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企业项目财务成本管理探析
摘要:成本是企业利润的减少因素,因此,任何企业都必须合理控制成本。
由于建筑市场的竞争非常激烈,施工企业利润微乎其微,加强项目施工成本控制,健全成本管理责任制,挖潜增效,是摆在每个施工企业面前的重要出路之一。
文章旨在研究我国建筑企业施工中成本控制发展现状,并针对成本控制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为我国建筑企业在施工中成本控制方面的发展提供一些可行性的思路。
关键词: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控制对策
中图分类号:f4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723(2012)10-0137-02
一、概述
施工成本是施工企业用于施工和管理的一切费用的总和,它综合地反映了施工活动中的劳动消耗和物资耗费,是衡量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成果的一个综合性指标。
建筑施工中的成本控制是建筑企业获得利润的关键,成本控制是否合理不仅关系到企业获得利益多少,而且关系到企业的长远发展。
因此,加强对建筑企业施工中的成本控制对企业盈利及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建筑企业成本管理从大的方面来说涉及到整个企业的成本管理,从小的方面来说,涉及到单个项目开发的成本管理。
近年来,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建筑业也不断地发展壮大,各建筑企业也在成长中对于成本管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不可否认,随着市
场竞争的不断加剧,而由于国内外环境原因,经济增速放缓的前提下,一些建筑企业的利润出现了滑坡。
因此,加强管理,强化建筑企业项目成本控制对建筑企业的生存、发展、获利有着重要意义。
当前,应对我国建筑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以改进项目管理水平,提高企业成本控制效果,促进建筑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形成,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二、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的现状分析
(一)项目部为主的成本管理现状不利于成本管理观念得到落实当前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的业务主要以项目部管理的形式进行,对于单个项目的管理、施工均由项目部直接进行操作。
由于项目部人员限制及与总部分离的实际情况,虽然项目部内人人有分工,但缺乏足够的沟通与交流。
譬如,项目部内,技术负责人只管技术与质量;工程管理人员只管理施工进度与现场问题;材料管理员只管材料进场、验收及试验工作等;财务人员管理资金流向、报账等;项目经理统管全局,理论上应该负责成本控制等方面的工作,但其他人对成本这个综合性的工作却缺乏统一的认识,使成本管理工作难以在实质上得到深入。
譬如,技术负责人为了施工便利选择了高成本的施工方案,即使工程进度或技术得到了保障,但却发生了不必要的成本额外支出。
此外,从历史原因来看,施工企业及项目部本身对于成本管理也不是特别重视,缺乏统筹的资金与成本、成本与工期等方面的分析与考虑,难以实现成本的最优化管理。
(二)直接费、间接费及管理费用存在着细节上的管理缺陷
工程成本主要包括直接费、间接费及以管理费用为主的其他费用。
直接费占工程成本的主要部分,如材料,在项目成本中高达70%以上。
因此,加强对直接费用的管理尤其重要。
譬如,材料管理制度不全,会导致材料采购不按最优批量进行,或者领用及使用管理不严格,造成浪费。
对于机械使用费而言,是否有必要自己购买设备,或者进行租赁,也需要进行资金成本、租金台班费用的比较。
对工程设备(设施)不及时维护也会带来机械使用率降低等问题,客观上形成成本的增加。
在人工安排方面,如果不合理安排进度或技术力量,也会形成人力成本的浪费或额外开支。
(三)变更和事故往往给项目成本带来不可逆的额外增加
除了正常可控的成本开支外,工程项目往往还会因意外出现一些额外的成本增加。
除业主要求或技术需要外,自身原因导致的变更或事故也会给项目成本带来不可逆的成本。
项目事故主要指安全事故与质量事故,这二者产生的根本原因都在于施工企业及项目部、操作人员没有坚持相关规范、规程而产生的,因此,往往造成的损失必须由企业方承担。
另外,由于施工方原因产生的变更,一般也应由自身承担,这可能导致设计、工期、补强、检验等方面的额外开支,严重地还会造成合同履约责任。
这两方面情况一旦出现,将给企业及项目带来相当大的成本负担,也会带来负面的社会影响,直接降低企业价值。
三、施工企业项目成本管理的改进对策
(一)坚持项目成本管理的基本原则
1.成本最优化原则。
