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院健康教育宣传材料

医院健康教育宣传材料

3、不要随地大小便。有的人为了图方便,在公共场所,特别是公园里随地大小便。这是一种很不道德的行为。因为随地大小便;可以污染环境和水源,创造苍蝇生长繁殖的条件,易传播疾病;同时,也伤风败俗。因此,大小便千定要到厕所里且做到完全入坑进池。些不懂事的小孩如在公共场所大小便,其家长或亲属应及时教育并将粪便擦洗干净。
▲结核病是如何感染、发病和传染的
结核菌主要通过飞沫传播,肺结核病人在其咳嗽,大声说话,打喷嚏时喷出的飞沫中含有结核菌,因此有咳嗽症状的排菌病人是最主要的结核病传染源.
健康人受到结核菌感染后,不一定发病,是否发病取决于结核菌的毒力和身体抵抗力的强弱,人体初次感染结核菌,通常无任何症状,但当抵抗力下降时可发病.
有针对性地选用保健品
已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要学会自我保健、自我防护、自我医疗,及时冲出亚健康状态。首先找出原因,及时纠正、避免。检查一下是否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及健康的心理状态;是否及时消除了疲劳。另外,对于中老年人有目的、适当的服用一些保健品,消除或避免亚健康状态也是十分有益的。比如,由于不良的饮食习惯造成的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虽然改变生活习惯是首位,但难以马上奏效,这时配以服用鱼油、卵磷脂可及时帮助身体降低血脂。工作紧张繁忙,经常处于疲劳状态的人除了必要的休息外,为及时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可服用洋参含片。西洋参的作用之一就是抗疲劳、增强身体免疫力。工作过于紧张的人,经常睡眠不好,可选用松果体素片,让我们睡个好觉,及时消除疲劳。
2.入浴
入浴是消除疲劳的简单方法,其主要效果在于温度的刺激,而刺激的强度又取决于水温和皮肤的温差。入浴的效果=温度差X时间来判断。高温浴指水温42—45℃,微温浴指水温36—39℃,冷水浴指水温15—20℃。不同的水温对消除疲劳的作用与效果与不尽相同。由于高温浴和冷水浴对人体的交感神经有刺激作用,所以会促使血压升高,血糖和白血球增加。而微温浴却能起到镇静作用。从入浴时的耗氧量来看,摄氏36度时的水温最低。水温每升高1度,脉搏则增加10次/分。所以入浴时间过长或频率,也会造成身体的疲劳。理想而有效的入浴方法是在40℃的温水浴盆中泡一会,再到盆外边洗边搓,一天两次,每次10—20分钟,浴后即上床休息。
健康教育宣传记录
(黑板报、墙报、画报、橱窗等)
时 间
2013年5月1日
形 式
画报
第05 期
宣传内容
遵守卫生公德 争做文明市民
遵守社会卫生公德,这是每个市民必须具备ຫໍສະໝຸດ 基本文明行为,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维护公共场所卫生。公共场所是人民群众共同活动的场所,公共场所的卫生必须依靠大家才能搞好。到公共场所活动时,一定要遵守公为卫生制度和公共秩序,不要乱丢果皮纸屑。不要随地吐痰,不要随地大小便,不要吸烟。当个人患有肺结核、肝炎、痢疾、红眼病等传染病时,不应到公共场所去活动,也不用公共生活用品,以防止传给他人。同时,要爱护公共卫生设施和树木花草。当发现有人破坏公共场所卫生或公共卫生设施时,应积极劝阻,必要时应向有关部门报告。
克服不良生活习惯
不良生活习惯能导致如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等疾病。吸烟、过度饮酒、高脂肪或过量饮食、缺少运动、睡眠不足、不吃早饭等不良生活习惯都会使我们健康的身体逐渐转变成为亚健康状态,最后导致各种疾病发生。因此我们必须摒弃那些有损于健康的不良生活习惯。
加强身心健康
当今知识信息时代、竞争激烈、工作生活节奏加快,使人们的心理压力、精神负担增大。心理压力过大,将导致心理失衡、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内分泌紊乱,引起各种疾病。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提高心理素质,是抵御疾病的有力武器。我们应该有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淡泊名利,知足而乐。
▲肺结核病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一)全身症状:
1、全身不适,倦怠,乏力.
2、发热:病人多表现为低热或午后潮热.
3、盗汗:多发生在半夜及清晨,病人不知不觉醒来,内衣已浸湿.
4,食欲不振,消瘦,体重减轻.
(二)呼吸系统症状:
1、咳嗽,咳痰:是肺结核病最常见的早期症状,开始为轻微或短促的干咳,可伴有少量粘液痰,常不引起病人的注意,常误认为感冒,气管炎随着病情的进展,痰量渐增多,多为黄白色或黄灰色粘痰.
2.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洗漱用具专人专用,勤洗手,勤换衣,定期消毒等.
3.咳嗽、打喷嚏时应用纸巾捂住口鼻,避免结核病菌通过飞沫传染其他人.
4.加强体育锻炼,生活要有规律,注意饮食营养和睡眠充足,保持健康心理,增强机体抵抗力,尽量减少发病机会。
“知识是最好的疫苗”,希望大家认真学习防病、保健知识,掌握科学的防病方法,并且不断增强自我保健意识,远离疾病,健康快乐每一天!
