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缠论走势分解第四章--操作心得

缠论走势分解第四章--操作心得

缠论心得:如何抄底(一)抄底,非常醒目话题。

能够每次准确地抄底,是每位股票投资者梦寐以求的“最高境界”之一。

抄底与抄低,一字之差,两类投机,两种结局。

因果随缘,三年时间的缠论学习和实践,我终于成长为了一个合格的“散户”,原因其一就是我对“抄底”这个概念已经有了结构性的操作理念。

在此,抛砖引玉,与大家交流共勉。

看这篇文章,对读者有两个基础要求,否则,肯定对你意义不大。

其一,你已经系统地学习缠论一年以上了,已经有了比较扎实的缠论知识功底。

其二,对一个走势的生长过程有了比较完整的结构性认识。

缠论,非常经典。

“级别联立的观察视角”和“三类买卖点的判断操作”是缠论中最璀璨的两颗智慧明珠。

我的“抄底”操作理念便是来源于此,实践于此。

底部是有级别的。

抄底,同样也要分级别进行。

底部是有结构的。

抄底,同样也要按一、二、三类买点进行。

以上两者相结合,以本级别和次级别为描述对象,综合进行应用,便产生了九类抄底方法,综述如下:走势的复杂性决定着“法无定法”。

这九类方法各有优缺点,实践中我们可以取长补短,综合使用。

我比较侧重“二中2法”的实盘操作,下一节就重点谈谈这种方法。

缠论心得:如何抄底(二)“二中2法”,简单说就是:在本级别的2买区域中找到次级别的2买抄底。

这句话,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可就是一个系统性的操作方案了,主要有以下3个步骤:第一步,“马后炮”,判断本级别向下背驰。

背驰,是缠论中非常关键的一个判断理论。

我们要抄底,第一个原则就是一定要在本级别走势向下背驰之后进行!向下背驰,从结构上区分可以分为N下背驰、盘下背驰和趋势下背驰三类。

1、N下背驰:适合周线以上走势图(不低于日线级别)抄底。

2、盘下背驰:适合日线以上走势图(不低于30F级别)抄底。

3、趋势下背驰:适合5F以上走势图(不低于1F级别)抄底。

背驰的当下判断,是缠论大师们玩的“游戏”,我们这些“凡人”一般是把握不了的。

也就是说,本级别的一买,我们是很难操作成功的。

原因是当走势“生长”到背驰段后,我们仅仅能十分肯定地说:这里就是背驰段了,有可能发生背驰。

但最终能不能发生背驰,什么时候发生,我们就无从而知了。

我们能做的只有等待,同时关注着走势的进一步“生长”。

突然,走势开始反弹了,在纠结和疑惑的心态中,一个次级别的反弹走势“生长”出来了。

这个时候,我们才能带着有点遗憾的心情比较肯定地说:看看,背驰了吧!。

在这个本级别的一买“拐点”,有缠友会马上指出,“一中1法、一中2法、一中3法”不是能更准确地抄到底吗?理论上是这样。

但是在实盘中,走势是非常灵活的,特别是在5F及其以下级别的时候,即使是标准的“区间套”结构,也不一定能最终背驰成功。

所以,这三种方法在低级别实践中都面临着较大的背驰失败风险。

相比较而言,在这三种方法中,我认为“一中1法”最不适合普通的散户,即使是缠论顶级高手,这种方法也仅仅适用于“投石问路”的头寸操作。

“一中2法”适合两种情况抄底,第一情况是在比较大的级别抄底,例如30F及其以上级别;第二种情况是在比较小的级别抄底,但你是缠论高手,资金调度灵活,又有非常严格的交易纪律,一旦背驰失败,能马上有效地退出交易程序。

