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精选)在基层播种希望,让青春绚丽绽放

(精选)在基层播种希望,让青春绚丽绽放

在基层播种希望,让青春绚丽绽放
周至县第二中学
殷玥
在基层播种希望,让青春绚丽绽放
一片沃土可以滋养一株幼苗,可以成长一片森林,可以承载一方高楼大厦,同样可以哺育一个普通人一点点成长为可造之材。

基层就仿佛这片沃土,我们这些“三支一扶”的希望种子播撒在基层,学习、吸收营养、发挥自身热量并逐渐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给予社会一批新生力量。

2008年6月,我大学毕业,大学期间学习教育专业。

当我拿到毕业证书时,本能的意识到书读完了该找工作了,该学习适应社会,融入社会甚至去“闯闯”社会了。

刚刚毕业,一身书生意气的我,举手投足不知该往哪里去,便跟随一批批毕业生的脚步参加各类考试,并幸运地成为了一名“三支一扶”志愿者,从此开始了我的支教生涯。

曾经我怀揣着对大学的美好愿望走进大学学堂,那时我曾想或许有一天我会荣归故里,为这片贫瘠的土壤带来希望和财富。

在学校,我学习的是知识,收获的是财富。

我时常想起家,时常想着放假了,回家。

今天,我回来了,我是一名志愿者,虽然我并没有像曾经想的那样富有,但是,我即将要在这边天空下播种属于我们每一个志愿者的梦。

我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家乡的那片热土养育了我,使我从心底对农村有着一种深厚的感情。

我要用所学的知识在农村基层这片广阔天地里有所作为,倾我所学、尽我所能,在农村这片充满生机的田野上,传授知识、传播文明、播种希望,回报培养我多年的国家和社会。

其实在心里,我对基层的认识并不是那么的专业,从小生活在农村的自己只是知道那是生活条件比城市、城镇要稍差或者差很多的农村。

但是,土生土长的地方,是我生命的来源,我并不曾嫌弃她的贫穷与艰苦,我是这里的一份子,是这片土地培育了我,理所当然,我需要为她奉献我的青春,给这片土地带来新的希望。

因此对我而言,那不叫基层,那叫家乡。

“选择教师,就是选择奉献,扎根基层,就是播种希望”这句话从我上岗培训那天开始,一直深深的印在我的心里。

作为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村人,我知道农村的教育和城里教育的区别,为了缩小差距,奉献我的微薄之力,我义无返顾的选择了支教,在生我养我的农村土地上,播撒教育的希望,奉献火热的青春。

在上岗的第一天,我在日记本上写下这几行字:我有一个梦想,让自信伴随着你,让偏见远离你;我有一个期望,点燃希望之光,建设美丽家乡;我有一份心愿,在这片纯朴的大地上,践行我的使命:为了孩子的教育,奉献我的一切。

学高方能为师,不学无以成才。

刚刚走上教育岗位的我,是不能仅凭一腔热血改善农村教育现状的。

为了缩小城乡差距,为了要改观农村教育,在学校领导的大力倡导支持之下,我积极学习当前先进的课程理论,积极探讨课堂改革,践
行高效课堂的理论,大胆实践小组合作制,实现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把课堂真正的还给学生,让他们能在自由宽松的环境中学习进步,成为自己的主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努力的创新和改革中,孩子们进步很大,课堂上讨论激烈,学习气氛浓厚,孩子们学会了预学,共学,延学,能自己找出问题,还时不时的考考我;看着课堂上他们神采奕奕的样子,激情讨论的样子,自信满满的样子,我的心底绽放着微笑,我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孩子们的未来。

我也喜欢大城市的繁华,喜欢站在车水马龙的马路中间看车辆的川流不息,看人来人往,喜欢在高楼的脚下仰望它的容颜,喜欢在灯火璀璨的商城里穿梭,喜欢那多种多样的生活方式……无论是我生活了四年的城市还是我曾行走的那些繁华,或许都是我所喜欢的、所怀念的。

我想可能所有人和我都是一样的。

曾不止一次的幻想过工作的环境,独立的办公场所,独立的私人空间,充实的业余生活,丰富的其他活动……很多,所有能想到的一切美好事物,都像过电影的一样在自己的脑海里盘旋。

不过,如今我感受到的是每天除了忙碌的工作却还不知道自己一天做了什么之外,似乎再也感受不到其他了。

没有想象中的繁华,上班下班之后似乎便只剩下睡觉了,枯燥无味。

但是当每天躺在床上那一刻,已没有了那些不满与不悦,有的是我该做什么,怎么做;有的是好好做好自身工作,鞠躬尽粹。

此刻的我,在没有繁华的街灯下努力的工作,这里没有我所期待的,但是有无限我要做的。

我不再那么的浮躁,只是在梦想繁华的背后默默的哀悼青春,曾经浪费在虚无缥缈的岁月——大学里那无所事事的过往。

在岗位上,才会发现原来自己也可以这么有价值。

在这里,我们没有能力说,少了我这里便不能运转了如此的夸大自身的作为,但是,在这里,我们可以说,有我还是可以为这里的一角贡献绵薄之力。

志愿者,对于身边的朋友,是说不清道不明的身份,在他们心里,他们不知道这是个什么概念。

我们留在了人民群众最需要我们的地方,但是我们却无法向别人阐释我们的身份“来源”,这样的尴尬曾让我无奈不已,我似乎在集体的边缘做着组织需要我做的事情。

曾经埋怨,曾经伤感,曾经想要放弃,背井离乡,外出闯荡,可是我没有那份勇气。

我想,如今的这一切也是机会吧,不能轻言放弃,放弃了我现在拥有的,或许我就选择了放弃我的梦想,我的希望了。

转眼,我已经在这里呆了4年多了。

支教工作相对苦点、累点,但也有着广阔的天地,有着我们当代青年大学生施展才华的舞台,支教工作的磨练使我们的意志更加坚强、体魄更加强健、人格更加完美。

我记得一位支教同仁说过一句话“有一种工作,没有经历过就不知道其中的艰辛;有一种艰辛,没有体会过就不知道其中的快乐;有一种快乐,没有拥有过就不知道其中的纯粹”。

今后,在这里,怒放的生命之花,不是被无情摧残,而是将希望深种;在这里,我收获的是对如今工作的执着,对青春岁月的奉献,对家乡的支持,对未来道路的选择的坚
定;在这里,播种希望,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数万学子在山区挥洒青春,在田野放飞梦想,犹如一粒粒无限生机的种子,播撒在广阔的农村基层,茁壮地生长起来。

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肩负着党和国家赋予的神圣使命,而基层则是人才施展才华、实现梦想的广阔舞台。

“三支一扶”大学生,一个平凡却又光荣的名字,我为自己一生中能有这样的经历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这段基层锻炼的人生经历将会融入我的血液,永远铭刻在心头。

“到农村去,到基层去,到广大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这句响亮的口号必将继续召唤着一批又一批优秀大学生投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贡献才华,放飞梦想,绽放绚烂的青春!将服务基层进行到底,开拓不凡人生路,谱写生命的新篇章。

把希望播种于基层,把热血抛洒于基层,把青春奉献于基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