政策、法规及农业经济计划的调整。
11、推广磨损又称认为磨损,指由于推广方法不当造成科技成果早衰。
12、创新扩散是某种创新在特定的社会系统的成员中,在一定的时间内,经由某种渠道而被交流传播的过程。
二、填空题:1、根据心理学和行为学的观点分析,农民采用一项创新大体上需要经过认识—兴趣—评价—试验—采用五个阶五个阶段。
2、根据农民自愿采用项创新的时间先后,将采用者划分为五个采纳者群体,它们是:创新者、早期采用者、早期多数、晚期多数和落后者。
3、每个采纳者群体的主要特征是:创新者——具有冒险性的;早期采用者——有名望的;早期多数——深思熟虑的;晚期多数——怀疑的;落后者——传统的。
4、根据扩散曲线中不同时间创新扩散的速度和数量不同,一项创新在生产中应用可分为投入阶段、早期采用阶段、成熟阶段、衰退阶段四个阶段。
5、根据创新阶段性规律,我国农业推广工作者提出了推广工作的四个时期,即:试验示范期、发展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6、阶段性规律启示我们:一项创新在农业推广工作中,基础在试验示范期,速度在发展期,效益在成熟期。
8、一项创新衰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无形磨损、有形磨损、推广环境造成创新的早衰几方面。
9、推广环境造成创新的早衰主要表现在:政策磨损、是价格磨损、人为磨损几方面。
三、问答题:1、简述创新的特性对创新采用率的影响。
2、简述创新采用者群体的特点。
(见填空题3)3、一项创新开始试用时间越早,则试用时间越长;反之试用时间越短。
为什么?创新出现是个新事物,一开始多数人不太了解;创新引进开始碰到不少困难;农民主观上愿意种杂交种(创新),但有许多客观条件不具备4、简述农业创新的扩散过程。
突破阶段紧要阶段跟随阶段随大流阶段5、一项创新衰退的原因表现在那些方面?如何防止早衰?原因见填空题8。
农业创新出台后,必须尽早组织试验,果断决策进行示范;加快发展期速度使其尽快从试验示范期进入成熟期,同时要尽可能延长成熟期,延缓衰退,特别要防止过早衰退。
第五章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第六章一、名词解释:1、农业科技成果在农业各个领域内,通过调查、研究、试验、推广应用,所提出的能够推动农业科学技术进步,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并通过鉴定或被市场机制所证明的物质、方法或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