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 对外开放课件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9课 对外开放课件


新课探究
浦东地处上海黄浦江东岸。改革开放以前,由于交通不便,浦东经济和社会发展 远比浦西落后。那里分布着破旧的工厂和阡陌纵横的田野,只有少量的商业区和居民 区。上海人一般都不愿意到浦东工作和居住,以致流行着“宁要浦西一张床,不要浦 东一幢房”的说法。
自从1990年中央宣布开发开放浦东以后,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政府抓住机遇, 利用上海的资金、技术等优势,加快对浦东的建设,浦东迅速崛起。一时间,数条黄 浦江地下隧道和杨浦、南浦等数座跨江大桥把浦东和浦西联系在一起,道路、绿地和 高楼大厦迅速取代了原有的农田和工厂厂房,“东方明珠” 电视塔等标志性建筑拔 地而起,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外高桥保税区、金桥出口加工区、张江高科技园区以及 浦东机场相继展露新姿……在很短的时间内,浦东就成为令世人瞩目的国际经济、金 融和贸易中心之一,并极大地推动了长江三角洲和整个长江流城的经济发展。
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 济特区,对外开放的“窗口”打开了。
经济特区是指国家划出一定范围,在对外经济活动中采取较国内其他地区 更加开放的政策,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允许外国企业或个人 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并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条件。 它的“特”主要是指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新课探究
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中,有三个重要的开端标志。
1
1978年底,中共十 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把 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 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 决策。十一届三中全 会是改革开放的开端。
2
1978年,安徽凤阳 小岗村农民首先实行分 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 这是农村改革的开端。
第三单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第9课 对外开放
学习目标 1 通过学习了解80年代初经济特区的创设,90年代初上海浦东
的开发开放,21世纪初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等历史史实。
2 掌握经济特区的概念、设立及意义,掌握对外开放格局的形 成和特点。
3 了解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对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产生的 深远影响。
新课探究
➢ 中国最早设立的经济特区中,深圳、珠海、汕 头三个城市属于广东,厦门属于福建。这四个 经济特区设在广东、福建两省,这是为什么呢?
①交通便利; ②靠近港澳,华侨多,有利于吸引侨资和港、 澳、台资金; ③有广阔的经济腹地为依托,资源比较丰富。
沿海地区对外开放示意图
新课探究 这些地区率先成为特区后有什么变化,我们以最早成为特区的深圳 为例一起来见证。
新课探究
特殊的经济政策体现在:特区的建设资金以吸收和利用外资为主,允许外 国企业或个人以及华侨、港澳同胞进行投资活动;对外商投资给予优惠和方便, 在进出口、减免税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特殊的经济管理体制体现在特区以市 场作为经济调节手段。
经济特区并未否定社会主义制度。经济特区是为了达到一定经济目的而设 立的特殊经济区,不是政治特区,经济特区仍然坚持社会主主权。
新课探究
经济特区的建立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原因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
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图片中的
深圳,40年前还是一个小渔村,
1980年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后,深圳
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改革开放前的深圳
新课探究
什么是对外开放呢?对外开放是指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上,遵循 平等互利原则,同世界各国发展经济合作和技术交流,它是加速我国现代化建 设的重大决策。
改革开放前的深圳
现在的深圳
新课探究
新课探究 1988年,海南岛经济特区建立。因此,我国先后两批共兴办了五处 经济特区。经济特区的建立给我国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什么重要 的影响呢?
设立经济特区,对引进外资、先进 技术和管理经验,推动国内的进一步改 革,扩大对外经济交流,发展社会主义 经济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新课探究 (3)国际方面: 当时中国所处的外部环境,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亚洲“四小龙” 等一批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经济腾飞,这一切都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提 供了难得的国际环境。
实际上,通过上述材料,我们还可以知道,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的目的是吸收外国的资金和技术来帮助我们发展。
新课探究 经济特区的建立
3
1980年,我国在深 圳最早建立经济特区, 这是对外开放的开端。
新课探究 经济特区的建立,成为全国的排头兵,是全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试 验田”,是中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它为全国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在 它的影响下,中国的对外放开领域不断扩大。
厦门经济特区
珠海经济特区
新课探究
对外开放领域的扩大
①开放沿海城市:1984年,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沿 海城市。 ②开辟沿海经济开放区:1985年,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 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③进一步开放:随后又把经济开放区扩展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其他沿海地 区的一些市县。1990年,上海浦东开发区建立起来。 ④沿江城市的开放:1992年,相继开放了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 ⑤内陆城市的开放:相继开放了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 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一大批符合条件的内陆市县。
新课探究
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原因是: (1)国际方面:20世纪70年代国际形势走向缓和,中国打开外交新局 面,取得了一系列外交成就。20世纪70年代,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 席位,与美国、日本关系相继实现了正常化。 (2)国内方面: ①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做出 了将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 ②材料中提到:邓小平认识到“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中国的发 展离不开世界”。
导入新课 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第二年即1979年
改革开放正式拉开序幕。改革开放顾名思义包括改革和开放两方面, 对内改革和对外开放是加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两个车轮。 通过改革开放,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现在 让我们一起走进1980年的中国,了解对外开放的情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