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机械设计题库06带传动要点

机械设计题库06带传动要点

带传动一选择题(1) 带传动不能保证精确的传动比,其原因是A. 带容易变形和磨损B. 带在带轮上打滑C. 带的弹性滑动D. 带的材料不遵守胡克定律(2) 带传动的设计准则为。

A. 保证带传动时,带不被拉断B. 保证带传动在不打滑的条件下,带不磨损C. 保证带在不打滑的条件下,具有足够的疲劳强度(3) 普通V带轮的槽楔角随带轮直径的减小而A. 增大B. 减小C. 不变(4) V带轮槽楔角ϕ与V带楔角θ间的关系是A. ϕ=θB. ϕ>θC. ϕ<θ(5) 设计V带传动时发现V带根数过多,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是。

A. 增大传动比B. 加大传动中心距C. 选用更大截面型号的V带(6) 带传动中紧边拉力为F1,松边拉力为F2,则其传递的有效圆周力为A. F1+F2B. (F1-F22C. (F1+F22D. F1-F2(7) 要求单根V带所传递的功率不超过该单根V带允许传递的功率P,这样,带传动就不会产生失效。

A. 弹性滑动B. 疲劳断裂C. 打滑和疲劳断裂D. 打滑E. 弹性滑动和疲劳断裂(8) 在普通V带传动中,从动轮的圆周速度低于主动轮的圆周速度,则v2<v1,其速度损失常用滑动率ε=(v1-v2)/v1表示,ε值随所传递的载荷的增加而A. 增大B. 减小C. 不变(9) 设计V带传动时,如小带轮包角α1过小(α1<120°)最有效的解决方法是A. 增大中心距B. 减小中心距C. 减小带轮直径(10) V带轮轮槽与带的三种安装情况如图8-1所示,其中种情况是正确的。

图8-1(11) V带的楔角等于。

A. 40B. 35C. 30D. 20(12) V带带轮的轮槽角。

A. 大于B. 等于C. 小于D. 小于或等于(13) 带传动采用张紧轮的目的是。

A. 减轻带的弹性滑动B. 提高带的寿命C. 改变带的运动方向D. 调节带的初拉力(14) V带的参数中,A. 截面尺寸B. 长度C. 楔角D. 带厚度与小带轮直径的比值(15) 在各种带传动中,A. 平带传动B. V带(三角带)传动C. 多楔带传动D. 圆带传动(16) 当带的线速度v 30m/s时,一般采用来制造带轮。

A. 铸铁B. 优质铸铁C. 铸钢D. 铝合金(17) 为使V带(三角带)传动中各根带受载均匀些,带的根数z一般不宜超过根。

A. 4B. 6C. 10D. 15(18) 带传动中,两带轮与带的摩擦系数相同,直径不等,如有打滑则先发生轮上。

A. 大B. 小C. 两带D. 不一定哪个(19) 采用张紧轮调节带传动中带的张紧力时,张紧轮应安装在。

A. 紧边外侧,靠近小带轮处B. 紧边内侧,靠近小带轮处C. 松边外侧,靠近大带轮处D. 松边内侧,靠近大带轮处C. 轮的转速D. 链条的速度、载荷性质(20) 带传动的中心距过大时,会导致。

A. 带的寿命短B. 带的弹性滑动加剧C. 带在工作时会产生颤动D. 小带轮包角减小而易产生打滑(21) V带传动,最后算出的实际中心距a与初定的中心距a0不一致,这是由于。

A. 传动安装时有误差B. 带轮加工有尺寸误差C. 带工作一段时间后会松弛,需预先张紧D. 选用标准长度的带(22) 带和带轮间的摩擦系数与初拉一定时,,则带传动不打滑时的最大有效圆周力也愈大。

A. 带轮愈宽B. 小带轮上的包角愈大C. 大带轮上的包角愈大D. 带速愈低(23) 设dd1,dd2分别为主、从带轮的基准直径,若考虑滑动率ε,则带传动的实际传动比。

dd2dd2d(1-ε)dd21+ε2A. i=B. i=C. i=D. i=d2 dd1dd11+εdd11-εdd1(24) 设带的紧边拉力为F1,松边拉力为F2,小带轮包角为α,带与带轮之间的当量摩擦系数为fv,则有。

