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第六章-接待工作
(1)引导
★将客人引至会客处,请他稍候,然后通知上司。(引导客人前应
注意收拾好桌面上的重要文件,保存并关闭电脑中的重要文件。)
★如果是第一次上门的客人,秘书须陪同上司进入会客室,并为双
方做简单介绍。
(2)客人需要等候
★客人来的较早,被访者还不能接待,秘书应该请客人入座,递送
茶水,提供书报、企业宣传资料等供客人排遣时间,妥善招待等候。
案例2
一天上午,科研部办公室秘书小刘正忙着打 印一份重要的研发报告,这是下午杨部长要向总 经理汇报的。她想集中精力赶紧把报告打完,谁 知道,一会儿一个电话,叫她通知这通知那;一 会儿来一个人,让她解决这事那事。小刘忙得焦 头烂额。 正在刘秘书懊恼忙乱之际,忽然有人敲门, 心想:又是谁呀?但嘴里忙着说:“请进。”推 门而进的是一个四十几岁的中年男人。刘秘书见 他进来,只好强打笑脸致意:“您好!请问您有 什么需要帮忙的?”来人说:“我是泰达公司的 洪金龙,想见你们杨部长,今天早上约好十点见 面。”刘秘书一眼看墙上的钟,还差十分钟才到 十点,就是:“那您请坐会吧。”说完又低头忙 碌起来。
案例2
这时,坐在旁边的客人生气了,大声 说:“你这个秘书懂不懂先来后到的道理? 难道这就是你们公司的待客之道?我是小 公司的人,不配受你这个大公司秘书的接 待,既然我在你们公司是不受欢迎的人, 那我就先告辞了。”说完,摔门而去。刘 秘书一时愣住了,脸刷地一下红到耳根, 张处长也尴尬地站在原地。
案例3
接待的基本原则
热情服务,细致周到 一视同仁,礼貌待人
确保安全,内外有别
一、日常接待
1.迎接来访者 2.确定对方身份,查对预约登记 3.接待预约来访者 P152 4.接待未预约来访者 5.特殊情况的处理
1.迎接来访者
(1)在办公室内迎接
见到客人的第一时间
应立刻停止手上的工作和谈话,站起来,注视对方,面带微笑地主动问好。
意见的来访者,秘书要想办法为上司挡驾。 ★如果来访者的问题不需要上司解决,秘书应设法联系相关部门或 人员,看是否能介绍客人前去接洽。
(3)需要上司接待时,请示上司是否接受来访
★不要直接回答上司在或不在。 ★若上司不愿意接见,秘书要以上司不在或上司很忙为理由委婉拒绝。 ★若上司不在或一时联系不上,表示歉意,并请对方留言和留下联系方式 或酌情预约改天会见。
二、团体接待
1.了解来宾情况,确定 ◆学院评估,需要接待专家团 接待规格 ◆学院招聘会,需要接待多个 2.制定接待方案 企业的招聘人员 3.准备接待材料和礼物 4 .安排好食宿和交通 5 .迎接来宾 7 .宴请 6 .商定并印发日程表 8 .安排好会见、会谈事宜 9 .安排好参观、娱乐活动 10 .欢送客人 11 .善后工作
(2)在办公室外迎接
公司或大楼门口 来访者的工作单位或其下榻的宾馆 机场、车站、码头等(要考虑交通堵塞,时间留有余地)
2.确定对方身份,查对预约登记
(1)来访者是预约前来
把客人引至会客地点,然后通知被访者。
(2)来访者没有预约
了解对方的身份及来访目的后,视具体情况做 好分流接待工作。
3.接待预约来访者
上司临时改变注意
秘书要弄清楚上司究竟是由始至终不想见某个客人 还是今天不想见。
