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垃圾制砖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总论 (1)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 (1)1.2 项目概述 (1)1.3 编制依据 (3)1.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4)1.5 结论 (5)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 (7)2.1 项目建设的背景 (7)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9)第三章市场分析 (12)3.1 墙体材料市场分析 (12)3.2 路面砖市场分析 (16)3.3 项目产品竞争态势分析 (17)3.4 项目市场定位 (20)第四章建设地点及外部配套条件 (21)4.1 项目建设地点 (21)4.2 自然条件 (21)4.3 地质条件 (22)4.4 地震烈度 (23)4.6 原材料供应情况 (24)第五章工艺技术及设备选型 (26)5.1 项目技术来源 (26)5.2 项目生产工艺 (26)5.3 项目物料平衡分析 (29)5.4 产品质量执行标准 (30)5.5 项目设备购置 (31)第六章建设方案 (33)6.1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33)6.2 总平面布置 (33)6.3 建设方案 (33)6.4 公用工程 (35)第七章环境影响分析 (39)7.1 环境影响评价标准 (39)7.2 环境现状 (39)7.3 环境影响分析 (40)第八章消防、劳动安全及工业卫生 (47)8.1 消防 (47)8.2 劳动安全 (48)8.3 工业卫生 (48)第九章节能分析 (50)9.2 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 (50)9.3 能源消耗的种类和数量 (51)9.4 节能措施 (52)第十章组织机构及项目管理 (53)10.1 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 (53)10.2 生产制度 (54)10.3 项目管理 (54)第十一章项目实施进度计划 (57)第十二章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58)12.1 编制依据 (58)12.2 投资估算 (58)12.3 资金筹措 (62)第十三章财务评价 (64)13.1 财务评价的依据和范围 (64)13.2 财务评价 (65)13.3 财务评价结论 (69)第十四章社会效益分析 (71)附表:附表13-1 外购原材料费用估算表附表13-2 外购燃料动力费用估算表附表13-3 工资及福利费用估算表附表13-4 折旧摊销估算表附表13-5 总成本费用估算表附表13-6 销售收入及税金估算表附表13-7 利润与利润分配表附表13-8 长期借款还本付息表附表13-9 全部投资现金流量表附表13-10 资本金现金流量表附表13-11 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第一章总论1.1 项目名称及承办单位1.1.1 项目名称:建筑垃圾制砖项目1.1.2 项目承办单位某建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某公司)1.1.3 承办单位简介某建材有限公司成立于2010年,位于某经济技术开发区,企业注册资本10000万元。
企业经营范围包括再生资源(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综合利用,生产销售混凝土,批发零售建筑材料、钢材、木材、木制品、电线电缆、五金机电、水暖器材、装饰装潢材料、陶瓷制品橡胶制品等,承担土建施工、室内外装饰装潢工程施工、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土石方工程施工等。
响应国家发展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政策,某某建材有限公司借鉴学习国内外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成功经验,积极运作成为某经济技术开发区建筑垃圾收集处理基地和建筑垃圾制砖示范单位。
1.2 项目概述1.2.1 建设目标本项目的建设目标是利用周边区域内的建筑垃圾及粉煤灰、炉渣等作为原材料,采用成熟的烧结制砖工艺,建设建筑垃圾制砖生产基地,实现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消除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推进某市资源综合利用工作。
1.2.2 建设地点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某黄岛区红石崖29号线以东,占地面积70630平方米(折合约106亩)。
1.2.3 建设内容及规模本项目新建封闭式生产综合楼1栋,建筑面积140000平方米,同时完成道路、绿化、管网等室外配套工程;新上建筑垃圾烧结砖生产线3条,混凝土路面砖生产线3条,购置主要生产及辅助设备34台(套)。
项目建成后年处理建筑垃圾105万立方米,处理炉渣、粉煤灰等工业废渣30万立方米,实现年产建筑用砖30000万块(折标准砖)、路面砖150万平方米的生产能力。
1.2.4 资源综合利用效果项目建成达产后,年处理建筑垃圾105万立方米,年处理炉渣、粉煤灰等工业废渣30万立方米。
项目通过实现建筑垃圾、炉渣、粉煤灰等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年可生产建筑用砖30000万块、路面砖150万平方米,可替代实心粘土砖30000万块。
按照生产140万块标准砖取土用地1亩计算,本项目年可节约土地近215亩,并可减少建筑垃圾、粉煤灰、炉渣对环境的危害,促进某市资源综合利用工作的发展。
1.2.5 建设进度计划项目建设工期为13个月,从2012年12月开始前期工作,2012年12月底竣工验收。
1.2.6 总投资与资金筹措项目建设总投资320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30000.0万元(含建设投资29476.0万元,建设期利息524.0万元),铺底流动资金2000.0万元。
资金来源为某某建材有限公司自筹16000.0万元,同时拟申请银行固定资产贷款16000.0万元。
1.2.7 财务指标项目正常年新增销售收入18000.0万元,正常年新增利润总额为6888.1万元,净利润为5166.1万元,项目总投资收益率为16.9%;项目融资前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8.7%,高于8%的行业基准收益率;税前财务净现值为19019.8万元(ic=8%),投资回收期6.9年(含建设期),项目盈利能力良好。
1.3 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2、《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3、《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政策大纲》(2010年第14号公告)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5、《某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6、《某市循环经济试点实施方案》7、项目单位提供的相关资料1.4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项目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表1-1。
