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儿童龋病
(Milk Bottle Caries,Nursing Bottle Caries)
环状龋
定义:乳前牙唇面、邻面龋较快发展
成围绕牙冠的广泛性的环行龋,呈卷 脱状,多见于冠中1/3至颈1/3处。
环状龋的发生与局部食物易滞留、自 洁作用差相关,但确切发病原因不明。
环状龋
围绕着上颌前牙牙冠颈1/3,环绕一圈为龋坏特点
一、局部影响
3.引起恒牙萌出顺序异常
乳牙根尖周炎致局部牙槽骨破坏、乳牙牙根吸收异 常、残根滞留等使继承恒牙的萌出过早或过迟,影 响恒牙萌出顺序和位置。
一、局部影响
4.引起恒牙萌出位置异常
牙冠因龋缺损,近远中径减少,或因龋早失, 为继承恒牙所占间隙缩小,该恒牙萌出时因间 隙不足而发生位置异常,导致错合畸形。
玻璃离子粘固粉充填
❖ 但玻璃离子的抗压强度和耐磨性不高,并具 有吸水性高,脆性大,性能易受口腔环境影 响等缺点。 近年来,相继开发了具有较高强 度、耐磨损的改良型玻璃离子,同时也是儿 童“非创伤性修复治疗”的理想材料。
3.复合树脂充填
修
修
复
复
前
后
复合树脂充填
❖ 在制备Ⅰ、Ⅱ类洞形时,以去除龋蚀 及无基釉为原则,不强调固位形和抗 力形。对Ⅲ、Ⅳ类洞形,为增加复合 树脂与釉质的粘接面,可在唇面和舌 面之洞缘作斜面。近牙髓的窝洞应在 充填前作氢氧化钙间接盖髓。也可选 用合适的玻璃离子粘固剂垫底。
❖ 在单面洞操作困难时,若龋蚀近唇面或舌面 时,可制备唇邻面或舌邻面复面洞形。
Ⅴ类洞
洞形制备
Ⅴ类洞。制备乳牙Ⅴ类洞形时,在龈壁及牙合 壁 可稍作倒凹,近中壁及远中壁沿釉柱排列方向稍 向外倾斜。
固位型:1、牙合向固位:梯形固位、洞深 2、水平向:鸠尾固位 3、扣锁形
❖ 去除感染软化牙本质的标准:
一、局部影响
5.损伤口腔粘膜等软组织
破损的牙冠可刺激局部唇颊的粘膜。慢性根尖周炎牙的 根尖有时穿透牙龈粘膜外露于口腔内,使局部接触的软 组织形成慢性创伤性溃疡。
二、全身影响
1. 影响消化吸收功能,对颌面部和 全身生长发育均有影响
2. 牙源性病灶感染:低热、风湿性 关节炎、蛛网膜炎和肾炎等
3. 乳牙早失会影响正确发音,影响 美观,进而对儿童身心发育造成 负面影响
金属成品冠修复。对乳磨牙龋蚀范围广、涉及多牙 面、牙体缺损多的患牙,可用金属成品冠修复,弥 补了用其它充填材料因无固位、易折裂、脱落而造 成无法修复的问题。
适应证
❖ 牙体组织缺损范围广 ❖ 牙颈部龋无法制备龈壁者 ❖ 一个牙患有多个牙面龋者 ❖ 釉质发育不全牙或部分冠折牙 ❖ 龋病活跃性强易发生继发龋者 ❖ 间隙保持器中作固位体者
Ⅱ类洞
Ⅱ类洞。若乳磨牙邻面龋位于 接触点以下,且邻牙缺失或相 邻牙之邻面亦有龋蚀,牙钻可 以达到时,可制成单面洞形。 洞形釉质之龈壁与轴壁成直角, 龈壁牙本质处可稍斜向根方增 加固位。
❖当乳牙接触点、龈缘或龋蚀较 近牙合面时,可制备成无台阶形 复合Ⅱ类洞。
Ⅱ类洞
洞形制备
1/3
1/3
制备有台阶型的Ⅱ类复合洞,牙合面洞形制备的原则 与Ⅰ类洞相同。鸠尾峡之宽度应为颊舌牙尖间距离的 1/3左右。轴髓壁与牙合髓壁所形成的线角应修整成圆
1、牙本质的硬度 2、牙本质的色泽:淡黄色-褐色 3、涂药鉴别:二甲苯、龋蚀显示剂(酸性品红丙
