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人才培养机制如何创新
本文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创新为导向,结合企业人才培养方面的实践,探索企业人才培养的有效途经,从而实现新老员工的良好接续;并提出在新的人才结构模式下,科学运用人力资源管理新措施、新手段、新艺术,探索企业人才培养的新机制,实现企业人才队伍的有效建设,促进企业实力的综合提升。
中港疏浚公司属国内大型专业化水上施工企业,主要从事港口、航道的疏浚开挖及维护吹填,承包境外港口与航道工程和境内国际招标工程等业务。
公司承担着国内外沿海港口工程和国家重大建设工程。
近年来,随着企业的快速发展、新装备、新技术的应用、国内外项目的增多,加之近几年新老员工交替较多,人才的接续出现了明显的断层,专业岗位人员的能力素质与企业的运行发展之间出现了不相适应。
另一方面,企业的员工队伍结构现状表明,越来越多的年轻员工走上了企业的关键岗位;90后的员工也陆续进入企业基础岗位任职。
这些新生代员工群体思想活跃、有想法,是企业的希望和未来,在工作上有一定的见解,公司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他们。
但他们也有着诸多的不稳定,其专业水平和业务技能与企业的岗位要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同时他们对岗位职务晋升的诉求愿望更强烈,且价值观多元化,其中以独生子女居多,没有吃过苦,鲜有受过挫折;在思想观念上,团队合作精神略显不足,对企业的忠诚度和执行力方面也不如老员工。
等等这些,都给企业的人才管理及员工队伍建设带来了难度。
如何完善企业的人才培养机制,使岗位人才快速成长,以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是摆在企业面前的新问题;同时在新的社会环境下如何培养人才?使用人才?激励人才?开发人才?留住人才?这些问题不是简单地进行人事管理就能加以解决的,而是应以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战略目标为依据,以专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为工具,相关职能管理部门的配合为支持,结合企业实际,以构建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制度做保障。
尤其是在当今社会的大环境之下,许多青年员工不安于船舶、项目部枯燥的生活,而留恋陆上或者机关相对固定的工作环境,缺乏主动去生产一线锻炼学习的意识,致使船舶、项目施工现场人手紧张,且离职率较高。
近些年,随着国家高校扩招带来的影响,高等教育
由精英教育已变为大众教育,企业新进大学生整体素质相对下降。
有的的年轻人急功近利,不喜欢思考问题,在学习上主动性较差,工作创新少,惰性大,自主管理意识淡薄。
如何有效促进企业青年员工的健康成长,使他们尽快融入企业,成长为公司需要的骨干人才?这是企业人才培养方面的新课题。
面对困境,企业不断开拓思维,勇于实践,在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工作方面进行了一些实践。
现在很多企业的老板都意识到企业员工对一个企业的影响,对一个企业的发展有多重要,所以现在有很多企业都会定期对企业员工进行企业管理培训,执行力培训等等,那肯定有人问,做企业员工培训真的有必要吗?
1、吸引人才
重视企业管理培训才能吸引优秀人才的加入,因为培训不仅是企业发展地需要,更是人才自身的需要。
据权威机构调查,许多人才在应聘选择企业时,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便是要考虑这个企业是否能对员工提供良好的培训机会。
2、培养人才
教育是现代经济社会大背景下的杀手锏,谁拥有它谁就预示着成功,只有傻瓜或自愿把自己的企业推向悬崖峭壁的人,才会对教育置若罔闻。
要想快出人才,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企业只有依靠内部培训才能获得一、完善管理制度建设,创建人才评估机制
管理制度是规范员工劳动态度、达到岗位要求的行为准则。
管理制度的完善与否,影响着员工的德、能、勤、绩等多方面的因素;同时制度能得到有效执行,可以全面提升员工的素质。
1.完善综合管理体制
近几年,公司依据实际状况,为加快各专业、不同层面人才的培养,相继出台了一系列人才培养的措施,制定并实施了针对专业人员的《关于加快人才培养实施办法》、针对公司、项目部和船舶管理岗位的《岗位人才任职条件》等制度。
这些制度的实施,对企业的管理人才、专业人才和技能人才的培养起到了较好的促进作用,明确了岗位人才的任职标准,促进了人才素质水平的进一步提升。
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人员的综合素质,激发企业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