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第三节《广播、电视和移动通讯》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了解无线电广播的大致工作过程。
②大致了解电视的工作过程。
③了解移动电话是怎样工作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工作过程,初步认识科技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重点与难点
①无线电信号的发射和接收过程;
②初步培养学生的收集资料、处理信息的能力;
③初步认识科技对现代生活的影响。
课前预习学案
【温故知新】
1.当导体中______时,在它的周围空间就会产生______。
2.电磁波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等于______m/s,这个速度与______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相同。
3.频率的基本单位是Hz,1MHz=______kHz=______Hz。
4.我国1~12电视频道的波长范围是1.37~5.71m,那么它们频率的范围应是______~______MHz。
【自主预习】
预习要求:请同学们根据“预习目标”,仔细阅读课本完成以下内容。
布置学生在课前利用能利用的一切资料:教材、科普书籍和网络等,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本节内容:
①广播、电视的图像和声音是依靠什么传过来的?
②无线电信号是如何发射的?又是如何接收的?
③电视的工作过程是什么?
④移动电话是怎样工作的?设立基地台的原因是什么?
⑤无绳电话又是如何工作的?
通过预习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疑问?课前组内进行交流,以小组为单位将问题展示出来。
课内探究学案
一、自主学习,交流预习情况
(组内交流“课前预习”中的问题,小组长将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汇总)
二、合作探究:
(一)无线电广播信号是如何来进行发射和接收的?
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和接收
• 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由----完成。
• 发射过程:话筒把声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然后再用调制器把音频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电流上,再通过天线发射到空中。
• 接收过程:收音机的天线接收到各种各样的电磁波。
转动收音机调谐器的旋钮,可以从中选出特定的频率的信号。
收音机内的电
子电路再把频率信号从中取出来,进行放大,送到扬声器里。
扬
声器把音频电信号转换成声音,我们就听到广播电台的节目了。
(二)电视信号是如何发射和接收的?
电视的发射和接收
1、
电视用电磁波传递_____和_____。
2、
声音信号的产生、传播和接收跟无线电广播的工作过程大致相似。
3、 图像信号的工作过程:摄像机把__________,发射机把
_____加载到______,通过___发射到空中。
电视机的____
把这样的____接收下来,通过电视机把_______,由___把
它还原成图像。
发射天线
电磁波的传播
接收天线 话筒
声音 图像
摄像机 显像管 显示图像 发声
扬声器 发
射 机 音频
放大 音频
放大 接收机
(三)移动电话
每个移动电话都是一个__________,它通过电磁波把你讲话的信息发射到空中;同时它又是一个__________,在空中捕获电磁波,是你得到对方讲话信息。
移动电话不需要电话线,比固定电话方便。
移动电话与固定电话的工作原理基本一样,只是移动电话声音信息不是由导线中的电流来传递,而是由空间的电磁波来传递。
移动电话既是____________,又是_____________。
(四)最后认识一下视频、音频
•什么是视频、音频?
•答:由声音变成的电信号,它的频率在几十赫到几千赫之间,叫做___频信号。
由图像变成的电信号,它的频率在几赫到兆千赫之间,叫做__频信号。
•它们的表示方式是什么?
•答:AUDIO表示音频,VIDEO表示视频。
IN表示输入,OUT表示输出。
•那么AUDIO IN表示 , AUDIO OUT表示___; VIDEO IN 表示___,VIDEO OUT表示___。
三、全班交流、精讲点拨
(一)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和接收
发射由_______完成
1、_____把_______转换成________
2、________把__________加载到__________上
3、_____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发射出去
接收:由_____完成)
1、天线:接收在空间传播的_______________
没有选择性,若把天线接收的电磁波全部变成声音,只会一片嘈杂)
2、选台和解调:
(1)通过______从各种各样的电磁波中选择我们要接收的某一频率的电磁波
(2)----从高频电信号中取出音频电信号
3、扬声器:把音频电信号转换为声音
(二)电视的发射和接收
1、发射:(由_______完成)
____信号话筒电信号发射机高频信号
___信号摄像机
2、接收:(由_______完成)
_______的接收天线取出____________并放大
由_______还原成图像
由_______放出声音
(三)移动通信
1、移动电话机由_____来传递声音,它既是
__________又是_____。
2、移动电话靠________ (较大的固定无线电台)
使在不同地方的人可以互相通话
设立基地台的原因:
无绳电话:主机和手机间没有电话线相连,靠无线电波沟通,
主机接在市话网上,相当于一个小型基地台。
手机不能离主机太远。
四、课堂小结,反思整合
(请同学们将整理学习内容后小组交流,小组长汇总本节课的学习还有哪些疑问,并主动举手提问!)
