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

抗日战争抄自xx教师的xx:http:."html原文:七七纪念:谁才是抗日xx?2012-07-07 11:05:482012年7曰7日即七七事变,又称卢沟桥事变的75周年纪念。

七七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起点,也象征第二次世界大战亚洲区域战事的起始。

此自1937年7月7日到1945年9月2日这期间,由中国政府领导的抗日战争在中国这块土地上,上演着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但随着战后政权的变动,大陆的教科书及影视的宣传下,令许多人搞不清那段历史。

进入六月以来,全国的荧屏沦为红色。

打开电视,《地道战》、《永不消失的电波》、《小兵张嘎》、《铁道游击队》……。

一枪一个鬼子,一手榴弹一片鬼子,这些姑且算是“经典”影片的经典镜头,勉强当做魔幻或者武侠片看也凑合,毕竟是那个年代,理解。

可是五六十年过去,导演编剧想象力越发提高,现代“经典”抗日片《顺溜》中,陈大雷缺一营二营的团级军分区屡屡抗衡日军一个大队甚至一个联队。

神!大名鼎鼎的昆仑关战役,国军最精锐的机械化第五军面对的也不过是日军一个联队。

照着我们从小时候看小人书开始一路下来的感觉,日军侵华的数以百万记的大军基本上是嘎子哥和顺溜弟赶跑的。

这样的宣传真不知道牺牲在抗战的左权同志何颜面对同样牺牲在抗战的众位黄埔学长学弟。

据统计,加上非黄埔系军官,国军在抗战中阵亡旅级以上将领248位。

在248这个数字的背后是放大十数倍的团营连排的校尉军官,再之后是放大倍数更多的国军士兵!这些年来,我们看到过的宣传国军抗战的影片只有一部《血战台儿庄》还有一个票房不好的《喋血孤城》。

关于台儿庄的选材,恐怕也考虑了当年的指挥官是被统战了的李宗仁吧。

除此之外,荧幕就是嘎子哥们的天下。

幸亏历史不只是由统治者们书写,对于抗战,还有数百万国军忠骨作证。

说忠骨作证也不大准确,因为忠骨的坟茔早在这一轮房地产热之前就被推倒重建,荡然无存。

埋在非黄金地段得忠骨,躲过历次运动,落得个破败已算是幸运。

还好那些忠骨破败之余还有声音流传:湖南湘阴有座白骨塔,塔后义山上埋着民国99军99师295团一营成建制的400余名国军将士遗骸。

少校营长曹克人留有这样的声音:“我为军人,怎能临阵退缩?尚望双亲体谅时艰,善自颐养天年!我誓死抗日到底,此此意已决!”二次长沙会战,曹营奉命驻湘阴抗击日寇。

自1941年9月28日至10月四日,曹营抗击数千日寇,誓死不退。

全营战死,曹被俘,不屈,遭虐杀。

这才是真实的历史,面对数倍于己的日寇。

曹营没有派出嘎子哥用木头枪缴获两把真枪来补充,也没有顺溜弟拿着精准的狙击枪打得日军抬不起头。

面对蜂拥而至的敌人,曹营长抄起步枪大喊:“上刺刀”,然后是惨烈的白刃战。

他们是实实在在的血肉之躯,并非武工队那样的大侠,最后的确寡不敌众,直至殉国。

在此之前的南京保卫战,南京赛虹桥阵地,自营长徐景明以下无一人生还。

曹营长和徐营长都没有陈大雷的本事,纵横驰骋把日军的大队联队来回戏弄。

面对无路可退的阵地,只能共存亡。

1941年,湖北石牌,日第3,39两师团进犯,国军第十一师奉命阻击。

师长胡琏战前留信给父亲:儿今奉令担任石牌要塞防守,孤军奋斗,前途莫测,然成功成仁之外,并无他途。

营长视死如归,团长视死如归,师长视死如归,这才是真实的抗战,不知多少个整营整团甚至师旅的阵亡才换来个抗战胜利。

如今重庆市最繁华的地段是解放碑。

1946年,为纪念抗战胜利,陪都重庆决定兴建一座纪念碑。

这座落成于1947年得纪念碑原本是“唯一具有伟大历史纪念性的抗战胜利纪功碑”,原名“抗战胜利记功碑”,用以纪念抗战牺牲的数百万将士和上千万国民,继往并且开来:黾勉同心,勿怠勿荒;以成胜利,以建新邦。

