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经济学syllabus课程准备(一)政府经济学的逻辑起点(二)政府经济学的体系脉络几个概念Public FinanceGovernment FinancePublic EconomicsPublic Sector EconomicsEconomics of Government几对关系1 .政府经济学与财政学的关系2. 政府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的关系3. 政府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4. 政府经济学与福利经济学的关系5. 政府经济学与政治学、伦理学的关系6. 政府经济学公共经济学的关系第一章1.政府经济学与财政学政府经济学是在财政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财政学的研究范围只限于财政收支本身;而政府经济学不仅研究财政收支问题,而且还研究财政对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影响及公平问题。
相对于财政学而言,政府经济学增加了两大领域的内容:一是关于政府公共选择和公共经济决策的内容;二是关于政府公共选择和公共政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2. 政府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研究内容,用一句话概括?研究经济人行为的最优化实现问题以及相互作用条件下所达成的市场均衡状态。
研究了供求—价格模型、消费与生产调节及收入分配均衡等微观单位的直接经济行为。
政府经济学把政府本身看成是一个单个经济单位,对其经济行为是否实行最大化进行分析在政府经济学中,微观经济学的一些主要分析工具,如供求分析、成本—收益分析、均衡理论、边际效应理论等在政府经济学中被广泛应用3. 政府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研究内容,用一句话概括?在“看不见的手”无法实现经济稳定的时候充分发挥“看得见的手”对经济的干预以实现经济增长、通胀、就业等的良性态势在微观层次上,主要起作用的是价格,市场价格调节生产和消费,而政府调节作用有限;在宏观层面,价格调节相对有限,而政府调节十分重要。
政府的功能与宏观经济学中提出的充分就业、物价稳定、长期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等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相一致。
4.政府经济学与福利经济学福利经济学是关于社会福利和个人分配最大化的经济学分支福利经济学在理论上围绕以下三个命题构建:公共利益问题(相互竞争的经济体系中,买卖双方是否有公共利益?);公平分配问题;社会福利问题福利经济学判断政府经济政策合适性的标准主要是公平与效率问题。
政府经济学除了研究社会福利外,还要关注经济的稳定或者经济结构的改善,也就是说除了福利经济学所要关注的,政府经济学还要关注宏观经济学所关注的。
另外,福利经济学中的帕累托最优原则已成为政府经济学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5. 政府经济学与政治学、伦理学政府首先是一个政治组织,因此多数政府决策的出发点是政治性的,政府经济学中的公共产品理论、公共选择理论等就是为规范政府的经济行为而引入的,它将政府的经济行为同投票联系在一起考虑,由选民用选票决定生产什么公共产品、生产多少公共产品、通过什么方式生产公共产品,来选择合理者的政府的经济行为、合理的财政收支、合理的公共企事业和经济政策等;这一系列的选择本身就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政治博弈过程,可能对政府经济行为作出约束和规范;在选择过程中,必然会涉及伦理标准和社会结构问题。
6. 政府经济学与公共经济学“公共经济学是政府经济学的前身,政府经济学建立在公共经济学基础之上。
公共经济学扩展了财政学,与政治学开始交叉,为政府经济学的形成做准备。
如果说政府经济学发源于财政学,那么可以认为公共经济学是财政学到政府经济学之间的桥梁。
”杨龙:“政府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及其学科特色”,《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第4卷第2期,第42页。
总结政府经济学由财政学发展而来,它研究政府的财政收支、财政收支对公共经济的影响和公共部门经济的合理性与必要性政府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有密切联系,它把政府看成是一个单体经济单位,对公共部门的经济行为是否实现最大化进行分析政府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之间的渊源更深,它把政府职能归纳为资源配置、收入分配调节和经济稳定政府经济学从福利经济学中引入了帕累托最优原则,用于对政府经济行为进行分析。
政府经济学进一步发展了公共经济学。
几个特点一是学科的交叉性从历史看,政府经济学吸收了财政学、宏微观经济学、福利经济学、公共选择理论和(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成果和研究方法,同时使用了政治学和行政管理的共同研究对象,在对政府行为的研究中纳入了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和研究框架。
从古典政治经济学的产生开始,政治和经济就开始交织在一起,随着凯恩斯主义的兴起,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更有了理论依据。
到了20世纪70、8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陷入“滞胀”状态,西方新政治经济学的各家各派为其号脉:以布坎南为代表的公共选择学派认为“滞胀”源于政府调控缺陷,公共政策失效和政府利益扩展以及官僚寻租;新制度主义侧重于制度因素的经济影响分析,科斯利用产权理论阐述了政府对产权的安排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诺斯利用制度发展理论解释经济发展的内生变量。
