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饲料营养成分的测定

饲料营养成分的测定

饲料营养成分的测定1、饲料中水分的测定饲料中的水分存在形式有两种,一是游离水(又叫初水),二是吸附水。

因此水分的测定一般包括初水和吸附水的测定,总水的计算。

有些饲料如子实、糠麸类饲料和秸杆、干草等都处于风干状态,因此只测吸附水(也就是总水),不测初水和计算总水分的含量。

1.1 初水分的测定1.1.1 仪器设备工业天秤,电热式恒温烘箱,剪刀,粉碎机,样本瓶,药匙,培养皿,筛子。

1.1.2 测定原理含水分高的新鲜饲料在60-65℃烘箱中烘干至恒重,逸失的重量即为初水。

1.1.3 测定步骤取平均样品200-300g,置于已知重量的培养皿中,先在80℃条件下,烘15min,然后放在60-65℃的烘箱中,进行干燥,干燥到样品容易磨碎(5-6h)。

将烘干的样品放在室内自然的条件下冷却4-6h(不少于2h),便成为风干状态。

称重:重复上述操作,直到两次称重之差不超过0.5g为止。

初水分=烘干前后重量之差/鲜样品重*100%1.2 吸附水分测定(干物质测定)1.2.1 测定原理在105℃±2烘箱内,在大气压下烘干,直至恒重,逸失的重量为试样吸附水分。

在该温度下干燥,不仅饲料中的吸附水被蒸发,同时一部分胶体水分也被蒸发,另外还有少量挥发油挥发。

1.2.2 仪器设备称量瓶,烘箱,药匙,干燥器(用氯化钙或变色硅胶作干燥剂),分析天平,坩埚钳,小毛刷。

1.2.3 测定步骤洁净的称量瓶,在105℃烘箱中烘1h,取出,在干燥器中冷却30min ,称重,准确至0.0002g。

重复以上动作,直至两次重量之差小于0.0005g为恒重。

在已知重量的称量瓶中称取两份平行试样,每份2-5g(含水重0.1g以上,样厚4mm以下),准确至0.0002g,称量瓶不盖盖,在105℃烘箱中烘3h(温度到达105℃开始计时),取出,盖好称量瓶盖,在干燥器中冷却30min,称重,再同样烘干1h,冷却,称重,直到两次重量差小于0.0002g。

1.2.4 测定结果的计算计算公式见下式:水分=(W1-W2)/(W1-W0)*100%式中:W1为烘干前试样及称量瓶重(g);W2为105℃烘干后试样及称量瓶重(g);W0为已恒重的称量瓶重(g)。

