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社会科学2012.12244语料库翻译学:问题与展望■龙绍眖语料库翻译学在汲取语料库语言学、描写性译学及其他相关学科营养的同时,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颠覆了传统译学的研究方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拓展和深化了翻译学研究的外延和内涵。
然而,语料库翻译学研究也存在内容上的缺陷。
因此,未来的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应紧密结合翻译学的跨学科属性,构建并完善语料库翻译学的理论体系,发挥其方法优势,突破自身的缺陷,实现其发展预期。
[关键词]语料库翻译学;跨学科属性;代表性;应用文体;深度与广度[中图分类号]H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18X(2012)12-0244-05龙绍眖(1969—),男,江西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语料库语言学。
(江西南昌330022)20世纪以来,描写性译学悄然兴起,语料库语言学蓬勃发展。
20世纪90年代,以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翻译与跨文化研究中心Mona Baker为代表的一批学者相继将语料库应用于翻译学研究,开启了全新的译学研究范式———语料库翻译学。
语料库翻译学注重实证研究,强调数据统计与理论分析的有机结合,主张从大量翻译事实或现象出发,在对获取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来阐明翻译本质、翻译过程、翻译策略及翻译活动的制衡因素,有效地弥补了定性研究的缺陷与不足。
短短十几年的发展,语料库翻译学已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研究领域,并发展为翻译研究领域不可或缺的学科。
但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在技术层面、研究方法、研究广度和深度等层面还有很多不足,本文就此提出一些建议与策略。
一、语料库翻译学的发展概况语料库翻译学,指以语料库为基础,以真实的双语语料或翻译语料为研究对象,以数据统计和理论分析为研究方法,依据语言学、文学和文化理论及翻译学理论,系统分析翻译本质、翻译过程和翻译现象等内容的研究。
[1]语料库翻译学最早由Mona Baker于1996年正式提出[2],Tymoczko将该领域的研究命名为“Corpus Trans-lation Studies”(语料库翻译学研究)。
[3]语料库翻译学是语料库语言学和描写性译学相互影响、相互结合的产物。
Sara Laviosa认为:语料库语言学和翻译研究的结合形成了“一种连贯的、全面而丰富的研究范式。
该范式涉及翻译理论、描写和实践等方面的问题,业已成为当代描写性译学研究的新范式”。
[4]相应的,语料库翻译学具有这两个研究领域的特征,即语料库方法的运用与注重描写与实证。
[1]语料库翻译学已成为语料库翻译学区别于传统译学研究不可或缺的研究领域。
译学研究语料库的建设应属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内容之一。
不同于以学者直觉和内省为依据的传统译学研究,语料库翻译学是一种全新的翻译学研究范式和独立的翻译学分支学科,论证关于翻译本质或翻译现象的理论假设的相关证据,只能直接取材于众多翻译语料或双语语料等的分析。
然而,语料库翻译学和传统译学研究都同样需要研究翻译本质、翻译过程、翻译策略和翻译教学等。
所以,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内容主要为:译学研究语料库的建设、翻译语言特征、译者风格、翻译规范、翻译实践、翻译教学和口译等领域。
迄今为止,语料库翻译学已有19年的历史,在确立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范式、研究内容之后,迎来了蓬勃发展时期,其研究内容不断拓展、深化。
总体而言,语料库翻译学的发展历程大致分为研究范式奠定时期(1993—1998)和迅速发展时期(1999—至今)[1]。
1993—1998年,以Mona Baker及其领导的研究团队为代表的英国、美国和意大利等国学者相继建设翻译语料库、平行语料库和可比语料库,开展基于语料库的译学研究,阐述语料库在译学研究中应用的意义、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路径和研究内容,从而最终确定了语料库翻译学这一全新的研究范式及其学科地位。
1998年,Meta发表了题为“The Corpus-based Approach:A New Paradigm in Translation Studies”的专栏系列文章,主要探讨了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领域、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等理论问题,同时涉及基于语料库的翻译语言特征和翻译规范等课题的实证研究以及翻译教学研究等应用领域的研究课题。
文章不仅阐明了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意义、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以及所面临的困难等理论问题,而且还通过具体实证研究,介绍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方法及其具体研究层面,从而宣告了语料库翻译学研究范式的最终形成。
1999年以来,语料库翻译学进入迅速发展时期。
一方面,一批作为语料库翻译学研究重要平台的平行语料库、可比语料库和翻译语料库相继建成,一大批语料库翻译学研究论著先后发表、出版。
另一方面,语料库翻译学专题学术会议多次召开,学者们深入探讨语料库翻译研究的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据不完全统计,近13年来欧美等国已建成的译学研究语料库共有120多个。
国内语料库翻译学研究起步较晚。
1999年,国内第一篇语料库翻译学文章问世后,[5]国内学界陆续利用语料库从事翻译学相关研究。
国内语料库翻译学研究的发展也分为两个时期,即语料库翻译学引介时期和快速发展时期(2005至今)。
