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池梯次利用方案

电池梯次利用方案

不合格
铅酸与锂电技术状态对比
铅酸与锂电国标要求对比及主流铅酸与主流锂电供应商产品技术状态对比如下:
电池 类型
标准号
放电 率
铅酸与锂电国标技术要求对比
环境条件
55℃容 ﹣20℃容 量衰减 量衰减
容量衰减至80%循环寿命要求
铅酸
QC/T 742-2006 GB/T 18332.1-2009
3h
15-35℃,湿度25%-85%, 大气压力:86kpa-106kpa
PACK成本 (元/wh)
0.47
奥冠 12V50Ah 4S1P 48V50Ah 0.33C 3C(3S) 500次(0.33C&常温&85DOD)
34.4
410*350*172
0.58
比克 3.2V50Ah 15S1P 48V50Ah 1C 4C(15S) 1800次(1C&常温&85DOD)
140.3wh/kg
31
500us内关断回路,短路解除后,系统可正常 32
工作
33
单节/电池包超过规定电压,充电保护,单芯过 压:4.225V±25mV,或充电时,总电压超过
34
54.6V充电MOS关断,停止充电 单节/电池包超过规定电压,容量的放电保护, 35
单芯过放:2.5V±25mV
36
16 输入过压保护
≥85%
供应商 超威
单体参数 12V50Ah
拼组方 式
4S1P
模组参数 48V50Ah
持续放 电倍率
0.33C
铅酸与锂电同级别模组技术参数对比
峰值放电 倍率
PACK循环寿命(容量衰减至 80%循环寿命要求)
3C(3S) 500次(0.33C&常温&85DOD)
电芯能量密度 wh/kg
40.54
模组尺寸mm 400*350*170
450*148*136.7
0.95
国轩 3.2V52Ah 15S1P 48V52Ah 1C 5C(10S) 1800次(1C&常温&85DOD)
175.16wh/kg
450*150*115
0.95
总结:1、铅酸电池持续放电倍率能力远弱于锂电池(约3倍关系); 2、铅酸电池的峰值放电倍率能力弱于锂电池(约1.5倍关系); 3、铅酸电池的能量密度远低于锂电池(约4倍关系); 4、铅酸电池的体积密度远低于锂电池(约2倍关系); 5、铅酸电池低温衰减特性差与锂电池; 6、综合以上特性对比,梯次利用的电池不仅能满足两轮、三轮车电池使用需求,且性能远高于铅酸电池。
电池梯次利用项目背景
锂电池不断扩大普及的同时,由于其生命周期有限,温度特性差等因素,导致电池的回收及效率 利用问题也日益突出。如能合理利用锂电池本身的优势并能够在其有限的生命周期内结合金彭两轮、 三轮电池的技术需求进行回收二次利用。这样既解决了高速电池衰减带来的续航困扰,同时也解决了 两轮、三轮中铅酸电池所带来的能量密度低、体积大、循环寿命短、充电速度慢等一系列问题。
10%
45%
400次(0.5C&常温&100DOD)
25℃荷电保 持能力
≥85%
55℃荷电保 持能力
≥70%
锂电
GB/T 31486-2015 GB/T 31484-2015
1h
25±5℃,湿度15%-90%, 大气压力:86kpa-106kpa
10%
30%
1000次(1C&常温&100DOD)
≥85%
两轮锂电技术条件分析
以YD量产G5两轮锂电车为例进行分析:
G5电池包
BMS功能特性: 1、具有单体电压、总体电压检测,过充、过放告警及保护功能; 2、常温下静态电压采样精度可达≤±0.3%FSR±10mV; 3、具有充、放电电流检测,充、放电过流告警及保护功能,充电 电流显示为正,放电电流显示为负,常温下电流采样精度可达 ≤2%@FS; 4、具有电芯、环境,电芯高、低温告警及保护功能保护功能,环 境高、低温告警功能,常温下温度采样精度可达≤3℃; 5、短路保护功能; 6、具有充电均衡功能; 7、电芯容量估算功能:电池组满充容量、当前容量、设计容量可 以通过上位机进行设置,在进行完整充放电循环后容量可自动更新, LED电量状态指示功能; 8、上位机软件控制功能,可通过上位机软件方便地对过充、过放、 充放电过流、过温、欠温等保护参数,容量、休眠、均衡、存储等 参数进行设置; 9、采用隔离RS485通讯,预留UART和一线通通讯; 10、具有多种休眠及唤醒方式。
鉴于以上设想,我们提出电池梯次利用方案。本报告围绕梯次利用项目详细阐述了方案的可行性 以及经济效益。
4
电池梯次利用设计思路
单体电芯
材 料 回 收
再Hale Waihona Puke 利用拆解、 检测、 均衡路灯、储能、光伏风力发电等
PackVDA标准模组
Pack
Pack电池包
Pack 拆解、检测、均衡
标准模组
Pack装车使用
合VDA模组筛选检测 格
两轮锂电技术条件分析
YD G5锂电池系统性能及参数如下:
序号
项目
性能参数
21
1
对外接口
充放电共口(详细见接口定义)
22
2
电芯型号
松下BD
23
3 PACK规格
13S5P/6P/8P
4 PACK标称容量
48V15Ah/18/24Ah
24
5 PACK电压
38-54.6V
25
5 标准充电电流
3--6A
26
电池梯次利用方案
CONTENT

01 项目背景 02 设计思路

03 铅酸与锂电技术状态对比 04 两轮锂电技术条件分析
05 梯次利用方案设计
06 梯次利用效益分析
07 总结
电池梯次利用项目背景
近年来,在锂电池进入大规模应用阶段下,其产业发展也受到了各国政府的大力支持。我国同样 颁布了一系列相关政策性文件,旨在推进我国锂电池行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在政策引导下,国内锂 电池市场空间不断扩大,产量由2012年的1.2GWh上升至2018年70GWh。随着新能源汽车及配套 设施的普及度提高,以及国家政策的逐步落地,锂电池生产技术提升、成本下降等利好因素,未来 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电池需求将持续保持增长,预计2022年我国汽车动力锂电池产量将达到215GWh。
6 最大充电电流
7A/9A/12A
7 标准放电电流
1C
27
8 最大放电电流
2C持续,24Ah按照40A放电
9
过流保护
60A(500毫秒)
28
10 最高充电电压
4.2*N(N为电池串数)
11 通讯方式
485
29
12
SOC
自适应各种使用环境下精度<5%
30
13 短路保护 14 过充保护 15 过放保护
系统充、放电外部、内部短路保护,应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