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分析试题卷(课程代码06092)本试题卷分为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第1页至第4页。
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卷上按要求填涂,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第二部分第5页至第6页。
应考者必须在答题卷上按要求答题,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第一部分(共4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卷上将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 在职位说明书中,如“处理客户的电话咨询与投诉”,属于任职者的A.任务B.职责C.职务D.职责细分2. 界定工作对任职者的教育程度、工作经验、知识、技能、心理特征等方面要求的是A.工作描述B.工作规范C.职位评价 D•工作分类3. 最早提出“四民分业定居论”,将职业分工划为士、农、工、商四类并按职业属性聚居的人是A.管仲B.孟子C.荀子D.孔子4. 把工作分析列为科学管理原理五大原则的第一原则的人是A.丹尼斯•狄德罗 B•芒斯特伯格C.泰勒D.吉尔布雷斯5. 科学管理运动的创始人之一,被公认为是“动作研究之父”的人是A.泰勒B.斯科特C.巴鲁什D.弗兰克•吉尔布雷斯6. 被认为是斯科特对工作分析的首要贡献事件是A.面谈考核科学方法的形成B.制订了军衔资格标准C.入伍新兵分类D.编写了人事配置表工作分析试题卷第1页(共6页)7.由心理学家弗莱内根开发的,为工作分析提供了最真实、客观与定性资料,广泛应用于非结构化工作分析的方法是A.工作要素法B.关键事件法C.功能性工作分析法D.任务清单法8.侧重于调查工时利用、确定定额时间、总结先进工作方法的工作日写实法是A.个人工作日写实法B.访谈法C.工组工作日写实法D.观察法9.对某工人压实工序进行测时记录为:1.1s、l_3s、1.7s、1.8s、1.6s,按算术平均法计算,该工人在这道工序的标准时间是A. 1.4sB. 1.5sC. 1.6sD. 1.7s10.对不同组织内管理层以上的职位进行分析,最适合的方法是A.关键事件分析法B.问卷法C.观察法D.管理职位分析问卷法11.在工作分析信息收集中,以下属于外部组织或人员渠道的是A.职业数据B.职业信息网C.组织的上游供应商D.职位的任职者12.选择业绩标准的提取方法时,对职责目标十分清晰且易于衡量的职责,一般是以什么为导向A.时间B.结果C.关键点D.差错率13.在能力要素的等级界定中,具有较强的客观性,能引导任职者的行为改进的方法是A.人群百分位法 B•等级行为描述法C.利克特量表法D.比较法14.更适用中高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专业人员的任职资格构建的模型是A.胜任特征模型B. GATB模型C. HAY的冰山模型D. SWOT模型15.将职位与特定的级别标准进行比较,且对职位要素进行量化评价的职位评价方法是A.职位排序法 B•因素比较法C.职位分类法D.要素计点法16.在海氏职位评价方法系统中,技能、解决问题能力与职位责任两级因素权重分配为(70%+30%)的形态被称为A.上山型B.中间型C.下山型D.平路型工作分析试题卷第2页(共6页)17.机械型工作设计法是基于以下哪种原理的A. 科学管理原理B.工效学原理C.人际关系理论D.行为科学原理18.在柔性工作设计中,企业高层管理者、专业技术人才、市场开发人才属于A.核心员工B.内部员工C.外围员工D.外部员工19.对工作描述质量鉴定中,能准确反映工作描述有效程度的是A.精确性B.信度C.完整性D.效度20.检验工作分析结果,特别是用于解决工作分类问题的统计方法是A.组间差异统计B.因素分析C.聚类分析D.集中趋势分析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在答题卷上将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少涂或未涂均无分。
21.通常在以下哪些时机进行工作分析新组织成立时企业战略调整、业务发展变化较大时企业技术创新、劳动生产率提高很大时引入新管理模时式企业破产时22.美国的国家研究会成员莫里斯•威特立斯制定的工作能力指标体系有A•体能 B.教育能力C.能量消耗的速率D.编写工作经验E.工作负荷23.工作分析的访谈内容有A.工作目标 C.工作内容 E.工作的时间B.工作的范围与性质 D.工作的责任24.在收集与分析工作信息中,确定工作任职者所具有的最低资格条件有 A.必备知识 B.经验C.身体素质D.操作能力E.个性特征工作分析试题卷第3页(共6页)25.工作职责的基本特征中具有 A.完备性B.成果导向性C.稳定性D.独立性E.系统性26.确定工作经验的度量尺度有 A.正式教育程度B.社会工作经验C.职业培训D.司龄E.公司内部职业生涯27.海氏职位评价系统将付酬因素抽象为普遍适用的因素为 A.知识水平 B.技能水平C.解决问题能力 D•心理特质E.风险责任28.激励型工作设计法中,工作团队的类型有A.问题解决型B.多功能型C.技术型D.研究型E.自我管理型29.以下属于客观信息的A.有人认为今天气温21度B.李四体检体重75公斤C.据说小王一天完成了 1000个零件 E.温度计显示今天气温31度30.常用的多元统计方法有 A.多维度量表B.聚类分析C.典型相关关系D.抽样检查这个小组有10个不合格产品D.组间差异多因素方法E.因素分析工作分析试题卷第4页(共6页)三、名词解释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31.职系32.工作日写实 33.工作权限 34.测量 35.员工恐惧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36.简述测时法的基本功能。
