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老年人夏季养生

中老年人夏季养生

中老年人夏季养生夏节气之后,夏天开始了。

夏天令人们热情高涨,然而夏天在五行中属火,其特点是“涨”与“躁”,因此,夏季养生,宜清宜静。

按照中医理论,夏季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季节,天气炎热而生机旺盛,即人体新陈代谢处于最旺盛的时候。

众所周知,夏季因为炎热,很多人用空调冷饮来消暑,但过分贪凉会伤害体内的阳气。

中医常说“春夏养阳”,也就是说,即使是在炎热的夏天,仍然要注意保护体内的阳气。

的食物,其中喝粥是夏季比较好的选择。

养生专家认为,夏季喝粥,不但可以生津止渴,清凉解暑,又能补养身体。

如果再添加了其他食物,则能起到更佳的效果,如荷叶粥解暑润肠,冬瓜粥利水消肿,百合粥润肺安神。

2、其次应该在作息上符合当季需要,如晚睡早起,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虚的变化,而相对不足的睡眠则可以用午休做适当补偿。

另一方面,按照中医理论,季节和五行五脏是有所对应的:夏季属火,对应的脏腑为“心”从具体内容来说,夏养心的“心”并非完全现代医学里“心脏”的概念,而是包括心脏在内“主神”的整个神经系统甚至精神心理因素。

所以专家介绍,夏养心首先要做到让心静下来,即使俗话说的“心静自然凉”,清心寡欲、闭目养神都有利于“心”的养护。

而听悠扬的音乐、看优美的图画,或钓鱼、打太极拳等缓慢运动,都有利于调节精神、保持心情舒畅。

心静自然凉这种现象是有科学根据的。

只要保持心境平和与豁达,自然会有丝丝凉意从心中散发出来。

因在心境平静的时候,人的交感神经兴奋性下降,所以分泌的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也就下降,故人的代谢减慢,人的心率也减慢,躁热感就会减轻,因此,心静自然凉也。

“养心”除了能顺应中医理论夏季养生理念以外,也有非常明显的实际意义。

因为在夏季,气温过高本来就容易使人精神紧张,心理、情绪波动起伏,加上高温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病人很可能出现心肌缺血、心律失常、血压升高的情况,即便是健康人,也可能出现情绪暴躁等现象。

所以养心也是防止情绪起伏,甚至预防疾病发生的好办法。

一是清外火外火即自然界高热的气温。

它可使皮肤松弛、多汗,引起日光性皮炎,亦可导致体温中枢的散热障碍,使温热蓄积而发生中暑。

当气温达30—34度以上时,胃酸分泌会减少,胃肠蠕动会减慢,人的食欲下降。

预防措施,是尽量避免烈日的直接照射,外出或工作时戴好遮阳帽,必要时可在皮肤上涂上一层防晒护肤品,注意室内的通风降温,以防“外火”内侵。

二是清内火内火即机体内阴阳平衡失调而出现的内热症。

有心火、肺火、胃火、肝火、肾火。

重点是清心火。

心属火,属南方;肾属水,属北方。

夏天暑热,最易肾水不足,心火过亢,水火失济,而出现心悸、心烦、失眠、头痛、腰酸软、乏力、虚汗、手足心热、月经失调、遗精早泄、小便赤痛,大便秘结,舌尖痛,口腔炎等症。

因此,夏天必须注意补肾之水,以清过亢的心火,这样才能水火相济,南北协调、阴阳平衡。

开心也是养心:笑是夏天养生的良药。

“笑一笑,十年少”,不无道理。

笑是精神愉悦的一种标志,夏季气候闷热,易使血压升高,心烦意乱,这时若能笑口常开,就能改善情绪,从而协调人体各脏器的功能。

闲暇之时多欣赏漫画、浏览笑话书,捧腹大笑,顿感轻松愉快,心底坦然,活像“神仙”。

睡可以宁心:夏天要有充足的睡眠。

“热天睡好觉,胜吃西洋参”。

睡眠好,心情好,有利于心神的宁静。

晚睡早起、午睡很重要专家表示,夏天夜晚炎热,天亮时间较早,中老年人可适当晚些入睡,22:00---23:00,早些起床。

另外,在夏天的午后最好能安排午睡片刻,对消除疲劳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晨起后,适当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体育活动,有利于提高机体调节功能,增强对热的耐受力。

