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我国城市绿道的规划途径初探_以南京市为例

我国城市绿道的规划途径初探_以南京市为例

我国城市绿道的规划途径初探——以南京市为例王晓晓1,张鸣洲2(1. 南京林业大学 风景园林学院,江苏 南京 210037;2. 山西农业大学 林学院,山西 晋中 030801)摘要:我国的绿道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借鉴了国外的优秀经验与成果。

国外绿道的研究和实践已经成功开展多年,功能也早已从单纯的视觉审美发展成了一种具有深刻意义的基础设施。

绿道对于人们的生活而言不再可有可无,而是成为了一项必要的建设项目。

文章从绿道的概念和发展历史出发,介绍了现代绿道发展的趋势,并以南京为例,详细描述了南京市绿道系统建设的现状,描述了南京市建设绿道的机遇与挑战,并根据现状提出了适合其发展的绿道系统和功能,展望了未来南京绿道发展的趋势和动态。

关键词:绿道;可持续发展;规划途径中图分类号:TU984.2;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407(2016)02-215-06Research on Planning Methods of Chinese Urban Greenway: A Case Study of NanjingWANG Xiaoxiao 1, ZHANG Mingzhou 2(1. Colleg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Nan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Nanjing Jiangsu 210037, China;2. College Of Forestry,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Jinzhong Shanxi 030801, China)Abstract: Chines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Greenway development draws on foreign experiences and achievements.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foreign greenway has been successfully carried out for many years, it also had a profound significance of the infrastructure from the simple visual aesthetic development. Greenway has become an integral part of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of construction in each city; each city is reflected in the vitality of life. This article from the greenway concept and development history, taking Nanjing as an example, describes the status quo of the greenway construction indetails in Nanjing City, describes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green road construction in Nanjing City. Based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this research put forward the green road system and the function for its development, and future trend of Nanjing greenway development and dynamic.Key words: greenwa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planning methods基金项目: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项目(第49批);南京林业大学引进高层次人才和高层次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基金项目(G2014018);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作者简介:王晓晓(1982~ ),安徽凤阳人,建筑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城市扩张与节能战略。

1 引言我国的城市化发展迅猛,导致了许多生态环境问题,不仅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工作,更是严重影响了城市可持续发展。

于是人们不得不开始寻求新的、有效的能缓解城市病的方法,以达到城市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

社会经济不断发展,人们为了追求更多的物质财富,紧张的工作生活让人们忽视了精神层面的建设,于是人们需要拥有能够释放压力增加生活情趣的乐土,而绿道就是一项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我们生活品质的建设项目。

在城市建设方面,我们需要多功能、系统完善的绿道系统来维持我们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而传统的公园服务半径已经达不到我们的要求,人们需要更直接、更方便地与绿地接触,亲近自然。

为了更好地建设城市绿道系统,我们需要加深风景园林设计的广度与深度,将功能和景观视觉享受相结合,注重实用性,为人们设计高品质高水准的绿道系统。

当今社会,我国生态城市的建设还处在大力发展阶段,生态城市的发展宗旨是为了延续城市的健康生长,使城市遵循可持续发展。

针对当前的社会实况讨论和分析,本文将研究重点放在规划途径的初步探索上,研究分析我国绿道发展的现状,提出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绿道发展的方向与设想。

本文以南京市为例,描述南京市绿道系统建设现状,分析南京所拥有的绿地资源和景观优势,并且全面充分地分析南京市绿道发展的机遇与挑战。

研究探讨适宜南京发展的绿道系统发展的元素,并相应地给出一些南京绿道系统建设的观点和建议。

2 绿道及其相关知识2.1 绿道的概念1959年美国人William. H. Whyte首次提出“绿道”的概念。

广义上的“绿道”包括从城市社区慢行到整个市域范围内的野生动物季节性迁移的引导性生态走廊,从城市滨水、滨河、滨湖、滨海绿化带到城郊山林溪岸游步道等用来连接人与自然的各类线型开敞空间。

在当代,绿道网络最被广泛接受的定义是美国户外运动委员会解释的“为人们前往居住地附近的开放空间提供路径,联系城市和乡村空间,并将其串联成一个巨大的循环系统”。

笔者根据对各种文献的参阅和自己的理解将城市绿道定义为:区别于一般城市隔离带的,不仅能够为市民提供景观视觉享受,而且能真正供其使用的,能够改善居民生活质量,连接城市景观与自然资源的空间绿化载体。

