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婚姻家庭法概述第一节婚姻家庭和婚姻家庭制度一、婚姻、家庭的一般概念1、婚姻的一般概念(P1):婚姻,是为当时社会制度所确认的,男女两性互为配偶的结合。
具有以下含义:(1)男女两性。
2000年德国颁布了《生活伴侣登记法》即同性婚姻法对同性恋的态度(外国立法、医学观点、我国)(2)以永久共同生活为目的。
(3)一夫一妻。
(南非总统幻灯片6)(4)合法性。
2、家庭的一般概念:(P2)家庭是以婚姻、血缘和共同经济为纽带而组成的亲属团体和生活单位。
家庭功能的改变:表现在家庭生产、生育等功能的减弱,消费功能的增强。
家庭的很多功能已经社会化;而医学和生命科学的发展也冲击了家庭的生育功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养老似乎已成为社会的责任。
两种生育观:子女是一种投资产品;高成本的消费品。
西方社会已经走过了一条由重视家庭及其价值——鄙视、厌倦家庭——正在回归家庭的道路。
二、婚姻家庭的法律概念(P3)1、婚姻:是男女双方以永久共同生活为目的,以夫妻的权利义务为内容的合法结合。
婚姻是否可以设有效期?欧洲婚姻出现新趋势:“合同婚姻”、“宾客婚姻”。
2、家庭:是共同生活的,其成员间互享法定权利、互负法定义务的亲属团体。
第二节婚姻法的基本原则一、概述(P22)婚姻家庭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婚姻家庭立法的根本指导思想,它集中反映了一定社会的家庭本质和统治阶级的婚姻家庭观。
在同一国家内,婚姻家庭立法的任何规定不得与其基本原则相违背,它为本国公民在日常社会生活中遵守婚姻家庭法的各项规则指明了根本方向。
二、婚姻自由原则(一) 婚姻自由的概念和内容(P23)婚姻自由是指婚姻当事人有权根据法律的规定,自主自愿地决定自己的婚姻问题,不受任何人的强制和非法干涉。
它包括如下方面:1.结婚自由2.离婚自由(二) 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1禁止包办、买卖婚姻和其他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包办婚姻:指婚姻关系以外的第三(包括父母)人违反婚姻自由原则,在完全违背婚姻当事人意愿的情况下,强迫其缔结的婚姻。
买卖婚姻:指婚姻关系以外的第三人(包括父母)以索取财物为目的,包办、强迫他人缔结的婚姻。
法律后果:对干涉婚姻自由尚未使用暴力者,应进行批评教育;对暴力干涉婚姻自由,按《刑法》257条的规定处两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致使被害人死亡的处两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对于买卖婚姻中第三者索取的财产应予以追缴没收。
2.禁止借婚姻索取财物;是指婚姻当事人一方(或其父母等第三人)向对方索要一定的财物,以此作为结婚条件的违法行为。
买卖婚姻与借婚姻索取财物的区别:1、婚姻的基础不同:前者非自愿,后者是自愿的;2、主体不同:前者是第三人,后者既可以是婚姻当事人,也可以是第三人;3、法律后果不同:前者是无效婚姻,后者婚姻关系具有法律效力,是合法婚姻。
4、财物的归属不同:前者上缴国库,后者返还当事人。
三、一夫一妻制原则(一) 一夫一妻制的概念一男一女结为夫妻的个体婚姻形式。
(二) 禁止重婚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1 .禁止重婚;(1)重婚的概念:重婚是指有配偶者又与他人结婚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仍与之结婚的违法行为。
2)重婚的两种形式:A、法律上的重婚—登记B、事实上的重婚—以夫妻名义非法同居3)重婚的法律后果:A、民事上:重婚无效、离婚的法定理由、对方可以提出离婚过错赔偿。
B、刑事上:《刑法》第258条规定:“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C、行政上:国家工作人员给予行政处分。
社会上流传的民谣,形成错误的导向。
重婚的第三人是否承担法律责任?(4)司法实践中处理重婚问题应注意的事项:▲自然灾害外流而重婚的;▲被拐卖而重婚的;▲反抗包办、买卖婚姻或长期受虐待出逃而重婚的。