午饭后,应适当午睡,以养精蓄锐,使机体处于最佳状态。

晚上,不可贪凉而卧,睡于露天、屋檐下、走廊及窗前等处,更不可迎风而卧或久吹电风扇,避免外邪侵入人体,引起头痛头晕、腹痛腹泻、关节酸痛和面神经麻痹等症。

*******夏季睡眠很重要安神、静心,常如冰雪在握。

夏天养生注重要静,饮食注重要淡,还有一个字——睡,夏天身体消耗本来很大,如果睡不好觉就麻烦了。

为什么夏天心脑血管病意外发生很多,就是没有睡好觉。

人如果想健康就要睡好觉,睡眠对人太重要了,人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如果活90岁,有三十年在睡觉,如果睡不好觉白天没有精神。

俗话说:“每天睡好觉,活到99”。

睡一个好觉在某种意义上说,可能跟吃好饭一样,甚至更重要。

国外有医学专家做过这样的小白鼠试验,一组七天该吃该喝就是不让它睡觉,这些小白鼠死了。

另一组让它睡觉,但是只让它喝水,小白鼠活过来。

√人如果不好好睡觉,人的肌体修复功能下降了,人很容易得疾病。

每天睡觉少到四小时,比睡到七八个小时的人少活十年,如果多睡寿命也缩短十年。

√有的人年龄大了认为是不是少睡点,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可能体力消耗少,睡起来没有年轻人香甜,但是对睡觉的时间要求并没有减少,由于肌体老化可能修复需要更长时间,所以还得七八个小时。

***睡眠专家们建议采取下列方法来改善老人的睡眠。

*****(1)每天有固定的时间运动,睡前做2~4小时的轻微体力劳动,对睡眠有利。

(2)调节好自己的睡眠时针,按时睡觉、起床。

(3)每天下午能有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欣赏一下大自然的景色。

(4)晚饭不饮酒,睡前数小时内不喝咖啡、浓茶,可以少吃点零食或喝杯温牛奶。

(5)应戒烟,尤其不要在睡前或失眠时吸烟,尼古丁是刺激剂,会扰乱正常睡眠。

(6)最好每晚睡前做同样的事情。

(7)睡前要回忆愉快的往事或编撰一个幻想的故事,在愉悦的心情中入睡*****食疗养心:夏季疗心的合理饮食(1)“三多三少原则”:“三多”即植物蛋白多、维生素多、纤维素多;“三少”即脂肪少、糖少、盐少。

(2)多吃瓜类蔬菜:黄瓜、丝瓜、南瓜、西瓜等,都富含维生素和纤维素。

(3)选择富含钾的食物:夏季容易缺钾,人会感到倦怠乏力。

可吃香蕉、柑橘、土豆、芹菜、绿豆、海带、牛奶、荞麦等含钾丰富的食品。

(4)适当吃些苦、酸味食品。

(5)适量食用鱼、禽蛋等荤菜,以满足生理需要。

(6)补充水分:夏天出汗多,身体消耗水分多,每天要多饮水、多喝汤、多食粥。

夏季疗心的几个“最佳”(1)最佳蔬菜:苦味蔬菜具有消暑、退热、除烦、提神和健胃功能,含有丰富的生物碱、氨基酸、苦味素、维生素及矿物质。

这类菜有苦瓜、苦菜、莴笋、芹菜、蒲公英、莲子、百合等。

(2)最佳汤肴——番茄汤。

它又有营养,又可补足水分,一举两得。

(3)最佳肉食——鸭肉。

鸭属水禽,性寒凉,夏季常见低热、虚弱、大便干燥和水肿等,鸭肉特别适合体内有热、上火的人食用。

(4)最佳调味品——食醋。

它能提高胃酸浓度、帮助消化和吸收,促进食欲。

它还有很强的抑制细菌的能力,能在短时间内杀死化脓性葡萄球菌。

对肠伤寒、痢疾有预防作用。

(5)最佳饮料——热茶。

它富含钾元素,既解渴又解乏。

热茶的降温能力大大超过冷饮制品。

(6)最佳运动——游泳。

(7)最佳取凉“设施”——扇子。

(8)最佳保健措施——起睡定时。

夏天,由于炎热难熬,许多人大量食用冷饮和瓜果以解热消暑。

但由于过食冷饮和瓜果,又随即出现了不思饮食、全身乏力,甚至消瘦等现象。

导致此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哪?因为:瓜果和冷饮性寒,虽能解一时炎热,却极易损伤脾胃,出现上述症状。

