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上册

人美版八年级美术上册

3.《用装饰色彩来表达》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装饰色及其在艺术和生活中的应用,学习利用装饰特色彩进行简单表现。

2、过程与方法:通过装饰色瓷彩作品实例分析,了解装饰色彩的基本特征。

通过应用装饰色彩进行简单的色彩设计联系,来把握这些基本特征。

教学重点:了解装饰画在应色和造型方法上的特点,运用装饰色彩进行创作。

教学难点:能有创意地运用色彩,表现出装饰色彩的特点及风格。

教学过程:一:导入:自然界中的老虎和布老虎主体颜色有什么区别?布老虎的色彩有哪些特点?醒目、夸张、美观,具有浓郁的装饰风格(课件)二、讲授新课(一)装饰色彩的特点观察作品的色彩有哪些特点?作品的色彩给你怎样的视觉感受?色彩特点:鲜艳、饱满。

视觉感受:活泼、愉悦装饰色彩是在自然色彩的基础上,概括、提炼、想象、夸张后所形成的色彩。

它不受物象实际颜色限制,强调对比,充满想象力和浓郁的装饰风格。

色彩的对比主要包括:(一)色相对比(二)明度对比(三)纯度对比(四)冷暖对比(二)装饰色彩的运用初唐时期莲花飞天藻井,颇有隋代之遗风,花心呈五色转轮,四身持花飞天,在蓝天中乘流动彩云环绕莲花飞旋。

边饰卷草、方格、连珠纹样,以深、浅红为主,配以白、赭石、石青、黄、色彩热烈、变化丰富、华丽高雅分析莲花飞天藻井的色彩特点?为什么说它的色彩对比又和谐?分析莲花飞天藻井的色彩在色相环的位置?颜色有什么变化?试一试:用敦煌藻井色彩装饰花瓶三、作业实践创作一幅装饰画装点你的房间1、运用装饰色彩创作一幅装饰画。

2、使用本课花卉模板或者老师提供的素材模板,任选一组敦煌藻井色彩做色彩设计练习。

课后小结:展示作品:4.《用色彩表达情感》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能力目标:通过多种色彩活动,初步感知色彩情感。

2.过程方法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学会选择和运用色彩特性,培养学生对色彩的实际运用能力能熟练大胆地表达和应用色彩, 表现思想与情感。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学会用艺术点缀生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色彩情感的认知、运用色彩练习来表达情感教学难点:在T恤衫上运用色彩设计和表达情感。

三.教学方法教法:情境教学法、自主探究法,课件展示法、现场展示法。

学法:讨论法、练习法、展示法、评价法。

四.教学过程(一).情境设计:奥运会开幕式上林妙可表演《歌唱祖国》歌曲演唱。

学生进入课堂。

(二).导入师:这个女孩是谁?她在奥运会开幕式这么隆重的场合身穿红衣?有什么内涵和意义?(生:中国象征、喜庆吉祥、激动昂扬)色彩的情感是否天生就有的呢?是什么原因让我们有此共同的感受?师:色彩和人类一样富有感情,不同的色彩具有不同的情感特征。

导入课题:多变的颜色------色彩的情感(三).新授1.联想色彩、感悟情感师:说到红色,我们一般会联想到哪些事物?生:火焰、太阳、血液、红旗、春联、窗花……师图片补充。