表1-1 项目技术经济指标表1.5 结论本项目为综合利用建筑垃圾等废弃物年产30000万块建筑用砖、150万平方米路面砖建设项目,项目的建设符合国家发展循环经济和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政策的要求,能够节约土地资源,提高企业竞争力。
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
项目技术方案较为成熟,建设条件基本具备,资金已基本落实,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项目税前财务内部收益率为18.7%,高于8%的行业基准收益率,税前财务净现值19019.8万元,项目在经济上是可行的。
综上所述,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背景和必要性2.1 项目建设的背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与此同时,也付出了资源和环境代价。
“十二五”时期,我国仍将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水、土地、能源、矿产等资源不足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形势将更加严峻。
加大保护环境力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加大资源消费强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已成为解决我国资源环境制约瓶颈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共赢的最佳途径。
为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国家先后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国发[2005]21号)、《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22号)等意见措施,要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某市在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经济等方面起步较早,被确定为国家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也正式批复了《某市循环经济试点实施方案》,通过积极开展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突出抓好循环经济试点建设,某市初步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废物资源化利用、清洁生产、建筑节能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
建筑垃圾是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在新建、改建、扩建和拆除各类建筑物、构筑物、管网等以及居民装饰装修房屋过程中所产生的弃土、弃料及其他废弃物。
随着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筑垃圾大量产生,并逐年递增,随之而来的占用土地资源和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建筑垃圾的处理和利用问题引起人们的普遍重视,也成为我国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领域的一个重要课题。
目前我国对建筑垃圾的处置方式主要有:露天堆放、填埋自用、山体恢复、资源综合利用(制砖、石子加工)等。
一般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模式分为:低级利用——分选处理、一般性回填;中级利用——加工成骨料生产新型墙材材料;高级利用——还原成水泥、沥青等再利用。
建筑垃圾资源综合利用(制砖、加工石子等)是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的根本出路,符合国家大力提倡发展循环经济和提高资源再利用率的政策。
利用建筑垃圾制砖能够以较低成本替代我国仍在使用的实心粘土砖,节约原用于生产粘土砖的土地资源,降低建材生产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实现建筑-建筑垃圾-建材-建筑的循环,对促进我国建材和建筑行业的循环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某公司是从事再生资源综合利用和建筑工程施工的专业公司,为推动某市循环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综合利用,满足企业产业链发展需要,某公司提出了建筑垃圾制砖项目,利用建筑垃圾、炉渣、粉煤灰等废弃物生产建筑用砖和路面砖,在提升自身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为论证项目的可行性,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某公司特委托某市工程咨询院编制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1、项目建设符合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选择。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就要在社会生产、建设、流通、消费的各个领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本项目利用城市建筑垃圾生产的烧结砖产品可广泛应用于民用、公用和工业建筑。
项目的投产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少建筑垃圾对土地的占用、环境的污染,而且能够使“废弃物”成为可回收利用的资源,充分体现“取之于建材、用之于建材”循环经济理念,可提升某市资源综合利用的发展水平,推动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具有良好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
2、项目产品可替代普通粘土烧结砖,有利于节约土地资源土地是农业发展之本,是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多年来,我国广大地区尤其是农村一直采用普通粘土烧结砖作为主要的墙体材料,粘土砖的主要原料为粘土,需要耗费大量的土地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