[1]1999—2004年,一些学者介绍了国外译学研究语料库的类型和具体应用[6],国外翻译共性和译者风格研究[7]。
在快速发展时期,一些学者开展语料库翻译学的原创研究,研究译自英语的翻译汉语语言特征[8],分析翻译共性假说对英汉翻译的适用性[9]和汉英或英汉平行语料库的建设[10]。
近年来,语料库翻译学研究项目的立项数和学术会议的召开次数也越来越多。
与国外相比,国内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尚显稚嫩,研究广度和深度有待加强,建成并投入使用的译学研究语料库为数不多。
二、语料库翻译学对译学研究的意义语料库翻译学在汲取语料库语言学、描写性译学及其他相关学科营养的同时,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颠覆了传统译学的研究方法,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对象,拓展和深化了翻译学研究的外延和内涵。
(一)语料库翻译学对于译学研究方法的创新语料库翻译学促使译学研究方法的重大变革。
首先,语料库技术让翻译研究走向更为客观、全面成为可能。
建立在数量庞大的翻译语料或双语语料分析基础上的翻译事实或翻译现象的描写,避免了研究结论主观、片面。
其次,语料库技术有利于对语言特征和翻译规律做出更为科学、全面的归纳。
在翻译研究中引入定量研究方法,可以基于数据统计分析来翻译事实或翻译现象,有效提高研究的科学性,深化译学具体课题的研究。
一方面,语料库翻译学在描写性研究方法的应用上虽然继承了描写性译学的衣钵,但在所分析的语言材料规模、描写的科学性和全面性等方面更胜一筹。
另一方面,语料库翻译学是引入定量研究的为数不多的翻译学分支学科,实现了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以及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等方法的有机结合。
(二)语料库翻译学对于译学研究内容的扩展与深化语料库方法的应用使得语料库翻译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研究内容,深化了传统译学领域的研究,语料库翻译学获得了独立的翻译学分支学科地位。
利用语料库技术,可以方便、快捷地对数量庞大的翻译语料或双语语料进行多层面、多维度的分析,归纳出翻译语言特征。
正是由于语料库在译学研究中的应用,翻译语言特语料库翻译学:问题与展望245江西社会科学2012.12246征研究才逐渐走上译学研究的历史舞台。
同时,语料库能实现语境共现的自动呈现、自动检索和相关数据的自动统计等功能,为翻译语言搭配和译者风格研究提供了客观便利的条件,并使搭配研究和作家、译者风格研究逐渐发展为语料库翻译学的研究领域。
语料库翻译学凭借双语平行语料库的技术优势,探讨不同语言词汇和句式之间的对应关系和转换规律,为翻译策略和方法的研究以及学生翻译能力的培养提供了方便。
同时,为计算机辅助翻译平台和翻译教学平台的建设创造了重要的物质基础,从而为翻译实践和翻译教学研究等领域变成研究事实提供可能。
三、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存在的问题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取得令人瞩目的发展。
但不容忽略的是,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在技术层面、研究方法、研究广度和深度等层面仍然面临一些不足之处。
(一)技术层面上的局限首先,国内外语料库的数量和种类不能有效满足研究需求。
语料库的建设除了要求较高的技术难度,同时往往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而且这些平行语料库未能实现资源共享,严重阻碍其发展。
目前,国内建成的用于翻译研究的平行语料库数量不多,主要有北京外国语大学通用汉语对应语料库、燕山大学的《红楼梦》中英文平行语料库和上海交通大学的莎士比亚戏剧英汉平行语料库和汉英会议口译平行语料库。
同时,所收语料主要为文学语料,很少涉及政经、法律、商务和新闻等。
此外,目前建成的译学研究语料库时间跨度和语言对(language pair )数量比较有限,使我们很难把握以前某个历史时期的翻译规范和其他语言之间的对应关系。
所以,利用这些平行语料库所取得的研究结论普适性不够,客观性和科学性也不够理想。
其次,语料库所能提供的语境无法充分,同时收录语料的代表性不够理想。
启用词语索引(concordance )功能所提供的语境比较有限,只是由检索词与一定数量共现词组成的短语或语句层面的语言语境,语篇语境关联不大,不能显示同一段落或篇章中词汇之间的照应或粘连关系。
因而,语篇层面语境分析难以实现。
因为这一缺陷,人们很难采用语料库方法分析翻译语言的语篇特征。
至于语用语境、文化语境等分析就更难以实现。
语料库翻译学所面临的语料代表性问题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双语平行语料库通常只收录一种目的语文本,代表性显然不够。
另一方面,通用平行语料库和许多专题语料库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语料样本,所选取的语料只占实际翻译文本很小比例,代表性受限。
此外,通用平行语料库需要收录各种体裁或题材的语料,由于所占比例的确定通常依据研究人员的主观判断,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语料的代表性。
(二)研究方法上的局限语料库翻译学主要采用的语料库方法和定量分析等研究方法,具有诸多优势的同时,也存在缺陷:(1)禁锢了翻译实践的创造性。
建立在大量语料描写和分析基础上的语料库翻译学研究具有很强的科学性,但译者往往将这些描写和分析当成翻译实践中不敢轻易突破的规范,翻译的创造性故而受到影响。
(2)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内省或演绎等方法的应用。
语料库方法的应用只能提供丰富的翻译实例或双语对应实例以及相关数据,回答了“什么”、“如何”,但不能提供关于翻译现象或翻译本质的解释,回答“为什么”这个任何学科研究的核心问题。
(3)易使研究沦为数字游戏。
建立在大量语料的描写和分析的基础上的语料库翻译学易让人迷信数字,一味强调量化研究,使得具体课题的研究内容往往会淹没于一大堆数据之中,甚至沦为数字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