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麻雀获奖教学设计

麻雀获奖教学设计

篇一:麻雀教学设计《麻雀》教学设计(第二课时)金沟湾小学黄淑花教学目标:1.使学生从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保护小麻雀的动人故事中,懂得动物也有伟大的母爱。

2.根据提示了解文章是怎样按照事情的发展的顺序写的。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重、难点:着重理解第4、5两个自然段,认真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具体描写来表现老麻雀掩护小麻雀的那种为“一种强大的力量”所支配的精神。

通过对重点段落的教学,进一步学习、掌握具体记叙和表达真实思想感情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歌曲图片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欣赏麻雀图片。

同学们,你们喜欢小鸟吗?平时,你们都见过哪些鸟儿?是的,大自然中鸟儿的确很多,但我们平常见得最多、最普通的鸟儿你知道是什么鸟吗?(出示麻雀图片)2、导入课题。

麻雀的确太不起眼了,它没有漂亮的外表,没有动听的叫声,甚至不被人们关注,可是就在它的身上,却发生了一段极不寻常的故事。

3、介绍作者背景。

这个故事深深地打动了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的心,他把这个故事写了下来,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一边说,一边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出示屠格涅夫图片及介绍)这就是屠格涅夫,读过他的文章么?今天学的课文《麻雀》就是节选自他的《猎人笔记》。

那么,在这一只小小的麻雀身上到底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连这么伟大的作家都被打动呢?二、复习巩固整体感知1、了解文章内容。

上节课我们已初读了课文,课文出现了哪几个角色?(老师根据学生汇报贴图) 它们之间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呢?2、理清课文结构。

(指名说段意)根据课后习题提示,上节课把课文分为几部分?你很完整,很简练地把课文的各部分的段意给概括出来了,真了不起!三、合作探究品读悟文(一)学习第3自然段。

其实故事的发生总有它的起因、经过、结果。

我们先来看一下,故事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请你一边读一边想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麻雀?(出示屏幕)你是从哪些句子感受到的。

哎,别忘了用笔画一画。

1、学生自由朗读后谈体会。

师:谁来谈一谈,你体会到这是一只怎样的小麻雀?(出示字幕)(1)“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刚出生不久。

”(刚出生不久可爱)师:哦,你抓住了外形描写来理解,不错!(2)“它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翅膀。

(非常弱小不会飞可怜孤单无助需要别人帮助)师:“无可奈何”什么意思?是啊,它飞又飞不起来跑又跑不快,只能拍打着翅膀。

现在你体会到小麻雀那无可奈何的处境了么?师:你是从它的动作、神态上来体会小麻雀非常小,很柔弱。

2、指导朗读。

同学们理解得真好!这就是一只弱小的、可怜的、急需救助的小麻雀!谁能带着这种理解来读一读这段话?(指名读焦急语气)同学们,请看——(出示课件:动画展示的是小麻雀从树上掉下来的情景。

背景音乐中有风声,和远处传来的犬吠)小麻雀为什么会从树上掉下来呢?哪个自然段告诉我们一起读这段话。

过渡:就是这只可怜的、无助的小麻雀,被我的猎狗发现了。

(二)学习第4——5自然段。

1、体会猎狗的凶猛。

(1)出示猎狗图片。

你对猎狗有什么印象?(凶猛体格健壮行动敏捷)(2)体会小麻雀处境的危险。

对,就是这样一只体格健壮、行动敏捷、异常凶猛的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已经张开大嘴,露出了锋利的牙齿!(出示图片)同学们,此时此刻,小麻雀的处境可以用一个什么词语来形容?(板书:吃)(生命危险、危在旦夕、千钧一发)2、默读第5自然段。

