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体寄生虫实验(文字版 )

人体寄生虫实验(文字版 )

人体寄生虫实验
1吸虫
1.华支睾吸虫(肝吸虫)
虫卵形似芝麻淡黄褐色,一段较窄且有盖,卵盖周围的卵壳增厚形成肩峰,另一端有小疣。

卵内含一毛蚴。

最小蠕虫卵。

2.布氏姜片吸虫
虫卵呈椭圆形,淡黄色,壳薄而均匀,一端有一不明显的小盖。

卵内含一个卵细胞和约20~40 个卵黄细胞。

人体最大的蠕虫卵。

3.卫氏并殖吸虫(肺吸虫)
虫卵金黄色,椭圆形,左右多不对称,前端较宽,有扁平卵盖,后端较窄。

卵壳厚薄不匀,后端往往增厚,卵内含1个卵细胞和10多个卵黄细胞。

4.血吸虫
虫卵淡黄色,椭圆形,卵壳厚薄均匀,无小盖,卵壳一侧有一逗点状小棘,表面常附有许多宿主组织残留物,卵壳内侧有一薄层的胚膜,内含一成熟的毛蚴,毛蚴和卵壳间常可见到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的油滴状毛蚴分泌物。

2绦虫
1.曼氏迭宫绦虫
虫卵呈椭圆形,两端稍尖,呈浅灰褐色,卵壳较薄,一端有卵盖,内有一个卵细胞和若干卵黄细胞。

2.链状带绦虫(猪带绦虫)
绦虫卵:卵壳薄而脆弱,呈球形或近似球形,外面是较厚的胚膜,呈棕黄色,具有放射状的条纹,胚膜内是球形的六钩蚴,有3对小钩。

猪带绦虫孕节子宫分支不整齐,每侧约7~13支
猪带绦虫头节有4个吸盘,顶端有能伸缩的顶突,顶突上有25~50个小钩,排列成内外两圈。

成节:卵巢分3叶,即左右两叶和中央小叶
囊尾蚴:头节具有顶突和小钩,可寄生人体致囊尾蚴病。

肥胖带绦虫(牛带绦虫)
虫卵形态与猪带绦虫相似,光镜下难以区别
头节略呈方形,无顶突及小钩
牛带绦虫成节:卵巢只分2叶,子宫前端常可见短小的分支
孕节:子宫分支较整齐,每侧约15~30支,支端多有分叉
囊尾蚴:头节无顶突及小钩,不寄生人体
猪带绦虫与牛带绦虫对比:
3.微小膜壳绦虫
虫卵:圆形或近圆球形,无色透明。

卵壳很薄,其内有透明胚膜,胚膜两端略突起并发出丝状物,弯曲地延伸在卵壳和胚膜之间,胚膜内含有一个六钩蚴。

4.细粒棘球蚴绦虫
虫卵光镜下与猪、牛带绦虫相似
棘球蚴(即幼虫)圆形囊状体,为单房性囊,由囊壁和囊内含物组成,有的还有子囊和孙囊。

3线虫
1.似蚓蛔线虫
蛔虫卵分为受精卵和未受精卵,受精卵呈宽椭圆形,卵壳较厚,软壳外层有一层由子宫分泌物形成的凹凸不平的蛋白质膜,被宿主胆汁染成棕黄色,卵内有一个大而圆的卵细胞,在其两端与卵壳间可见新月形空隙,
未受精卵呈长椭圆形,卵壳与蛋白质膜均较受精蛔虫卵薄,卵内充满大小不等的折光颗粒。

卵壳厚而透明是蛔虫卵的主要特征。

2.毛首鞭形线虫
虫卵呈纺锤形或腰鼓形,中黄色,卵壳较厚,两端各有一透明塞状突起。

蠕形住肠线虫(蛲虫)
成了无色透明,长椭圆形,两侧不对称,一侧扁平,另一侧稍凸,卵壳较厚,分为三层,由外到内为光滑的蛋白质膜,壳质层及脂层,刚产出的虫卵内含有一蝌蚪期胚胎,
3.十二指肠钩口线虫
美洲板口线虫
呈卵椭圆形,两端钝圆,卵壳较薄,无色透明,卵内通常含有2到4个卵细胞,卵壳与卵细
4.旋毛形线虫
成虫微小细线状,虫卵在宿主骨骼肌内发育成熟的幼虫卷曲于梭形囊包中。

