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年班主任工作课题研究微案例4篇

2021年班主任工作课题研究微案例4篇

班主任工作课题研究微案例第1篇乌申斯基说过:“教师个人的范例,对于学生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能代替的、最有用的阳光,学生对教师有着一种特殊的信任和依赖情感,接受和承认教师的权威。

”班主任的自身本质、道德修养,客观上是班级群体及班级中每一个成员的楷模。

因此在班级工作中,我时刻注重身教,为人师表,以期达到用人格塑造人格的理想教育境界。

刚刚参加工作时,就接手了一年级班主任工作,众所周知,一二年级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对学生的一生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压力巨大。

记得刚开学的时候,每个学生都是一张纯白的纸,由班主任涂抹第一笔。

他们不知道如何摆放书本、书包,不知道下课要准备好下一节的文具,不知道本身身边的垃圾要本身捡拾,不知道班级的概念,更不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刚开始时我是讲给他们听,但我发现学生很多时候听不懂,要么就是无法准确理解老师的意思,经过一段时间,我发现收效甚微,于是,我转变做法,开始本身亲身示范。

有一次,教室门口一片垃圾,我在上课的时候路过,弯腰捡拾了起来,好多孩子懵懵懂懂的看着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这么做,我也没有多解释,之后见到教室的垃圾我就一直坚持捡拾,终于有同学问我:“老师,多脏啊,又不是你扔的,为什么要捡呢?”我没有立即教育他们,而是要求同学们把本身的垃圾都扔到地上,他们非常诧异,同时也非常开心,立即动手扔垃圾。

等大家都扔完,我让他们本身低头看教室,好多同学都在抱怨:“老师,教室已经变成垃圾场了!”我弯腰捡起一片垃圾,告诉他们:“如果老师和你们一样,只扔垃圾,不捡拾,你们看看咱们教室的卫生能好吗?我们每个孩子都坐在教室里,老师也在教室,老师觉得教室脏了,就想把他打扫的干干净净,漂漂亮亮,你们同意吗?”“同意!”孩子们异口同声回答,“那现在我们一起动手,捡捡教室的垃圾吧!”这件事之后,教室的卫生情况得到显著的改善。

身教重于言教。

我们老师必需事事处处以身作则,以本身的行动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学生才会逐步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别的凡是学生行为习惯好的,有进步的,改正缺点快的在班内进行表彰,促进其互相模仿行为。

并且对于屡教不改的学生要与家长多进行沟通,一起想办法来解决。

班主任工作课题研究微案例第2篇班主任是班级建设的设计者、组织者,是良好班风的倡导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

要想使全班学生生气勃勃、富有个性,班主任在工作过程中就应该有创新精神,激励学生天天向上,形成班级特色。

在这方面,我做了如下几点尝试:一、实行班干部竞选制,努力培养学生现代意识俗话说:“群雁高飞头雁领。

”班干部的本质与能力,对班级工作的成败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为了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使学生能够积极进取,勇于拼搏,我把竞争机制引入班级,实行班干部竞选制,为学生创造一个平等竞争的机会。

班干部竞选采取自荐、讲演、选票三结合的方式进行。

对竞选产生的班干部,同学们心服口服。

班干部们朝气蓬勃地进行工作,把班级治理得井井有条,人人有岗,个个有责,既协助了班主任做好班级治理工作,又熬炼了学生的才干。

二、给学生以广泛的空间,让其获得成功感在班级为学生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要尊重理解他们,宽厚真诚对待他们,鼓励他们独立思考,敢想敢说,质疑问难,有本身的见地。

在教学活动中,要求学生做到三个“大”,即发言大胆,说话大声,态度大方;四个“于”,即乐于读说,勤于思考,善于质疑,长于评论。

让学生在恬静而紧张、宽松而热烈的课堂气氛中学习。

在活动中,尊重学生的意愿,按自由选择活动的形式,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表示和积极的发展。

如:开展班队主题活动,引导学生按照本身的特长来表示主题,能画的安排黑板报,能唱的唱一首歌,能跳的跳一个舞,能讲的讲一个故事,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表示和发展本身的才能。