成本最优化原则是建筑企业施工中成本控制的首要原则。
现在建筑市场竞争异常激烈,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立足之地,除了要保证工程质量外,还应降低企业成本,使企业获得做大利益。
利润是企业的最终追求,也是企业继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因此,施工中成本最优化原则对企业获得最大利益有重大作用,成本最优化不是片面强调成本最小,而是建筑企业要坚持在降低成本获得最大利益,避免因片面追求低成本而顾此失彼,这对企业发展来说得不偿失。
2. 动态控制原则。
从整体上来看,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是一次性的,但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建筑工程项目是分阶段、分目标完成的,在对建筑企业进行施工中成本控制时,不应该拘泥于整体,而应将成本控制分布于各个阶段,这样更有利于成本控制细节化。
因此,在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中成本进行控制时应从动态控制的角度进行,科学合理地最大限度降低企业投资成本,是企业获得最大利益。
3.“三全”管理原则。
建筑企业的施工中成本控制是个极其复杂综合的过程,因此在成本控制中应遵循“三全”的有效管理原则。
“三全”原则指的是企业成本控制需在全企业、全员及全过程中加强管理,只有这样才能使建筑企业的成本公诸于众,才能加强对建筑企业施工中成本的控制,降低企业成本,使企业获得最大利益。
在项目部的具体实施中,应通过项目质量管理责任制与内部控制制度来保证。
成本控制是企业经济责任制的首要条件,经济责任制又
是保证成本控制有效实施的重要保证。
项目部应以项目经理为成本控制第一责任人,将成本控制目标分解到其他负责人,同时,各项成本控制措施也要通过相应的内部控制制度来保证其落实。
(二)做好项目直接费、间接费、其他费用的精细管理
首先要加强材料费用的管理。
建立健全材料管理的规章制度,使对材料的购买、利用与维修的投资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从严控制材料领用后的管理,如退料等,防止浪费或遗失。
其次,做好机械设备的管理,一方面根据使用情况考虑购买机械还是租赁设备,另一方面考虑要提高机械设备的使用率。
要建立机械设备使用规章制度,科学掌握设备台班数量与单位价格,降低设备成本。
再次,合理进行工程组织设计并严格执行,做好不同标段及工序的人员组织安排,既要防止人员闲置窝工,也要防止工期安排不合理出现高薪找人的现象。
最后,工程的财会人员要和工程技术人员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总进度表,制订出比较详细的成本计划与资金运用表。
要准确进行账务核算处理。
符合资金计划且按审批权限与流程签署的开支,财会人员才能给予
报销。
(三)从严控制变更,加强质量与安全管理,严控额外开支
首先,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要坚持收支匹配原则,以严格掌握收支对比。
企业及项目部要安排财务人员或专人及时查证支出计划有无对应的预算收入,是否支大于收,收支是否失衡。
其次,要从严掌握各类变更。
对于甲方要求的各类变更,施工企业应明确其流程,
掌握各类要求变更的指令性文件,并由相关方面如监理、设计方进行签字确认,以便进行成本追溯。
对于由于自身原因需要进行的变更,则应从严掌握,尽量减少,如实在不能回避的,则应尽量取得甲方或设计方的理解,尽量将成本转化到项目总造价中。
再次,坚持安全生产责任制,提高安全人员及作业人员的意识,降低事故发生率。
最后,各级人员要增强质量意识,严格按质量规范与技术要求进行施工,保证工程质量符合要求,保证工期进度,减少不必要的额外成本。
四、结语
利润增加的根本渠道是“开源节流”,成本控制是增加企业利润的直接途径之一。
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项综合性工作,贯穿于工程项目的全过程和每个方面,从时间上来说,从项目投标到竣工验收;从涉及到相关者来说,关系到施工企业管理层、业主方、材料供应方、施工队甚至每个员工。
只有严格贯彻项目成本责任制,坚持成本控制原则,加强对各项费用的精细管理,做好变更管理与安全管理,严格控制业务外支出发生,使建筑企业在降低成本的同时获得最优利益。
参考文献
[1] 李喜敬.论建筑企业的成本控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09,(9).
[2] 祖连春.施工成本管理的三个关键环节[j].建筑,2007,(4).
[3] 胡浩,邹航.转变观念从ceo开始[n].中国财经报,2004-04-16.
作者简介:孙享均(1973-),男,重庆开县人,四川省蜀通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会计师,会计师,研究方向:财务会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