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送给奶奶的阳光教学设计

送给奶奶的阳光教学设计

《送给奶奶的阳光》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泊头市富镇张屯小学冯秀菊教材分析:
《送给奶奶的阳光》是冀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的一篇课文。

本文通过一个新颖独特、充满意趣的小故事,歌颂了人间最朴实最美好的感情,那就是关爱老人、孝敬老人。

文章结尾奶奶说的话“阳光都跑到我心里来了”对于本文思想感情的表达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学情分析:
孩子年龄小,和家里的长辈相处时间较长,所以本课容易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但是这些感受中最重的是长辈对自己的关爱,老师应该引导学生思考:怎样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来回报长辈对自己的关爱。

课时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亲情。

2、理解文中“亮堂堂”“芬芳扑鼻”“沐浴”“灿烂”“念叨”等词语的意思,懂得“阳光都跑到我心里来了”这句话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分析偏旁、创设语言环境等方法理解“亮堂堂”“芬芳扑鼻”“沐浴”“灿烂”“念叨”等词语的意思。

2、通过表演、创设情境等方式让学生懂得关爱老人,孝敬老
人。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情景再现,让学生知道关爱老人,孝敬老人是一种美德。

教学重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懂得“阳光都跑到我心里来了”这句话的意思,体会亲情。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质疑激趣。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可爱的小姑娘鹿儿,知道了她有一个心愿,谁来说一说她的心愿是什么?
2.刚才,大家都说出了鹿儿的心愿,现在,让我们来听听,鹿儿自己是怎么说的。

(点击录音:鹿儿的心愿)
二、深入文本,品读感悟。

(一)学习课文1-4自然段。

感受鹿儿的阳光心愿。

1.鹿儿要送给奶奶的阳光到底有多好呢?请小朋友自己读读课文的1-4自然段,边读边用“--”划出描写阳光美好的句子。

2.读后交流,并指导读好相关语句。

理解“亮堂堂”“芬芳扑鼻”“沐浴”“灿烂”等词语的意思。

(1)出示句子一:清晨,鹿儿刚睁开眼,太阳就从东山上升起来,照得满院亮堂堂的。

你喜欢那个词,为什么?“亮堂堂”什么意思(阳光明亮、充足。

)(教师点评:把阳光读的亮亮的。


(2)出示句子二:芬芳扑鼻的紫花开遍大地,叽叽喳喳的小鸟在空中飞着,整个大地沐浴着灿烂的阳光。

认读词语“灿烂”,你发现了什么?(火字旁)火给你带来什么感觉?能给人带来——温暖、光明。

这灿烂的阳光就是——光彩鲜亮夺目的阳光。

(指名3人读句子)。

认读词语“沐浴”,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沐浴”一词跟什么有关?在这里“沐浴”就是指阳光洒满大地,就像给花儿草儿在洗阳光浴呢,这就叫“沐浴”。

你还发现了什么?认读词语“芬芳扑鼻”。

灿烂的阳光照耀下,鹿儿睁大眼睛看着——竖起耳朵听着——她还使劲用鼻子闻着——(屏幕出示“紫花开遍大地,……叽叽喳喳。

”)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你感觉这里的景色怎么样?(指名2人读句子,读出景色的美好和阳光的灿烂。


(3)出示句子三:鹿儿高兴得跳哇,蹦啊,乌黑的头发在阳光下闪闪发亮。

你认为这一句话那个词用的好,为什么?(闪闪发亮)(读出鹿儿的高兴和阳光的明亮。


3.假如你是鹿儿,来到这洒满阳光的美丽的草地上,你们开心吗?你会做什么呢?
4.指名读鹿儿的心愿。

5.配乐,师生齐读课文1-4段,感受阳光的美好。

(二)学习课文5-8自然段,感悟鹿儿的阳光心灵。

1.鹿儿为什么要要把阳光作为礼物送给奶奶?理解词语“念
叨”。

你能学着奶奶的样子念叨念叨吗?奶奶平时经常把这句话挂在嘴边说啊说,就叫——(出词卡:念叨)
2.鹿儿是怎样给奶奶送阳光的?读出鹿儿心情的变化。

3. 奶奶是怎样安慰鹿儿的?跑到奶奶心里的阳光指什么?
4.鹿儿有一颗爱奶奶的心,这颗爱心就像是这红红的太阳一样,它散发出来的爱之光温暖着奶奶,让奶奶比晒到阳光更高兴!
三、拓展想象,内化提升
1.老师叙述:奶奶最喜欢鹿儿了,紧紧把她放在自己的膝盖上,抱着抱着……鹿儿在奶奶的怀抱中,闭上了眼睛,渐渐地,渐渐地,睡着了。

