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以前的黏液性细支气管肺泡癌

以前的黏液性细支气管肺泡癌


美国肺癌组织病学类型流行病学的特点 The characteristic of pathological types of lung cancer
日本肺癌每十万人不同病理类型的发病率
中国的资料
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公布了新的肺癌组织 学分类,其中最主要的4种类型肺癌的发生率 依次为:肺腺癌31. 5%、肺鳞癌29. 4%、小 细胞肺癌17. 8%、大细胞肺癌9. 2%。其中 肺腺癌的发生率在上升,而肺鳞癌的发生率 在下降。国内学者也发现,近30年我国肺腺 癌所占的比例有增大的趋向。
浸润前病变
1999 年及2004 年WHO 分类认为非典型腺 瘤样增生(atypical adenomatous hyperplasia,AAH)是肺腺癌的浸润前病 变。这是基于多项研究证实AAH 伴随发生 于5%~23%已切除肺腺癌的肺实质周围。 新分类的主要改变是正式明确AIS 和AAH同 为肺腺癌中的浸润前病变。
非黏液性和/ 或黏液性MIA

对于以伏壁样生长为主, 浸润成分≤0.5 cm的单发小(≤3 cm)腺癌,我们推荐新 的概念“微浸润腺癌”以描述若病灶接受 完全切除,则患者疾病相关存活率接近100 %的这类腺癌(强推荐,低级质量证据)。

专科医生对病理分型的认识,基于一个整合的多 学科平台。新分类有助于决定患者的治疗方法及 疗效预测。

2004 年版WHO 肺腺癌分类应用之后, 对这类肿 瘤的了解有了显著的进展,但肺腺癌分型仍需建 立普遍接受的标准,尤其是之前被分为细支气管 肺泡癌(bronchioloalveolar carcinoma,BAC)。

原位腺癌AIS

对于单纯伏壁样生长的单发小(≤3 cm) 腺癌,新分类推荐使用术语“原位腺癌”, 这类病变如果接受完全切除, 则可获得100 %疾病相关存活率(强推荐,中级质量证 据)。
非黏液性和/ 或黏液性MIA

MIA 是一类单发小(≤3 cm)腺癌,主要以 伏壁样方式生长, 且病灶中任一浸润病变 的最大直径≤5 mm。MIA 通常为非黏液性, 极少数为黏液。根据定义,MIA 为单发且 孤立。当肺内其他瘤灶被认为是同时多原 发而不是肺内转移时,MIA 的诊断标准也 可适用于多原发肿瘤。
肺癌病理分类进展与 临床
流行病学
Cancer Statistics, 2010. CA CANCER J CLIN 2010;60:277–300
流行病学
在世界范围内,肺癌占人类肿瘤死亡率的 首位! 在我国,癌症占城市居民死亡首位,其中 肺癌为第一位! 肺癌的病理学类型发生了明显变化,表现为 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肺腺癌的发病率明显 上升。
分类方法细化
新分类首次提出了分别适用于手术切除标 本、小活检及细胞学的分类方法;因为约 70%的肺癌是以小活检和细胞学为诊断依 据的,所以提供了较详细的针对小活检和 细胞学标本的指引。
国际肺癌研究学会( IASLC) 、美国胸科学会 ( ATS) 和欧洲呼吸学会( ERS) 公布了2011 年肺腺癌的国际多学科新分类方案。
BAC的滥用
1999 年及2004 年WHO 分类发表之后,原来的 术语BAC 广泛应用于一系列的肿瘤, 包括


(1)5 年生存率100%的单发非浸润周围型小肺 癌。 (2)5 年生存率接近100%的微浸润肺腺癌, (3)混合型浸润性腺癌, (4)之前称为BAC 的黏液性及非黏液性亚型, (5)生存率极低、广泛播散的晚期肿瘤。
废除“透明细胞腺癌”、“印戒细 胞腺癌”和“黏液性囊腺癌”


2004 年WHO 分类将具有明显透明细胞和印戒细 胞特征的腺癌分别称为透明细胞腺癌和印戒细胞 腺癌,新分类认为这些细胞学特征只是某种类型 腺癌的表现形式,因此分别归类为其他类型的腺 癌。 另外,新分类不在使用“黏液性囊腺癌”这一诊 断术语,将其视为胶样癌囊性变的一种表现,新 分类强调: 当这类罕见肿瘤诊断为胶样癌时要注明 类似与过去分类的黏液性囊腺癌。
新分类废除部分诊断术语或组织学 亚型
废除“细支气管肺泡癌” 废除“混合型浸润性腺癌” 废除“透明细胞腺癌”、“印戒细胞腺癌” 和“黏液性囊腺癌”

废除“细支气管肺泡癌”



2004 年版WHO 肺癌分类对BAC的诊断标准做了严格的 规定: BAC 是指肿瘤细胞沿肺泡呈贴壁样生长( lepidic growth) ,无间质、脉管或胸膜浸润,组织学分为黏液型 和非黏液型。 但多种腺癌类型都可以出现BAC 特征,包括小的孤立性 外周性腺癌、微浸润性腺癌、混合型浸润性腺癌以及广泛 播散的高分期腺癌,黏液型BAC 几乎全部是浸润性腺癌, 这些低度和高度恶性的腺癌都可能被诊断为“BAC” “BAC”的宽泛使用给临床和科研造成极大的混乱,因此 新分类废除这一术语。



Hale Waihona Puke 2011 年IASLC/ATS /ERS 多学科肺腺癌分类 浸润前病变 不典型腺瘤样增生 原位腺癌( ≤3 cm 以前的细支气管肺泡癌) 非黏液性 黏液性 黏液/非黏液混合性 微浸润性腺癌( ≤3 cm 贴壁为主型肿瘤,浸润灶≤5 mm) 非黏液性 黏液性 黏液/非黏液混合性 浸润性腺癌 贴壁为主型( 以前的非黏液性细支气管肺泡癌,浸润灶> 5 mm) 腺泡为主型 乳头为主型 微乳头为主型 实性为主型伴黏液产生 浸润性腺癌变型 浸润性黏液腺癌( 以前的黏液性细支气管肺泡癌) 胶样型 胎儿型( 低度和高度) 肠型
废除混合型浸润性腺癌



按照2004 年WHO 分类标准,高达95% 的浸润性腺癌归 类为混合型浸润性腺癌。由于混合的成分和量的不同,混 合型浸润性腺癌的生物学行为和预后也有很大差别,如贴 壁样生长为主型腺癌预后较好,而实体为主型和微乳头为 主型腺癌预后较差。 另外,临床治疗方案也不相同,腺泡和乳头为主型腺癌往 往伴有EGFR基因突变,接受TKIs 治疗的可能性更高; 而 黏液性腺癌往往伴有K-RAS 基因突变,具有原发TKIs 抵 抗性。 因此,新分类废除了混合型浸润性腺癌,将其细分为不同 亚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