(品读老麻雀要拯救幼儿的句子)师:是啊!小麻雀眼看就要被吃掉了。

可就在这千钧一发的危急时刻,谁出现了?就在这时候,老麻雀出现了,它要拯救自己的幼儿。

请大家默读第5自然段,书上有一句话概括了老麻雀怎样拯救小麻雀的句子,把它画下来。

(1)生汇报,师出示句子。

(指名读)(板书:救)(2)引导学生体会“用身躯是用什么拯救?”(用自己的生命在救孩子)(齐读)3、小组合作学习4、5自然段。

(体会老麻雀如何拯救幼儿)师:老麻雀是怎样用自己的身躯掩护和拯救小麻雀的,它具体是怎么做的呢?请四人小组一起合作读4、5自然段,把相关的语句画下来,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4、品悟句意。

(老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相关的句子)师:谁来说一说,当小麻雀生命危在旦夕的时候,老麻雀是怎样用自己的身躯拯救自己幼儿的?(1)“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

” ①我想问一下,像一块石头似的说明了什么?(毫不犹豫力量大速度快着急)②指导朗读。

那它为什么这么快这么急呢?把你的理解读出来。

(指名、齐读)(2)“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①释词:扎煞。

(竖起来)师:原来的羽毛是比较顺滑的,现在,看老师的手势,是到紧急情况,它就扎煞起来。

想象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的老麻雀像什么?(刺猬)②释词:绝望。

(毫无希望)师:既然没有希望,为什么老麻雀还要救小麻雀?(孩子的生命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不忍心替它死)③体会老麻雀的伟大。

师:宁愿自己死,也要救孩子,用一个词来形容,(奋不顾身舍身为子)(齐读)师:还可以从什么地方看出它要拯救自己的幼儿?(3)“可是因为紧张,它浑身发抖,发出嘶哑的声音。

”师:你能把它当时的紧张劲读出来么?师:由一开始的尖叫到现在的嘶哑,这只老麻雀啊,实在已经害怕、疲惫已极!对自己能否阻挡猎狗对小麻雀的进攻是没有把握的,可是它退缩了么?(4)“它呆立着不动,准备着一场搏斗。

”①老师比动作体会两者之间的悬殊:“猎狗——大,麻雀——小”。

师:在老麻雀眼里,猎狗是一只庞然大物,这只小小的麻雀竟然要与这么庞大凶猛的猎狗进行搏斗,(板书:斗)它这是在干什么?(送命)②它明知送命,为什么还要这么做?(5)扩展:假如你就是这只老麻雀,你想对其中的谁说点什么?(出示图片)师:此时此刻,假如你就是这只老麻雀,面对强大的敌人猎狗,看着身后刚出生不久的幼儿,看着一旁的猎人,你想对其中的谁说点什么?师:对啊,眼看着自己孩子的生命危在旦夕的时候,谁又能无动于衷呢?!所以作者说(出示字幕)(师引读)(6)“可是它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没有危险的树枝上,一种强大的力量使它飞了下来。

”师:同学们,就是这只老麻雀,眼看着猎狗就要吃掉自己幼儿的时候,它突然从一棵树上——像什么似的?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怎么样尖叫着?它用自己的身躯——想干什么?可是因为紧张,它的声音都——然而它仍旧——和猎狗相比,自己是多么的弱小啊!可是一种强大的力量——①“强大的力量”是什么力量?(板书:母爱)②这种爱和平时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一样吗?③这是在什么时候的爱?(生死关头、千钧一发、危在旦夕)5、师生合作读4—5自然段(出示字幕)师:这又是多么感人的一幕啊!就是这种母爱,让老麻雀战胜对死和死亡的恐惧,勇敢地飞下来保护自己的孩子。