师:看到这些图片,我们会产生什么样的情感体验呢?在哪些时候我们喜欢用红色呢?红色的服装会给我们什么感觉?(结婚或喜庆的日子。

热情、奔放、喜庆、热烈、有活力……)红是火的色彩,表示热情奔放。

在我国,喜庆的日子用红色,红色又是血的色彩,国旗用红色,因此红色象征着热情、喜庆、幸福、革命,另外它又象征着危险,因此红色被运用到了交通信号灯、消防车的色彩。

同时红色有时也给人以恐怖的象征。

粉红色,充满使人怜爱的温馨,在人感觉世界里应该是一种冷静的热,理智的情。

淡雅的爱,高洁的品。

由此可见,色彩的情感是怎样产生的呢?。

(人们在生活工作中逐渐形成了对色彩的某些特定的含义、感受和心理反映。

色彩在更多的时候是人对自然和社会的一种观感经验。

)2.自主探索、感知色彩情感刚才我们共同探索了红色在生活的应用与其情感的产生之间联系。

下面咱们分组进行色彩的情感的探索。

每组分配一种色相,进行讨论。

要求组长统计出该色彩的联想事物和可能产生的情感特征。

两分钟后依次汇报。

3.讨论结果展示:(1).蓝色:可以联想到蓝天、海洋、宇宙……自然界中蓝色的面积比例很大,寓意蔚蓝的大海和晴朗的天空,是自由祥和的象征。

蓝色的注目性和识别性都不是很高,但是给人一种冷静、清凉、深远的感觉。

蓝色是极端的冷色,具有沉静和理智的特性。

在西方“蓝色音乐”指的是悲伤的音乐。

(2)绿色绿色是植物的色彩,可以联想到绿叶、草原、蔬菜。

意味着生长,充满生命活力,是青春、生命、希望的象征,给人以安全、和平的感觉。

他的刺激性不高,是轻松舒爽、赏心悦目的色彩,对生理和心理的作用都很温和,所以绿色是大多数人喜欢的色彩。

它是未污染环境的标志;绿色代表安全通行信号,又是有点职业的专用色。

(3)黄色可以联想到光源、柠檬、油菜花,黄色还象征着丰收,意味着光明和希望。

黄色是有彩的纯色中明度最高的颜色,给人以光明、轻快、活泼的感觉,黄色的识别性强,注目性高。

多被运用到告示牌、马路斑线等地方,如交通信号灯红绿灯。

在中国,黄色是高贵与权威的象征。

为中国帝王的专用色;(4)橙色橙色的刺激性相对于红色来讲,显得弱一些,但是其识别性很强,象征热情又象征光明,橙色的性格很活泼,往往代表一种冲动、兴奋、温暖。

(5)紫色紫色与葡萄、紫罗兰、夜空联系密切,所以富有神秘感。

明亮的紫色可以产生妩媚优雅的感觉,女性对于紫色的嗜好很广泛(6)黑色、白色和灰色黑色联想到黑夜,是死亡的象征,欧洲以此色为哀悼色。

黑色又使人得到稳重、安静、庄严、庄重、坚毅,在视觉艺术中是一种可贵的颜色,往往用来表现庄严、肃穆与深沉的情感。

白色令人联想到白雪、白鸽。

往往给人以纯洁、和平、神圣的感觉。

在色彩中与黑色一样,被称为“极色”。

黑色、白色在中国的许多地方是人们哀悼死者时所用的丧葬颜色,代表着死亡与悲伤。

而这两种颜色在欧美则被做为高雅、庄重的婚纱或礼服的颜色,代表着纯洁。

灰色:感觉平淡、乏味、休息、抑制、枯燥、单调、没有兴趣、沉闷,想突出自己个性的职员职业装尽量慎选灰色。

象征:丧失、意志不强、颓废、高雅、精致、含蓄、耐人寻味4.小结:由此看来,色彩情感的产生,不是色彩本身就具备的功能,而是人们赋予色彩的某种文化特征。

当然这些色彩的的心理特征不是固定的,会受到民族传统、文化修养等的影响。

比如,黄色往往象征富贵,这种情感更多的是来自于秋天丰收的色彩;绿色往往象征生命与希望,这种情感更多的是来自于春天的万物萌生。

5. 冷暖色红色、橙色、黄色会让我们联想到火焰、阳光等事物,这些事物带给我们温暖的感觉,因此,我们把这类颜色称为暖色。

蓝色、绿色、紫色会让我们联想到蓝天、大海等事物,这些事物带给我们凉爽的感觉,因此,我们把这类颜色称为冷色。

6.不同的笔触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

教师演示在T恤上绘图。

(四).拓展·深化色彩情感课后建议学生从味觉、嗅觉等多方面联想中找出色彩带给我们的情感体验。

让学生课后尝试用剪贴、电脑绘画、版画等创作方法;总结五.结束语本节课我们一起认真参与并探索了各种不同的色相产生的联想及其情感特征,度过了这快乐的45分钟,虽然下课铃声已经响起,但是我们对自然、对艺术的探索将永无止境,愿同学们用自己的智慧吧生活点缀的更加美丽!5.《中国山水画》教学设计知识与技能: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感受历代画家是如何用山川之景抒画家之情的,初步理解对意境营造是画家追求的艺术境界,是山水画的灵魂。

