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管理心理学第一章 管理心理学概论

管理心理学第一章 管理心理学概论

海尔冰箱二厂总装车间的一位女工高云燕在给冰箱门体 钻孔的实践中,发明了钻台前面放置一面镜子的方法,操作 时便可清楚地观察到钻孔情况。这一发明大大的提高了的加 工质量的进度。于是张瑞敏大张旗鼓的将这面镜子命名为“ 云燕镜子”,还对发明者给予丰厚的物质奖励。此后“晓玲 扳手”、“启明焊枪”也纷纷出世,员工们这类提高功效的 小发明蔚然成风,仅电冰箱公司以这种方式命名的小发明即 达11项。
这一试验表明,为了维护班组内部的团结,可以放弃物质利益 的引诱。梅奥等人由此提出“非正式群体”的概念,认为在正式 的组织中存在着自发形成的非正式群体,这种群体有自己的特殊 的行为规范,对人的行为起着调节和控制作用,同时还会加强了 内部的协作关系。
霍桑实验,提出了一系列理论:
一是社会人理论。实验表明,经济因素只是第二位的东西,社会交往 、他人认可、归属某一社会群体等社会心理因素才是决定人工作积极性的 第一位的因素。
第一阶段:照明实验
主要是研究照明条件的变化对生产效率的影 响。可是经过两年多实验发现,照明度的改变对 生产效率并无影响。整个实验过程两组产量都有 提高的原因,即:让工人们在特定条件下进行实 验,参加人员认为这是管理当局对他们的格外重 视;同时由于在实验中管理人员与工人之间,工 人与工人之间有融洽的关系,因而促使实验中两 组产量的提高。这充分表明,良好的心态与人群 关系比照明条件更为重要,更有利于生产效率的 提高。
较高文化水平和技术水平的工人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 ,西方的资产阶级感到单纯用古典管理理论和方法已不能 有效控制工人以达到提高生产率和利润的目的。
实验发起人心理学家梅奥
使得对新的管理思想, 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 的寻求和探索成为必要
霍桑工厂是一个制造电话交换机的工厂,具有较完善 的娱乐设施、医疗制度和养老金制度,但工人们仍愤愤不 平,生产成绩很不理想。为找出原因,美国国家研究委员 会组织研究小组开展实验研究。由于该项研究是在西方电 气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的,因此被称作“霍桑实验”。
管理心理学形成发展的物质基础:现代生产力、科学技术相联系的社会化 大生产的需要分不开的,
理论基础:管理学及心理学、社会学、心理技术学、群体动力学理论、社会 测量学和需要层次理论。管理学的形成和发展为管理心理学提供了可能的条 件,管理心理学是从管理科学和行为科学发展过程中派生出来的一门新学科。
社会条件 :生产力的飞跃发展和生产关系中劳资矛盾的尖锐化,资产阶级 需要寻求新的管理理论与方法的,调动人们的积极性
三是从上层建筑方面,研究如何使组织内部环境与其外部环境相适应 的问题,研究如何使组织的规章制度与社会的政治、经济、法律、道 德等上层建筑保持一致的问题。
4. 管理学的研究方法
(1)行政管理方法 行政管理方法是依靠行政组织的权威,运用指示、 规定、条例和命令等行政手段,按行政系统由上级到下级逐层进行管理 活动的方法。
张瑞敏说:“我认为人人都是人才,作为一个领导者, 你可以不知道下属的短处,但不能不知道他的长处。用人之 长,并给他们创造发挥才能的条件,这是一个领导者的基本 素质。此所谓你能翻多大的跟斗,我就能给你搭多大的舞台
【案例讨论】 这个案例中我们学到了什么?
2. 管理学的理论发展
第一阶段 古典管理理论
第二阶段 行为科学理论
第三阶段:访谈实验
在此阶段实验中,梅奥等人在霍桑工厂进行了大规模 的态度调查,用了两年多的时间,找工人个别谈话两万余 人次。过程中却大出意料之外,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工 人想就工作提纲以外的事情进行交谈。访谈者了解到这一 点,及时把访谈计划改为事先不规定内容,每次访谈的平 均时间从三十分钟延长到1-1.5个小时,多听少说,详细记 录工人的不满和意见。访谈计划持续了两年多,工人的产 量大幅提高。
某高校决定采用“满勤奖励”的制度来加强管理,出满勤的 当月发奖金200元,如果上课、教研组活动、政治学习一次缺席 、两次迟到者,该月就没有奖金。这种办法实行后第一个月效果 很好,无人缺席、迟到,教学秩序趋于正常。
两个月后,工作一直认真负责的张老师,因患病请假2天,病 未痊愈,就来上班了,却被扣发了当月的奖金。而另一位李老师 经常是小病大养,自由散漫,实行“满勤给奖”后,人是来了, 课也上了,但教学效果差,奖金却照拿。还有一位赵老师在月初 的第一周就迟到2次,在他看来,一个月的奖金已经没了,于是 在后几周的工作就随随便便了,何必准时来上班呢?
