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学戏曲——《甘洒热血写春秋》
学科:音乐
年级:四年级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正确学唱现代京剧《甘洒热血写春秋》。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体验各项音乐活动,了解京剧的发展历史、表现手段及行当分类等相关知识。
3、通过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体验京剧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热爱民族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学唱使学生感受体验京剧艺术的深厚文化底蕴。
教学难点:
学唱《甘洒热血写春秋》体验京剧与唱歌的不同之处。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电子钢琴视频片段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11 13 |5-| 15|15 |54 32 |1-||
二、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音乐游戏“京剧对对碰”
分别播放课件《苏三起解》、《报灯名》、《甘洒热血写春秋》、《包龙图打坐在开封-铡美案》选段
让学生分别说出这几段选段隶属于哪个行当
2、课件展示:介绍京剧的起源与发展
三、感受体验
1、教师范唱《甘洒热血写春秋》(做到:声情并茂、动作手势一定要表演到位)
2、体验与感受:你觉得唱京剧与唱歌有什么不同?(京剧更注重板眼、更讲究字正腔圆)
3、学生介绍《智取威虎山》的故事情节
4、视频欣赏现代京剧《甘洒热血写春秋》介绍:现代京剧
5、根据视频欣赏让学生体会杨子荣的英雄气概
四、学唱京剧
1、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唱词
2、分局指导学生视唱曲谱
3、分句指导视唱旋律再填词
4、指导演唱:
节奏:指导学生注意这段戏曲中的弱起节奏型的演唱处理
唱腔中托腔:着重联系“写春秋”这句托腔
5、完整表演唱并加入动作手势
五、拓展延伸
你还想了解京剧的哪方面知识?请课后收集资料下节课继续学习
六、教学小结师生再见
四年级学生学习态度积极,学生思维敏捷,接受能力较强,对于新事物有很强的兴趣,尤其是关于“国粹”京剧的学习上更加明显。
学生在教学中能够积极主动地运用音乐歌唱方式来演唱,做到声情并茂,但对于音乐的信息量还不够,再分析歌曲与歌曲的表现设计的能力还略显不足.尤其是对戏曲的了解更是少之又少,所以需要加强他们对于戏曲知识了解。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已经基本学会的《甘洒热血写春秋》这一唱段,下面我将具体分析一下这节课的教学效果。
这节课的教学对象为四年级三班的学生。
参照小学音乐学段目标,采取听乐赏析、歌曲演唱、表演律动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能在不知不觉的学习中学会这一唱段。
学生学习《甘洒热血写春秋》总体效果分析:
(一)学生已经基本上学会这一唱段
(二)本节课学生现已掌握的基础知识,具备的基本技能:本班学生大部分都对学会这段京剧兴趣浓厚,能主动练习,能较好的进行学唱。
(三)本年级学生不足的地方:1、在演唱戏曲方面,学生在长托腔和一字多音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气息的连贯性也有待加强。
2、部分优等生能根据提供的乐谱,很快的练习并掌握,后进生的学习积极性还有待加强。
3、节奏与音乐知识:本班的学生对弱起节奏的练习上还需要进一步加强。
改进措施:
1、加强音乐基础知识讲解,在活跃课堂的基础上让学生主动构建音乐知识。
2、加强识谱能力、理解音乐能力和表强器乐教学,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丰富学生表现音乐的手段。
3、在教学中,经常运用范唱方式于音乐艺术形象感染学生启发学生的艺术形象思维,使他们做到有感情地歌唱,通过艺术形象的感染来完成学生的思想教育。
4、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后进生,让他们也主动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体验学习音乐的快乐,享受成功的喜悦。
总之,教师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与学生平等相处,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并让美的音乐去触动他们的心弦,让音乐与孩子的心灵靠得再近一些吧。
京剧唱段《甘洒热血写春秋》选自现代京剧《智取威虎山》。