★如果时间来得及,提前通知来访者约会取消,避免人 家白走一趟。 ★如果上司只是今天不想见某客人,需请示上司与客人 另约时间。 灵活的借口: “实在对不起,深圳那边的工厂出了点问题,孙总将乘 下午5点的飞机去深圳,现在确实抽不出时间”
案例2
紧接着,刘秘书又听到有人敲门,她头也 没抬就高声说:“请进!”这次推门而进的是 科研部的常客,也是杨部长的老同学——市政 府科技处的张处长。刘秘书马上热情地迎上去, 说道:“张部长您好!您是来找我们杨部长的 吧?快请坐,我给您沏茶。”说完,手脚利索 地沏好茶端给了张处长。张处长接过茶说: “谢谢,今天有时间就直接过来了,想跟你们 部长谈谈市里那个项目的事情。他今天上午没 有别的事吧?”刘秘书忙说:“部长上午没什 么事,我这就带您过去。”说完,就要带张处 长到杨部长的办公室。
(4)来访者是上司熟悉的人
★上司熟悉的上级、客户、工作上的伙伴或亲属、朋友等,应引领
到会客室就座,并马上通知上司,按照上司的指示接待。
模拟
请两位同学进行模拟,一位扮演秘书,一 位扮演B公司的销售人员。销售人员突然来 访,说是部门经理的老朋友,想见刘经理, 秘书如何正确接待?
★辨别来访者是否认识上司一个办法:请来访者说 出经理的名字或其他一些重要特征,以此辨别来访 者是否真的认识经理。
2.握手的礼仪
(4)握手时间
★初次见面,握两三下就可以,时间以2、3秒为宜。 ★表达热烈的感情,时间可稍长。忌长时间握住异性的手。
(5)握手力度
★忌握住对方的手指尖 ★男士与女士握手时,一般不宜握满全手,只握其手指部位即可
(6)脱掉手套或墨镜
★男士在握手前要先脱下手套和帽子;女士可以戴着薄纱 手套。
11.善后工作
整理文件和资料、结算经费、撰写接待总结 等,并及时向上司汇报情况。
三、接待工作中的礼仪
1.称呼的礼仪 2.握手的礼仪 3.引导的礼仪 4.介绍的礼仪 5. 名片礼仪 6.沏茶倒水的礼仪 7.乘车的礼仪 8.宴请的礼仪
1.称呼的礼仪
(1)职务称呼
★周经理、杨院长、龚主任
表老 ——张澜字“表方”
2.握手的礼仪
(1)伸手顺序
★主人、长辈、上司、女士主动伸出手,客人、晚辈、 下属、男士再相迎握手。
(2)握手顺序
★先同性后异性,先女士后男士,先长辈后晚辈,先已婚者 后未婚者,先上级后下级,也可以由近及远地依次与之握手
(3)使用右手
★双目对视对方,微笑致意或问好,两手上下抖动 ★避免交叉握手(在基督教信徒眼中,这个动作被视为不吉利) ★表达热烈的感情,可双手握手
正在打电话
可用手示意,请来访者稍候,脸上应报以真诚的微笑,并尽快结束通话。
握手
面对来访者,秘书一般不主动伸出手与来访者握手,但如果来访者先伸出 手,秘书必须与之握手。
◆情景模拟
请两位同学进行模拟,一位秘书,一位A公司客户经理。 该经理第一次来访,秘书正在处理文件,请秘书正确接待。
1.迎接来访者
(3)会客结束
★礼貌送别客人,提醒和帮助对方拿好所带物品,主动帮客人取好
衣物。必要时,秘书还应将客人送至电梯间、公司大门或轿车边, 目送客人离去
★来访者离开后,应对来访情况进行记录。
4.接待未预约来访者
(1)礼貌地问清对方的身份和来访事由 (2)在权限范围内酌情处理来访者
★权限内秘书可自行处理,不用请示上司,尤其是对哪些上司不愿
★准备接站牌 ★客人到达,迎接人员应主动上前握手问候,并作自我介绍 ★双方介绍完毕,陪同客人前往住处或预定地点
6.商定并印发日程表
