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历史选择题专练卷4含解析
1.(2014·杭州模拟)下列关于清朝设置的军机处的特点,表述错误的是()
A.简:机构精简B.速:办事效率高
C.开:决策开放性强D.专:皇帝乾纲独断
2.罗马社会的发展,推动罗马法不断积累和完备。
而罗马法的不断发展又推动了社会的不断进步。
下列叙述与之不相符的是()
A.公民法的实施,调动了广大平民的爱国热情和参政积极性
B.提高了国家官吏的办事效率,规范了他们的从政行为
C.保障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缓和了社会阶级矛盾
D.稳定了社会秩序,推动帝国境内各民族的共同发展
3.18世纪上半期,英国艾格蒙特勋爵的日记中曾载:“罗伯特·沃波尔爵士一直等到表决完毕才走,其目的是想影响议院来帮助布列列顿……成了一些渺小不足道的坏蛋们的避难所,这些坏蛋们干着肮脏的勾当,趋附着他,并且首先获得他的保护,然后得到他的宠信,由于他的首相地位,继之也必得到朝廷的赞许。
”对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A.指责沃波尔利用卑鄙手段,操纵选举,盘踞首相职务
B.表明英国内阁中首相的职位在18世纪上半期已确立
C.“首相”职位虽还处于发展中,但其职能已完全定型
D.当时的英国国王已没有实权
4.1789~1848年发生在英国的大变革……应该看作是一座覆盖了更广泛地区的火山的喷发,并且还在继续使整个世界发生变革。
对“使整个世界发生变革”理解不正确的是() A.工业化进程加快B.社会结构分化加剧
C.洲际间联系加强D.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5.下列对罗斯福新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实行美元贬值的货币政策,增强美国商品的竞争力,争夺国际市场
B.大力发展农业,大幅提高农产品价格以复兴农业
C.贯彻工业复兴法,其实质是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和指导
D.大兴公共工程,以促进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
6.(2014·余姚模拟)近几年来,许多学者撰文总结改革开放的成就,他们认为: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成就主要是靠在体制上的突破和创新。
其中城市经济体制的突破和创新不包括()
A.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B.从“单一公有制”到“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C.从“一大二公的人民公社”到“以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双层经营的农村基本经济制度”
D.从“国有国营体制”到“现代企业制度”
7.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发生很大程度上源于世界经济的无序恶性竞争,战后初期国际社会为此做出了积极努力。
下列各项与此无关的是()
A.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B.关贸总协定的成立
C.世界银行的运行D.亚太经合组织的问世
8.“汉武帝所努力缔造的政体,究其实,是在意识形态层面上将儒家学说作为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基础,而在具体实践层面上则将法家学说作为统治权术来运用。
”对以上材料的说明和解释不正确的是()
A.汉武帝治国施政之术的核心在于“尚法尊儒”,即同时尊奉儒、法两家的学说
B.“独尊儒术”并不意味着完全杜绝其他学说
C.儒家思想成为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的精神工具
D.儒家思想从此沦为活动家的附庸,其“仁政”思想被剔除出去
9.(2014·温州联考)北宋大儒张载是理学创始人之一,他提出:“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对这句话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体现了学者匡时济世的理想追求
B.反映了理学以继承儒学正统为己任
C.理学家具有反对君主专制的要求
D.说明理学思想有利于稳固统治秩序
10.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末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已非儒学之正宗。
”从中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顾炎武主张“经世致用”的学风
B.顾炎武批判“心学”的空谈
C.顾炎武批判“心学”对儒学思想的背弃
D.顾炎武主张废除儒家思想
11.明中后期小说《醒世恒言》中“女子周胜仙与男子范二郎相遇,‘四目相视,具各有情’,二人通过巧妙的自我介绍,订下终身”。
对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A.这一现象与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有关
B.这反映了整个明朝妇女婚姻自主的观念
C.材料中的现象只是个案,不足以说明整个明朝妇女婚姻自主
D.小说是文学作品,但作为史料使用,应当慎重
12.1536年,加尔文出版了《基督教原理》一书,他主张人只有依靠信仰才能得救。
对加尔文这一观点理解错误的是()
A.代表了早期资产阶级的要求B.再现人文主义精神的一面
C.否定对教皇的盲从D.肯定天主教会的精神统治地位
参考答案与详解:
1.选C军机处机构简单,人员精干,有官无吏,办事效率高,故A、B两项表述正确;军机大臣,秉承皇帝旨意办事,军政大权集中在皇帝手中,皇帝专权独断,故D项表述正确。
但军机处的政治决策仅由皇帝及手下几个亲近大臣完成,又地处皇宫内部,因而决策的封闭性特征明显,故C项表述错误,符合题意。
2.选C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法的作用。
罗马法倡导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仅针对罗马公民或自由民而言,对奴隶并不适用,所以缓和阶级矛盾无从谈起,故C项符合题意。
3.选C根据材料“渺小不足道的坏蛋们……趋附着他……获得他的保护……得到朝廷的赞许”可知A项正确;罗伯特·沃波尔当时是首相,故B项正确;根据时间限定“18世纪上半期”可知D项正确。
罗伯特·沃波尔当时是首相,故B正确;根据时间限定“18世纪上半期”可知D正确。
18世纪上半期英国首相的职能并未完全定型,最多可以说具备了现代首相权力的雏形,C项错误,符合题意。
4.选D第二次工业革命后世界市场最终形成,D项与题目的“1789~1848年”时间界定以及英国的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不符。
5.选B此题考查对罗斯福新政措施的理解。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罗斯福新政对农业采取的措施是减耕减产,是对农业规模进行限制,而不是大力发展农业,故B项不正确。
6.选C A、B、D三项均属城市经济体制的突破与创新,而C项属于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
故选C。
7.选D注意材料中的时间“二战后初期”,亚太经合组织是在1989年成立的,不属于题干材料限定的范围,故D项符合题意。
8.选D董仲舒的新儒学吸收了道家、法家和阴阳五行家的思想,A项正确;“独尊儒术”压制了其他思想,但不是“完全杜绝”,B项正确;通过改造,儒家思想适应了统治者的需要,C项正确。
儒家思想虽然吸收了法家的思想,但儒家“仁”的思想被继承下来,故只有
D项符合题意。
9.选C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宋代理学旨在维护封建等级秩序,不可能反对君主专制,材料也没有体现反对君主专制这一信息,故C项符合题意。
10.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根据材料可知,顾炎武反对的是背离了儒家思想的“心学”,他提倡“经世致用”,是对儒家思想的发展,并非主张废除儒家思想,故D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11.选B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材料中的现象与资本主义萌芽有一定关系,体现了明朝婚姻自主观念的出现,故A、C两项说法正确;D项符合使用史料的基本原则。
B项中的“整个明朝”说法太绝对。
故选B。
12.选D本题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
加尔文是宗教改革的代表人物之一,主张世俗权力应高于教会权力,体现了早期资产阶级的基本要求,这是人文主义的发展,故A、B、C三项说法正确。
加尔文的宗教观是否定天主教会的,故D项符合题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