城市绿道有两种规划方式:一种是作为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一部分,另一种是将其单独作为一项专项规划,并通过控制性详细规划进一步具体落实规划细节[1]。

2.2 绿道的发展历程(1)绿道发展的萌芽时期。

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绿道景观规划的实践已经拉开了序幕。

1865年,Omsted首次提出的“公园道”(Parkway)的概念,这奠定了当代绿道建设发展的基础。

奥姆斯特德认为,单纯的公园并不能让人们全面、纯粹地接近自然,1887年,他大胆地提出:需要用线条的形式将点状公园绿地连接起来,使得城市的绿地成为一个完整的网络体系。

“波士顿翡翠项链”于是成为美国一项十分著名的景观建设项目。

“波士顿翡翠项链”地处波士顿市区,长度为25公里,用宽度不等的绿道将城市内部的公园绿地连接,并利用河道将几个小镇连接成系统。

不仅为居民提供了休闲舒适的人居环境,而且在国际上对于绿道理论和实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英国城市规划师霍华德针对英国快速城市化所出现的交通、环境问题和农村人口大规模往城市迁移等城市中发生的问题,提出一项将城市与乡村有机结合的“田园城市”理论,希望通过这一项举措,缓和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带来的城市与乡村发展不均衡的问题。

(2)绿道发展的兴起阶段。

1960年代至1970年代环保运动兴起,随之而来绿道的建设也开始起步,“二战”以后,随着城市化的普及,工业的发展所带来的污染逐渐危害着城市的健康发展,城市的生态环境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美国是环保运动的发起者,在这个过程中产生了许多著名的科学研究者,对于环境保护的研究也上升到了绿道的层面,成立了3个绿道研究中心,同时在绿道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层面开始了深层次的研究与操作[2]。

在为居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环境的同时,绿道的建设也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人与自然之间生存与发展的冲突,维持了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图1)。

(3)绿道的多样化发展阶段。

1980年至2000年以前,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社会的人均私家车保有量与日俱增,人们逐渐淡忘部分公共交通出行方式,导致了城市发展过程中各种环境生态的问题。

于是,人们不禁开始思考如何寻求社会发展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关系,各种宣传选择健康出行方式的口号开始出现,在这种社会气氛的带动下,人们又逐渐地接受生态环保、健康出行的观念理念,提倡自行车出行与步行方式无疑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

绿道建设本身是为了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其建设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所以在这个阶段,绿道建设最先开始发展的是发达国家。

绿道的发展从单一的环保功能开始发展成景观视觉廊道、生物憩息场所、居民休闲娱乐公园等多功能的生态绿化廊道。

这一时期的美国东海岸绿道建设如火如荼,这一项绿道建设持续了25年之久,连接了美国所有的东部沿海城市,不仅为美国带来了相当可观的旅游收入,而且提升了美国东部沿海地区的市民的生活质量。

从宏观上分配各区域的绿道建设目标,然后落实到地方政府,然后再由地方政府具体落实至各个详细的绿道地块,形成一环扣一环的规划实施步骤。

(4)绿道技术发展趋向成熟阶段。

2000年至今,虽然国外的绿道建设已经到达成熟的程度,但是国内的绿道建设逐渐在追赶国外绿道建设的脚步开始起步并在质量上有所提升。

绿道的建设已经不再局限于单一的功能,而是朝着视觉景观化、生态环保化、功能实用化发展,有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经过多年的实践发展发展了具有里程碑式的绿道网络系统。

通过对珠江三角洲进行区域划分,将每个区域的绿道建设通过一定的规划实践联系起来,使得绿道系统能够全面的服务每个地区的居民,也为城市创造巨大的生态和社会效益。

(5)绿道发展的展望。

越来越多的学者、专家对绿道的研究已经进入深层次层面,经过对绿道系统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我们认为绿道在功能和范围上都已不再单一。

起初,绿道只是一项具有环保功能的绿色廊道,随着人们对于绿道见解的不断加深,绿道的功能趋向集环保、视觉享受和休闲游憩功能为一体的绿色生态廊道。

居民不仅能够在生态绿道中步行、骑行,还能领略绿道所营造出的与城市生活紧张感截然不同的氛围。

我国城市绿道的发展建设在全球绿道建设的带领下,也逐渐地走向规模化和系统化,这不仅是全球形势的推动,也是我们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