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伏安法测电阻的内接法与外接法

关于伏安法测电阻的内接法与外接法

关于伏安法测电阻的内接法与外接法
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R的电路有两种接法。

(1)电流表内接法
电路:如图1。

结果:测量值偏大,即R测〈R。

定性解释:电流表内接时,电流表的读数与R中的电流相等。

但由于电流表的内阻R A≠0,而具有分压作用,使电压表读数大于R两端电
定量分析:因为电压表所量得的是R和R A的串联电压,所以测得值
绝对误差ΔR内=R测 R=R A。

因此,在待测电阻R》R A时(这时电流表的分压很小),内接法误差小。

(2)电流表外接法
电路:如图2。

结果:测量值偏小,即R测〈R。

定性解释:电压表的读数与R两端电压相等。

但由于电压表内阻R V ≠∞,而具有分流作用,使得电流表的读数大于流过R的电流,因此由
定量分析:因为电流表量得的是通过R和R V的总电流,所以测得值是R和R V的并联等效电阻。

因此,在待测电阻R《R V(这时电压表分流很小)时,外接法误差小。

在实测中,内、外接法的选择并不都是理论上越精确就一定越好。

例如:设待测电阻R=5Ω,电流表电阻R A=0.05Ω,电压表电阻R V=10KΩ。

理论结果似乎说明外接法更好,但实际上我们使用这两种线路所得测量值是会相同的。

这是因为任何一种指针式电表,由于制作时磁钢的强弱、动圈电阻的大小、刻度的间距、阻尼的大小等等因素不可能都绝对相同,因此电表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误差——误差等级,中学学生实验使用的电流表、电压表一般都是2.5级电表,即测量误差可达最大刻度值的2.5%。

在这种情况下,δ内=l%和δ外=0.5‰的差别,电表本身已不能反映出来,因此测量结果将相同。

但如果待测电阻是0.5Ω,则内接法的误差就会达到10%!这时就应使用外接法了。

在实测中,不一定都能事先知道待测电阻的大概值,也不一定很清楚R A和R V的大小。

为了快速、准确地确定一种较好的接法,可以按以下步骤操作:
①将待测电阻R与电流表、电压表如图3接好,并将电压表的一根接线K空出。

②将K先后触碰电流表的两个接线柱a、b。

③比较两次触碰中两个电表的读数变化情况:若电压表读数变化显著,说明电流表分压作用明显,应使用外接法,K接a;若电流表读数变化显著,说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明显,应使用内接法。

K接b。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