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精美品读 细细升华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精美品读 细细升华

背影教案
教学目标:
1,感悟这篇文质兼美的散文,学习不加任何修饰渲染的朴实自然的语言。

2,理解文章中父亲的四次“背影”,感受父爱的伟大。

3,体会文中的思想感情,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培养学生做一个有孝心的人。

教学重点:
抓住文中父亲的语言、动作、形象的刻画,引导学生感悟作品文字中蕴含的父子情深,启发学生做一个有孝心的人。

教学难点:
缩短学生与作者的时空距离,使学生受到感染,体会作者的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抚摸您的双手,我摸到了艰辛,不知不觉您鬓角露了白发,不声不响您眼角上添了皱纹,我的老父亲,我最疼爱的人,人间的甘甜有十分,你只尝了三分”。

这些饱含深情的话语充满了对父亲的爱戴之情,同时也是对父亲最真的写照。

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文字兼美的纪实散文,其中也刻画了一位疼爱儿子的父亲,这篇散文就是朱自清的《背影》。

板书课题。

二、导学案要求。

1、读课文,要求读通、读准确,遇到不认识的字词查找工具书。

2、了解作者,及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

3、思考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体现了一种什么思想感情?
4、用直线勾画出你最感动的最喜欢的句子,并用铅笔写出下你的感受。

5、本文主要描写的是背影,找一找背影在文中出现了几次,在文中用三角符号标注出来。

想一想,这几次背影有什么作用?
6、找出文中对父亲衣着、动作、语言描写的句子,用波浪线勾画出来。

三、课前回忆。

在第一节课中,我们已经解决了一些问题。

了解了作者和他的写作背景。

知道了这篇课文主要讲述的是父子浦口送别,体现了父亲对儿子的疼爱。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朱自清的散文《背影》。

现在,我们一起来探讨导学案中的第五个问题。

学生:第一次是开篇点题“背影”。

第二次是在浦口车站送别的场面中,父亲胖乎乎的身体,步履难艰,蹒跚的走过索道为儿子买橘子,使儿子感动的热泪盈眶。

第三次是父亲和儿子告别后,儿子眼望着父亲的“背影”
在人群中消逝,离情别绪,又催人泪下。

第四次是在文章的结尾,儿子读着父亲的来信,在泪光
中再次浮现了父亲的“背影”,思念之情不能自己。

教师:这位同学回答的真好,说明你上课非常的认真。

2、那么,在四次背影的描写过程过程中,那一次的背影描写最令你感动?为什么?
学生答:第二次,买橘送别,因为最能表现父子情深。

教师:我也有同感。

3,现在,我请一位同学来有感情地朗读父亲买橘子的背影,请同学们边听边思考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细致刻画父亲的背影的?边读边圈点批注。

这位同学读的真不错,不但读的非常的流利,而且读的还非常有感情。

把父亲卖橘时艰难的行走的过程,展现的淋漓尽致。

A、下面,请同学们找出这一段中描写父亲衣着的句子。

来,这位女同学来回答。

学生: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袄。

教师:对,她找的真准确。

那么你又从这些穿着中读出了什么?思考一下,我再请一位同学来回答。

学生:我读出了父亲穿着朴素,心情沉重。

黑色、深青都是颜色很深的词语,并且小帽、大马褂、棉袄给人很笨拙、厚重的感觉。

与当时家里“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这样沉重的环境相呼应。

教师:这位同学分析的真准确,不仅抓住了父亲衣服的颜色,而且还发现了父亲穿的衣服非常的厚重,与当时家里的环境相呼应。

B、现在,我们接着来看关于父亲的动作描写。

作者写父亲买橘子的背影时用了一系列的动词,哪些动词最富有表现力,从这些动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学生回答:蹒跚、探、攀、缩、倾
教师:你真有眼力,请坐。

我们一起来看看“蹒跚”这个词。

“蹒跚”是什么意思?
学生回答:是指人腿脚不灵便,走路缓慢摇摆的样子。

请同学们动手写一写这个词,并想一想,从“蹒跚”这个词中,你读出了什么?你能体会到作者当时的心情吗?
学生回答:我读出了父亲腿脚不便,要经过铁道,一不小心就会磕着碰着,一定令作者人十分担心。

板书:蹒跚腿脚不便不容易担心
我们接着来看探这个词,大家仔细揣摩一下,“探”说明了什么?
学生:体胖动作不灵便,下铁道小心翼翼
板书:探体胖小心翼翼
教师:再看“攀”,这里能不能把“攀”换成“抓”?
学生回答:不行。

教师:对,不行,因为无物可抓。

因为“攀”需要我们用手按住,用力支撑起身体向上,需要很大的力量。

然而这是一个上了年纪的父亲,所以这个“攀”在这里是那么地令人揪心。

板书:攀费劲努力
教师:再看一下“缩”,“缩”字有什么好处?
学生回答:“缩”字形象生动的写出了父亲无处可蹬,脚是悬空的,这样全身的力量都全在手上,如果手支撑不住,那就有摔下去的危险,这是的儿子,心情该是多么的紧张啊。

教师:对,理解的很不错。

同样“倾”字用得也十分巧妙,父亲的身体肥胖,自然不像小伙子那样灵便,他“像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形象生动的写出了父亲要爬山月台是多么的艰难。

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课文中的这幅插图,你看他的父亲是多么地艰难啊,此情此景怎能不让儿子潸然立下呢?多么令人心酸的背影啊!
板书:缩、倾危险艰难
买橘子如此艰难,可是父亲为什么仍要执意去呢?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4、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因为父亲很疼爱儿子,为了自己孩子,再苦他们也不觉得苦,再累他们也不觉得累。

我们的父母不也是怎样吗?由此我们可以体会到那份浓浓的舐犊情深。

板书: 舐犊情深
师:这一段背影描写不知感动了多少人,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从中你学到了妙笔生花的方法了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因为作者善于观察,抓住富有表现力的细节来刻画父亲的背影,所以让读者倍受感动。

由此可见,没有细节就没有艺术,没有细节就没有活生生的,有个性的,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细节描写能给文章增光添彩,使文章摇曳生姿。

四、课堂练笔。

父爱如山,爱在细微处,接下来请同学们拿起笔写一个表现父爱的细节描写。

(范读)
五、小结。

生活中处处充满爱,家爱我,我爱家。

从今天起,让我们做一个有孝心的孩子,用我们的努力和付出来回报我们的爸爸妈妈。

古今中外,很多的文人墨客
六、拓展阅读。

1、林海英《爸爸的花儿落了》
2、贝利《第一千个球》
3、李森祥《台阶》
附.板书
背影
蹒跚腿脚不便不容易担心
探体胖小心翼翼
攀费劲努力
缩、倾危险艰难
舐犊情深。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