6.结膜吸吮线虫
成虫细长,乳白色,半透明,体表有明显的环纹,侧面观其上下排列呈锯齿状。

3.蠕形住肠线虫(蛲虫)成虫细小,乳白色,呈线头样,雌虫较大,虫体中部膨大,尾端长直而尖细,雄虫较小,尾端向腹面卷曲。

虫卵无色透明,长椭圆形,两侧不对称,一侧扁平,一侧稍凸,卵壳较厚,分为三层,由外到内为光滑的蛋白质膜,壳质层及脂层。

原虫
4叶足虫
1.溶组织内阿米巴
滋养体有透明的外质和富含颗粒的内质,具有一个球形的泡状核,核膜边缘有单层均匀分布,大小一致的核周染色质粒,核仁小常居中,周围有纤细无色的丝状结构。

2.结肠内阿米巴
滋养体,核仁大略偏位,核周染色质粒大小不一,排列不齐,胞质呈颗粒状,含空泡和食物泡。

成熟包囊具有八个核,未成熟包囊胞质含糖原泡和草束状的拟染色体。

5鞭毛虫
1.杜氏利士曼原虫
无鞭毛体,又称为利杜体,经瑞特染液染色后,细胞质呈淡蓝或淡红色,内有一个大而明显的圆形核,呈红色或淡紫色。

动基体位于核旁,细小杆状,虫体前端从颗粒状的基体发出根丝体。

前鞭毛体呈梭形,或长梭形,前端有一根伸出体外的鞭毛,核位于虫体中部,动基体在前部,基体在动基体之前,鞭毛由此发出。

2.蓝氏贾第鞭毛虫
滋养体纵切为半的倒置梨形,两侧对称,前端宽钝,后端尖细,腹面扁平,背部隆起,一对细胞核位于虫体前端1/2,
3.阴道毛滴虫
滋养体无色透明,有折光性,体态多变,活动力强,固定染色后呈梨形,前端有一泡状核,核上缘有五颗排列成环状的毛基体,发出五根鞭毛,4根前鞭毛和1根后鞭毛,1根轴柱纤细透明,纵贯虫体,自后端伸出体外。

6孢子虫
1.疟原虫
表格
2.刚地弓形虫
滋养体,速殖子呈香蕉形或半月形,一端较尖,一端钝圆,经吉姆萨染剂染色后可见胞浆呈蓝色,胞核呈紫红色,位于虫体中央,在核与尖端之间有染成浅红色的颗粒,称副核体。

隐孢子虫
昆虫纲
1.蚊
三种蚊成蚊的鉴别要点
翅有黑白斑,足无白环者为按蚊
翅无黑白斑,足有相间白环者为伊蚊
翅无黑白斑,足无白环者为库蚊。

2.蝇
成虫全身被有鬃毛
舍蝇,即家蝇。

灰褐色,胸部背面有4条黑色纵纹,体积较小。

大头金蝇,复眼深红色,颊部橘黄色。

巨尾阿丽蝇,青蝇。

颊部黑色,胸部暗青灰色,腹部背面有深蓝色金属光泽。

绿蝇,虫体呈绿色金属光泽,颊部银白色,胸背部鬃毛发达。

麻蝇,暗灰色,胸背面有3条黑色纵纹,腹部背面有黑白相间的棋盘状斑。

3.蚤
雌蚤有受精囊,雄蚤有上,下抱器。

印鼠客蚤,眼鬃一根,位于眼前方,雌蚤受精囊呈C形。

人蚤,眼鬃一根位于眼下方,雌蚤受精囊呈逗号状。

4.虱
雄虫腹部末端呈V字形,雌虫末端呈W形。

.蛛形纲
蜱体型大,无毛,表皮革质,颚体有口下板。

螨体型小,被毛,表皮膜质,颚体无口下板。


1.硬蜱颚体从背面可见,颚基背面有1对孔区,躯体背面有盾板。

雄蜱体小,盾板大;雌蜱体大,盾板小。

2.软蜱
颚体从背面不可见,颚基背面无孔区,躯体背面无盾板,雌雄区别不明显。


1.恙螨
幼虫寄生在人体,足3对,但成虫足4对,属于蛛形纲。

躯体背面前部有盾板,盾板上覆有5根刚毛,中部有2个圆形的感器基,由此生出具有感觉功能的感器。

2.疥螨乳白色或浅黄色,体型小,卵圆形。

颚体短小,基部嵌入躯体内,无眼无气门。

足4对,短粗呈圆锥形。

3.蠕形螨乳白色,透明,颚体宽短呈梯形躯体分为足体和末体两部分,足体腹面具有4对粗短的足,呈芽突状。

标本不易保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