2.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1)概念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是指有配偶者与婚外异性,不以夫妻名义,持续、稳定地共同居住,又称为姘居。
(2)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法律后果-离婚的法定理由;对方可以提出离婚过错赔偿。
(3)适用这一规定应当注意的问题:第一,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与重婚的区别第二,与事实婚姻的区别。
第三,与通奸、卖淫嫖娼等行为的区别。
通奸、姘居和重婚三者之间的关系。
四、男女平等原则1、概念(P29)是指男女两性在婚姻和家庭生活的各方面都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平等的义务。
2、表现1.在婚姻方面2.在人身方面3.在财产方面4.在家庭方面五、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合法权益原则(一) 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50年婚姻法第一条明确规定: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利益。
(二) 保护儿童的合法权益80年婚姻法与50年婚姻法在保护妇女、儿童权益上是一致的。
(三) 保护老人的合法权益80年婚姻法增加了保护老人权益的条款,即“保护妇女、儿童和老人的合法权益”(四) 禁止家庭暴力、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33)1、禁止家庭暴力(1) 家庭暴力的概念(2)家庭暴力的特征2、禁止家庭成员间的虐待和遗弃(1)虐待、遗弃的概念(2)虐待与家庭暴力的区别3、法律责任与救济措施六、实行计划生育原则80年婚姻法在总则里就强调“实行计划生育”,在家庭关系一章里规定”夫妻双方都有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
《浙江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不符合生育条件的,对男女双方分别按照当地上一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征收社会抚育费,多生一胎,按2-4倍征收;多生两胎以上,按照前一胎的征收标准加倍征收。
个人实际收入高于当地人均收入的,应当按照其超过部分的1-2加倍征收。
七、夫妻互相忠实、互相尊重,家庭成员敬老爱幼、互相帮助的原则《司法解释(一)》第三条:“当事人仅以婚姻法第四条为依据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已经受理的,裁定驳回起诉。
”“忠诚协议”是否有效第二章亲属制度第一节亲属制度概述一、亲属的概念和特征概念:亲属系指人们基于婚姻、血缘和法律拟制而形成的社会关系。
特征:1.亲属的产生有特定的原因。
2.亲属有固定的身份和称谓。
3.法律确认的亲属之间互有法律上的权利义务。
二、现代亲属的分类1.配偶2.血亲:相互之间具有血缘关系的亲属(1)自然血亲:在血缘上具有同源关系,他们是同一祖先的后裔,是被血缘纽带联结在一起的。
(2)拟制血亲:相互之间本无该种血亲,但法律确认其与该种血亲具有相同的权利义务的亲属。
养父母与养子女;继父母与受其抚养教育的继子女3.姻亲: 以婚姻为中介而形成的亲属关系,但配偶本身是除外的。
(1)血亲的配偶:如嫂子、伯母、舅母等(2)配偶的血亲,如岳父母、公婆等(3)配偶的血亲的配偶如妯娌、连襟等第二节亲系和亲等一、亲系是指亲属间的联络系统(一)直系亲与旁系亲1.直系亲。
又分为直系血亲和直系姻亲。
2.旁系亲。
又分为旁系血亲和旁系姻亲。
(二)父系亲与母系亲(三)长辈亲、同辈亲与晚辈亲二、亲等亲等是计算亲属关系亲疏远近的基本单位。
