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建筑给水排水课程设计计算书

建筑给水排水课程设计计算书

第一章设计说明书1.1生活给水系统1.1.1系统给水方式的确定该建筑物为低层住宅,层数为六层,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层高为3M,室外高差为0.1m。

在本工程设计中,市政外网可提供的用水压为270kPa,基本能满足建筑部用水要求,故考虑采用直接给水方式。

这样可以充分利用外网的水压,节省投资,方便管理.且经计算满足要求。

1.1.2给水系统的组成整个给水系统由引入管、水表节点、给水管道及给水附件等组成。

(1)阀门管路上的阀门均采用铜阀门,阀门口径与给水管道接口管径一致,并于以下部位安装:1)住宅给水管道从市政给水管道的引入管段上,设于水表前。

由于水表后设置管道倒流防止器,因此不需在水表后设置止回阀;2)从住宅给水干管上接出的支管起端或接户管起端;3)能保证事故时供水安全而设置的阀门;4)各用户水表节点。

(2)水表总水表选用LXS—50C型,DN50的湿式旋翼式水表,入户水表选用LXLC可拆卸螺翼式水表,公称直径为80mm。

安装在引入管的水平管段上,总水表节点处设置相应的水表井。

根据《给排水标准图集S1》,水表井尺寸为1.5m×1.0m×1.9m。

1.1.3给水系统的材料选用该住宅室给水管均采用PP-R给水管,热熔连接。

室外埋地给水管采用衬里的铸铁给水管,法兰连接。

1.1.4给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1)引入管从建筑物南部引入。

给水干管、立管尽量靠近用水量最大设备处,以减少管道转输流量,使大口径管道长度最短。

2)室外给水管埋深0.8m,给水引入管设0.002~0.005的坡度坡向泄水装置,以便检修时排放存水。

3)各层给水管道采用暗装敷设,管道尽量沿墙、梁、柱直线敷设。

4)管道外壁距墙面不小于150mm,离梁,柱及设备之间的距离为50mm,立管外壁距墙,梁,柱静距不小于50mm,支管距墙,梁,柱静距为20~25mm。

5)给水管与排水管道平行,交叉时,其距离分别大于0.5m和0.15m,交叉给水管道在排水管上面。

6)立管通过楼板时应预埋套管,且高出地面10~20mm。

1.2生活排水系统1.2.1生活排水系统方式的确定根据实际情况、建筑物性质和规模、污水性质、污染程度,结合室外排水体制与处理要求综合考虑,本设计排水系统采用分流制,即生活污水和生活废水用不同的管道系统排放,污水系统只接纳由大便器排放的污水,废水系统只接纳由厨房洗涤盆、洗衣机以及由卫生间洗脸盆、淋浴器所排放的生活废水,两系统相互独立。

选择依据为:1)室生活污水先经过化粪池处理,其出水对下游管段的污染影相较低,大大减轻污水处理厂的负荷;2)暴雨天时,污水厂溢流部分污水对环境影响大为减低;3)生活废水可供小区循环使用,有利于长远发展。