谁承想,新邦未成,成了红邦。

那么,倒底谁在抗日,谁才是下山摘桃子呢?!下面略记抗日战争中的最主要的23次特大型会战,以铁的事实来回答——1.xx会战:1937年8月13日~11月11日参战的国民党主要将领:xxxxxx张治中“八一三”淞沪会战中日双方投入了将近100万的兵力,这次战役迫使日军三易主帅,战前日本曾嚣张的说,三个月可以灭亡中国,结果光在上海战场就打了三个月,虽然日本取得了胜利,但是也因此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此战日军伤亡5万余人。

中国军民浴血苦战,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并争取了时间,从上海等地迁出大批厂矿机器及战略物资,为坚持长期抗战起了重大作用。

2.xx保卫战:1937年12月1日~12月13日参战的国民党主要将领:xxxxxx淞沪会战后,日军迅速进攻国民党首都南京。

由于国民党军此时兵力凋零,退守绝地,被迫在12月12日匆忙突围撤退。

日军进入南京后开始了长达数月的南京大屠杀。

残酷杀害中国军民30万余人。

3.xx会战:1937年9月13日~11月参战的国民党主要将领:xxxxxxxxxxxxxx1937年9月13日,日军占领大同后向太原进攻,此时中国守军英勇抵抗,付出了重大牺牲.日军参战总兵力约合4个半师共14万人,伤亡近3万人;中国军队参战总兵力6个集团军计52个师(旅)共28万余人,伤亡10万人以上。

忻口会战大量消耗日军有生力量,牵制了日军沿平汉铁路(今北京-汉口)南下的作战行动,著名的忻口战役就是这次会战中打出了中国人的威风。

4.xx会战:1938年1月4日~5月21日参战的国民党主要将领:李宗仁孙连仲汤恩伯张自忠庞炳勋王铭章徐州会战包括滕县血战、临沂之战、台儿庄大捷和徐州突围四部分。

川军打的滕县血战,为台儿庄布阵争取了两天时间。

张自忠指挥的临沂大战,粉碎了日军两路夹击台儿庄的计划。

台儿庄大战重伤了日军的2个王牌军。

李宗仁搞的空城计,让日军想在徐州歼灭国民党70万主力的计划落空,日军未能消灭中国军队主力。

国民党的防御作战和主动转移为此后的武汉保卫战赢得了4至5个月的时间。

其中台儿庄大捷消灭日军1万余人,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抗战意志。

徐州大突围是我国抗战史上光辉的一笔。

它使敌人的战略企图彻底破灭,为我国后来长江方面的抗战保存了精锐力量,对后来长江方面的持久战和最后胜利的取得,都具有不可估量的重大意义。

可以说,从台儿庄大捷到徐州的大突围,是蒋介石整饬军纪、扎稳阵脚之后,砍出的漂亮的两板斧。

5.xx会战:1938年5月21日~6月参战的国民党主要将领:程潜薛岳邱清泉桂永清宋希濂杜聿明龙慕韩兰封会战是日军为配合徐州会战,切断徐州中国军队之西面退路和阻止第一战区军队增援徐州,和中国军队发生的一场会战。

这会战演发成了武汉会战的序幕。

兰封会战对日军来讲是败仗,如果土肥原在5月18日转向商丘,估计日军能够提前一个星期占领商丘。

一个精锐的常设师团加上一个重炮旅团,将对从徐州战场后撤的中国军队造成很大威胁。

而且日军第16师团和第3、"13混成旅团可以全力截击后撤的中国军队,而不是去救援土肥原。

在这次会战中,国民党将领龙慕韩由于作战不力被处决,成为抗战中第一个被处决的蒋介石中央嫡系将领。

6.xx会战:1938年6月~10月参战的国民党主要将领:陈诚白崇禧薛岳张发奎孙连仲王耀武张灵甫黄维商震池峰城李延年杜聿明关麟征郑洞国武汉战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的一次战役,其中在万家岭一带,日军四个团被全歼,史称万家岭大捷。

