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下综合管廊土方工程施工方案

地下综合管廊土方工程施工方案

目录一、工程概况二、施工准备三、施工方案四、质量管理体系与保证措施五、工期保证体系及措施六、雨季施工措施七、夜间施工安全保证措施八、存在的危险因素、预防措施及应急预案九、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措施一、工程概况小新地组团项目土方、支护二队工程施工范围:体育场南街(1.78km)、大板路(3.18km)、宝山路(1.46km),共计6.42km(最终长度按照施工设计图纸确定)。

为双舱结构,断面形式主管廊BxH=8.35m*5.1m、8.55m*5.7m,支管廊BxH=7.65*4.3,总长17.98km。

二、施工准备2.1、查勘现场,摸清工程实地情况,地上障碍物及地下管线、光缆走向等,清理后进行开挖施工。

2.2、按设计或施工要求标高整平场地。

2.3、做好防水排水工作。

2.4、设置测量控制网。

2.5、设置就绪基坑施工用的临时设施及围挡。

2.6、选择有利转运的临时弃土场。

2.7、根据开挖放线记录及相关规范、措施,完成技术交底。

三、施工方案3.1施工组织机构设置3.1.1管理人员配置为了保证工程的施工质量,满足工期要求,我单位结合本工程的具体情况配置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熟练业务综合素质高并取得良好业绩的项目经理、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人员组建项目经理部,包括主要项目总负责人、技术负责人、现场施工员、质检员、试验员、测量员、安全员、材料员等相关管理人员,组建施工队伍,负责本项工程的施工。

3.1.2施工工人配置对每施工作业点我部将根据工程数量、节点工期及相应的技术难度程度和现场实际情况配置包括普工10~20人、机械工55-70人、修理工3~5人等相关施工工人。

3.1.3项目管理组织机构图3.2工期安排开工时间依据总包单位合同要求,计划工期为6个月。

3.3土方开挖土方开挖的施工顺序:测量放线定出综合管廊中线→根据综合管廊中线依据合理的放坡系数定出综合管廊沟槽开挖边线→投入机械进行土方开挖→人工修边检平基坑→验槽合格→进入下道工序的施工。

3.3.1设备选用土方开挖采用挖掘机开挖并装20T自卸汽车运至指定弃土场。

3.3.2挖方段综合管廊的基坑采用放坡开挖。

基坑用反铲挖掘机开挖,开挖时,基坑开挖至距基底10cm应立即停止开挖,改为用人工进行清理,禁止出现超挖现象,保证基底以下土体稳定, 槽底以上30cm必须用人工修整底面,槽底的松散土、淤泥、大石块等要及时清除,并保持沟槽干燥,修整好底面,立即进行边坡支护、基础施工。

开挖料部分堆于基坑坡顶线3m以外,多余部分弃置到指定弃土场。

基坑应纵向分行、分层按照坡度线向下铲挖,但每层的中心线地段应比两边稍高一些,以防积水。

施工中需备足土袋,木桩等,以防止流砂。

机械沿挖方边缘移动时,机械距离边坡上缘的宽度不得小于基坑深度的1/2。

土方开挖宜从上到下分层分段依次进行,随时做成一定坡势,以利泄水。

每次基坑开挖过程中对开挖边坡进行校核,保证基坑开挖过程中不超挖也不欠挖,以防止开挖放坡过缓形成浪费或者开挖放坡过陡造成边坡坍塌。

当开挖沟槽深度大于4m时,应分两层台阶开挖,土石方需要分两次转运,1台挖机位于台阶下,将台阶上挖机工作范围外的弃方倒运至于台阶上,台阶上再配1台挖机挖装弃土至20T自卸汽车上运出。

在开挖过程中若遇其它管线或是古文物,应及时通知有关部门,进行协商处理。

在开挖过程中,应随时检查槽壁和边坡的状态,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施工,以防坍塌。