三、改革评估标准,增强评语的情感性中学生的操行评定是德育工作的一部分,写好操行评语又是操行评定的关键性环节。

准确、恰当地操行评语是激励学生奋发向上的有力杠杆。

从年龄特征上说,中学生处于自我意识的朦胧期,尚不能把本身作为认识对象,更缺乏自我评价能力。

他们判断是非、好坏,多以“教师说的”为准,并且特别看重、敏锐地感受教师对本身的态度与评价,甚至以此决定本身的行为。

因此,写好操行评语,对中学生来说就显得特别重要。

我在写操行评语时遵循客观性的原则,力求一个“真”字;遵循直观性的原则,本着一个“实”字。

比如,我给生活委员的评语是:“你是一个明白事理,非常懂事的好孩子,在60名同学中你的负责心最强,一串班级的钥匙你整整挂了半个学期,每天早来晚走,累计起来你已经是个走在时间前面的人了……。

”该同学看了评语之后,对班级工作更加尽职尽责;此外我还力求一个“新”字,避开套话,切忌千篇一律,或面面俱到,而是几笔勾勒出它的主要特征,使学生能正确地认识本身的长处,发扬光大。

如对苗红兵同学的评语是这样的:“数学课上,你那双带有求知欲的眼睛总是紧紧地盯着教师。

偶尔一次课堂发言,总是恰到好处,有时甚至很精采。

数学竞赛你取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你是一个有恒心、有理想、有毅力的孩子,每当别人超过本身,你都会暗中猛追。

你的聪明才智博得了大家的好评,两次竞赛你在教师心中占有了地位,在学校也小有名气,教师希望你能再上一层楼。

”这样的评语,既打动了学生的心弦,又赢得了家长的信赖。

实践使我体会到:班主任要想治理好班级,取得最优化的教育效果,不能只凭个人的经验,而要不断地更新观念,增强改革的负责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同传统教育观念实行决裂,才能顺应时代的潮流,为班级治理工作科学化开辟出一条理想之路。

班主任工作课题研究微案例第3篇案例背景20XX年8月25日,我与28名从未谋面的学生们第一次相见,虽然在此之前我已电话联系过他们每个人,但当我第一眼看到他们脸上洋溢着的青春活力时,我还是不由感叹,他们实在是太可爱了。

我与他们当场建了微信群,并给它取名为“会计196的大可爱们”。

有人说,班主任工作的总体感觉是“烦、累、千头万绪”,我却不以为然,在与学生的相处过程中,我感到更多的是他们带给我的快乐,能成为他们的班主任,我感到很荣幸。

我们班在19级会计班里是出了名的活跃班,几乎每位任课老师碰到我都会和我聊上几句我们班学生在课上的趣闻。

曾有任课老师说她被我们班的学生感动到差点落泪。

那天,她在课上严厉批评了两名讲话的学生后,他们不但没有心生怨恨,反而下课后主动找她承认错误,并让老师不要生气。

也有老师说她最喜欢上我们班的课,每一个问题抛下去,都有回应,课堂互动良好。

这其实在我们班是个普遍的现象,同学们乐于与老师互动,不怯场,善于活跃课堂气氛,也不会因为老师的严格要求而生气,他们懂得感恩,他们明白老师对他们“凶”是出于对他们的负责与关心。

但就是在这样一个充满爱、充满欢笑的班集体里,还是有一名同学被我发现有抑郁倾向,一时让我手足无措,第一次担任班主任工作的我该如何处理?案例过程小D(化名),他是个瘦高个男孩,由于个子的关系,在军训时被教官选为我们班的连长,负责举旗带队,旗杆很重,但他总是站得笔直,一刻也不松懈;还会经常看到他帮室友整理内务,打扫卫生等,因此在军训期间他获得了“优秀营员”称号,给人一种靠谱的大男孩印象。

