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品设计的思维模式和表达方式

产品设计的思维模式和表达方式

产品设计的思维模式和表达方式作者:许垂霖摘要:当今社会,科技的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更新的步伐不断加快。

在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中,可以说我们无时无刻都是在与周围的产品设计互动着。

比如用电脑的键盘打字;用手按下开关;坐在舒适的靠背椅上带着耳机听歌等等,这些我们经常发生的动作在很多人的观念里是顺其自然的感觉,殊不知其实这里面包含了产品设计的许许多多的设计思维模式以及设计者所要表达的方式。

我们之所以能够使用我们周边的物品来辅助我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就是因为产品设计者着重在对其产品设计上注入了最佳人性化设计的理念以及让人一目了然却又不失美感的外观。

可以说现在很多的产品设计的思维模式和表达方式都是从“以人为本”为出发点而进行的设计。

那么在现今越智能化,集中化,社会化大批量生产方式的现代社会,产品设计的思维模式以及表现方式都集中体现在那些方面呢?它对人们的生活又带来什么影响呢?本文将着重探讨产品设计的思维模式和表达方式这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产品设计的思维模式1、产品设计的基本要求。

1、功能性要求:物理功能——产品的性能、结构的方便性、安全性、宜人性等;心理功能——产品的造型、色彩、肌理和装饰诸要使人愉悦等;社会功能——产品象征或显示个人的价值、兴趣爱好或社会地位2、审美性要求:产品的审美不是设计师个人主观的审美,只有具备大众普遍的审美情调才能实现其审美性。

产品的审美,往往是通过新颖性和简洁性来体现,而不是依靠过多的装饰才成为美的东西,它必须是满足功能基础上的美好的形体本身。

3、经济性要求:产品设计师必须从消费者的利益出发,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研究材料的选择和构造的简单化,尽量减少成本,提高功能,这样才能为用户带来实惠,最终也为企业创造效益。

4、创造性要求:设计的内涵就是创造。

产品设计必须是创造出更新更便利的功能,唤起新鲜的造型感觉。

5、适应性要求:产品总是为特定的使用者在特定的使用环境中使用而设计的。

因此,产品设计必须考虑产品与人和环境的关系,要处理好“产品——人——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真正达到“设计以人为本”的要求。

2、产品设计的几种思维模式古往今来类比各种设计的指导思想,从现象来看,似乎很难有规律可循,但是,比较各种设计的思想,可以找到不同类型的共同特征。

这里仅列举三种并存的类型,其脉络比较清晰,下面对三种设计思维模式进行介绍。

1、仿生型:模仿是一种最古老、生命力最强的设计思想,是人类最早的创造方式,可以说是创造的摇篮。

模仿型设计是从模仿自然开始的,从发生学看,它是原始社会依赖自然的经济形式的衍生物。

人类在发现和利用自然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也创造了人自己,特别是高度发达的大脑和自由的手,从而又进一步在更高层次上改造和利用自然,模仿的水平也逐节上升.手工业时代创造的许多手工工具和用具,虽然采用了简单的机械原理,但功能与人手的功能十分相似,多数至今还在使用,这一例子生动地反映了模仿型设计思想的顽强生命力.在高科技时代,模仿的水平又有了长足的进步,直至模仿人脑智能的计算机以及机器人的出现,我们还是没有完全摆脱模仿的设计思想。