这时鹿儿做了一个甜美的梦,你猜,鹿儿梦到了什么呢?
2.鹿儿醒来后,发现奶奶的腿还没好,她心里很难过!“多想见到阳光啊!”奶奶的念叨时时在鹿儿耳边响起,于是她又想了很多办法来帮助奶奶实现这个愿望。

你能猜出鹿儿都是怎么做的吗?
四、小结全文
1.你觉得鹿儿是个怎样的孩子?你都做过哪些关心长辈的事?
2.学了这篇课文,我们今后要做个怎样的孩子?
五、课外拓展
有位叫刘梦琳的小朋友,读了这个故事后非常感动,把这个故事改编成了一首优美的小诗。

(屏幕滚动出示小诗,老师配乐朗读)附:
给奶奶送阳光
刘梦琳
奶奶腿不好,
不能出门晒太阳。

有一天我去玩,
金色的阳光洒满天地间。

我赶紧兜起裙子,
把阳光包在里面。

“奶奶,我给您送阳光来了!”
我高兴地喊叫着,
跑到奶奶的身边,
轻轻地展开裙子,
可是阳光不见了……
奶奶摸着我的头:
“小宝贝,我晒到阳光了——
你不就是我家的一颗小太阳吗?……”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只要你心中有爱,你就是我们心中的小太阳。

板书设计
送给奶奶的阳光
教学反思:
《送给奶奶送阳光》是一篇描写幼儿生活的文章。

课文主人公鹿儿虽只有四岁,但她却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

她的奶奶因腿坏了,不能出屋晒太阳,鹿儿便用围裙把阳光包起来送给奶奶。

虽然这种做法幼稚可笑,但反映了鹿儿关心长辈的美好心灵。

这篇课文就是在趣味中让学生懂得做人的道理。

整堂课力求将这一理念贯穿课的始终,课堂中始终围绕“读”展开教学的。

识字,写字是低年级的教学重点。

在《送给奶奶的阳光》这一课的教学中,对于识字这一环节,学生掌握的比较好,在理解词语方面,我通过利用多种方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使学生兴趣浓厚,而且理解也很到位。

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立足与学生的学,本着相信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信念,以读为主线,遵循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的原则,从字、词、句和口语交际等各个方面,扎扎实实的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总体来说一共有以下几点:
一、在语言环境中理解词语。

关心老人
孝敬老人
灵活巧妙,适度拓展应用。

词语的理解做到了“词不离句”。

如让学生感情朗读第三自然段,教师通过“你仿佛闻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看见了什么?”这些问题自然引出“芬芳扑鼻、唧唧喳喳、沐浴、灿烂”等词语的理解,理解词语的方法灵活多样。

而所有这些,都是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自然完成的,顺畅自然,不露痕迹。

二、读的训练目的性强,有层次,感情朗读指导到位。

本文重点让学生找出课文中描写阳光的句子指导朗读,感受到阳光的灿烂;抓住描写鹿儿语言、行动和心理活动的语句,让学生采用个别读、小组读、同桌两人对读等等有感情朗读。

最后,分角色演一演,读一读,进行情感体验,升华感情。

常言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经过这么多次的朗读,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对主人公的认识准确把握了。

在指导学生有计划、有步骤地朗读中,让学生有所知,有所感,体会作者所蕴涵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在具体语文实践活动中,提高语文学习能力,增强自信,激发兴趣。

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配上优美的音乐让学生美美的读,使学生在读中理解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人间真情,在读中自身的思想境界得到提升。

三、重视口语交际的训练。

本课结合理解课文内容设计了多次口语交际训练,也是对文章中心的又一次深刻感悟,可谓一举多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