故事取材于曲波的同名小说《林海雪原》,“文革”中被确定为八部革命样板戏之一。
故事情节大意:解放战争后期,解放军某团参谋长少剑波率领小分队进剿盘踞于威虎山的座山雕匪帮。
威虎山地势险恶,侦察排长杨子荣主动请命乔扮土匪胡彪,以献联络图为名打入匪窟。
在百鸡宴前夕,智取栾平、计送情报,最后与参谋长率领的小分队里应外合,全歼匪众。
《甘洒热血写春秋》属于老生唱腔,西皮快二六。
唱段表现了侦察排长杨子荣胆大心细、足智多谋的形象,及其不畏艰险、勇于献身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甘洒热血写春秋》是一节学唱课,所以评测练习中关于知识方面的问题,都是在教学过程中解决的,没有专门设计练习题。
(一)、教学中关于知识的提问,学生已经基本掌握。
1、京剧的行当分为 生 、 旦 、 净 、 丑 。
2、下面拍号按照京剧术语的含义: 41
有板无眼 42
有板有眼 44 一板三眼
(二)、关于学唱的练习 学生在学唱方面的练习做的还是比较充分的,已经基本学会这一唱段,并且可以做到表演唱。
假如京剧中的动作、手势等,进行表演唱。
《甘洒热血写春秋》是一堂学唱结合的课程。
我在前半段的教学中安排以欣赏为主,使学生有了美的感受与体验,进而使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音乐审美能力。
让学生在欣赏视频之余,了解京剧四大行当,积累京剧的一些相关知识。
有所得也有所失,主要表现在课程的后半段让学生体验、学唱京剧选段上。
我在学唱选段的方式上还没有大的突破,学唱的方式比较单一。
这都有待有今后不断的去学习、探究、总结。
如何调动每一个学生学习音乐的积
极性,是今后教学的重点。
对于音乐教师而言,除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外,更需要有良好的课堂教学的能力,唯有如此,音乐课才能更有意义。
回顾这一堂音乐课浅谈体会较深的地方:
(一)利用戏曲欣赏,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本堂课的教学中,为了避免音乐课教学中单一传受知识、枯燥无味的教唱等,我用“音乐游戏”深入导引学生进行学习,让学生的思维随着“京剧的行当”这根主线进行和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又充分采用激励性学习方法,使前半段教学环环相扣,紧凑而不散乱,教学过程显得较为科学合理,使学生能积极主动的通过观察发现、感受到升华的艺术美,并觉得学习也是一种乐趣。
但是在一些概念的处理上,显得比较模糊。
(二)学唱与表演相结合,丰富课堂教学。
这节课如果单纯的让学生进行学唱,不仅达不到学唱的目标还很有可能打消学生学习戏曲的积极性。
为何不放手让学生在学习中动一动,满足一下表演戏曲的欲望又能玩有所得呢?这样即丰富了戏曲的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积极性主动参与音乐美的创造,无形中激发了学生创新的欲望,将益于将课堂学习推向高潮。
在教学中,使学生先对音乐产生浓厚的兴趣,感受、体验和表现音乐中丰富的情感内涵。
学生才会逐渐喜欢音乐,从而才能对音乐有更深一步的了解。
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从而使学生不仅做到现在受益,而且做到终身受益。
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音乐是听觉艺术,听觉体验是学习音乐的基础。
京剧的学习同样以此为依据,教师要通过各种有效的途径和方式引导学生走进京剧,在亲身参与聆听、模仿、表演活动的过程中了解和学习京剧艺术。
“推进京剧进音乐课堂”相关文件指出:京剧进中小学音乐课堂要培养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应该让学生学习一点基本的戏曲知识,听懂、学唱一些经典的唱段,了解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感受京剧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激发学生对传统艺术的喜爱之情,由衷的为我们有这样伟大的艺术感到自豪。
所以我们根据“音乐新课程标准”学习《甘洒热血写春秋》。
在学习中要紧贴新课标中的要求,做到让学生对于京剧这一认知领域的进一步扩展,体验感受京剧的魅力。
应注意引导学生对京剧的整体感受,以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和艺术的魅力吸引学生。
本节课是一节以京剧学唱《甘洒热血写春秋》为学习内容的四年级音乐教学,针对学生的年龄和学习的内容,我力求遵循“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在听、说、看、模仿、表演等音乐学习活动中,初步感受京剧表演的特征与魅力,激发学生学习京剧的热情”的指导思想设计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