五、达标测试、反馈提升;
1.无线电广播发射的基本原理是:先把声音转变成,并把它加到从振荡器中得到的
电流上,然后把这种经过调制的电流输送到发射天线上,发射出的电磁波就带有的信号了。
2.电视信号的发射与接收与无线广播差不多,但它需要传输两种信号,即信号和
信号.
3.移动电话的声音信息是由空间的来传递,移动电话机既是无线电台,又是无线电台:在你讲话的时候,它用把信息发射到空中,同时它又能在空中捕获,得到对方讲话的信息.
4.广播、电视和移动通信,都是利用为载体,来传送信号,在接收端再将信号取出,利用这种载体的好处是:传播速度,传输距离.
5.手持移动电话的很小,发射不大,天线也很简单,灵敏度不高,它与其他用户的通话要靠较大的固定无线电台来转接,这种固定电台叫.
6.VCD机可以直接把音频信号和视频信号输入电视机,在连接VCD机
和电视机时,正确的方法是()
A.VCD音频信号接入电视机的V字母插口,视频信号接入电视机的A 字母插口
B.VCD音频信号接入电视机的A字母插口,视频信号接入电视机的V 字母插口
C.应插入标有其他字母的插口
D.以上说法都不对
7.下列设备工作时所发出的波,不属于电磁波的是()
A.B超检查身体时发出的超声波
B.微波炉加热食物时发出的微波
C.电视发射塔发出的电波
D.互联网光缆中传播的光波
8.下列关于无线电广播“收音”的顺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调谐→检波→接收天线→扬声器
B.调谐→接收天线→检波→扬声器
C.接收天线→调谐→检波→扬声器
D.接收天线→检波→调谐→扬声器
9.关于移动电话,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A.声音信号是由导线中的电流传来的
B.声音信号是由空间的电磁波来传递的
C.移动电话既是无线电发射台又是无线电接收台,两部移动电话间通信是通过基地台转接的
D.移动电话跟有线电话通信靠电话交换机转接
10.雷雨天,观看电视时,会看到屏幕上出现一些成串“雪花点”,这是因为()
A.雷声引起电视机的振动
B.打雷发出的电磁波被电视机接收到了
C.电视机性能太差
D.电视发射台信号质量差
11.我国的卫星通信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在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在北京发射的信号通过通信卫星会转到上海被接收.实现这种信号传递的是()
A.超声波
B.次声波
C.声波
D.电磁波
12.电视机换台时,实际上是在改变( )
A.电视台的发射频率 B.电视机的接收频率
C.电视台发射的电磁波的波速 D.电视机接收的电磁波的波速
课后延伸学案
1.在物理课外小组活动中,张英杰同学亲自动手制作了一台极简单的收音机.后来在试听的过程中发现,这台收音机能同时听到许多电台,彼此相互干扰,无法正常收听.请你分析一下,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你有什么办法可以帮他解决这个问题.
2.在我们的周围,收看电视节目大多使用有线电视,而不使用室外天线来接收电视节目.结合实际想一想,有线电视跟用天线电视相比,究竞有哪些优势?谈一谈你的看法.
3.移动电话和固定电话传递信息的途径有什么不同?
4.美国发射的士星探测器,地面人员发射的指令要近20分钟才能被它接收到,试计算它离地球的距离大约是多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