基坑内积水要求及时排除,每隔10m设置一个集水坑,以保证土体稳定性。

为保证施工安全,应在开挖坡壁两侧间隔15m埋设变形监控点,基坑开挖及时,测量人员应对监控点进行变形观测,并记录,如发现变形量过大,应立即停止施工,对边坡进行加固处理后再恢复施工。

施工时,开挖地段若遇到不良地质,为防止坍塌可采用喷锚支护防护措施,具体情况及混凝土用量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及总包方指令确定。

在基坑两侧安装安全爬梯,供施工人员上下基坑;人工开挖时要求观测员全程观测,基坑两边各安排一个安全员进行来回巡查,确保基坑内作业人员安全。

基底开挖至设计标高时应按要求及时回填砂砾石,间隔时间不超过12小时。

3.3.3填方段填方段填方时清除填方范围内的草皮,树根,淤泥,积水,并翻松,平整压实地基,实测填前标高后,方能上土填筑,选择适宜的取料场,适宜的填筑材料,提前作好标准击实试验,填至综合管廊管顶标高并压实后再进行沟槽开挖。

3.3.4安全措施施工过程加强边坡的稳定性监测,防止边坡变形导致支护结构坍塌。

因地下部分工作量大,工期长,为保证土袋支护结构及边坡的稳定,以及施工防暴雨、强降雨冲刷边坡导致边坡失稳,对边坡还应采用防水雨布遮盖,确保安全施工。

由于开挖基坑长,因此在开挖时必须留上下人斜道,立杆应横平竖直并分布均匀,楼梯步距应保持一致,横杆外露长度应保持一致且不得超过100mm,斜道坡度应保持在300-450斜道应满铺脚手板上下人斜道宽度为1m,休息平台宽度为1m,坡度(高∶长)为1∶3。

上下人斜道两侧应设置双道防护栏杆和踢脚板(上道栏杆高度950mm,下道栏杆高度450mm,踢脚板高度180mm,栏杆和踢脚板表面刷黄黑警示色油漆)3.3.5基坑监测本工程基坑深度小于6m,确定其安全等级为三级。

监测工作从维护结构施工开始直至结构施工至基坑回填结束,每两天进行一次监测,监测点及监测仪器均应按相关要求设置,保证其整个监测过程中能正常使用。

各变形监测点及各监测相应的初始值均应在基坑开挖前取得。

对监测所得数据,必须立即整理分析,以图表的方式将结果汇总。

情况异常时应立即分析原因并采取相应措施。

1、监测项目及方法:1)、水平位移监测测定特定方向上的水平位移时可采用视准线法、小角度法、投点法等;测定监测点任意方向的水平位移时可视监测点的分布情况,采用前方交会法、自由设站法、极坐标法等;当基准点距基坑较远时,可采用GPS测量法或三角、三边、边角测量与基准线法相结合的综合测量方法。

当监测精度要求比较高时,可采用微变形测量雷达进行自动化全天候时时监测。

水平位移监测基准点应埋设在基坑开挖深度3倍范围以外不受施工影响的稳定区域,或利用已有稳定的施工控制点,不应埋设在低洼积水、湿陷、冻胀、胀缩等影响范围内;基准点的埋设应按有关测量规范、规程执行。

宜设置有强制对中的观测墩;采用精密的光学对中装置,对中误差不宜大于0.5mm。

2)、沉降监测沉降监测可采用几何水准或液体静力水准等方法。

坑底隆起(回弹)宜通过设置回弹监测标,采用几何水准并配合传递高程的辅助设备进行监测,传递高程的金属杆或钢尺等应进行温度、尺长和拉力等基坑围护墙(坡)顶、墙后地表与立柱的竖向位移监测精度应根据竖向位移报警值确定。

2、应急预警值及程序当监测结果超出预警指示:基坑上口位移大于5cm时,应立即停止施工,并报告总包单位分析原因,采取补救措施,以避免工程事故,减少损失。

3.3.6注意事项⑴、在挖槽过程中或雨后复工,必须检查槽壁的稳定情况,发现有倾塌可能或松动的情况,应立即进行处理,排除隐患后才能继续施工;同时要随时清除槽边上的危土、危石,消除隐患,加强防坍塌意识。

