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选择题百题测试(一)1.蒋介石发动“四一二”政变的主要条件是A.拥有处于绝对优势的嫡系部队B.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买办的支持C.军阀张作霖吴佩孚的支持D.共产党领导人的妥协退让2.毛泽东做的一首词:“军叫工农革命,旗号镰刀斧头。
……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这首词赞颂的是A.上海工人起义B.南昌起义C.湘赣边秋收起义D.广州起义3.八七会议在《告全体党员书》中指出“在严重的环境下……我们要整顿自己的队伍,纠正过去严重的错误,而找着新的道路。
”结合史实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A.不应放弃党对革命的领导权B.应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C.不应该与国民党实行党内合作D.应发动秋收起义和开展土地革命4.“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毛泽东的这一思想首先实践于A.领导秋收起义B.进行三湾改编C.创建井冈山根据地D.制定土地革命路线5.中共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民主革命道路是在A.中共二大B.国民大革命时期C.国共对峙时期D.抗日战争时期6.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对民主革命道路进行了新的探索,其主要内容是A.领导工人阶级进行武装斗争B.建立农村根据地形成工农武装割据C.联合各革命阶级建立统一战线D.纠正“左”倾错误促进革命形势发展7.毛泽东说过:“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地摔在地上,可他没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这里“孵出小鸡”指的是A.国民革命运动兴起B.开辟“工农武装割据”道路C.遵义会议召开D.提出抗日反蒋主张8、中国共产党经历了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后获得的新的认识是A.掌握武装力量的重要性B.必须从城市转入农村C.必须开展土地革命D.必须建立统一战线9.创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最重大历史意义在于A.保存了革命力量B.威胁国民党的统治C.推动全国革命斗争D.开创了我国民主革命道路10.以下对1927年中共两大起义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中共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B.是中共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C.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D.为中国革命从农村转入城市揭开序幕11.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邓小平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两者最主要的共同点是A.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B.始终贯彻党的最高纲领C.坚持独立自主的方针与政策D.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12.中共在1930年进行的土地革命的理论依据是A.农民革命性最坚定B.中国社会的性质和革命的性质C.中共代表农民阶级利益D.农民是无产阶级可靠的同盟军13.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开展的土地革命的主要内容是A.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B.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C.实行“工农武装割据”D.打倒地主阶级,消灭富农经济14、九一八事变后,蒋介石提出“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其实质的是A.赶走侵略者有待于国内局势稳定B.与中共合作,一致抵抗日本侵略C.继续向日本妥协,全力“围剿”红军D.实现国内和平,然后全力对外15.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对抗日民主运动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下列评述不.准确的是A.主张保障人民抗日的民主权利B.营救被捕的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C.蔡元培担任同盟主席D.配合中共领导的抗日反蒋斗争16. 五四运动和一二·九运动都发生在北京。
后者和前者相比,不同点...是A.运动的兴起和日本的侵略有关B.青年学生在中共领导下开展斗争C.学生的斗争遭到了当局的镇压D.形成了全国性的反帝斗争的潮流17.“一二·九”运动最重要的作用是A.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政策B.揭露了日本侵华阴谋C.宣传了共产党的主张D.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18. 民主革命时期,“遵义会议是中共党内最有历史意义的转变”主要是因为A.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B.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权C.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D.标志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19、长征中冲破敌人包围圈、取得战略转移主动权的关键胜利是A.四渡赤水B.巧渡金沙江C.强渡大渡河D.穿越大草地20.下列有关中央红军长征历程的示意,正确的是A.瑞金→乌江→遵义→吴起镇B.瑞金→遵义→赤水→会宁C.井冈山→赤水→遵义→吴起镇D.井冈山→大渡河→夹金山→会宁21.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期间在国内发生的重大事件中不.包括..A.日本制造“华北事变”B.“一二·九”运动爆发C.中共发表《八一宣言》D.中共中央召开瓦窑堡会议22.遵义会议主要解决的问题是A.组织问题和军事问题B.思想路线C.组织问题和思想路线D.党的作风23.长征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在下列哪些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①革命中心②革命道路③革命对象④领导核心A.①③④B.①②C.③④D.①②③④24.近代日本参与的两次帝国主义战争都以中国为侵略对象,这两次战争是①甲午战争②日俄战争③第一次世界大战④第二次世界大战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25.1935年七月,西安《解放日报》有一则消息:“中央军队撤出河北省境,取缔一切抗日活动。