这些理论学说共同催生了政府经济学的诞生,使政府经济学一出现就综合了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方法。
二是理论与实践并重政府经济学的产生是现实的需要推动的,也是经济理论发展的必然结果,所以政府经济学要求建立逻辑推衍的理论体系,但是又必须关注现实,对经济现实变化做出回应或提出政策主张。
比较成熟的政府经济学体系是建立在政府经济职能实践管理的经验基础上的,是参与和管理本国经济的理论升华。
三是在研究方法上,实证研究方法与规范研究方法的结合,实然与应然结合。
1. 一个对象——政府经济行为2. 两条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和公共产品理论(外部性理论)3. 三根支柱——公共收入、公共支出和收入再分配1. 一个对象——政府行为廉价而又高效的政府公平与效率兼顾的政府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的政府2. 两条理论公共产品理论:政府经济行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公共选择理论:政府经济行为的合法性与合理性。
外部性理论:政府经济行为的边界。
政府除对辖区内居民负有政治责任外,还参与非市场性社会生产活动和非市场性社会财富再分配(义务教育、环境保护、社会基础设施整治、收税、社会保障等)2. 三根支柱公共收入:税收、行政性收费、罚款、借贷等公共支出:政府采购、转移性收支收入再分配:税制、社会保障体系一、政府经济学的定义(一)什么是政府?政府是国家机器的最主要组成部分。
广义政府(Government):泛指一切国家机关;英国《大众百科全书》定义“由政治单元在其管辖的范围内制定规则和进行资源分配的机构”。
政府的功能是:立法;司法;执行、行政管理;狭义政府(Administration)专指一个国家和地方的行政机关;美国定义:政府是一个国家或社会的代理机构。
我国宪法中“人民政府”指各级行政机关,即狭义政府。
(一)什么是政府?政治学:统治集团借以实现其统治意志的政治统治机关;行政学:根据官僚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国家行政机关,即行政组织;经济学:政府是经济生活中的一个特定主体。
与一般经济组织的区别是具有强制性和公共性。
1、政府组织的特征公共性:政府的一般功能在于维护社会的公共利益,解决社会的公共问题;普遍性:政府功能涉及社会的所有领域和所有个体;强制性:强制性是公共权力得以成立并运行的基本保证;强制性是以国家暴力为后盾的;非营利性:政府在履行其社会职责时,并不能完全只考虑直接成本和收益;阶级性:国家是占统治地位的阶级意志的体现,政府履行国家职能表现阶级意志。
2、政府与企业组织比较政府权力自然完全垄断组织目标:社会福利最大化没有破产、被兼并信息较多不对称没有太多的竞争压力较强的竞争压力效率较低效率较高终身雇佣制非终身雇佣制没有成本、预算最小化的内在激励较强的成本最小化的内在激励缺乏内在约束机制具有内在约束机制 绩效难以市场考核绩效市场可以考核政府组织职能优势第一,保持社会经济秩序稳定。
政府通过合法的暴力强制所有社会成员和社会组织必须遵守统一的规则,维系社会的正常秩序,保持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第二,解决社会公共问题。
政府作为公共服务机构,不以盈利为目的,能够较好地解决公共品的供给问题,尽可能满足人民的需要;第三,协调阶级和利益矛盾。
政府以公共利益代表出现,既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又兼顾其他各阶级的利益。
政府的消亡政府作为统治阶级行使国家权力、实施阶级统治的工具,是随着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 随着国家的发展和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日益复杂,政府的职能将不断扩大,政府机构也逐步完善;随着国家的消灭,政府也将而消亡。
有限政府“有限政府”是指政府自身在规模、职能、权力和行为方式上受到法律和社会的严格限制和有效制约。
法治的最重要的政治职能就是铲除无限政府,确立和维持一个在权力、作用和规模上都受到严格的法律限制的“有限的政府”。
有限的政府与有效的政府一个合理的政府只能是有限的政府。
有限的政府是有效的政府的前提。
在有限政府之下,要使国家和政府有所作为的最好办法,就是对国家和政府的权力和能力加以必要的限制。
没有限制的权力,必然要导致对权力的滥用,从而败坏了行政的能力。
(二)何为政府经济学公共经济学是研究公共部门经济行为的学科,所以公共经济学应该称为公共部门经济学,政府经济学则主要研究政府经济行为和决策过程的学科。
西方经济学把所有经济主体分为公共部门(Public Sector)和私人部门(Private Sector)两大类。
公共部门是指政府及其附属物,私人部门是指企业和家庭。
虽然政府与企业、家庭一起参与国民经济,但是其行为方式和目的却大相径庭的。
(三)政府经济的研究对象政府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政府。
首先,在实践中政府是公共经济的最主要的参与者和管理者,几乎垄断了公共经济和公共事务的一切事务。
其次,政府拥有特定的强制权力和强大的动员社会资源的能力,同时又具有最广泛的社会代表性。
最后,尽管其他经济主体可能参与公共经济生活,一方面是不经常的,另一方面是在政府的授权或委托下参与的,其参与的性质和政府参与是相同的。
二、政府经济学的发展公共经济学有新、旧之分。
所谓的旧公共经济学,就是财政学,新公共经济学是指严格意义上的政府经济学。
(一)财政学和政府经济学的产生经济学从它一诞生起就与国家、政府联系在一起。
威廉·配第在1662年出版了《赋税论》。
配第把国家经费分为6个项目: (1)军费(2)官员俸禄和司法费用 (3)宗教事务经费 (4)大学及其他学校费用(5)孤儿赡养费和无工作人员的生活救济费 (6)修路架桥费用和其他公共福利费用 配第在这本书中分析了上述6项国家经费增加的原因,人民对赋税的反对和税收征课的办法,以及国家筹集资金的方式和手段,从而开创了西方财政学的先河。
(二)政府经济学的兴起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使经济生活发生重大变革,在西方社会中政府的经济作用日益扩大,这样就给财政学提出许多新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