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PC吊装技术交底

PC吊装技术交底

PC吊装施工技术交底记录编号:工程名称颛桥镇闵行新城MHC10601单元01-04A-04地块施工部位PC吊装施工施工图号PC施工图施工班组PC吊装班日期2018年8月5日内容:PC包含部分为:剪力墙、围护墙、柱、楼梯、叠合楼板;一、准备工作1、材料准备制定材料供应计划,组织相关材料和机械设备进场。

机械设备应做好检修和保养,保证完好率。

1、提前准备预制构件生产前的孔洞位置留置、构件预留连接件构件、吊点形式布置及预埋件材料准备,项目分包方准备预制构件安装前的吊梁吊架、竖向支撑、斜向支撑相应材料准备。

2、构件进场后,现场施工质检员组织对构件自检验收。

验收内容应包括:构件的质量保证资料是否齐全;构件的外形几何尺寸是否与图纸相符;误差是否超标;是否与要求发货数量相符。

3、预制构件吊装须经项目技术负责人同意并严格核对相应检测报告内容自检通过后报请监理审验、批准,方可进入安装工序,且吊装时龄期不得低于28天,抗压强度实际值不得低于设计要求。

4、吊装材料准备:吊装主要材料序号机械名称数量规格型号自有、租赁1 塔吊4台TC7020/ TC7035 租赁2 汽车吊1台50T 租赁3 钢丝绳10付6*7股(1+6)直径20.5mm绳纤维芯自有4 钢制扁担2个自有5 墙板吊具10付自有6 楼梯吊具10付自有7 U型卸扣6付自有8 各种类型调整件自有9 各种类型螺栓、垫片、垫环自有10 各种手动工具、葫芦自有11 经纬仪、水平仪苏州一光自有2、转换层工作准备1、转换层墙体钢筋定位措施:1)预埋好斜撑埋件,根据PC墙板数量提前加工好,每块PC墙板预埋2个。

预埋时项目部给出控制线,PC安装班组进行分尺预埋。

2)预埋好剪力墙、柱预埋件,根据PC墙板数量提前加工好,每块PC墙板预埋数量按图纸。

预埋时项目部给出控制线,PC安装班组进行分尺预埋。

严格控制平面位置和水平高度,定位采用附加筋,严禁直接焊接在主筋上。

允许偏差±5mm。

3)转换层楼面混凝土浇筑施工前,需派专人安排测量人员用水准仪及楼面标高水平控制点检查楼面浇筑标高,尤其是内外墙根部位置标高,以免影响后期预制墙体安装。

4)转换层楼面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测量放线人员及时放楼层墙体边线及控制线,根据边线用定型钢模具再加以校正,将偏心钢筋用钢管调直。

3、场内外准备(1)场内准备本项目配备4台塔吊,保证塔吊全覆盖各栋号,并满足PC安装,确保平均每6天一层的节点。

各栋号同时吊装施工,造成现场塔吊的平面布置交叉重叠,塔吊布置密集,塔身与塔臂旋转半径彼此影响极大,为防止塔吊的交叉碰撞,塔吊配备在满足施工进度的前提下,塔吊平面布置允许重叠,将道路与吊装区域区用拼装式成品围挡划分开,并有专人负责。

根据本工程PC结构体积大、板块多、场地小的施工特点,同时各号房楼距小,给PC结构卸车堆放带来一定的困难。

若在PC结构卸车时采用使用汽车吊与塔吊相结合方式,以避免抢吊,增加工作效率。

4、组织部署安排根据现场后浇带及加强带实际情况,以及土方挖土先后顺序区域的划分,南区将混凝土结构划分4个区块,先后施工顺序如下:2区→1区→3区→4区详见附图。

北区1、2#楼按栋号分隔缝分段施工。

二、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施工2.1 PC构件运输及堆放本工程PC预制装配式构件实行工厂化生产;装配式预制构件在工厂加工后,构件形式和数量按总包单位申请供货单运输到工地现场,经监理单位及总包单位验收合格后,由施工单位负责卸车并吊装安装。