(一) 罗马法的亲等计算法: 1.直系血亲亲等的计算;2.旁系血亲亲等的计算;(二) 寺院法的亲等计算法: 1.直系血亲亲等的计算;2.旁系血亲亲等的计算;三:我国《婚姻法》中“代”的计算1.直系血亲的计算2.旁系血亲的计算第三章结婚制度第一节结婚制度概述一、婚姻成立的概念:婚姻的成立亦称结婚,是男女双方以永久共同生活为目的依法结合为配偶的行为。
二、婚姻成立的要件及其种类1.实质要件和形式要件2.必备条件和禁止条件3.公益要件和私益要件二、第二节结婚的实质要件一、结婚的必备条件(一) 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婚姻法》第5条规定:“结婚必须男女双方完全自愿,不许任何一方对他方加以强迫或任何第三者加以干涉。
”(隐瞒真实情况婚姻是否有效?)二、(二) 结婚必须达到法定婚龄高为男20、女18岁左右。
如美国部分州为男21岁、女18岁;澳大利亚为男21岁、女16岁;瑞士为男20岁、女18岁等。
中为男女都为18岁左右。
如德国、英国、意大利等国均规定男女婚龄为18岁。
低在16岁以下,如墨西哥、葡萄牙等为男16岁、女14岁;西班牙、希腊等为男14岁、女12岁。
香港、澳门男女均为18岁,台湾男18;女16有人建议修改婚姻法,把婚龄把改为男女相同或女大于男婚龄没有上线限制(三)符合一夫一妻制二、结婚的禁止条件(一) 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婚姻法》第7条规定,“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中国古代有“同姓不婚”的传统湖北孝感市刘河村村民男刘元新,23岁、女刘荣22岁,比刘元新长一辈。
1988年两人要登记结婚,后来两人突然消失了.问题:⑴拟制直系血亲能否结婚?⑵姻亲能否结婚?⑶表兄妹如果不生育能否结婚?(二)禁止结婚的疾病“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1.重症精神病,主要是指精神分裂症和躁狂抑郁症。
2.重症智力低下者,即痴呆症患者。
3.正处于发病期间的法定传染病。
1986年卫生部颁布的《异常情况分类指导标准》,将异常情况分为四类:对患有上述疾病的当事人应区别对待不许结婚(双方均为重症智力低下者) 暂缓结婚1、指定传染病在传染期内。
(艾滋病、淋病、梅毒、麻风病以及医学上认为影响结婚和生育的其他传染病)2、有关精神病在发病期内。
(精神分裂症和躁狂抑郁症。
)可以结婚,但不许生育(男女一方患有严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双方均患有相同的严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可以结婚,但限制生育性别(严重的性链锁隐性遗传病,像血友病、进行性肌营养不良女性携带者。
)第三节结婚的形式要件(一) 结婚形式要件的概念结婚的形式要件,又称结婚程序,是法律规定的男女双方缔结婚姻必须履行的法定手续,是婚姻向社会进行公示并取得社会承认的一种方式。
(二) 结婚程序的类型1.仪式制:宗教仪式、世俗仪式和法律仪式2.登记制:以依法进行结婚登记为婚姻成立的惟一形式要件。
3.登记与仪式结合制:既须进行登记,又须举行仪式,婚姻始得成立。
二、我国结婚登记的机关与程序(一) 结婚登记的机关:《婚姻登记条例》首次明文规定:办理婚姻登记必须集中在县以上民政婚姻登记机关。
(二) 结婚登记程序1.申请申请人具下列证件和证明材料:(1)本人的户口簿、身份证;(2)本人的签字声明(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
不再要单位证明和婚检证明。
2.审查(1)查验当事人的证件和证明材料是否齐全、真实;(2)审查当事人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结婚条件。
3 .登记(发证)第四节婚约一、婚约的概念婚约俗称订婚,是指男女双方以将来缔结婚姻为目的所作出的一种事先约定。
二、二、我国法律政策对婚约的态度1.法律对婚约既不提倡,也不禁止。
2.订婚不是结婚的必要手续。
3.男女自愿订婚者,听其自便。
4.一方自愿取消订婚者,得通知对方取消之。
三、对彩礼处理对彩礼的处理,三种情形可以请求返还:1、双方未办理结婚登记手续的;2、双方办理结婚登记手续但确未共同生活的;3、婚前给付导致给付人生活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