重复性:每个试样应取两个平行样进行测定,以其算术平均值为结果。

两个平行样测定值相差不得超过0.2%,否则重做。

精密度:含水量在10%以上,允许相对偏差为1%;含水量在5-10%时,允许相对偏差为3%,含水量在5%以下时,允许相对偏差为5%。

相对偏差=每个平行测定结果与两次平行测定结果平均值之差/两次平行测定结果平均值。

1.2.5 注意事项加热时样本中有挥发物质可能与样本中水分一起损失,例如青贮料中的VFA。

某些含脂肪高的样品,烘干时间长反而增重,为脂肪氧化所致,应以增重前那次重量为准。

含糖分高的易分解或易焦化试样,应使用减压干燥法(70℃,600mm 汞柱以下,烘干5h 测定水分)。

1.3 SC69-02C型水分快速测定仪1.3.1 原理:使试样受红外线辐射波的热能后,游离水分迅速蒸发后,即能通过仪器上的光学投影装置直接读出试样物质含水率的百分比。

1.3.2 操作步骤干燥预热:预热5分钟,关灯冷却至常温。

开灯20分钟后,用10g砝码校正零点。

在加码盘中放置5克砝码,并在天平或仪器上称取试样5g。

加热测试:开启红外灯,对试样进行加热,在一定的时间后刻度移动静止,表示水分蒸干,记录读数即为水分数。

取下被测物和砝码。

1.4 饲料总水分的计算饲料分析结果,通常都用风干状态样本的百分含量表示。

为了将这些数字换算成原始饲料或绝干饲料的百分含量,必须计算总水分。

计算公式:OB=Y+(100-Y)*X/100式中:OB为饲料中总水分的百分数;Y为初水分的百分数;X为吸附水百分数。

2 饲料中粗蛋白质的测定2.1 国标法2.1.1 测定原理凯氏法测定试样含氮量,即在催化剂存在下,用硫酸破坏有机物,使含氮物转化成硫酸铵。

加入强碱并蒸馏使氨逸出,用硼酸吸收后,用标准盐酸滴定测得含氮量,乘以氮与蛋白质的换算系数6.25,计算粗蛋白质含量。

2.1.2 仪器设备样品粉碎机,常量直接蒸馏装置或半微量水蒸汽蒸留装置,凯氏烧瓶(100或150ml),三角瓶(150或250ml),洗瓶(500ml),酸式滴定管(25ml),移液管(10ml),消化电炉。

2.1.3 试剂及配制浓硫酸:比重1.84。

硫酸铜、硫酸钾或硫酸钠。

40%NaOH溶液:40gNaOH溶于100ml蒸馏水中。

标准硫酸胺:优级纯于105℃烘1-2h,干燥器内冷却备用。

2%硼酸溶液:2g硼酸溶于100ml蒸馏水中。

0.1mol/L盐酸:8.3mlHCL,加蒸馏水定容于1000ml 容量瓶中,混合均匀标定。

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0.1%甲基红酒精溶液与0.5%溴甲酚绿酒精溶液,两溶液等体积混合,阴凉处保存3个月以内。

盐酸溶液的标定:基准物无水碳酸钠于270-300℃灼烧1h至恒重,称0.2g(准至0.0002g),溶于50ml蒸馏水中,加2滴指示剂,用HCL溶液滴定至灰红色。

C(HCL)=W(Na2CO3)/0.053V(HCL)2.1.4 测定步骤试样的消化取0.5-1g试样(含氮量5-80mg),准确至0.0002g,无损地放入凯氏烧瓶中,加入0.4g硫酸铜、6g硫酸钾,与试样混合均匀,再加浓硫酸10ml和2粒玻璃球。

把凯氏烧瓶放在通风柜里的电炉上小心加热,待样品焦化,泡沫消失,再加大火力(360-410℃),直至全部内容物呈透明的浅蓝色或白色为止。

试剂空白测定:另取凯氏烧瓶一个,加入0.4g硫酸铜、6g硫酸钾,再加浓硫酸10ml和2粒玻璃球。

加热消化至瓶内溶液澄清。

另称量标准硫酸铵0.2g,同时按上述方法处理。

结果应为21.19±0.2%。

氨的蒸馏常量直接蒸馏法待试样消化液冷却,加蒸馏水60-100ml,摇匀,冷却。

沿瓶壁小心加入50mlNaOH 溶液,立即与蒸馏装置相连,蒸馏装置冷凝管的末端应浸入25ml硼酸吸收液1cm。

加混合指示剂2滴,轻摇凯氏烧瓶,使溶液混匀,加热蒸馏。

直至馏水液体积约150ml。

先将吸收液取下,再停止加热。

半微量水蒸汽蒸馏法待试样的消化液冷却,加蒸馏水20ml,移入100ml容量瓶,冷却后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为试样分解液。

取20ml硼酸溶液,加混合指示剂2滴,使半微量装置的冷凝管末端浸入此溶液。

准确移取试样分解液10-20ml,注入蒸馏装置的反应室中,用少量蒸馏水冲洗进样入口,塞好入口玻璃塞,再加10mlNaOH溶液,小心拉起玻璃塞使之进入反应室,将玻璃塞塞好,且在入口处加水封好,防止漏气,蒸馏4min,使冷凝管末端离开吸收液面,再蒸馏1min,用蒸馏水洗冷凝管末端,洗液均流入吸收液。

注:上述两种蒸馏法测定结果相近,可任选一种。

滴定吸收氨后的吸收液立即用0.1mol/L盐酸标准液滴定,溶液由蓝绿色变为灰红色即为终点。

将试剂空白测定之消化液和测回收率的硫酸铵的消化液同样处理。

2.1.5 测定结果计算计算公式粗蛋白质= C(V1-V2)*0.014*6.25/(WV3/V)*100%式中:C为HCL标准液的浓度(mol/L);W为样本重(g);V1为滴定样品时所用HCL标准液体积数(ml);V2为空白滴定所用盐酸标准液体积数(ml);V为试样分解液总体(ml);V3为试样分解液蒸馏用体积(ml);0.014为氮的毫克当量;6.25为氮换算成蛋白质的平均系数。