2.1.1.堆场本工程结构的单层量多、重量大的特点,图纸显示每栋号房PC结构最长4.8m左右,重量6.08t 左右。

根据上述施工要求以及PC结构吊装施工的方便,PC结构管理小组计划南区和北区各设置1个PC堆场,堆场平面尺寸为20m*20m,部分堆场为地下室顶板(利用消防车道,且底部有加固措施),地下室其余周边施工道路采用200厚C20砼浇筑而成。

预制结构运至施工现场后,由塔吊或汽车吊按施工吊装顺序有序吊至专用堆放场地内,预制结构堆放必须在构件上加设木方,场地上的构件应作防倾覆措施。

墙板采用竖放,用槽钢制作满足刚度要求的支架,墙板搁支点应设在墙板底部两端处,堆放场地须平整、结实。

搁支点可采用柔型堆放好以后要采取临时固定,场地做好临时围挡措施如采用叠放,堆垛层数应根据构件与垫块或垫木得承载能力及堆垛的承载能力确定。

水平分层堆放时,应分型号码垛,预制楼板每垛不宜超过6块,预制楼梯每垛不宜超过4块,预制墙板每垛不宜超过3块。

构件堆放示意图叠合楼板堆放示意图3.1.2.成品保护本项目PC结构在运输、堆放和吊装的过程必须要注意成品保护措施。

运输的过程中采用钢架辅助运输,运输墙板时,车启动慢,车速应匀,转弯变道时要减速,以防墙板倾覆,在PC结构与钢架结合处采用棉纱或者橡胶块等,保证在运输的过程中PC结构与钢架因为碰撞而破损。

堆放的过程中采用钢扁担和葫芦将PC结构在吊装过程保持平衡,保持平稳和轻放,在轻放前也要在PC 结构堆放的位置放置棉纱或者橡胶块或者枕木等,将PC结构的下部保持柔性结构;楼梯、阳台、楼板等PC结构堆放,叠放时用四块尺寸大小统一的木块衬垫,木块高度必须大于叠合板外露马镫筋和棱角等的高度,以免PC结构受损,同时衬垫上适度放置棉纱或者橡胶块,保持PC结构下部为柔性结构。

在吊装施工的过程中更要注意成品保护的方法,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要使PC结构轻吊轻放,同时安装前先将塑料垫片放在PC结构微调的位置,塑料垫片为柔性结构,这样可以有效的降低PC结构的受损。

施工过程中楼梯、阳台、楼板等PC结构需用木板覆盖保护。

浇筑前套筒连接锚固钢筋采用PVC管成品保护,防止在砼浇捣过程中污染连接筋,影响后期PC吊装施工。

3.2 吊装准备3.2.1 预制构件的进场验收标准1、预制构件进场时应提供出厂合格证、相关质量证明文件及性能检测报告,产品质量应符合设计及相关标准要求,并在明显部位标明出厂标识。

2、预制构件的外观质量不应有严重缺陷、对外观质量已出现严重缺陷的构件应退回构件加工厂进行处理,处理完毕再次进入现场后应重新检查验收。

3、预制构件不应有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对已出现尺寸偏差影响结构性能和安装、使用功能的尺寸偏差构件,应退回构件加工厂进行处理,处理完毕后再次进入现场后重新检查验收。

4、预制构件吊装预留吊环、吊钉、内埋式螺母、焊接埋件应安装牢固、无松动。

5、预制构件上的预埋件、插筋、套筒及预留灌浆孔洞的规格、位置和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6、预制构件与后浇砼、浆料的粗糙结合面、叠合面、键槽应满足设计要求。