二醇)
2.玻璃离子粘固剂充填
玻璃离子粘固粉剂因其对牙髓的刺激性小,与牙 体尤其和牙本质有一定的粘接力,能缓释氟抑制 继发龋的发生,加之色泽协调美观、操作简单, 应用于乳牙充填修复日益增多。适用于乳前牙Ⅰ 类、Ⅲ类和Ⅴ类洞形,乳磨牙颊、舌面之Ⅰ类和 Ⅴ类洞形。
钝状,防止台阶的楔形力将充填体折断。
Ⅱ类洞
❖ 由于乳磨牙牙颈部釉柱多为水平向,龈壁亦作成 水平状。颊壁、舌壁与牙体邻面表面相交处以90 度为理想角度,角度过大或过小易使该处之充填 体或牙体发生折裂。
Ⅲ类洞
洞形制备
❖Ⅲ类洞。在单面洞时,若乳前牙邻面龋在邻牙 缺失或生理间隙较大时,可制备成单面洞。洞之 外形大致成三角形,轴壁沿牙面略圆凸,各壁与 轴壁呈直角相交。近切端比近龈端部离牙髓腔近, 应避免露髓。
乳前牙冠成形术
❖ 乳前牙切端龋损或广泛性龋蚀时,可以选择大小合 适的成品冠套辅助充填,以达到完美的目的。以Ⅳ 类洞为例,介绍用复合树脂的冠成形修复法。
❖ 先去除龋蚀组织,应用复合树脂材料对洞形的制备 要求是尽可能保留正常的牙体组织。为增加复合树 脂与釉质的粘接面,可在唇面或舌面之洞缘之牙面 稍作斜面去除一些表面的釉质,但斜面不宜达切端, 以免影响该处承受咬牙合压力的强度。清洗吹干窝 洞与牙面,在深的窝洞近髓壁处,用氢氧化钙护髓。 做酸处理,。由于乳牙表层釉质为无釉柱层,且有 机质含量高,酸处理的时间是恒牙的2倍。
修复前
修复后
洞形制备
Ⅰ类洞
乳磨牙Ⅰ类洞时,牙合面相隔的窝洞, 若嵴完整,可分别形成各自的洞形。若嵴已 受损应连成单一的洞形。颊面或舌面窝沟龋 局限时,可形成圆形或椭圆形之洞形。若龋 蚀扩展到牙合面沟时,应形成牙合颊或牙合舌 复面洞形。
❖ Ⅰ类洞:由于乳磨牙合面之颊舌径短,所 制备洞形的颊壁、舌壁不能过薄,否则易 发生折裂。一般,颊壁与舌壁之间的距离, 最好为颊、舌侧牙尖间距离之1/3~1/2。又 因乳牙颈部明显收缩,若邻壁过薄亦易折 裂,此时应作Ⅱ类洞修复。
三、嵌体修复法
金属嵌体
树脂嵌体
❖ 适应证:乳磨牙Ⅰ类和Ⅱ类复合洞形。
❖ 优点:1.恢复患牙的解剖形态。
2.恢复理想的牙间接触点。 3.修复体不易折裂,保持率高。 4.修复后继发龋少。
❖ 缺点:1.牙体制备时需去除的牙体组织多。
2.金属嵌体颜色与牙体不协调。 3.修复体与牙体的磨耗度不一。
四、金属成品冠修复
奶瓶龋 ( Milk Bottle Caries, Nursing Bottle Caries)
❖ 奶瓶龋:在上颌乳切牙唇面,由于长期用奶 瓶人工喂养,瓶塞帖附于此处,奶瓶内易产 酸发酵的饮料长时间作用于此牙面,而该乳 牙处于萌出中或萌出不久,更易受酸而脱矿。
❖ 主要发生于上颌乳切牙的唇面。
奶瓶龋
(二)乳牙易患龋的因素
2.乳牙组织结构特点
乳牙
恒牙
乳牙的釉质、牙本质薄,矿化度低,抗酸力弱。
(二)乳牙易患龋的因素
3.儿童饮食特点 4.口腔自洁和清洁作用 5.监护人的防龋意识
菌斑染色剂显示的菌斑附着
3.儿童的饮食多为软质食物,粘稠性强,含糖量高, 易发酵产酸。 4.口腔自洁和清洁作用差 . 由于儿童的睡眠时间长, 口腔处于静止状态,唾液分泌减少,故自洁作用差, 有利于细菌增殖,增加患龋机会。又因年龄幼小, 不能很好的刷牙,食物、软垢易滞留在牙面上,成 为龋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 优点:1.牙体制备所去除的组织较少。