“养脾四法”,如今交替使用,确有益处。

1、醒脾:取生蒜泥10克,以糖醋少许拌食,不仅有醒脾健胃之功,而且还可以预防肠道疾病。

也可常取山楂条20克、生姜丝50克,以糖、醋少许拌食,有开胃健脾之功。

2、健脾:选用各种药粥健脾祛湿,如莲子、白扁豆、薏仁米煮粥食;或银耳、百合、糯米煮粥食;或山药、土茯苓、炒焦粳米煮粥食。

上述药粥健脾益气、祛湿利水,也确有意义。

但若能将方中“土茯苓”改用“茯苓”,则更有利于健脾利湿。

3、护脾养脾:老年人宜常按摩腹部,可仰卧于床,以脐为中心,沿顺时针方向用手掌旋转按摩20次。

同时,散步亦能养脾健胃,可使食欲增加、气血畅通。

4、暖脾:因食生冷过多,容易寒积脾胃,影响日后的消化功能。

此时可用较厚的纱布袋,内装炒热的食盐100克,置于脐上三横指处,有温中散寒止痛之功。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中医科主任樊永平评:在夏季,全国大部分地区均见持续炎热,雨水偏多,暑湿偏盛,故极易造成脾胃功能下降而厌食困倦。

因此,不仅在酷暑的夏季、乃至日常调理好脾胃功能,对饮食养生都很有必要。

文中所列“醒脾、健脾、护脾、温脾”四法,可使脾胃双调,从而达到开胃、增食、提神的养脾疗效。

中医学认为,脾胃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

脾胃位居中焦,同主消化,但各司其职:胃主纳,脾主运。

胃喜润恶燥,喜凉恶热,脾喜燥恶湿,喜热怕寒。

胃气以通降为和,不降则腹胀便秘,嗳气呃逆。

脾气以上升为健,不升易头晕泄泻,四肢困倦,内脏脱垂。

所以无论是夏季还是日常中,调理脾胃还要因人而异。

脾胃功能正常者,适量饮冷不会影响脾胃功能,但不宜过量。

上述所列食生蒜泥、山楂虽可以减少肠道疾病、消食导滞,但若过食,又有伤胃之嫌,尤其胃炎泛酸患者当慎用。

按摩脐周和散步亦有调和脾胃的作用,两者作用原理相近,故可合称“护脾养脾”。

“暖脾法”是护脾的主要方法,但要切忌过食生冷。

同时,睡眠时还应注意加强脘腹部保暖,炒菜时不妨加点生姜末,饮茶者选喝红茶等,都不失为护脾的养生上策。

总之,无论在任何季节,调理脾胃都应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而定:胃热者以清降为主,脾虚脾寒者当温补。

但无论药补还是食补,均以服后感觉舒适为宜***睡眠专家们建议采取下列方法来改善老人的睡眠。

*****(1)每天有固定的时间运动,睡前做2~4小时的轻微体力劳动,对睡眠有利。

(2)调节好自己的睡眠时针,按时睡觉、起床。

(3)每天下午能有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欣赏一下大自然的景色。

(4)晚饭不饮酒,睡前数小时内不喝咖啡、浓茶,可以少吃点零食或喝杯温牛奶。

3、强度:在天气使人体消耗本来就加大的情况下,运动量和持续的时间就不能和别的季节相同了,这一点非常重要。

4、补水:出汗量加大,水分随之流失的更快更多,所以要及时的补水,但补水也不能盲目哦。

5、防止中暑:锻炼不当,引起中暑是夏季健身最容易出现的运动伤害,前面几个方面都可以减少中暑的可能性,如果天气过于闷热建议您取消户外锻炼,室内锻炼也要注意通风,另外在锻炼时常备一些藿香正气水和仁丹也可以祛暑。

这些是在锻炼当中所要注意的事情,而在锻炼后也要做到三不,才不会造成对身体的危害。

夏季健身老人要注意1、不能立即喝冰饮料,因为它会对胃肠产生强烈的刺激,造成胃痛和消化不良的后果。

2、不宜立即大量喝水,因为锻炼后能量消耗很多,身体器官需要休息,大量进水会加重胃肠道和心脏的负担。

3、不宜立即洗冷水澡,锻炼使毛孔扩张,皮肤受冷会让毛孔关闭,体内热量无法散失而导致发烧感冒。

锻炼贵在坚持,夏天也不要放弃,老年朋友们,只要按照科学的方法去进行健身,夏天里您也照样可以体会运动的乐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