此阶段实验的结论是生产条件与生产效率之间并不存 在着直接的因果关系,生产条件并非是增加生产的第一要 素,劳动者士气、态度、心情及人际关系的改善更能大幅 度的增加生产、提高工效。
第四阶段:群体实验
梅奥等人在这个实验(银行电汇室研究)中是选择14名男工人 在单独的房间里从事绕线、焊接和检验工作,并对这个班组实行 特殊的工人计件工资制度。实验者原来设想,实行这套奖励办法 会使工人更加努力工作,以便得到更多的报酬。但观察的结果发 现,产量只保持在中等水平上,每个工人的日产量平均都差不多 ,工人们之所以维持中等水平的产量,是担心产量提高,管理当 局会改变现行奖励制度,或裁减人员,使部分工人失业,或者会 使干得慢的伙伴受到惩罚。
霍桑实验以及埃尔顿·梅奥对霍桑实验结果的分析对西 方管理理论的发展产生了重大而久远的影响,使西方管理 思想在经历过早期管理理论和古典管理理论(包括泰勒的 科学管理理论,法约尔的一般管理理论和韦伯的官僚组织 理论)阶段之后进入到行为科学管理理论阶段。
霍桑实验共分四个阶段:
霍桑实验
照明实验 福利实验 访谈实验 群体实验
针对上述案例,你对“满勤奖励”的激励方式有何看法?你认 为应该怎样才能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典例链接】海尔的人本管理
海尔人的目标是创世界名牌,争世界一流。作为海尔的 掌舵人,张瑞敏从一开始就认识到了企业基础管理的重要性 。海尔在市场占有、资金、人才储备和技术上都没有优势, 只有把管理搞上去,才会有立足之地。
第三阶段 现代管理理论
(1)古典管理理论
在美国、法国、德国分别活跃着具有奠基人地位的管 理大师,即科学管理之父泰勒(F.W.Taylor,1856-1915) 、管理理论之父法约尔(H.Fayol,1841-1925)以及组织 理论之父马克斯·韦伯(M.Weber,1864-1920)。他们分 别从三个不同角度,即车间工人、办公室总经理和组织来 解决企业和社会组织的管理问题,为当时的社会解决企业 组织中的劳资关系、管理原理和原则、生产效率等方面的 问题,提供了管理思想的指导和科学理论方法。
第一章 管理心理学概论
L/O理学的研究目的和意义,并熟悉 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过程
• 了解并熟悉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并会对其内容进行阐述
• 掌握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原则和方法,并能够 运用管理心理学对一些现实问题进行解释
【导入案例】
怎样才能更好的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2)霍桑实验
霍桑实验是心理学史上最出名的实验之一。这一系列在 美国芝加哥西部电器公司所属的霍桑工厂进行的心理学研 究是由哈佛大学的心理学教授梅奥主持。
乔治·埃尔顿·梅奥(1880—1949),美国管理学家,原 籍澳大利亚,早期的行为科学——人际关系学说的创始人 ,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
泰勒制在使生产率大幅度提高的同时,也使工人的劳 动变得异常紧张、单调和劳累,因而引起了工人们的强烈 不满,并导致工人的怠工、罢工以及劳资关系日益紧张等 事件的出现;
(5)思想工作方法 思想工作的主要方法有思想教育、启发自觉,树立榜 样、典型示范,运用社会舆论,形成健康的社会风气,研究合理需要,把工 作做在前头。
二、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及理论来源
1. 管理心理学的产生背景
管理心理学理论起源于20世纪初期,于40年代末、50年代初在美国形成一门 独立的学科,其形成是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理论 发展的必然表现。
(2)行为科学理论
行为科学学派代表人物有梅奥(E.Mayo)、马斯 洛(A.H.Maslow)、麦格雷戈(D.MeGregor)、卢 因(K.Lewin)以及穆顿(J.S.Mouton)等,他们有 的研究人际关系,有的研究人的需求与行为关系,也有的 探讨人的本性及相应管理的问题,还有的研究正式组织中 非正式组织问题以及双因素模式、管理方式方法等。前者 可归结为组织的动力学过程,后者可归结为以人为本的管 理方法方式的探讨。
(2)法律管理方法 是运用法律规范和类似法律规范的各种行为规则进行 管理的方法。
(3)经济管理方法 指按照客观规律的要求,运用经济杠杆和经济手段来 进行管理的方法。
(4)咨询管理方法 是为了解决某种社会问题、经济问题或某项科学技术 问题(包括卫生和健康),运用专家们的知识、智力、经验、阅历,为决策 部门提供有科学根据的计划、方案、意见的一种管理方法。
第二阶段:福利实验
这一阶段实验目的是查明福利待遇的变换和工作 时间与生产效率的关系。梅奥选出6名女工在单独的房 间从事装配继电器的工作。但经过两年多的实验发现 ,不管福利待遇如何改变,都不影响产量的持续上升 。
后经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导致生产效率上升的主 要原因依然是参加实验的光荣感,实验开始时6名参 加实验的女工曾被召进部长办公室谈话,她们认为这 是莫大的荣誉,这说明被重视的自豪感对人的积极性 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还有成员间良好的相互关系等这 些在调动积极性、提高产量方面,是比福利措施更好 的一个因素。
3. 管理学的研究内容
从管理的二重性出发,管理学着重从三个方面进行研究研究。
一是从生产力方面,研究如何合理配置组织中的人、财、物, 使各要素充分发挥作用的问题,合理地使用各种资源。
二是从生产关系方面,研究如何正确处理组织中人与人之间的 相互关系问题;研究如何建立和完善组织机构以及各种管理体 制等问题;研究如何激励组织内成员。
2.管理心理学的理论来源
(1)心理技术学
心理技术学的名称,在1903年由德国心理学家斯腾首 先提出。心理学家闵斯特伯格于1912年出版的名著《心理 学与工业效率》,距今也近百年。闽斯特伯格的研究要点 就是要用心理测验的方法选拔合格的工人,把他们安置在 最适合于他们的工作岗位上。同时要研究创造什么样的心 理条件,才能使每个工人生产出最大的最令人满意的产量 。还有要研究如何使人们的情绪能产生有利于工作的最大 的影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