功能的模仿必然带来形式上的模仿,以大自然为主要源泉的装饰美术更是如此。

比如多数汽车的前脸和车大灯的造型,很多都是模仿动物的造型。

无论从功能性还是装饰性看,模仿型设计思想并不是自然主义的,它包含着创造性思维“举一反三’的素质,是创造性的初级形式。

且不说人类之初创造人造工具的伟大业绩,就是一系列以自然和现实为启示的设计,从不可能是自然物的重复和仿造。

总之,模仿型设计思想是排斥栩栩如生、重复自然的创造性设计思想。

它虽然不是人类创造性的全部,但却是开端和基础。

2、继承型:继承也有模仿的意味,但原型是前辈的创造物,并蕴含着批判的成分,是模仿加改良的设计思想。

继承型设计思想的普遍性、持久性可以说是必然的。

例如中国近代服装史上,改良旗袍曾盛行数十年.旗袍原为满族妇女的服装,系直身的宽袍。

二十年代以后,经简化和改进,成为靠腰贴身的轻便女装,从普通妇女到上流社会都广为流行,三、四十年代曾与欧化时装同时受到欢迎。

解放后崇尚朴素,欧化时装几乎在一夜间遭到鄙视,只有旗袍仍占有一席之地,甚至成为出国女服中最富有魅力和民族性的款式。

继承型设计思想不同于‘复古主义’。

后者明显的是保守、复旧的同义词。

继承型强调批判的成分,反对照搬陈旧的,主张推出时代的和民族的。

因为历史框架的转移、民族文化的演进,使今昔之间早已不能同日而语。

中国在八十年代的开放热潮中,确实出现过“彩陶热”、“敦煌热”、“汉唐热”,“民间热’,这是在‘横扫一切’之后的复苏,是在闭塞以后的喷发,一旦走上正常轨道,这些热流都会汇入时代的大潮,以传统形式与现代形式杂揉的折衷方式而出现。

3、反叛型:反叛型设计思想是认识论上的突变和跳跃,它总是伴随社会背景:的重大变革而发生。

如果说,继承——改良是缓慢的进化,那幺,反叛则是爆发式的革命。

反叛型设计思想有显着的反传统性,往往指向与传统截然相反的方向。

传统的设计思想总是和原有的生产关系相适应.在新旧转换时期,因为巨大的惯性使它不可能一夜间改弦易辙,所以总是矛盾重重.而少数先锋人物尽管有远见卓识,但也会受到保守思想的阻挠,于是,种种口号、纲领总是以“反传统”为旗帜,力图唤起社会的注意.例如,本世纪初功能主义的口号是“形式服从功能”,与古典主义的“形式至上”是针锋相对的。

同时,反叛型设计思想又有独特的新颖性。

在司空见惯的大量传统设计面前,与之截然不同的新设计一旦出现,无疑是鹤立鸡群,引人瞩目。

朗香教堂以其船头似的外墙和倒转的蟹壳形状的屋顶,引起了建筑界的轰动和负责它的教区的愤怒。

反叛型设计思想也有不稳定性.正与它的第一个特点相联系,这种不稳定性来自两个方面。

一是外来的压力.二是自身的不成熟。

总结:以上三种设计思想模式,他们的综合结构既不是金字塔式的层叠构架,也不是螺旋上升式的圆圈结构,而是纵横交错的网络结构。

也就是说,在人类设计思想的发生和发展史上,他们不但共时态地横向联系着,而且呈网络式的纵横交错,没有一种模式是绝对独立的。

二、产品设计的表达方式1.关于产品设计效果表现1.1产品设计效果图表现的目的:根据符号学理论,产品设计效果图作为一种符号,必然就具有符号学的一些特征,对于从事产品设计的设计师来讲,我们绘画效果图是为了让客户能理解我们的思路想法,能记录自己的思维过程,能够和团队成员进行沟通合作,它是设计师与顾客之间的“代表”或者说是媒介,是个“第三者”。

比如,产品效果图就是代表了设计师来与客户沟通。

其次,我们所画的效果图符号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符号总显示着某种意义,总代表了设计师当时想法的流露,总与意义形影不离,一系列符号构成了设计师的整个思维过程。

人类自从设计产品以来,就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就成了一种图式符号,是记录自己想法的方式,随着逐步的人们的设计思维越来越活跃,设计表现的能力也越来越强,效果图越来越漂亮,随着电脑的出现,电脑产品效果图能够制作出手绘所无法达到的逼真效果,慢慢地徒手绘画表达形式与电脑表现形式相比所呈现出一边倒的趋势,然而过分的片面强调形式表现的逼真,而忽略了效果图表达的原始价值即记录整体想法思路,记录整个设计过程,而不是孤立的评价绚丽的表现形式。