而“一中3法”的安全性就比较高了,“缠论小学生”的水平都适用。

不过,底部的结构往往是比较复杂的,不是每个本级别的一买区域都有次级别的3买结构,“尖底”一般都有,而“平底”一般都没有,有兴趣的缠友们可以自己深入研究一下。

所以,这种方法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第二步,“虎头马”,分类评价反弹力度。

一个次级别的反弹走势“生长”出来后,我们确认了本级别走势的向下背驰。

这个时候,我们能大胆地建仓抄底吗?回答是否定的。

因为比较尴尬的局面是:本级别背驰之后,是反弹,还是反转,我们也是不能当下确认的。

缠论中“背驰转折”定理描述的三种情况很清楚地说明了这一点。

为了最大程度上避免本级别背驰成功后“生长”出来一个最弱的向下扩展走势,我们可以对反弹的力度进行评价,筛选出一些适合抄底的情况来回避风险。

所以,我们要抄底,第二个原则就是一定要选择强势的反弹结构!那么,如何判断反弹的力度呢?我们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分类评价:一、次级别反弹的走势情况。

1、N上背驰(最弱的情况)2、盘上背驰(较弱的情况)3、趋势上背驰(较强的情况)以上走势的示意图,大家可以参考本文第一步中的三类向下的背驰结构,不过,一定要把图反过来看就是了,呵呵。

二、次级别反弹的结束高度。

以趋势下背驰为例,参考趋势下中枢B的ZD和ZG点,分类如下:1、回到ZD点之下(最弱的情况)2、回到ZD点到ZG点中间(正常的情况)3、回到ZG点之上(最强的情况)依照以上两个方面的分类评价指标,当第一个次级别的反弹走势“走”出来后,我们马上就能判断出这个反弹的力度如何。

然后,我们需要做的就是选择和占据最有利攻击地形,“立马屯兵”了。

抄底,你会选择以上哪些情况下手呢?呵呵,自己的地盘自己做主吧!第三步,“立马车”,关注回调守买点。

一个次级别的反弹走势“生长”出来后,我们确认了本级别走势的向下背驰。

再通过对反弹力度的分类评价,我们也选出了适合抄底的强势对象。

这个时候,我们就能大胆地建仓抄底吗?回答还是否定的。

因为更为尴尬的情况是:本级别背驰之后,即使是强势反弹,最终能否反转成功,我们也是不能当下确认的。

大家都知道,在“一笔破坏线段”的结构中,再下一笔使得向下线段继续延伸的情况比比皆是。

特别是在比较灵活的个股走势中,这种情况就更加常见了。

这里,我给大家共享一个个人的重要缠论观点:一个向上线段的构造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成功构造一个“高右脚”结构。

高右脚结构,顾名思义就是回调不创新低。

有兴趣的缠友可以进一步研究一下。

通过第一步和第二步的筛选,我们实际上就是选择了“线段破坏的第一种情况”来抄底。

而这个向上的线段最终能否成功构造,还要看第三步的回调情况而定。

说的更清楚一点就是,一个次级别的强势反弹后,再一个次级别的回调,能不能成功构造“高右脚”结构,构造的“高右脚”效果如何?那么,如何分析反弹后回调的情况呢?我们也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一、次级别回调的走势情况。

1、N下背驰(最弱的情况)2、盘下背驰(较弱的情况)3、趋势下背驰(较强的情况)以上走势的示意图,大家可以参考本文第一步中的三类向下的背驰结构。

二、次级别回调的结束位置。

以趋势下背驰后最强反弹为例,参考趋势下中枢B的ZD和ZG点,分类如下:1、回到ZG点之上(最弱的情况)2、回到ZD点到ZG点中间(较弱的情况)3、回到ZD点之下(较强的情况)4、回到一买点之下(最强的情况)依照以上两个方面的分类评价指标,当第二个次级别的回调走势“走”出来后,我们也能马上判断出这个回调的力度如何。

于是,这里就有了我们抄底的第三个原则:一定要选择弱势回调的“高右脚”结构抄底!坚持这三个抄底原则,我们操作的成功率就会大大提高!实例就在眼前:缠论心得:如何抄底(三)通过上面的研究,我们似乎终于明白了缠师为什么说“二买最适合散户”这句话了。