学生能概括地表达出所喜欢的山水画的意境;或用学过的笔墨技法,画一幅有意境的山水画,并配上自己喜欢的诗句。

过程与方法:在教学中,运用提问法、讲授法、比较法、合作探究法、多媒体展示法,让学生在观察思考、比较、欣赏中的得到美的体验,领悟山水画的艺术美。

通过示范教学法,让学生近距离观看山水画的基础知识树石的绘画步骤和山水画的表现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注重培养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分析、理解,了解山水画的成就及有关画家,使学生热爱中国传统绘画。

教学重点:1、通过对山水画构图、空白、墨色的分析,使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是怎样表现意境;2、山水画的树石绘画步骤与方法。

教学难点:中国山水画的思想、技巧和形式表现;在山水画的树石绘画中体会笔情墨趣。

学习材料:教具:多媒体设备,山水画所需用具。

学具:风景照片、山水画、纸、墨、笔等中国画的必需用品。

教学过程一、对比了解、感受山水画的意境和不同的表现形式;展示图片:《富春山居图》元黄公望、《搜尽奇峰打草稿》清石涛、《张大千青绿山水画》《张大千浅绛山水》《万山红遍》现代李可染李可染中国现代画家,他的山水画重视意向凝聚。

出于对毛主席的崇敬,为了更好地表达毛主席诗词《沁园春.长沙》中“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意境,用积墨法画出山的厚重,大面积使用了朱砂来表现秋色,使秋色更红火、更热烈、更带有丰收后喜悦的气氛。

歌颂了欣欣向荣的时代。

他的画面结构,更让人感受到一种屹立千年的中国山水。

饱满构图,山势迎面而来,瀑布浓缩为一条白色的裂隙,用沉涩的笔调一寸一寸地刻划出来,绵绵密密地深入到画面的每一个角落,在一张纸上,表现出最大最丰富的内容。

教师小结:认识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追求意境的创造是中国山水绘画的独特的艺术传统之一。

1、画家的人生经历、理想以及对生活的感悟;当时的社会生活决定画家的意境风格。

2、多变的笔墨表现了无限的空间与意境3、中国画的意境调动了观者的主观感受,观者的文化修养、经历、情绪决定了对山水画审美感受的不同。

二、欣赏分析、用心体会欣赏中国画作品《平沙落雁》(播放古曲平沙落雁)。

1、请同学们总结一下画面:溪流、荒滩(荒漠)、弹琴的老人、大雁......2.讨论法(读画体会意境):在一望无垠、贫瘠的荒原上,没有树、没有草,没有野兔的奔跑、也没有牛羊的欢叫;有的只是那寸草不生的戈壁荒漠和那一阵阵卷带着黄沙的寒风掠过……。

总结:作者以最简洁的构图和笔法创造出一个无限开阔、空灵而又古雅的境界。

琴声、雁声、水声化合成诗一般的意境。

作者极其巧妙地利用了皮纸的性能,将沙滩与河水画得若隐若现,使画面满而不闷,简而不空。

三、知识与技能进一步分析中国山水画家是如何表现意境的1、位置经营,构图表现;2、“画中有诗,诗中有画”—诗意的追求;3、水墨韵味,墨彩交融中国山水画技能掌握之树石基础四、造型表现1、用中国画工具画一棵树木的造型;2、用中国画工具画一组山石,注意体现山石的体积与石头的质感;3、根据所熟悉的古诗词义,画一幅中国山水画。

教学小结: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追求意境的创造是中国山水绘画的独特的艺术传统之一。

在教学中要贯穿这一思想,技能训练是引导学生热爱传统艺术和民族文化的切入点。

1、介绍画家的人生经历、理想以及对生活的感悟;当时的社会生活决定画家的意境风格。

让学生体会不同的艺术风格和作品表现方法。

2、多变的笔墨表现了无限的空间与意境,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比较观察;3、中国画的意境调动了观者的主观感受,观者的文化修养、经历、情绪决定了对山水画审美感受的不同,对学生不同感受要给予肯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