多吃卷心菜
科学研究证明,卷心采具有很强的保健功效。
卷心菜富含一种名为“硫配糖体”的物质,这种物质被证实具有防癌的功效,在所有的蔬菜中,卷心菜是“硫配糖体”含量最高的一种。科学家指出,每周食用卷心菜3—4次,就能有效预防乳腺癌、肠癌、肺癌等癌症。在烹饪卷
心菜时,应注意多用蒸的方法,因为蒸卷心菜能使其中的保健物质含量达到最理想的程度。
健康教育宣传记录
(黑板报、墙报、画报、橱窗等)
时 间
2013年6月 7日
形 式
黑板报
第 06 期
宣传内容
延年益寿的8个秘诀
延年益寿的8个秘诀
虽然不断发展的医疗保健技术使人们“长命百岁”的梦想变得越来越现实。然而,并不是单单依靠吃药就能健康长寿,良好的生活习惯对于人们而言其实更具有长远的意义。英国的一个科学小组通过数年的调查和研究,总结出了一套有助于延年益寿的方法。这套方法能使人们关注生活中最普通但却常常被忽略的方面,它包含了8个秘诀,简单易行,很具参考价值。
3.体育娱乐活动
要防止和消除疲劳,参加娱乐性的体育活动也是调整放松机体的好方法。每个人可根据自己的体力和身体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休闲措施,使神经系统得到休整,使身心疲劳尽快消除。国外的实验证明对健康人来说,运动量应当在不引起疲劳积累的范围内,越大越好,以取得超量恢复的效果。
健康教育宣传记录
(黑板报、墙报、画报、橱窗等)
定期做妇科检查
对于妇女而言,定期的妇科检查是保持健康的重要内容。
调查显示,在被确诊为患有子宫颈癌的女性中,大部分都没有在确诊前的三年时间里进行过妇科检查。认为自己没有患病可能、觉得妇科检查会让身体不适以及面对男性医生备感含羞等,是很多妇女不愿意去参加检查的原因。然而,对于身体健康而言,这些原因其实都是不值一提的。事实上,先进的设备和技术已经使妇科检查变成一个很简便的过程,花很短的时间来确保自己的健康,是最明智的选择。开车时请听轻音乐。
健康教育宣传记录
(黑板报、墙报、画报、橱窗等)
时 间
2013年3月12日
形 式
黑板报
第03期
宣传内容
疲劳与机能恢复
劳是一种生理性现象,只要不是因为疾病所造成的或者是过度疲劳,一般不影响身体健康。人体生理学认为疲劳对人来说是一种保护性的机制。同时疲劳又是一种运动量的标志。对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来说,疲劳是一种正常的反应,没有疲劳就没有超量恢复。当然前一次疲劳没有消除而新的疲劳又紧接着产生,积累起来就会造成过度疲劳,不利于身体锻炼,也不利于身体健康。因而及时有效地消除运动性疲劳显得格外重要。常用的方法有:
1.休息
休息是消除疲劳的必要手段。休息有主动和被动之分。休息的方式包括睡眠、静坐、卧坐、娱乐、变换运动内容等。一定量的睡眠对消除疲劳来说是不可缺少的。弗斯卡心理测验表明,睡眠如能达到6—7小时以上,身体状况就可以恢复到与前一天相同的水平。当然,睡眠的时间因年龄、性别有异。男子比女子长,年轻人比老年人长。而娱乐是消除疲劳的积极性措施。在疲劳时转换一种方式进行体力活动或精神活动,较单纯地安静休息更有积极意义。
艾滋病的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通过性、血液和母婴三种接触方式传播,是一种严重危害健康的传染性疾病。
艾滋病的传染源有哪些?
艾滋病主要通过血液、不洁性交、吸毒/静脉注射、母婴传播。
常见的症状及体征
1,全身症状
艾滋病患者的临床症状最常见的是反复出现的低热(约占72%),伴有寒战、消瘦、疲乏无力,体重下降(可达5~22公斤),继之极度嗜睡无力,不能支持平常的体力活动。
消除疲劳、提高身体素质
经常感到疲惫不堪,是典型的“亚健康状态”。紧张的工作生活节奏,会造成体力和脑力的疲劳状态,疲劳是人体一种生理性预警反应,提示人们应该休息。短时间地过度活动所产生地疲劳,经过休息是可以很快恢复的。但长时间地超负荷工作,再加上夜生活过多休息不好,就会产生疲劳的积累——过劳。过劳会损害身体健康,是健康的“透支”,长期下去,必引发疾病。注意合理安排工作、生活,劳逸结合。而且有计划、针对性地进行身体素质锻炼,会提高对疲劳的耐受性,提高身体素质避免滑向亚健康。
健康教育宣传记录
(黑板报、墙报、画报、橱窗等)
时 间
2013年01月06日
形 式
黑板报
第 01 期
宣传内容
艾滋病防治知识
什么艾滋病:它是由于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后引起的一种致死性传染病。HIV主要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使机体逐渐丧失防卫能力而不能抵抗外界的各种病原体,因此极易感染一般健康人所不易患的感染性疾病和肿瘤,最终导致亡
2、不要随地吐痰。随地吐痰,不仅严重影响环境卫生,而且还可以传播许多疾病。人的痰液中混有许多细菌,痰液干燥后,这些细菌随着灰尘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飞扬。健康人吸入这种带有病菌的灰尘便可能得病。像肺结核、流行性感冒、白喉、流行性脑脊膜炎等疾病都是通过被病菌污染的空气传播的。所以,我们一定要养成不随地吐痰伪好习惯。有痰应该吐在痰盂里;可以吐在纸片上丢进纸篓,或吐在手帕上;回家及时把手帕洗干净。
2、咯血及血痰
3、胸闷,胸痛.
4、气急.
因此,凡有咳嗽咳痰2周以上,咯血和血痰,胸痛2周以上,发热2周以上等症状中的任何一项,就应怀疑是否得了结核病,必须到正规结核病防治机构进行检查.
特别注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