原来,在等待“二买”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如此精细的筛选理想的抄底对象。

也就是说,经过严格地判断和筛选,我们可以把风险降到足够低了。

好,我们终于要动手买入了。

突然!我们陷入了一个难题:在次级别回调走势的“1买”区域,我们同样要面临着类似本级别“一买”区域一样的背驰当下判断问题。

仔细一想,这个问题好像是一个“无限循环的递归陷阱”。

难道我们还要重复以上的三个步骤在次次级别上精益求精吗?这可是一个头疼的问题。

如果你抄底的级别足够大,比如是日线级别及其以上级别,面临这个问题的时候,可以精益求精,多级级联。

如果级别不大,我认为大可不必了。

因为这里的风险已经足够低了,所以理想的处理方法有二:第一,“二中1法”。

你完全可以在次级别回调走势的“1买”区域试探性建仓,如果错了,马上退出,然后再判断、再试探性建仓,直到“二买”成功或者结构失效退出买入程序。

这个试探性建仓过程,我称之为“试错”。

当然,“试错”不能乱试,一定要在关键区域试,这里的实盘操作技巧要求是很高的,需要艰苦磨练。

第二,“二中2法”。

1买不好把握,就退一步吧!找“高右脚2买”。

通过上面的探讨,相信大家也应该明白2买的优势了。

虽然后知后觉,利润空间低了点,但是更加安全可靠,适合大多数初学的缠友。

实盘中,这里也需要一个“试错”的过程。

不过,由于前面有了1买的结构参照,操作起来也容易的多了。

最后,我们小结一下,“二中2法”抄底有三个步骤,三个原则。

第一步:“马后炮”,判断本级别向下背驰。

原则一:一定要在本级别走势向下背驰之后再抄底!第二步,“虎头马”,分类评价反弹力度。

原则二:一定要选择强势的反弹结构抄底!第三步,“立马车”,关注回调守买点。

原则三:一定要选择弱势回调的“高右脚”结构抄底!实践中,“一中2法”、“二中1法”和“二中2法”,我用的最多。

特别是“二中2法”。

同时,我也经常根据盘面的实际情况,灵活配合其他方法使用。

至于如何组合这些方法更有效,我还在实践和研究中,也期待着与广大缠友们在今后能逐步深入展开探讨。

缠论心得:实践缠论之简化、简化、再简化市场是一个人性的合力系统。

市场走势的绝对复杂性决定了缠论本身不可能简单下来,因为缠论作为一个顶级的市场哲学,必然要全面反映她所描述对象的方方面面。

缠师用宝贵的108课教材为缠论体系精心构建了一个基础理论框架,但是还有很多细节问题和“以后再说”型问题没有“说明白”和“来得及说”。

这些遗憾,只能靠我们自己去研究,去发展,去个性实践化了。

因此,我们大多数缠友在刚开始接触缠论的几年里,都会感到缠论复杂,实践困难。

特别是犯了几次不大不小的“错”后,就再也不敢轻易尝试了。

然后就是怀疑,否定,背离,缘灭。

实际上,学习和实践缠论本应该是一个轻松而愉快的过程,关键是您有没有一颗“简单缠论”的心。

这颗心,就是少了一些浮躁和贪婪,多了一些耐心和过程。

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如何构造一颗“简单缠论”的心?简化一,选定一个标的物,长期参与,反复练习,先攻技术面!缠论是有独特系统维度的学问,其最重要的综合视角就是“基本面X 比价系统X 技术面”。

这是个复杂的整体缠论观,是市场猎鲸斗士们的高水平竞技哲学。

而我们大部分缠友,是刚刚注册用户的“游戏新手”,等级低,能力差,所以我们只能先到“新手村”打打小怪,升升级了。

当然,随着我们的不断进步,我们也可以慢慢“复杂”起来的。

缠师:基本面和比价关系相对比较稳定,一旦选择了介入对象,技术面就是最关键的了。

这句话就为我们指明了实践缠论简化的第一步!在缠师的回复中,多次提到了比较稳妥的介入标的物(例如指数基金和业绩稳定的成长股等)可以长期反复练习。

这样做,就相当于直接省略了基本面和比价系统,可以让我们专注于技术面的磨练。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