37.简述基于战略的职责分解步骤。
38.简述工作分析在战略与组织管理中的作用。
'39.职位评价的原则有哪些。
.40.简述柔性工作设计的主要特征。
五、案例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41.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某公司财务部有5人,一位经理,两位会计,两位出纳。
两位出纳中,一位是银行出纳,另一个是现金出纳,他俩的工作有时交叉。
60多人的公司有5个财务人员,公司管理者觉得财务人员有点多。
但是没有根据,不知裁减谁才好。
公司就用岗位写实的办法进行调整。
记录他们每天都在做什么,看工作是不是饱满,或者说工作有没有重叠。
财务部的5个人每人用本子把他们每天的工作全部记录下来。
例如,几点到几点做什么,这样记了两周。
通过记录发现,出纳的工作确实很紧张,有一个出纳因为提款一天去了四次银行。
问他为什么一天去四次呢?能不能去一次就把款提了。
他说不行,因为公司规定一次提款现金量不能超过1万元。
另外,公司需要的现金量大,经常出现这种情况。
因为公司工作计划性差,造成出纳工作很忙。
找到问题后,如果能够改进,出纳就可以从两人减为一人。
问题:(1) 以上案例是通过什么样的岗位调查方法来查找企业管理中存在问题的?(2) 如果让你来对财务部的岗位进行调整和改进,你有什么办法?工作分析试题卷第5页(共6页)工作分析试题卷第6页(共6页)I42.阅读下列案例材料,然后回答问题。
A公司是一家从事软件开发与生产的股份有限公司。
A公司高层坚信,科学的管理能带来巨大的效益和收益,因此他们非常重视采用现代管理技术和手段。
在2009年10月公司专门找人对此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调研,进行了大规模的工作分析,并根据工作分析的结果,编制了各岗位的工作说明书,规定了各个岗位的编制,制定了各个岗位的薪酬水平。
在初期,这些变革确实给企业带来了高效率高收益,但是后来的发展却事与愿违。
从2010年7月开始,各部门经理就不断抱怨职务说明书不符合其部门现在的主要职责和任务,人员编制禁铟了其部门与公司的发展,薪酬水平也不能体现各岗位的实际工作,公司员工的士气大大下降等。
A公司现在正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
公司专门找人对此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和调研,得出的结论是,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产品生命周期逐渐缩短(大约为12个月)。
有了职位说明书后,降低了人力资源的使用弹性。
当今软件开发所要求的产品知识更新速度极快,相应的,任职人员的任职条件也会随之变化,刚刚通过工作分析所得到的职务说明书基本上不起什么作用。
所以该公司高层领导决定不再进行工作分析,也不再使用工作说明书和任何工作分析的结果。
问题:(3) 工作分析在当今社会所面临的困难有哪些?如何解决?(4) A公司高层作出不再进行工作分析,不再使用职务说明书和任何工作分析的结果的决定是否有道理?为什么?2015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工作分析参考答案(课程代码06092)一、单选B 2.B 3.A 4.C 5.D 6.B 7.A 8.B 9.A 10.D 11.A 12.B 13.A 14.C 15.D 16.C 17.A 18.A 19.D 20.C二、多选21.ABC 22. 23.ABC 24.BCDE 25.ABCDE 26.ABC 27.BCE 28. 29.BDE 30.AB三、名词解释31.职系是以工作性质为标准对职位所作的最基本层次的划分。
同一个职系的工作性质完全相同,尽管其工作的难易程度、责任轻重以及所需的资格条件不尽相同32.工作日写实是在岗位生产劳动现场,对整个工作日内的各种活动及其时间消耗,按时间先后的顺序连续观察,如实记录,并进行整理、分析、统计和研究的时间测定方法,它是最基本、最精细的时间研究方法。
33. 指根据该职位的工作目标与工作职责,组织赋予该职位的决策范围、层次与控制力度34.测量是按照某种规律,用数据来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即对事物作出量化描述。
测量是对非量化实物的量化过程。
35.是指由于员工害怕工作分析对其已熟悉的工作环境带来变化或者会引起自身利益的损失,而对工作分析小组成员及其工作采取不合作甚至敌视的态度。
四、简答题36. 1.以工序作业时间为消耗对象,为制定工时定额提供数据资料;2.通过测时,总结和推广先进的方法和经验并不断改进,减轻体力消耗和劳动强度;3.合理确定工作岗位的劳动负荷量,以便改善劳动组织,提高劳动生产率、4.为掌握岗位的劳动负荷量以及体力劳动强度分级提供依据;5.弥补其他工作分析法无法获得的工时数据资料37. (1)确定职位目的(2)分解关键成果领域(3)确定职责目标(4)确定达成职责目标的行动(5)形成初步的职责描述38. 1.实现战略传递 2.明确职位边界 3.提高流程效率 4.实现权责对等 5.强化职业化管理39. 1对岗不对人 2适宜性 3评估方法、评估标准统一4过程参与 5结果公开40.①所有岗位由管理岗位和员工岗位组成②管理岗位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以部门为管理对象的行政管理岗位,另一部分是以项目、业务为管理对象基础岗位③行政岗位和以项目、业务为管理对象的管理岗位层次划分相对应④在薪酬分配制度上,两种管理岗位坚持同层次、同待遇的原则⑤行政岗位可以横向流动到项目、业务管理岗位,反之也可以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