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成功的实验教案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一、破题导入,读题质疑(4)1.板书“成功”①读读这个词。
能说说它的反义词吗?(生说:失败)②怎么理解“成功”?2.学生讲成功的经历,并说说当时的感受。
提问:你有成功的经历吗?和小伙伴们一起分享吧!生说师结:成功需要毅力;成功必须付出;成功要善于观察,多思考??3.揭题质疑听了你们那么多成功的经历,让人振奋激动,接下来,我们也要学习一篇与成功有关的课文,它就是 ,你们把课题读出来。
(板书1:一次成功的实验)①这就是大家成功的经历,我们成功地把标题读标准了。
②疑:看到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生自由说)师归纳: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大致有这几个a谁做了这个实验?b怎么做的这个实验?c实验的结果是什么?(副板书2:谁怎么结果)就让让我们带着这些疑问,赶紧读读课文,去当年实验的场景中寻找答案。
二、整体感知,把握大意(12)1.自由读文,提出读书要求。
(请同学们自由读读课文)(1)1)给课文标上自然段,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思考:课文究竟讲了一件什么事?2.认读词语反馈。
(课文读完了,来看看这些词语,你都会读吗?)(5)1)会读:锤子、堵在、获得(指名(评:不错,你读得很标准,是个不错的小老师!)、齐读(评:大家成功地读准了它!真能干!那下面这些字会写吗?))2)会写:教育家瓶子系着绳子茶杯危险顺利他俩不假思索激动堵在获得) A自由书空写一写。
(伸出小手指,自己读一读,写一写,哪几个字需要老师帮忙的。
)B指导书写、读音:“绳”字读音,“系、索”和“茶”的范写。
)副板书:(系、索、茶)(这里面要来帮帮忙的一是绳子的绳,绳字什么音?(绳字后鼻音、翘舌音),第二个要帮帮忙的是系、索、茶这三个字。
)3)齐读,读出节奏。
(接下来,把这些词语齐读一遍,注意要读出我们的节奏。
)4)多音字指认。
(假,系)(这里面啊,有两个多音字,你找到了吗?(自由说)是的,那我说放假,你说。
我说关系,你说。
)3.概括文章内容。
(我们成功地攻破了词语,课前提出的这三个问题都解决了吗?)(4)1)是谁?做了什么实验?结果怎样?(指名说)2)根据提示说完整。
(根据刚刚回答和屏幕上的提示,结合标题,将谁、什么实验、结果怎样,这三个问题的答案串起来就是主要内容,谁想试试?)教育家让三个学生,三个学生,最后游戏。
评:这是一次成功的尝试!3)用自己的话说清楚。
(谁来挑战,不看屏幕,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
)评:孺子可教也!一点就通。
4)老师总结概说。
(一位教育家在一所小学让三个孩子做“逃生”的游戏。
这个实验已经做过多次但没有成功,而这一次却获得成功。
)4.梳理文章(2)1)再读课文,梳理思路。
(再读一读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实验的操作过程?)(指名,板书:(4—6)这样很快课文就被分为三部分了,那么(1—3)自然段写的就是实验准备,最后(7—11)自然段就是实验后的内容了。
(板书:实验前、经过、后)这样,文章分成三部分,非常清晰了!三、重点品读,多维对话(20)1.感悟成功(2)1)提问:(孩子们,既然这是一次成功的实验,那你是从哪句话知道这个实验的是“成功”的呢?,自由读一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读(4—6)自然段。
3)指名回答:(“三”字刚出口,三个学生就顺利地把小铅锤一个一个提了出来。
)(从这句话中,哪个词语可以看出是实验是成功的?(顺利))这时候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那我们得带着高兴、自豪、激动的口气来读一读这句话,全班一起来“顺利”一次吧!。
)4)齐读。
2.一问一答,重现实验前准备。
(3)1)提问:(实验是成功了,那你知道三个学生要在什么规定下取出小铅锤吗?)(课文的那几自然段写了?)((1—3)自然段)2)齐读实验前的规定。
3)老师引导概括:教育家准备了(一个瓶子、三个铅锤,)把三个铅锤分给三个学生,让他们拿着(绳子头),然后把三个铅锤分别放进瓶子里。
它们分别代表三个学生,教育家要(往瓶子里灌水),让三个学生从瓶子里“逃生”,但瓶子口很窄,一次只能出来一个人。
3.创设情境,理解“危险”。
(2)1)一切准备就绪,随着实验的进展,三个学生遇到“危险”了,教育家在实验中做了什么,说了什么?(教育家拿起茶杯向“井”里灌水,他一边灌,一边喊:“危险!快上来!一??二??”)2)情景带入,指导朗读。
如此危险的场景,是火灾来临之时,或者是洪水来临之时,你当时的心情会如何?(紧张)就请你带着这种危险的感受读读教育家的话?3)齐读。
(评:真让人感觉到了危险!)4.险境后的反应(1)师:面对险境,接受实验的学生是怎么说怎么做的?(指名)(一个女孩低声对两个同伴说:“快!你第一,你第二,我最后。
”)(小女孩不假思索地说:“有了危险,应该让别人先出去。
”)5.反馈交流:(指名读,总结成功的原因)(4)(谁来读一读,并且说一说,你的体会。
)1)读强调了“第一、第二、最后”。
说说你的体会吧?你从中知道成功的原因了吗?板书:(有序)。
这就是成功的原因。
大家一起把这种有序读出来?(齐读)2)重读了“你、你、我”。
你有什么感受?对,这就是一种合作。
正是实验成功的又一个原因。
(板书:合作)(跟他有同样感受的同学一起来读。
)3)你知道实验成功还有什么原因吗?(先读,再讲出感受)在危急的时候,把方便,安全让给别人,把危险留给自己,这样的品质实在难能可贵,用一个词概括就是(板书:先人后己)。
(请全班女生读出小女孩先人后己的品质。
)6. 抓住“不假思索”。
(2)1)读这个词。
