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离子反应试题经典及解析一、高中化学离子反应1.向含有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l2(还原性:Fe2+>Br-),表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肯定错误的是()A.2Fe2++Cl2=2Fe3++2Cl-B.10Fe2++2Br-+6Cl2=10Fe3++Br2+12Cl-C.2Br-+Cl2=Br2+2Cl-D.2Fe2++4Br-+3Cl2=2Br2+2Fe3++6Cl-【答案】C【解析】【分析】还原性:Fe2+>Br-,则向含有FeBr2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Cl2时,氯气先与Fe2+反应,后与Br-反应。
【详解】A.当通入少量的氯气时,氯气只与亚铁离子反应,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Cl2=2Fe3++2Cl-,故A正确;B.当溴化亚铁与氯气5:3反应时,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10Fe2++2Br-+6Cl2=10Fe3++Br2+12Cl-,故B正确;C.由分析可知,氯气先与亚铁离子反应,所以离子方程式中一定有亚铁离子参与,故C错误;D.当通入过量氯气时,氯气能将亚铁离子和溴离子都氧化,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2++4Br-+3Cl2=2Br2+2Fe3++6Cl-,故D正确;综上所述,答案为C。
2.有一固体混合物,可能由K2CO3、NaNO2、FeCl3、KClO3、AgNO3混合而成,为检验它的成分,做了如下实验:取固体加入足量的稀硝酸中,搅拌充分反应,得到无色透明溶液,同时有黄绿色气体和白色沉淀生成(已知NaNO2不能被稀硝酸氧化)。
根据以上实验现象,你认为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一定含有KClO3、AgNO3、NaNO2,不能肯定是否含有氯化铁B.一定含有KClO3,且在反应过程中被还原生成了两种还原产物C.另取适量固体加水溶解,若出现白色沉淀,即可证明K2CO3的存在D.将反应产生的气体通入少量澄清石灰水,若有无沉淀出现,即可证明K2CO3不存在【答案】B【解析】【分析】取固体加入足量的稀硝酸中,搅拌,充分反应,得到无色透明溶液,则一定不含FeCl3;同时有黄绿色气体和白色沉淀生成(已知NaNO2不能被稀硝酸氧化),只能是酸性溶液中KClO3把NaNO2氧化为NaNO3,本身被还原为黄绿色气体氯气,则一定含有KClO3,同时有白色沉淀生成,该白色沉淀一定是AgCl,则一定含有AgNO3,则KClO3氧化NaNO2时,同时被还原为Cl-,不确定K2CO3是否存在,以此来解答。
【详解】由以上分析知,该固体中一定含有KClO3、NaNO2、AgNO3,一定不含有FeCl3,不确定K2CO3是否存在,A. 一定含有KClO3、AgNO3、NaNO2,一定不含有FeCl3,故A错误;B. 一定含有KClO3,且在反应过程中被还原生成了两种还原产物氯气和Cl-,故B正确;C. 另取适量固体加水溶解,KClO3氧化NaNO2,自身被还原为Cl-,Cl-与Ag+反应生成AgCl 白色沉淀,则不能证明K2CO3的存在,故C错误;D. 反应产生的气体含有氯气,氯气可与水反应生成盐酸,盐酸可与澄清石灰水发生中和反应,因此即使气体中含有CO2,也不会有碳酸钙沉淀生成,因此不能证明K2CO3是否存在,故D错误;故选B。
3.下列各反应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向Ca(OH)2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HCO3溶液:Ca2++2OH-+2HCO3-=CaCO3↓+CO32-+2H2O B.向100mL0.12mol·L-1的Ba(OH)2溶液中通入0.02molCO2:Ba2++3OH-+2CO2=HCO3-+BaCO3↓+H2OC.硫酸氢钠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后pH恰好为7:H++SO42-+Ba2++OH-=BaSO4↓+H2OD.向含0.1molNaOH和0.1molNa2CO3的溶液中加入1L0.4mol·L-1稀盐酸:OH-+CO32-+3H+=CO2↑+2H2O【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A.根据定少为一的原则,将NaHCO3的系数定为1,则向Ca(OH)2溶液中加入少量的NaHCO3溶液,离子反应方程式应为:Ca2++OH-+HCO3-=CaCO3↓+H2O,A选项错误;B.先算出Ba(OH)2的物质的量为0.012mol,而CO2的物质的量为0.02mol,二者的物质的量为3:5,按照3:5的化学计量比来写方程式:3Ba2++6OH-+5CO2=4HCO3-+BaCO3↓+H2O,B 选项错误;C.硫酸氢钠与氢氧化钡溶液反应后pH恰好为7,因此二者按2:1的系数来反应:2H++SO42-+Ba2++OH-=BaSO4↓+2H2O,C选项错误;D.首先三者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4,稀盐酸先和烧碱中和,过量的稀盐酸再和纯碱反应,据此离子反应方程式为:OH-+CO32-+3H+=CO2↑+2H2O,D选项正确;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侧重考查反应物用量不同发生反应不同的离子反应,题目难度较大,注意反应的顺序,尤其是某一种反应物过量时的后续反应。
4.现有一混合物的水溶液,可能含有以下离子中的几种:K +、NH 4+、Cl -、Mg 2+、Ba 2+、CO 32-、SO 42-,现取三份各100 mL 溶液进行如下实验: 第一份加入AgNO 3溶液有沉淀产生;第二份加足量NaOH 溶液加热后,收集到0.08 mol 气体;第三份加足量BaCl 2溶液后,得到干燥沉淀12.54 g ,经足量盐酸洗涤、干燥后,沉淀质量为4.66 g 。