操作人员不得在基坑内休息。

⑵、严禁采用挖空底脚的操作方法。

在靠近建筑物、地下管道、电杆附近必须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⑶、沟槽边上人工动土或向槽内倒土时,必须注意坑槽下操作人员的安全,坑槽内操作人员必须佩带安全帽。

⑷、安全用电,严禁乱搭接电线。

各种电器设备必须有接地装置;夜间施工,增加照明设施及设置防护围栏、警示红灯等。

⑸、在施工场地实行封闭,安排专人进行安全管理并设置明显的安全标志,提醒过往车辆、行人绕行;严禁行人进入施工作业区域。

⑹、基坑开挖后,在未回填土方前,做好安全围护检查,以确保施工安全。

⑺、在基坑下作业时,必须随时注意槽壁的变动情况,如发现有大面积形成裂缝现象,必须暂停施工,报告现场管理人员进行处理后方可作业。

夜间施工时,必须有充足的照明,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现场管理人员必需全过程监控,不准在没有现场管理人员监控的情况下进行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不准违章指挥,必须对作业人员的违章行为进行制止。

3.4土方回填基础施工完毕,验收合格后,即可进行土方回填,土方回填应先将基面清理干净,不得含有草皮、树根、淤泥、杂物等,回填土选用基坑原挖出的土方(经晾晒符合要求),如果不够,采用外购黄土回填。

回填用人工,每层回填厚度不得大于25cm,用机械夯实,每层用环刀取样,压实系数满足要求后进行下一步取样。

直至回填至设计标高。

四、质量管理体系与保证措施4.2、质量方针科技兴业,强化管理,建造满意工程,提供优质服务。

4.3、贯标教育贯彻实施ISO9002质量体系标准,借以建立和完善“企业自控、社会监理、政府监督、用户评价”的工程质量管理新机制,严格执行招标文件及合同条款约定的质量标准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要求,结合项目实际和企业自身条件,建立优于国家和行业标准的企业内控标准,依据质量标准严格实行工程施工质量企业自检,对施工全过程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明确项目经理部各职能业务部门的质量体系主控要素和参与要素及质量职责,进一步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不断深化教育,增强全体参建职工贯彻执行ISO9002质量保证体系标准的自觉性。

严格按《质量手册》中有关职责和条例办事,做好工程的《质量计划》,强化质量自控能力,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文件、技术标准和施工规范进行施工,以工程施工全面创优为目标,确保质量保证体系的正常和有效运行,确保质量目标承诺的兑现。

质量保证体系人员见图“质量保证体系人员框图”,项目经理部各部门贯标认证质量体系要素分配见下质量体系要素分配表。

质量保证体系人员框图4.4、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公司成立以总负责人任组长,技术负责人、安全负责人任副组长,其他部室负责人、各施工队队长、质检工程师任组员的质量管理领导小组,各施工队也相应成立质量管理领导小组。

质监部是项目经理部主管工程质量检查、监督、管理的业务职能部门,归口技术负责人分管领导,配备质检工程师,其主要职能为:对施工质量有直接监督检查把关的责任;监督检查各施工队及人员对国家有关保证质量的方针、政策以及上级的有关规章、制度、措施等贯彻执行。

参加工程开工施工准备检查、工程质量定期或不定期检查以及施工过程中的经常性检查,督促指导施工队建立各项质量制度、措施,指导专职、兼职质量员的工作。

审查有关保证质量的措施和检查已完工工程质量,参加技术和生产会议,签证验工计价报表.参加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质量等级、竣工预验及验收交接工作。

4.4.1、专(兼)职质量员各施工队配备专职质检员、各工班配备兼职质检员,其质量职责为:A、专职、兼职质检员对施工质量有直接监督检查把关的责任;监督检查本施工队或工班及人员对国家有关保证质量的方针、政策以及上级的规章、制度、措施等的贯彻执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