7、预制构件的外观质量不宜有一般缺陷。

对已出现的一般缺陷,应按技术处理方案进行处理,并重新检查验收。

8、预制构件水电预埋,还应符合国家、行业及地方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9、预制构件一般尺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预制构件成品尺寸允许偏差(mm)检查项目允许偏差(mm)检验方法长度板、梁<12m ±5 钢尺检查≧12m且<18m±10 钢尺检查≧18±20 钢尺检查墙板±4 钢尺检查宽度、高(厚)度板、梁±5 钢尺量一端及中部,取其中最大值墙板高度、厚度±3表面平整度板、梁、墙板内表面 52m靠尺和塞尺检查墙板外表面 3侧向弯曲板、梁L/750且≦20钢尺检查墙板L/1000且≦20拉线、钢尺量最大侧向弯曲处翘曲板L/750水平尺、钢尺在两端量测墙板L/1000对角线差板10钢尺量两个对角线墙板、门窗口 5挠度变形梁、板设计起拱±10拉线、钢尺量最大弯曲处梁、板下垂0预埋件预埋板、吊环、吊钉中心线位置5钢尺检查预埋套筒、螺栓、螺母中心线位置2预埋套筒、螺栓、螺母与混凝土面平面高差-5,0螺栓外露长度-5,+10预留孔、预埋管中心位置 5 钢尺检查预留插筋中心线位置 3钢尺检查外露长度±5格构钢筋高度0,5 钢尺检查键槽中心线位置 5钢尺检查长、宽、深±5预留洞中心线位置10钢尺检查尺寸±10与现浇部位模板接茬范围表面平整度 2 2m靠尺和塞尺检查3.2.2预制构件进场后管理应要求生产加工单位对进场的每一批预制构件提供质量保证资料并建立台账,台账包括:施工所用各种材料、连接件及预制混凝土构件的产品合格证书、性能检测报告、进场验收记录和复试报告等。

并按专项施工方案要求在场内一次性运输堆放于指定位置,做好逐一检查龄期、使用位置、构件编号等标识信息。

现场须指定专职管理人员负责场内运输及堆放管理,并在场地内四周设立警示标识,严禁闲杂人员进入堆放现场或擅自松开固定装置,预制构件在储存及使用过程中损坏导致无法达到质量要求的一律作为不合格品,不得用于施工。

每块预制构件进场验收通过后,统一按照板下口往上500弹出水平控制墨线;并在构件中部显著位置标注编号(翻样图纸编号)。

3.3 构件吊装3.3.1起吊工具形式构件吊装机械主要采用塔吊,并确保全覆盖施工区域。

本工程预制墙板吊装采用内置吊钉,吊点布置的原则:1、满足吊点本身锚固强度要求2、满足承载力要求3、满足构件整体平衡原则考虑到预制板吊装受力问题,采用吊架、平衡梁作为起吊工具,这样能保证吊点的垂直。

吊架、平衡梁采用吊点可调的形式,使其通用性更强。

平衡梁主梁采用150×200×10mm工字钢,吊梁选用单股吊重≧7吨的吊链。

构造详见下图:平衡梁大样图:预制墙板吊装示意图3.3.2吊装指挥控制流程1)吊装施工作业人员准备:预制构件吊装前需配备好相应吊装作业指挥人员,现场每栋楼或流水段需至少配备5个吊装作业人员(地面预制构件挂钩起吊1人,作业层预制构件安放4人);配备2个信号指挥人员,地面指挥1人,作业层指挥1人;塔吊司机1人,总指挥协调人员1人。

2)预制墙体吊装指挥控制流程:转换层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墙体测量放线,用钢筋定位框复核连接钢筋,校正偏位钢筋,垫高强胶木垫片找平,放置海绵条;首次及第二次预制墙体安装时,预制墙体按吊装顺序用专用吊梁挂钩起吊运行吊至操作面,在起吊过程中,吊索与构件的平面夹角不宜小于60°,不应小于45°;构件起吊时,先行试吊,试吊高度不得大于1米,试吊过程中检测吊钩与构件、吊钩与吊链、吊链与吊梁之间连接是否可靠,确认各项连接满足要求后方可正式起吊。

吊运构件时,下方严禁站人,必须待吊物降落离地1m以内,方准靠近,在距离楼面约1m高时停止降落,操作人员手扶引导降落,用镜子观察连接钢筋是否对孔,同时用撬棍调整预制墙体外皮与墙体控制线对齐,信号工指挥缓慢降落到垫片,停止降落。

安装斜向支撑,卸钩,调节斜支撑,校正预制墙板,继续本段其它墙体安装;塞缝,墙体下口与楼板之间的20mm缝隙采用干硬性封堵料塞缝。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