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实物资产清查
导入新课
实物资产主要包括存货和固定资产两类资产。
除清产核资、人员调换、离任审计、国家有关部门检查审计等特殊情况外,存货检查一般每月进行一次,固定资产清查一般于年底时与其他资产一起进行全面清查。
讲授新课
一、财产物资盘存制
财产物资盘存制度是指规定各种财产物资收入、发出、结存在账簿中的记录和确定方法。
有关数字之间的联系以及财产清查的要求和相关制度。
实务中的财产物资盘存制度包括实地盘存制度和永续盘存制度两种。
(一)实地盘存制
1.概念
它是指在日常会计核算中,在账簿上只登记财产物资的增加,不登记其减少,期末根据实地盘点数倒挤本期减少数的一种方法。
实地盘存制,用于商品流通企业,市又称“以存计耗制”或“盘存计耗制”。
2.应用
计算公式:
本期减少数=账面期初余额+本期增加数-期末实际结存数
销货成本=期初存货+本期购货-期末存货
期末存货成本=期末存货数量×进货单价
本期减少数=期初结存数+本期增加数-期末实有数。
3.优缺点
优点:实地盘存制核算工作比较简单,工作量较小,可以简化日常工作。
缺点:不能随时反映库存财产物资的发出结存情况,也不利于加强财产物资的管理。
4.适用范围
一般只适用于品种杂、单位价值低和交易频繁的商品以及数量不确定、损耗大且难以控制的鲜活商品等,如酒店多用。
例如:一般来说有些企业的材料平时是无法准确计量数量的,比如酒店厨房领用的调料,矿山企业耗用的精料,炼焦企业常用的精煤等等,但是如果期末计量库存数量是相对来说简单的,这种情况下使用实地盘存制,倒逼本期的使用量是合理的。
(二)永续盘存制
1.概念
又称账面盘存制,是指在日常会计核算中,在帐簿上既记录财产物资的增加,又记录其减少,并随时计列其结存数并与财产物资的实地盘点数相核对的一种制度。
2.应用
3.优缺点
优点:能够加强库存财产物资的管理。
缺点:库存财产物资明细分类核算的工作量较大。
在实际工作中,多数企业都采用永续盘存制。
二、实物资产清查组织
(一)组织财产清查机构与人员
(二)下达实物资产清查任务
(三)做好财产清查的各项业务准备
三、实物资产清查的方法
企业应根据清查资产的特点和清查要求,选择适当的进场方法。
实物数量的清查方法主要有三种。
(一)实地盘点法
对财产物资按其存放地点进行逐一清点,或用计量器具进行实地称量,以
确定其实有数量的方法。
如固定资产、库存商品、现金等。
(二)技术推算盘点法
对于大堆、笨重、单位价值较低,但存放有一定规则的财产物资,如煤炭、沙子等。
(三)抽样盘点法
对那些单位价值较小,但数量多,重量比较均匀,特别是已经包装好的实物资产,可以通过抽样的方法检查单位实物资产的质量与数量,以确定该资产的质量和数量。
四、实物资产清查实施
(一)核实实物资产价值和账实相符情况
实物资产清查中,为了如实反映财产清查的结果及账实核对情况,企业应设置“盘存单”及“实存账存对比表”等原始凭证来记录。
1.盘存单
它是实物财产盘点结果的书面证明,也是反映事物财产实有数量的原始凭证。
盘存单上设置数量、单价、金额、备注等栏目。
财产清查结束后,应由盘点人员和保管人员签章。
2.实存账存对比表
它是根据盘存单和有关账簿的记录资料编制的原始凭证,它反映的是实存账存之间的差异,是调整账簿记录的依据。
在财产清查时,实物保管人员必须在场,并在相关的会计凭证上签章。
(二)核实资产基本情况
(三)核实固定资产的权属情况
(四)核实资产质量和使用情况
(五)核实资产分布情况
五、实物资产清查结果的处理(重难点)
(一)实物资产清查的结果有两种:
一是账实相符;
二是账实不符:
1.盘盈:实存数大于账存数;
2.盘亏:实存数小于账存数;
3.损毁:实存数与账存数一致,但实存的财产不能按正常财产物资使用的。
发生盘盈、盘亏和损毁时,必须以国家有关的政策、法令、制度为依据,严肃认真地做好清查结果的处理工作。
(二)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过程:
1.查明账实不符的原因: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处理多余物资、清理各项债权债务
3.建立健全各项财产物资管理制度
4.进行账务处理,做到账实相符
(1)“待处理财产损益”账户的设置
“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核算公司在清查财产过程中查明的各种财产物资的盘盈、盘亏和毁损。
本科目下设置“待处理固定资产损溢”和“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两个明细科目。
盘盈时贷记本科目,盘亏时借记本科目。
待处理财产损益是资产类账户。
(2)实物资产清查结果账户处理
①存货盘盈的账务处理
a.发生各种材料、产成品盘盈时:
借:原材料、库存商品等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
b.按照规定程序批准转销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管理费用
②存货盘亏和损毁的账务处理
a.发生各种材料、产成品等存货发生盘亏和损毁时: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原材料、库存商品等
b.经批准后,再根据造成亏损的原因,进行账务处理
借:待处理财产损溢
贷:管理费用(属于自然损耗产生的定额内合理亏损)
其他应收款(过失人或保险公司)、管理费用(扣除过失人或保
险公司赔偿后)
原材料(收回的材料价值)、其他应收款(保险公司)、营业外
支出(剩余部分)
管理费用(无法收回的其他损失)
需要指出的是,如果企业清查的各种财产的损溢,在期末结账前尚未批准,应在对外提供财务会计报告时先按上述规定进行处理,并在会计报表附注中作出说明;如果其后批准处理的金额与已处理的金额不一致的,应调整会计报表相关项目的年初数。
巩固新课
教师演示配套教学课件,师生共同回忆,对所学知识要点加以巩固。
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共同了解了财产物资盘存制、实物资产清查组织及其清查方法,并详细介绍了实物资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布置作业
练习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