中国空军与敌激战,取得重大战果,共击落日机62架,炸毁日机16架,炸沉日军舰艇23艘,有力支援了地面部队作战。

中国海军在长江上也进行了激烈战斗,在沿江要塞布置水雷,设置海岸炮,并击沉日舰多艘,有力迟滞了日舰沿江进攻。

中国军队英勇抗击,消耗了日军有生力量,迟滞了日军行动。

日军伤亡10万以上,日军虽然攻占了武汉,但其速战速决,迫国民政府屈服以结束战争的战略企图并未达到,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虽然武汉最终失守,但“武汉会战”却有着重大的意义。

会战中,中国军队歼灭日军十多万人,同时大量消耗了日本财力,争取到时间把工业迁入西南和西北地区,为相持阶段作了重要的物资准备。

自此以后,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日军再也没有能力调动40多万大军作战略进攻性的大会战了。

从这个角度上看,“武汉会战”取得了战略上的成功。

在中国近代史上,这一时期是中国人最团结的时期。

全中国同仇敌忾,真正做到了"地无分南北、人无分老幼",都投入到抗日的伟大洪流中。

用郭沫若的话来说,那就是“整个武汉沸腾起来了,也带动全国沸腾起来了!”7.随枣会战:1939年5月1日~20日参战的国民党主要将领:xxxxxxxxxx武汉会战之后,日军为了消除鄂北,豫南方面中国军队对武汉的威胁,向湖北随枣县枣阳地区发动进攻。

国民党军队击毙敌军1."3万人,第五战区也付出了较大的牺牲,日军未能达到预定的战略目标。

8.第一次xx会战:1939年9月14日~10月参战的国民党主要将领:薛岳罗卓英王耀武关麟征杨森张灵甫此役,日军集中10万兵力,劳师南征,未能达到歼灭第9战区主力的作战目的,相反,各路均遭到有力的阻击、侧击,部分日军陷于包围,损失惨重。

日军承认“此次会战与南昌、襄东(即随枣会战)两次会战,颇有决战之势。

在部分战场上,部分战况之激烈超过了诺门坎。

”日军在会战前期,攻势行动艰苦,在会战后期,于中方反击下匆匆撤退,士气大受影响。

此次会战,日军伤亡达2万余人。

9.xx会战:1939年11月13日~1940年10月30日参战的国民党主要将领:白崇禧杜聿明邱清泉廖耀湘郑洞国陈明仁戴安澜日军侵占南宁和昆仑关之后,国民党从数百公里外急调10个精锐师,对日军发动立体化进攻,取得昆仑关大捷,迫使日军改变对广东的作战计划,造成日军在战略上的部分被动。

10."枣宜会战:1940年5月1日~6月18日参战的国民党主要将领:李宗仁陈诚张自忠汤恩伯黄琪翔孙连仲孙震此次会战,日军虽占领了宜昌,但未能击溃第五战区的主力,而且遭到重创,伤亡1."1万余人。

xx上将殉国于xx店。

11."xx会战:1941年1月25日~2月7日参战的国民党主要将领:xxxxxxxx豫南会战是武汉周围地区防御作战中的一次战役。

日军一度攻占安徽界首和太和,但在伤亡9000余人后,日军最终撤退。

12."上高会战:1941年3月15日~4月9日参战的国民党主要将领:xxxxxxxx为保证南昌及其附近占领地的安全,日军发动企图消灭赣北中国军队主力的上高会战。

日军在三路进攻其中两路受阻的情况下,形成一路孤军深入,被中国军队包围的日军仓皇撤退,予日军以重创,日军伤亡高达1."5万人。

13."xx会战:(xx之战)1941年5月参战的国民党主要将领:xx杜聿明xx此次战役日军的目的是“在华北要歼灭山西南部的中央军”。

由于中国军队疏于防守,临战又缺乏物质和精神准备,因此遭到惨败,伤亡惨重,退出中条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