1.2.2排水系统的组成本建筑排水系统的组成包括卫生器具,室排水立管、横支管,检查口,通气帽,室外排水管道(出户管),检查井以及化粪池等。

1.2.3排水系统的材料选用室污废水管以及出户横支管均采用U-PVC塑料管,室外污废水横干管也采用U-PVC塑料管。

其管径和坡度设置均按照《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选取。

1.2.4排水管道敷及设备安装要求1)排水管材采用PVC-U排水塑料管,采用粘接。

2)排水管与室外排水管连接处设置检查井,检查井至建筑物距离不得小于3m,并与给水引入管外壁的水平距离不得小于0.1m。

3)结合通气管当采用H管时可隔层设置,H管与通气管立管的连接点应高出卫生器具上边缘0.15m。

生活污水立管与生活废水立管合用一根通气立管,且采用H管可错层分别与生活污水立管间隔连接,但最低生活污水横支管连接点以下应安装设结合通气管。

4)污水管和通气管立管应每层设一伸缩节。

污水横支管,横干管,器具通气管和汇合通气管上无汇合管件的直线管段大于2m时,应设伸缩节,但伸缩节之间最大间距不得大于4m。

5)化粪池与建筑物的距离不得小于5m。

为减小化粪池容积和便于以后增建水中水工程,市排水系统拟使生活污水和生活废水分质分流排放,即在每个竖井分别设置两根排水立管,分别排放生活污水和生活废水6)室排水立管均尽量靠墙布置。

排水横干管均埋地布置。

排水管室外埋地部分采用混凝土管,室采用PVC-U塑料管,室外采用铸铁管1.3雨水系统根据住宅情况,结合设计规,本设计中,屋面雨水采用檐沟外排水系统。

屋面雨水排水系统以及阳台雨水排水系统按重力流设计,两系统分别单独排放,且不得互相连接或接纳其他排水。

阳台雨水采用间接排水方式,在雨水立管排出口处设置雨水口。

本设计中,屋面雨水排水系统由雨水斗、连接管、排水立管、排出管以及埋地管组成。

室雨水排水管以及出户横支管均采用U-PVC 塑料管,室外雨水横干管也采用U-PVC 塑料管。

其管径和坡度设置均按照《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选取。

第二章 设计计算书2.1生活给水系统2.1.1 计算基本参数确定根据住宅基本状况,该建筑属于II 类普通住宅,共六层(首层为架空层),每层有4户,每户3.5人。

每户设有1个厨房,包括洗涤盆1个(N=1.0);设有2个卫生间包括大便器2个(N=0.50)、洗脸盆2个(N=0.75)、淋浴器2个(N=0.75),洗衣机专用水龙头1个(N=1.00)。

最高日生活用水定额取250L/(人•d ),用水时数T=24h ,时变化系数K =2.8,总人数m=70人。

2.1.2 设计流量的计算(1)最高日用水量计算:0d 7025017.510001000/q Q L S m ⨯⨯===Q d ——最高日用水量,m 3/d ;m ——用水单位数,人数或床位数等; q 0——用水定额,此处取250L/(人•d )。

(2)最大用水小时平均秒流量计算:3d h h 17.5 2.8 2.04m h 24Q K Q T ⨯⨯===Q h ——最大小时平均秒流量,L/S ;Q d ——最高日用水量,m 3/d ;K h ——小时变化系数,此处取2.8; T ——用水小时数,h 。

(3)设计秒流量:1)根据住宅配置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使用人数、用水定额、使用时数及小时变化系数均相同,按下式计算最大用水时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平均出流概率:0h0g 0.23600q m K U N T ••=•••式中 0U ——生活给水管道的最大用水时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平均出流概率,%; 0q ——最高日生活用水定额,取250 L/(人•d ); m ——每户用水人数,取3.5人; h K ——小时变化系数,取2.8;g N ——每户设置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数,已知Ng =6.0; T ——用水时数,取24h ;0.2——1个卫生器具给水当量的额定流量。

即该建筑物最大用水时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平均出流概率为:0250 3.5 2.8100% 2.36%0.2 6.0243600U ⨯⨯=⨯=⨯⨯⨯查得给水管段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同时出流概率计算系数:c 0.01399α= 3)根据计算管段上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总数,按下式计算得出该管段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的同时出流概率:0.491(1)N U +-=式中 U ——计算管段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同时出流概率,%; c α——对应于不同0U 的系数,已知c 0.01399α=; g N ——计算管段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总数。

4)根据计算管段上的卫生器具给水当量同时出流概率,按下式计算得计算管段的设计秒流量:g g =0.2q U N ••式中 g q ——计算管段的设计秒流量,L/s 。