2.较容易恢复牙冠的解剖外形和功能。 3.操作比较简单。
❖ 缺点: 1.成品冠与牙颈部的密合度较差,难以准
确恢复邻面和咬合关系。 2.成品冠较薄易磨损。 3.乳牙牙冠高度不足时,成品冠易脱落。
成品冠选择
牙体制备
❖ 牙体制备:邻面制备时去除牙体组织约1mm, 不能有悬突或肩台,使近中面和远中面近似 相平行状,或使牙体呈轻微的圆锥状。
婴幼儿龋 (Early Childhood Caries ,ECC )
六岁以下儿童所发生的上颌乳前牙、 乳磨牙等多个龋齿现象,称为婴幼儿龋, 有儿童早期龋病的含义。
ABC分类
A型:上颌F或M 单纯性龋
B型:上颌F和M 龋病敏感度较高
C型:下颌F或下颌F
和其他部位 重度龋病
三、 乳牙龋蚀的特点 及易患龋的因素
第五章 龋 病
牡医二院 王禹锟
学习目的
❖ 第一节 乳牙龋病的患病情况 ❖ 掌握儿童龋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原则和要点
❖ 第二节 乳牙龋病的危害性 熟悉儿童龋病的危害、流行特点及易感因素
第三节 治疗 ❖ 了解儿童龋的防治进展
❖ 第四节 年轻恒牙的龋病治疗 ❖ 掌握年轻恒牙的龋病治疗方法。
❖ 第五节 幼儿期龋病的预防及对家长的教育。 ❖ 掌握窝沟封闭方法 ❖ 熟悉幼儿期龋病的预防及对家长的教育
报道 年份
患龋率(%)
城市
农村
合计
龋均
城市
农村
合计
1998
75.69
78.28
76.55
4.32
4.80 4.48
2005
61.90
70.20
66.00
3.10
3.90 3.50
第二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 (1998) 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 (2005)
好发牙位
多见
其次
多见
较少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乳牙龋病的好发牙位,以上颌乳切牙、下颌乳磨牙多见, 其次是上颌乳磨牙、上颌乳尖牙,下颌乳尖牙和下颌乳 切牙较少。
第二节 乳牙龋病的危害
乳牙龋病的危害。乳牙龋病对儿童口
一、局部影响
1.影响咀嚼功能 乳牙因龋蚀致牙体
缺损,涉及大部分乳磨牙时,咀嚼功能明显 降低。
一、局部影响
2.对恒牙及恒牙列的影响
1)新生恒牙发生龋蚀 2)特纳氏牙(Turner Tooth)
乳牙龋发展成根尖周炎后,炎症影响继承恒牙牙 胚,可使其釉质发育不全,即特纳牙。
好发牙面
不同年龄好发部位的特点
不同年龄乳牙龋病好发部位的特点 。 1-2岁时,主要发生 于 上颌乳前牙的唇面和邻面。 3-4岁时,多发于 乳磨牙 合面的窝沟 。 4-5岁时,好发于 乳磨牙的邻面。
1~2岁
3~4岁
4~5岁
二、患龋类型及分类
乳牙龋病的特殊类型。依据乳牙龋病的一些临床 独特表现,赋予其一些专有的名称
第三节 乳牙龋病的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