因此,我们可将设计效果图的目的概述为以下两点:A,记录构思的作用。

在设计过程中,对构思的整理,推敲,记录。

B,表达性的作用。

将自己的构想传达给第三者,让他人理解你的创意。

1.2产品设计效果图的表现的误区:效果图表现技法的确重要,事关设计是否能准确表达。

但是如果没有明确的目的,不了解表示技术的实质意义,难免会走入学习的误区。

从没有经历过实际设计的人,往往将表现流于形式,追求画面效果,无法达到真正传达构想的目的。

过度经营背景的形式,注重渲染气氛或追求绘画手法中的虚实关系,造成了视觉上的干扰,破坏了主体的表达,是不合格的表现。

作为设计专业的学生来讲,将思维过程表达出来的绘画方式要优于直接的效果图表现,前者是一种思维过程的展现,不仅是一种表现手法,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探索,而单纯的练习效果图表现,不能够体现思考过程,更甚者是一种技法的流露,进而过分注重形式的流畅,可能会进入误区。

1.3产品设计效果图的表现形式目前市场上的效果图表现形式按工具分为手绘表现与电脑表现两种,手绘表现按时间又分为设计速写与设计效果图。

设计速写是用钢笔或者其他工具快速地记录下自己的想法概念,主要用在产品设计前期的资料收集、方案构思阶段.设计效果图是用各种工具来准确传达出产品的造型,色彩,结构,功能等等,主要用在设计方案的分析、功能评价、设计定位等深化阶段.产品三维模拟图主要用于产品完成阶段的宣传、展示和模型制作前的表现.按表现工具可分为淡彩法(马克笔淡彩、色粉笔淡彩、彩色铅笔、水彩淡彩).透明水彩画法、水粉画法、喷绘法。

产品三维模拟图的表现主要通过机和应用软件来完成。

电脑表现产品设计工具主要有alias , 3DsMax , Rhino , Photoshop ,Illustrator , Corel draw 等等。

Photoshop ,Illustrator , Corel draw软件适合表现面板设计效果.3dsMax软件用于表现产品的三维立体效果和表面质感,适合用于产品宣传和决策,犀牛软件适合产品建模型的表现。

它们皆是传达思想的工具,在用图形记录思考的过程时,设计师在调动其资讯进行产品创新设计和构想的过程中.一方面,存在着很多不可确定因素,有时是瞬间的闪现,有时是细腻的推敲,有时甚至是杂乱的,这个想象的过程也是一个从无到有、从简单到丰富的过程.具有极大的发散性、不确定性和渐进性.设计师要有及时记录和表达这种动态思维的能力,以提供直观的视觉判断和作为进行设计分析的依据。

另一方面,设计师在进行设计逻辑排列时.方案的数量非常之多.快速的设计表达是最有效的记录手段之一。

第三.设计表现图的绘制为产品设计的深化留下了很多想象的空间.为产品设计的进一步深化完善和细节处理打下了基础。

手绘表达能够快速记录下设计师的想法,而且还能刺激设计师产生新的想法,在这一点上电脑表现效果的方式是不能媲美的;在用图形表达思考的最终结果时,电脑效果表达能够很逼真的构想未来产品的模型,是它的优势。

目前市场上出现了电脑手写板,我们可以直接用手写笔在板上画图,然后电脑上会出现我们的手绘效果再用Photoshop软件上色,或者手绘完成后扫描进电脑再用Photoshop软件处理上色,目前广泛用于设计公司进行前期的草图构思,方便快捷,可谓是前两者结合的一种新的表达方式。

因此,我们不能孤立的说手绘或者电脑表现哪种表现方式更适合产品设计,两者之间的结合共存才是我们目前设计师所提倡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