就让我们怀着心中那份感动再来回顾一下老麻雀的壮举吧。

老师和大家一起读这两段话,共同感受一下老麻雀生死关头的爱子之情。

(三)学习6、7自然段那两只麻雀的命运又如何呢?请男同学读课文的第6自然段,女同学读第7自然段。

眼前这一幕太震撼人心了,作者也被这一幕深深地感动了,所以它唤回了猎狗,不能看着小麻雀被吃掉。

同学们,正是因为有了爱,老麻雀才能吓退猎狗,震撼了我、感动了我,让我唤回猎狗,救了它自己的孩子。

四、拓展延伸感情升华1、欣赏动物的母爱。

在自然界中,我们常常可以感受到这爱的力量和爱的所在。

请看(出示课件)2、师伴乐深情讲述母爱的故事。

在动物的身上,我们感受到了母爱的力量和母爱的存在。

那我们人类呢?下面老师给大家讲一个真实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5.12”汶川大地震中,在北川县城一处严重倒塌的民宅,从一堆废墟的空隙,救援队员们看见一位母亲双膝跪地,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地支撑着身体,母亲这样的奇怪姿势,引起了其中一位救援队员的注意,他伸手进去摸到了这位母亲冰凉的身体,断定这位母亲已经去世了。

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在这位母亲的怀下竟然有一个活的生命,那是一个大概有三四个月大的婴儿,救援队员从这位母亲的怀下救出了这个婴儿。

临死前母亲用自己的身躯为孩子支撑了一片小小的天空,因为有母亲身体的庇护,孩子毫发未伤。

在孩子的小衣服里放着妈妈的手机,上面打着一行字:“宝贝,如果你活着,你要知道,妈妈爱你”。

)篇二:《麻雀》教学设计《麻雀》教学设计盐亭县黑坪镇黑坪中心小学何胜【预设目标】1、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2、理解课文中重点句子的意思,并体会句子中的感情。

3、通过课文朗读,引导学生体会母爱的巨大力量,理解作者所表达有同情、爱护弱小者、藐视、不畏庞然大物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联系上下文,通过品读重点词句体会老麻雀的爱子之情。

【教具准备】麻雀图片、课文相关文字资料【教学流程】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1、出示麻雀图片,同学们认识它吗?学生回答后,师简介:在鸟类中,麻雀是一种很常见的数量很多的小鸟,它们没有漂亮的外表,没有好听的叫声,甚至不被人们关注,因为人们对它们太熟悉了。

但是俄国作家屠格涅夫笔下的老麻雀,在猎狗面前奋不顾身拯救自己的幼儿,是那么富有灵气,谁不愿意亲近它呢?今天我们就来感受这个平凡的小动物不平凡的形象。

2、板书课题:13 麻雀学生齐读课题。

3、同学们思考一个问题,麻雀和猎狗相比,谁是强者,谁是弱者?但今天学习了俄国著名作家屠格列夫所写的《麻雀》这篇文章后,你可能会改变刚才做出的判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中有哪些角色?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2、反馈交流,老师随机板书:老麻雀小麻雀猎狗说说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3、课文中的麻雀与猎狗展开搏斗了吗?快速读课文,找到相关的语句。

齐读六、七这两段话,你是怎么看出这场搏斗没有发生的?是什么让这场搏斗没有发生?三、品读课文,质疑解难。

(一)咱们再认真地默读课文,哪些地方让我们感动了,画下有关的句子,多读几遍,用心再去感受一下这动人的场面。

(二)同桌交流一下,并练习用朗读表达你的感受。

(三)集体交流。

1、小麻雀(1)我顺着林阴路望去,看见一只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无可奈何地拍打着小翅膀。

(无可奈何:没有办法可想。

)从这句话中,我们体会到了什么?(可以看出小麻雀十分无助。

)(2)它嘴角嫩黄,头上长着绒毛,分明是刚出生不久,从巢里掉下来的。

从这句话我们体会到了什么?(小麻雀十分幼小。

)作者真实地描写,使我们好像也看到了这只小麻雀。

它本应在巢里尽情地享受父母的关爱,可是在大风中,它不知不觉跌落在地,多么孤独,多么无助!指导朗读:“呆呆地、无可奈何”要读得稍慢些,“嫩黄”“绒毛“要读重音。

2、猎狗(1)在它看来,猎狗是个多么庞大的怪物啊!从这句话你你体会到了什么?(猎狗与麻雀强弱悬殊)(2)比较句子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