A. ()F1FFFfαfα=evB. 1=fvαC. 2=evD. 2=fvα F2F2F1F1(25) 带轮是采用轮辐式、腹板式还是实心式结构,取决于A. 带的横截面尺寸B. 传递的功率C. 带轮的直径D. 带的线速度(26) 中心距一定的带传动,对于小带轮上包角的大小,A. 小带轮的直径B. 大带轮的直径C. 两带轮直径之和D. 两带轮直径之差(27) 在确定带传动所能传递的功率P时,其前提条件是。

A. 保证不打滑B. 保证带不产生疲劳破坏C. 保证不打滑,不产生弹性滑动D. 保证不打滑,具有一定的疲劳强度和寿命(28) 带传动的主动轮与从动轮的两轴线位于同一水平面内,为使传递功率增大,应使A. 松边B. 紧边C.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D. 哪边在上与传递功率大小无关(29) 对同一V带传动,若主动轮转速不变,若用于减速时(小带轮为主动轮)与用于增速时(大带轮为主动轮)相比较,则带传动所能传递的功率 C 。

A. 相等B. 减速时较大C. 增速时较大D. 条件不足无法判(30) V带传动中,下列A. 小带轮直径dd1不变,增大传动比B. dd1不变,加大中心距C. A型带改成B型带,dd1不变D. dd1不变,增大根数z(31) 带传动的主动轮直径dd1=180mm、转速n1=900r/min,从动轮要求的转速n2=252r/min,若滑动率ε=2%,则从动轮直径应取mm。

A. 630B. 635C. 640D. 645(32) 带传动工作时,松边的带速A. 小于B. 大于C. 等于D. 可能大于、小于或等于(33) 带传动主要是靠A. 带与带轮接触面之间的正压力B. 带的紧边拉力C. 带与带轮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D. 带的初拉力(34) 如果带传动中的主动轮的基准直径dd1=160mm,转速n1=950r/min,从动轮的基准直径dd2=750mm,转速n2=200r/min,则传动的滑动率是。

A. 1.3%B. 1.6%C. 1.8%D. 2.2%(35) 与同样传动尺寸的平带传动相比,V带传动的优点是。

A. 传动效率高B. 带的寿命长C. 带的价格便宜D. 承载能力大(36) 选取V带型号,主要取决于。

A. 带的线速度B. 带的紧边拉力C. 带的有效拉力D. 带传递的功率和小带轮转速(37) 普通V带两侧面的夹角为40,所以带轮轮槽角ϕ。

A. ϕ>40B. ϕ=40C. ϕ<40(38) 与链传动相比较,带传动的优点是A. 传动效率高B. 承载能力大C. 工作平稳,噪声小D. 使用寿命长(39) 带传动正常工作时,紧边拉力F1和松边拉力F2满足关系。

A. F1=F2B.F1-F2=FeC. F1/F2=efαD. F1+F2=F0(40) 即将打滑时,传动带所能传递的最大有效拉力Fe和初拉力F0之间的关系为。

A. Fe=2F0efα/(eC. Fe=2F0(efα1fα1-1) B. Fe=2F0(efα+1)/(efα1-1) -1)/(efα1+1) D. Fe=2F0(efα1-1)/efα1-1 4(41) 带传动在工作中产生打滑的原因是。