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A .该混合液中一定含有:K +、NH 4+、CO 32-、SO 42-,可能含Cl -B .该混合液中一定含有:NH 4+、CO 32-、SO 42-,可能含K +、Cl -C .该混合液中一定含有:NH 4+、CO 32-、SO 42-,可能含Mg 2+、K +、Cl -D .该混合液中一定含有:NH 4+、SO 42-,可能含Mg 2+、K +、Cl -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第一份:第一份加入AgNO 3,溶液有沉淀产生,说明溶液中可能存在:Cl −、CO 32−、SO 42−; 第二份:加足量NaOH 溶液加热后生成的0.08mol 气体为氨气,则溶液中一定含有NH 4+,且物质的量为0.08mol ;第三份:能够与氯化钡生成白色沉淀的为碳酸根离子或硫酸根离子,根据题中信息可知4.66g 为硫酸钡,12.54g 为硫酸钡和碳酸钡的混合物,因此一定不存在Mg 2+、Ba 2+。
()244 4.66gn BaSO =n SO ==0.02mol 233g/mol()-,碳酸钡的物质的量为:12.54g-4.66g =0.04mol 197g/mol();再根据电荷守恒,正电荷为:n (+)=n (NH 4+)=0.08mol ;负电荷:n (-)=2n (CO 32−)+2n (SO 42−)=0.12mol ,故一定有K +,至少0.04mol ;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溶液中一定存在:K +、NH 4+、CO 32−、SO 42−,可能含有Cl −,若存在氯离子,钾离子的物质的量大于0.04mol ;若不存在氯离子,钾离子的物质的量为0.04mol ,所以A 正确。
故答案选:A 。
【点睛】离子推断问题有定量计算时可根据电荷守恒,得出是否存在某些离子。
5.下列实验与对应示意图的关系正确的是( )A .向 NaAlO 2 溶液中逐滴 滴加盐酸至过量B .向 AlCl 3 溶液中逐滴 滴加氨水至过量C.向明矾溶液中逐滴滴加Ba(OH)2溶液至过量D.向澄清石灰水中缓缓通入 CO2至过量【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 NaAlO2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有关反应为AlO2- + H+ + H2O = Al(OH)3 ↓和Al(OH)3 + 3H+ = Al3+ + 3H2O,逐渐产生沉淀,达到一定量后沉淀逐渐减少直至完全消失,图像应为,A错误;B. 向 AlCl3溶液中逐滴滴加氨水至过量,沉淀不溶解,图像错误,B错误;C. 向明矾溶液中逐滴滴加Ba(OH)2溶液至过量,根据反应式2KAl(SO4)2+3Ba(OH)2=K2SO4+3BaSO4↓+2Al(OH)3↓可知,当加入1.5mol氢氧化钡时生成1.5mol硫酸钡和1mol氢氧化铝。
根据反应式KAl(SO4)2+2Ba(OH)2=KAlO2+2BaSO4↓+2H2O可知,当加入2mol氢氧化钡时,生成的氢氧化铝又溶解生成偏铝酸钠,此时硫酸钡的沉淀达到最大值,因此图像可表示为,,C正确;D. 向澄清石灰水中缓缓通入 CO2至过量,会生成能溶于水的碳酸氢钙,沉淀会消失,D错误;故答案选C。
【点睛】在书写与量有关的离子方程式时,通常采用以少定多少为1的方式。
6.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将 CO2通入 CaCl2溶液:CO2+H2O+Ca2+=CaCO3↓+2H+HSOB.往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过量 SO2:OH- + SO2 =3C.向氢氧化亚铁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Fe(OH)2+2H+=Fe2++2H2OSO-═BaSO4↓+H2OD.向 Ba(OH)2溶液中滴加NaHSO4 溶液至中性:Ba2++OH-+H++24【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碳酸的酸性弱于盐酸,故CO2通入CaCl2溶液不反应,A项错误;B.往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少量SO2,生成亚硫酸钠,通入过量SO2,生成亚硫酸氢钠,离子HSO-,B项正确;反应式为OH- + SO2 =3C. 向氢氧化亚铁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发生的是氧化还原反应,氧化产物Fe3+和还原产物NO,C项错误;D.向 Ba(OH)2溶液中滴加NaHSO4溶液至中性,氢离子与氢氧根恰好反应完全,离子式为SO-═BaSO4↓+2H2O,D项错误;Ba2++2OH-+2H++24答案选B。
【点睛】CO2和SO2都具有酸性,都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化学反应式有通入量多量少的区别,特别需要注意二氧化硫在这个过程中没有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以Na2SO3或者NaHSO3形式存在,而不会变成NaHSO4或者NaSO4。
7.在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中,若向某一电解质溶液中逐滴加入另一溶液时,则灯泡由亮变暗,至熄灭后又逐渐变亮的是()A.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B.硫酸铜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钡溶液C.硫酸中逐滴加入氯化钡溶液D.盐酸中逐滴加入硝酸银溶液【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盐酸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水和氯化钠,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未发生变化,灯泡不会变暗,故A项错误;B、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和硫酸钡沉淀,溶液中离子浓度不断减小,灯泡亮度不断降低,直到熄灭,当氢氧化钡过量时,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增大,灯泡亮度升高,故B项正确;C、硫酸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溶液中离子浓度未发生变化,灯泡不会变暗,故C项正确;D、盐酸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溶液中离子的浓度不发生变化,灯泡不会变暗,故D项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