重复性每个试样取两平行样进行测定,以其算术平均值为结果。

当CP含量在25%以上,允许相对偏差为1%;当CP含量在10-25%,允许相对偏差为2%;当CP含量在10%以下,允许相对偏差为3%。

2.2凯氏定氮仪法2.2.1 仪器及试剂准备同仲裁法2.2.2 操作步骤消化前准备,然后将毒气罩上的胶管一头接在抽气泵的横出口处,抽气泵下端用胶管能止下水道(注:出水胶管长度不得超出30cm并不准弯曲),开足水咀,使抽气泵有足够的吸力。

接通消化炉上的电源插座,开电源开关。

消化操作,干净无损失地转入清洗干净的消化、加入催化剂6.4g再加入浓硫酸8-25ml。

将装有试样的消化管放在消化炉支架上,盖上毒气罩,向下压紧毒气罩锁牢两面锁钩。

手提毒气罩中间连同装有试样的消化管一起移到电热炉上保持消化管在电炉中心,开始样品消化,保持消化管中液体连续沸腾,沸酸在瓶颈部下冷凝回流。

待溶液消煮至无微小碳粒、呈兰绿色时继续消煮30-40min。

2.2.3 蒸馏蒸馏前准备接通进水口、排水口,注意排水胶管出水口,不得高于仪器底平面,同时关闭排水阀门。

接通电源,电源线必须有良好的接地线,时时必须保持同仪器相同,禁止接地借用零线,再检查电源是否牢靠。

蒸馏操作先于电源总开关后开自来水龙头,使自来水经过给水口分别进入冷凝管和稳压泵,由稳压泵对蒸汽发生炉供水并进行汽的稳压。

注意水流量以保证冷凝管起到冷却作用并预热15分钟。

开蒸馏开关,待蒸汽导出管放出蒸汽时,关闭蒸汽开关,从观察窗观察待蒸发炉水位稳定(水位保持在电极底部)。

在接收瓶托架上,放上已经加入适量(15ml)接收液(硼酸和混合批示剂)的锥形瓶,使蒸馏导出管未端浸入接收液中。

按下消化管托架将消化好并冷却后的消化管,单个套在防溅管的密封圈上稍加旋转,其保持接口密封,抬上托架,关上防护罩。

开蒸馏水开关,加蒸馏水约10ml左右,再加碱液开关,加适量NaOH 溶液至蒸馏液碱性颜色变黑为止。

,抽出消化管内残存废液,然后关抽吸开关,开蒸馏开关至蒸汽清洗约1min后关蒸馏开关,取下消化管,按上步骤可连续蒸馏。

2.2.4 滴定吸收氨后的吸收液,用标定后的盐酸溶液进行滴定,溶液由兰绿色变为灰紫色为终点。

2.2.5 空白测定用0.1g糖代替样品或不加样品作空白测定。

2.2.6 测定结果计算粗蛋白质%=(V2-V1)*C*0.014*6.25/W*100式中:V2---滴定试样时消耗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V2---滴定空白时消耗酸标准溶液的体积(ml)C---酸标准溶液的mol/L浓度W---度样质量,保留小数后二位。

2.3 饲料中真蛋白质的测定2.3.1 原理蛋白质在一定碱性条件下,能与重金属盐类发生盐析作用而析出沉淀,此沉淀物不溶于热水,而非蛋白氮则易溶于水中。

用热水洗沉淀,将水溶性含氮物洗去,剩下的沉淀再测蛋白,得出真蛋白质的含量,用真蛋质与粗蛋白质含量之比(蛋白质比率),可判断出鱼粉中是否掺入水溶性非蛋白含氮物质。

鱼粉真蛋白质比率与指标:进口鱼粉中真蛋白质比率不得小于80%,国产鱼粉中真蛋白质比率不得小于75%。

2.3.2 仪器设备样品粉碎机,常量直接蒸馏装置或半微量水蒸汽蒸留装置,凯氏烧瓶(100或150ml),三角瓶(150或250ml),洗瓶(500ml),酸式滴定管(25ml),移液管(10ml),消化电炉,中速定性滤纸,表面皿,玻璃棒,漏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