2.1.3 最不利管段设计秒流量及水力计算:(1)最不利管路的计算简图(2)管段设计秒流量计算表(见附表A )(3)给水系统所需水压计算1234H H H H H =+++ 式中 :H ——引入管接管处应该保证的最低水压,kPa ;1H ——由最不利配水点与引入管起点的高程差产生的静压差,已知引入管埋深1m ,室外高差0.1m ,楼高3m ,最不利配水点与楼板高差0.45m ,则1 1.00.1350.45=16.35m=165.5kpa H =++⨯+2H ——设计流量通过水表时产生的水头损失,该值按下式计算 2B B 2s100Q P q ⨯= B Q 为设计秒流量,s q 为水表最大流量,根据《给排水设计手册》第12册:①入户表装在6-7管段上,该管段设计秒流量g =0.5L s q ,选用LXSG32Y 旋翼干式远传式水表,公称直径为32mm ,最大流量为123m h ,常用流量63m ,水流经过水表的水头损失为2.25kpa ;②引入管水表装在13-14管段上,该管段设计秒流量g =2.51L s q ,引入管水表选用LXLC 可拆卸螺翼式水表,公称直径为80mm ,最大流量为803m ,常用流量403m h ,水流经过水表的水头损失为1.28kpa 。

3H ——设计流量下引入管起点至最不利配水点的总水头损失,由水力计算表知最不利管段沿程水头损失约为4.459kpa ,局部损失按沿程损失30%计,则 管路水头损失z H =4.459×1.3=5.80kpa ;倒流防止器的水头损失为30 kpa 。

所以,3H =5.80+30=35.80 kpa4H ——最不利点配水附件所需最低工作压力,取50 kpa 则 H =165.5+(2.25+1.28)+35.80+50=254.83kpa 室外管网给水管水压为270kpa ,所以满足直接供水条件。

2.2 生活排水系统2.2.1 计算基本参数确定洗涤盆当量数p N =2.00,大便器当量数p N =4.50,洗脸盆当量数p N =0.75,淋浴器当量数p N =0.45,家用洗衣机当量数p N =1.50。

2.2.2 排水系统的计算方法住宅排水设计秒流量计算公式为:p max =0.12q q式中 p q ——计算管段排水设计秒流量,L/s ; p N ——计算管段卫生器具排水当量总数;max q ——计算管段上排水量最大的一个卫生器具的排水流量,L/s ; α——根据建筑物用途而定的系数,住宅取1.5。

2.2.3废水系统的计算(1)废水系统计算简图1)横支管管径:由上表的水力计算可知:各层的废水横支管均采用De50mm的塑料排水管,坡度管段编号卫生器具数量总当量数N设计秒流量(L/s)管径De(mm)坡度洗涤盆N=2.00洗脸盆N=0.75淋浴器N=0.45洗衣机水嘴N=1.50FL-A1/ FL-B1/ FL-C1/ FL-D1A-1 1 0 0 0 2.0 0.58 50 0.026 5-6 5 0 0 0 10 1.24 75FL-A2/ FL-B2/ FL-C2/ FL-D2B-1 0 0 0 1 1.5 0.72 50 0.026 5-6 0 0 0 5 7.5 0.99 50FL-A3/ FL-B3/ FL-C3C-1 0 1 0 0 0.75 0.41 50 0.026 1-2 0 1 1 0 1.20 0.45 50 0.026 6-7 0 5 5 0 6.0 0.69 50FL-D3(有值班室废水接入的立管)C-1 0 1 0 0 0.75 0.41 50 0.026 1-2 0 1 1 0 1.20 0.45 50 0.026 7-8 0 6 5 0 6.75 0.72 50FL-A4/ FL-B4/ FL-C4/ FL-D4D-1 0 1 0 0 0.75 0.41 50 0.026 1-2 0 1 1 0 1.2 0.45 50 0.026 6-7 0 5 5 0 6 0.69 50取i=0.02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