开学初,由于他的优秀表示,班级同学同意推选他为“商校之星”,并担任易班班长。

他是我们班唯一住宿的男生,他告诉我他是路痴,平时健忘、嗜睡、脸盲,起初我把这些都归因于他还没有适应新的环境,缺乏独立生活经验等等。

但经过深入知道,我发现了他的很多小奥秘,他说他很难过,初三时失恋了,茶不思饭不想,至今未从这种情绪中走出来,有时晚上整夜整夜睡不着,独自默默地落泪,早上起来还时不时地会流鼻血,白日在课上也提不起精神,会不知不觉地睡过去,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所以非常健忘。

我立刻警觉起来,这个孩子会不会得抑郁症了?我深知抑郁症在初期时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的话其后果是非常严重的,因此我第一时间让他做了一份心理测试卷,先初步测试一下他的心理状态,结果显示“轻度抑郁”。

于是,我马上替他预约了我校心理咨询老师,让心理老师来做更深入和专业的诊断。

心理老师告诉我小D是有些抑郁倾向,好在发现的早,并不严重。

之后,我联系了小D的母亲,发现小D的家长由于工作关系,对小D的情况知之甚少,因此我提醒她尽量要抽出一些时间来与孩子沟通,孩子们正处青春敏感期,最需要的就是家人给予的关爱和陪伴,家长应与老师共同合作,双管齐下。

他母亲表明会积极配合。

随后的两个多月里,我通过以下方式对其进行疏导:1、知道本身,悦纳本身。

我经常和小D聊天,帮助他认识本身,共同来分析他“哀痛”的原因,让他尽可能的想一些美好的事情,控制好本身的情绪。

通过我们之间多次融洽、友好、推心置腹的谈话,解除了他的心理设防,让他感受到班主任是真心诚意想要帮助他的。

当然这个过程并非一帆风顺,这就需要我们班主任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耐心和爱心。

记得一天晚上已近零点,他发了个消息给我,说他托同学联系上了以前的女同学,但是女同学还是一口回绝了他,他感到很痛苦,眼泪不住地流,睡不着。

我对他没有半分责备,花了近2个小时耐心开导他,告诉他一切都会过去的,你很优秀,未来也会很美好,请好好爱惜本身……之后,在一次以《好好爱本身》为主题的班会课上,我让他上台给同学们讲了著名女星索菲亚·罗兰的故事,让他明白本身和身边的每个人身上都有优点,都有属于他的闪光点,我们要多欣赏本身和他人的优点。

2、创造机会,融入集体。

小D其实是个缺爱的孩子,他很巴望别人的关注,并且我发现他其实是一个有必然号召力的孩子,于是我利用他的这个优点,鼓励他积极参加并组织校内的各项活动。

我让他组织我们班同学参加“易班迎新游园会”,治理维护网上易班班级群,加入校国旗队,并在班会上和同学们分享随笔。

我通过给予他一次次的熬炼机会,让他逐渐成立起自信心,并把不愉快的情绪转移出去,把更多精力放在有意义的事情上。

最近,他还主动报名参加学校运动会、“阅读札记”征文活动,还欣喜地告诉我他成为了学生会宣传部部长候选人。

3、长期追踪,持续关注。

经过这几个月各方面不懈的努力,小D做事情主动了很多,对父母也开始谈论学校里的事情,也同意每周写两篇随笔来向我吐露心声。

不久前,小D给我发了一张截图,是他重新做了心理测试,测试结果显示“没有抑郁”,我们两个都高兴极了。

但是我知道,抑郁症的复发率非常高,仍需要学校和家庭两方面的长期关注。

案例反思当学生遭遇抑郁症,很多时候我们会一筹莫展,因为从表面看,这些学生非常“顽固不化”,他们“油盐不进”“拒绝沟通”,却不知这正是抑郁症外显的症状之一。

在面对这些学生的时候,我深切感受到了包容、忍耐、关怀的重要性。

包容学生的缺点,努力发现学生的优点,因势利导,创设条件让学生参与集体活动,表现他们个人价值的同时可以帮助他们消除自卑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