主方秘书与客方秘书商定具体的活动日程安 排,并将日程安排表印发给来宾和我方有关 的接待部门和接待人员,让每个人做到心里 有数。
7.宴请
◆婚礼接待
确定邀请的规格、时间、地点和出席名单 发出请柬 确定菜单 排定席位
(2)职称称呼
★博士、教授、将军等,李博士、郑教授、龚博
(3)行业称呼
★老师、医生、警官等,徐老师、王医生
(4)性别称呼
★先生、女士、夫人、小姐等,罗先生、杨女士、麦小姐
(5)姓名称呼
★老吴、小徐、小郑
对德高望重的长者,一般可在姓氏后加“老”、“公”等字。表老、 润公
润公 ——毛泽东字“润之”
5.特殊情况的处理
同时接待多批来访者 协助上司暂停或中止会客 上司临时改变注意 接待投诉的客人
同时接待多批来访者
(1)一般情况
★先来后到,一视同仁的原则接待
(2)特殊情况
★先来的客人无既定目的,后来的客人有要事商谈; 先来的客人是评级、下属,后来的客人是上级、贵宾。
在征得双方的同意后,可与后来客人先谈。
接待工作
主要内容
日常接待 团体接待 接待礼仪
接待工作的重要性
涉及面广 直接影响公司的形象
案例1
一次,A公司召开座谈会,邀请B公司参加, B公司到会人数为15人。为方便工作、密切A公司 与B公司的关系,A公司决定,会议结束后共进晚 餐。 负责这次接待工作的秘书小张接到任务后, 慌慌张张来到宴会现场安排。谁知道,忙中有错, 小张拟写宴席座位方案时,漏写了应编在主桌的 B公司冯副经理,这样一来,席桌上的入席人员 座位名单中就缺少了B公司冯副经理的名字。入 席时,站在旁边的秘书小张突然看到冯副经理在 找座位,不由得心里一惊,头上直冒冷汗。如果 你是秘书小张,你应该怎么办?从中应该吸取什 么教训?
婚礼当天-迎接客人 婚礼当天-入席
婚礼当天-致辞和祝酒 婚礼当天-结束宴会与告别
8.安排好会见、会谈事宜
布置会议室、排定座次、合影安排、发言材 料、产品陈列、操作展示、茶水服务等。
9.安排好参观、娱乐活动
秘书陪同、介绍,并负责交通、餐饮、联络 等工作。
10.欢送客人
秘书应提前为客人代办好车、船、机票,陪 同上司或相关热暖前往机场、车站为来宾送 行,也可以去客人下榻的酒店送行。
1.了解来宾情况,确定接待规格
(1)来宾的基本情况
★人数、此行的目的、姓名、性别、年龄、职务、民族 (国籍)、信仰、生活习惯、抵离时间、乘坐的交通工 具、航班、车次等。
(2)接待规格——主要取决于接待方主陪人的身份
★高规格接待——主陪人员比主要来宾的职位高 ★对等接待——职位相当(最常用) ★低规格接待——职位低(主要用于基层单位)
一天上午,张秘书正在打印公司的销售计划,这时,来了 一位不速之客。“李总在吗?”客人问。 “预约了吗?”张秘书张口就问,姿势没有任何改变,双 眼仍盯着计算机显示屏。 “约什么约!我要找你们李总谈谈!” 小张朝客人瞟了一眼,觉得有点眼熟,但是想不起是谁, 说:“你等一下。”说完起身走向斜对面会客室找李总,将客 人一个人留下。在会客室里,小张告诉李总,有人找他,小张 说:“有一点眼熟,好像是来讨债的。”李总不愿意见,小张 顺利请示了如何处理销售计划中几个敏感数据的问题。 几分钟后,张秘书回到办公室对客人说:“李总不在,你 回去吧。”客人表示不信,接着双方产生了激烈的争吵。 半个月后,销售部向李总反映,本公司销售机会泄露,部 分客户的业务被别的公司抢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