(这里面有个词语,特别能表达出小女孩的“先人后己”的品质,是哪个呢?)(不假思索)2)说说意思:(那谁知道不假思索是什么意思呢?)3)句子扩充。
(用“不假思索”填充句子。
)A公交车上,见到老人上车,我不假思索地()。
B自由说一句话。
(那请你用“不假思索”说一句话吧!)评:同学们能活学活用,老师很高兴!7.总结原因,实验演示。
(1)1)正因为小女孩的这个不假思索的决定,让实验有序、合作地进行,加上孩子们懂得先人后己,所以这次实验取得了成功。
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实验演示的过程吧!2)成功的实验演示。
8.实验成功后(2)1)实验成功后,教育家的感受怎样?课文中用了哪个词语。
(激动)2)这位教育家为什么激动地抱起女孩,好久才放下? (指名读教育家说的那句话。
)(师概括说:教育家的这个实验已经做过很多次了,都以失败而告终,而这次竟然成功了,多么不容易啊!)3)失败的实验演示。
(那你们想看看以前的实验演示吗?(想)那就请坐正。
)4)总结原因。
(看完了演示,根据失败的演示,根据相关的词语说说以往实验失败的原因。
)(正是因为以前每次孩子们都争着往外拉铅锤,导致实验失败,可见呀,面对紧急情况,还需要冷静,理性地分析呢!)8.分角色朗读。
(3)1)指导分角色朗读(孩子们你们有没有注意到文章有个很大的特色(以对话形式出现),那对话应该怎么读呢?)1)自由分角色朗读。
(接下来,同桌之间自由分角色练习朗读,注意读好人物对话的不同语气,等下老师要请表现最棒的一组来示范。
)2)请一组示范,其他人都是作者。
(评:感觉你们真大的到了实验现场一般呢!)3)男女生分角色。
(哇!这么多组想读呀,那我们全班一起来吧!老师是作者,男孩子当教育家,女孩子当实验中的小女孩。
)四、畅所欲言,积累升华(4)1.说一说(2.30)同学们,相信你们此时心中一定有话可说,你想对他们说什么呢?(自由发言,注意将句子说完整,及时评价,补充。
)我想对教育家说。
我想对小女孩说。
我想对那两个小男孩说。
2.你还知道哪些名言是写像本文中的小女孩的这种合作、奉献的品质的吗?(1.30)1人心齐,泰山移。
2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
3二人同心,其力断金。
4先人栽树,后人乘凉。
5送人玫瑰,手存余香。
师:在公交车上,我们能做到你我谦让,尊老爱幼。
在上下楼梯,井然有序,文明懂理。
面对困难,冷静思考,团结合作,很多难题都不成问题了!今天的课就上到这儿,下课!板书设计一次成功的实验不假思索(1-3)试验前(4-6)实验经过原因:1.有序 2 .合作 3.先人后己(7-11)实验后《一次成功的实验》教学设计三年级一班闫宁【教学背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一次成功的实验》讲得是一位教育家在一所小学让三个小学生做逃生游戏。
这个实验已经做过许多次却都没有成功,而这一次却获得成功。
实验说明了合作才能成功,也赞扬有了危险先为别人着想的高尚品质。
课文可分为实验前、实验中、实验后三部分。
叙述顺序清楚、结构明晰。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是让学生读懂课文内容,受到与人合作、先人后己的教育。
通过人物的动作与语言体会实验成功的原因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
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地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教学目标】1、学会3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
正确读写“成功、实验、教育家、绳子、代表、茶杯、危险、顺利、如实、不假思索、激动、获得”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领悟小女孩有了危险,先为别人着想的美好品德,培养合作精神。
【教学重难点】通过人物的动作与语言理解这次实验成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懂得要团结,心中要有他人。
【板书设计】 30、一次成功的实验谦让有序先人后己——我最后团结合作齐心协力——一个一个【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读题质疑1、同学们,自从我们进入了三年级,就开始接触了一门新的课程——科学。
在科学课上,我们最常做的要数实验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实验的课文,名字就叫做《一次成功的实验》(板书:30、一次成功的实验)。
2、读题。
我们知道,学课文从题目开始,谁愿意读读课题?读了这个课题之后,你想知道什么?(指答)3、看来,大家都是善于发现问题的孩子。
学贵有疑,有了疑问才会有学习的兴趣。
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吧。
注意,在读的时候要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停下来多读几遍,读通顺了再往下进行。
好,现在请你出声的朗读课文。
二、初读感知、识字辨析1、好了,很多同学已经读完了,谁说说通过阅读,你能回答刚才的哪个问题?(指答)老师发现,其实我们回答的问题还存在着许多不全面的地方,那是因为我们并没有把课文读懂吃透。
要想全面的把握课文,你的生字一定要过关。
先来考考你们!(出示生字:瓶子绳子铅锤茶杯代表实验危险顺利成功激动获得教育家如实不假思索三个系着绳子的小铅球)找人读读,你有不同的意见吗?那请你跟着老师读一读。
2、这个字(出示:系)我们似乎有争议,那是因为它是——多音字。
多音字因为语言环境的不同,意思也就不同,读音也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