A. 带的弹性较大B. 传递的外载荷超过带的带轮间的极限摩擦力C. 带和带轮间摩擦系数较小D. 带传动中心距过大(42) 带传动在工作中产生弹性滑动的原因是。

A. 带与带轮间摩擦系数较小B. 所带的外载荷过大C. 带的弹性与紧边和松边有拉力差 D .初拉力过小(43) 带传动不能保证准确传动比,是因为A. 带在带轮上出现打滑B. 带出现了磨损C. 带传动工作时发生弹性滑动D. 带的松弛(44) 与V带传动比,同步带传动最突出的优点是A. 传递功率大B. 传动比准确C. 传动效率高D. 制造成本低(45) 普通V带的公称长度是A. 内周长度LiB. 基准长度LdC. 外周长度L0(46) 在同样初拉力的条件下,V带所产生的摩擦力大致为平带的。

A. 一半B. 1倍C. 2倍 D . 3倍(47) 在V带传动中,已知主动轮的圆周速度为v1,从动轮的圆周速度为v2,带的运动速度为v,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C 。

A. v1=v=v2B. v1>v=v2C. v1=v>v2D. v1>v>v2(48) 在传动比不变的条件下,增大V带传动的中心距,小带轮上的包角,因而承载能力 A 。

A. 增大B. 减小C. 不变(49) 由双速电机带动的V带传动,设传递功率一定,则V带应按A. 高速B. 低速C. 任一种速度都可以(50) 在V带传动中,若不改变n1,i和a/D2,而增大D1,则传递的功率。

A. 增加B. 减小C. 不变(51) 带传动中弹性滑动的大小随着有效拉力F的增大而。

A. 增加B. 减小C.不变(52) 设计V带传动时,对每种型号都推荐了相应的最小直径,其目的在于。

A. 稳定弹性滑动量B. 限制弯曲应力C. 建立规定的初拉力(53) 设计V带传动时,若发现速度过高(v>vmax),在不改变n1,n2的情况下,可采取的补救措施是。

A. 增大dd1B. 减小dd1C. 增大中心距D. 减小中心距(54) 计算V带传动作用在轴上的压力Fp的公式是。

A. Fp=2zF0sinC. Fp=α12 B. Fp=zF0sinα12 zF0Fααsin1D. Fp=0sin1 2222(55) 在设计V带传动中,选取小带轮直径的dd1>dd1min,dd1min主要依据选取。

A. 带的型号B. 带的线速度C. 传动比D. 高速轴的转速(56) 带传动的挠性磨擦欧拉公式推导的前提条件是A. 带即将打滑B. 忽略带的离心力C. 带即将打滑,并且忽略带的离心力D. 带即将打滑,并且忽略带的弯曲应力(57) 带传动中,用α1加大。

A. 增大小带轮直径dd1B. 减小带轮直径dd1C. 增大大带轮直径dd2D. 减小中心距a(58) 影响单根带所能传递的功率增量∆P0的主要因素是。

A 带的速度vB 传动比C 带的长度Ld(59) 从结构、效率和过载保护等方面分析,对于一台长期运转的带式运输机械装置,下面中的案较合理。

A 电动机一带传动一齿轮传动一工作机B 电动机一链传动一齿轮传动一工作机C 电动机一齿轮传动一蜗杆传动一工作机二填空题(1) 带传动中,传动带受的三种应力是应力。

最大应力等于σ1+σc+σb,它发生在带的紧边开始绕上小带轮处,若带的许用应力小于它,将导致带的疲劳失效。

(2) 带传动中,打滑是指轮上。

即将打滑时紧边拉力F1与松边拉力F2的关系为F1/F2=efα。

(3) 带传动的传动比不宜过大,若传动比过大,将使α1,从而使带的有效拉力值减小。

(4) 控制适当的预紧力是保证带传动正常工作的重要条件,预紧力不足,则;预紧力过大则带的磨损加剧、轴受力大。

(5) 某V带传动,带的横截面积A=142mm,由预紧力产生的应力σ0=1.5MPa,有效拉力2Fe=300N,不计离心力的影响,紧边拉力F1和松边拉力F2分别为 N和 N。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