”这则消息与下列哪一事件相关A.日本占领东三省B.伪满洲国建立C.七七事变D.《何梅协定》签订26. 西安事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A.中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的确立B.全国抗日救亡运动高潮的推动C.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日益加剧D.国民党内部分化27.卢沟桥有一座4米高的艺术雕塑——《狮醒》,它象征着A.中国军队开始抵抗日本侵略B.国民政府正式对日宣战C.中华民族不屈的民族精神D.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28.抗战期间,国共两党亲密合作共赴国难,其主要原因是A.阶级利益取得一致B.民族矛盾空前激化C.西安事变和平解决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29、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在抗战路线上的根本分歧是要不要A.坚持持久抗战B.争取国际援助C.开辟敌后战场D.动员全民族一切力量30. 电影《太行山上》有一组国共合作抗日的镜头,下列战役中哪个最有可能出现在影片中A.淞沪会战B.太原会战C.徐州会战D.豫湘桂战役31.抗战初期,国共两个战场的相同之处是A.抗战路线B.组织民众抗战C.积极抗战D.建立抗日民主政权32.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原因不.包括..A.日本调整侵华策略B.日军侵华战线太长C.日本财力物力不足D.抗日根据地威胁日军后方33. 1941年日寇对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发动大规模“扫荡”的背景,不包括...A.力图扭转太平洋战争的不利局面B.敌后抗日根据地的迅猛发展C.国民党抗日态度日益消极D.百团大战沉重打击了日军34.日军发动豫湘桂战役的直接目的是A.建立太平洋战争后方基地B.切断中国的外援路线C.打通中国大陆交通线D.迫使国民政府投降35.下列事件按因果关系排列①蒋介石反共倾向增长②日本对国民政府采取诱降政策③日军侵华战线太长,兵力不足④蒋介石政策重心由抗日转向反共A.④①③②B.③②①④C.②①③④D.①②③④36.汪精卫建立的伪政权与蒋介石国民政府的最大区别是A.对帝国主义态度B.代表的阶级C.对日政策D.对人民的态度37. 日本侵华期间,在沦陷区强制推行使用日语,取消汉语。
右图为商店门口挂着“只用日语买卖”的牌子。
其实质目的是A.实现对中国人民的民族同化B.向中国人进行奴化教育C.把中国纳入大东亚共荣圈D.把日语作为国语加以推广38.皖南事变发生后,国民党在全国各地征召党员,搞“集团入党”,主要目的是A.抵消亲日派影响B.实行特务统治C.消除共产党影响D.加强一党专政地位39.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调整侵华方针的主要原因是A.试图引诱国民政府投降B.集中力量进攻抗日根据地C.其实力和战略意图发生了变化D.全力支持汪精卫傀儡政权40. 1938年国民政府声明“此次抗战,为国家民族存亡所系,人人皆应献出生命,以争取国家民族之生存……然抗战之胜利唯望一个信仰,一个领袖,一个政府。
”表明国民党A.接受中共的统一战线方针B.下决心发动全民族的抗战C.企图借抗战之机强化独裁统治D.基本政策由对内转向对外41.1937年7月15日中共在国共合作宣言中承诺: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取消苏维埃政府。
主要说明当时共产党A.不再照搬苏联的经验B.开始转变对国民党的认识C.对国民党妥协让步D.从民族利益出发改变策略42.毛泽东说:“使阶级斗争服从抗日的民族斗争,这是统一战线的根本原则。
”下列中共的政策措施中,体现了这一“根本原则”的有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②开辟敌后战场③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④有理、有利、有节地反击反共高潮A.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④43. 下列对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实行的土地政策的评述中,不正确...的是A.满足农民的土地要求B.减轻农民的地租负担C.有利于团结地主阶级共同抗日D.提高了农民生产和抗日的积极性44.抗日战争时期,根据地的民主建设主要体现为A.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政府B.遵循“三三制”原则组建抗日政权C.实行“减租减息”土地政策D.执行全民族抗战的人民战争路线45.中共“七大”提出建立新民主主义中国的具体方案是A.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建立民主联合政府B.推翻蒋介石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C.确立毛泽东思想为指导思想D.确立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政权46. 抗日战争与甲午中日战争相比,中国一胜一败的关键在于A.是否利用了帝国主义国家间的矛盾B.是否自始至终坚持抗战C.政府与军队是否起到了主要作用D.是否实现了全民族抗战47.抗战胜利后,中国出现了一个短暂的“和平时期”。
这个时期政治斗争的基本内容是A.反对美国侵略,实现民族独立B.消灭封建剥削,给农民分配土地C.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内战独裁D.发展民族经济,保障人民权利48.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举行了重庆谈判,“政治民主化”尽管是谈判的中心议题,但结果却没有变成现实。
其主要原因是A.蒋介石坚持内战的独裁政策B.美国推行扶蒋反共政策C.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不够强大D.民主党派立场摇摆不定49.1946年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和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相同点是A.为新政府的建立奠定了基础B.通过了有利于人民利益的决议C.通过了相当于临时宪法的纲领D.加强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50.1947年人民解放军转入反攻,主攻方向是A.中原地区B.东北地区C.华北地区D.西北地区51.毛泽东说:“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
是蒋介石的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消灭的转折点。
”这个“转折点”是A.人民解放军战略反攻B.三大战役的胜利C.解放南京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52.下边的传单“要走断头路,跟住蒋独夫。
要走光明路,跟住毛泽东。
”“蒋军兄弟们:国势已经大改变,打了十六个半月内战,老蒋的军队已有一百五十八万被消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