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节黑板报对老师的最好报答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不知不觉第30个教师节到了。
我想,国家设立教师节的意义在于引起全社会对教育的关注和对教
师的尊重。
其实,教师节的作用并不在于教师只有这一天才应该
得到尊重,我们需要的不是什么礼物,而是需要精神上的持久的
尊敬。
“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能及时把老师所传授的知识融
会贯通;遇到问题时能够与老师敞开心扉地进行磋商和交谈;课堂
下或路上遇见老师时能亲热地打声招呼。
”我认为这就是尊敬老师,也是对老师的最好报答。
我1991年7月参加工作,至今23年了。
作为一名普通
的农村小学教师,在这二十余年里,我感到了社会在进步,教育
在发展,待遇在提高,尊师重教蔚然成风。
二十余年里,我见证了政府和社会对学校硬件建设的重视。
上世纪九十年代,政府投入了大量资金,进行“普六“建设。
我们小学与初中分开,选择了新校址,新建了教学楼,由土木结
构换成了砖木结构,宽敞明亮,非常漂亮。
可是学校地势较低,
分别于96、97、98年因笋溪河上涨被淹,尤其是96年被淹得特
别严重,第一层教学楼几乎淹完。
学校背后靠山,容易滑坡。
再
加上场镇建设,学校几乎被高楼和背山遮没了。
因此,学校安全
隐患严重。
2009年,在原江津区政协副主席陈作勋的倡导下,在各
级政府、区教委以及社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开始在旧校址修
建学校,于2010年9月全部搬回到原校址。
学校依山傍水,风景
秀丽,校容整洁,焕然一新,师生们别提有多兴奋了。
现在学校
配备了班班通,当地一名成功人士送给每位教师一台办公电脑,
硬件建设在同类学校中首屈一指,教学质量也是出类拔萃。
暑假,我校进行了五大功能室建设,还将作为李市片区的样板接受上级
检查。
本期初一的学生回来对我说,我们小学比他们中学漂亮,
包括寝室教室、校容校貌。
我为拥有这样的美丽学校而骄傲,能
在这样的美丽学校工作而自豪。
二十余年里,我见证了教师待遇的不断改善。
记得九十
年代,财政吃紧的乡镇,拖欠教师工资比比皆是,教师为得到69
津贴东奔西走。
现在不仅69解决了,129津贴也有了。
朱总理时代,实现了义务教育学校教师工资翻一番;温总理时代,实施了义
务教育学校奖励性绩效工资;而本月,又给教师增加了几百元的绩
效工资。
我从1991年的100元工资提高到现在的近4000元,工
资在二十三年里增长了近40倍。
现在,政府非常关注均衡教育,
重视乡村教师,多数农村学校都建了教师周转房。
就在本月10日
那天,江津区委常委会议研究决定,给予乡村教师岗位生活补助,无疑给教师节献上了一份厚礼。
2012年11月8日,在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
年翻一番,我深信,到那时我们教师的工资也应比2010年翻一番。
不言而喻,教师的地位待遇在不断得到提高,教师发展的人文环
境在不断得到优化。
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顾明远曾说过,“现
在有教师去下海经商、去考公务员,但没有反过来去当教师的,
这值得我们深思”。
我们期待,随着教师地位的不断提高,生存
状况的不断改善,终有一天,教师会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
二十余年里,我见证了教师职业的幸福。
这学期,我接
任了三年级的数学并当班主任。
有家长一看是我教他们的孩子,
便说:“这学期由你教,我们放心了!”这一刻,教师那种独有的
荣誉感不禁油然而生。
当学生生病了,我及时带学生去看医生。
家长感激地对我说,“周老师,辛苦你了,谢谢你!” 这次教师
节前夕,我上期教毕业的两位学生专门从李市中学回到母校,拿
着两束康乃馨和一包小月饼毕恭毕敬地递给我,并祝老师节日快乐。
见此,我非常高兴和感动,感到了当老师的幸福和荣耀。
康
乃馨我收了,小月饼我没有收,他们还小呀,不能助长这种祝福
方式。
上周星期五下午放学,也是上期我教毕业的一名学生在校
门口接她的弟弟,她突然看见了我,就主动叫我,“周老师好!”
我开心地应和着,我觉得这就达到了国家设立教师节的目的。
当
每天下午放学同学们挥着小手跟我说“拜拜”时;当在路上碰见开
着车的学生停车让坐时;当看到自己的学生考上了职高、军校、大学,成为国家有用之才时,那种成就感、自豪感、幸福感,一般
人难以体会。
因此,我觉得教师职业不是牺牲,而是享受;不是重复,
而是创造;不是谋生手段,而是生活本身。
教师能够在教育的自由
空间里,释放理想;在与学生情与智的碰撞中,体验成就,实现作
为完整的人的生物性、社会性和精神性的幸福统一。
今年六月,女儿高中毕业了,她将面临着人生的第一次
选择。
一些人说,现在的年轻人都想去城里发展,在农村当小学
教师,没意思。
一是待遇低,买不起房;二是谈朋友存在局限性;
三是今后子女享受不到城里的教育。
确实,说得也有些道理。
我
对女儿说:“现在国家对农村小学教师非常重视,工资待遇、职
称评定、教师成长都会向乡村教师倾斜;还要实行义务教育教师
“县管校聘”管理模式,让教师流动起来;再说农村的交通也越来
越方便。
相信随着教师待遇地位的提高和各方面的的改善,上述
问题会逐步解决的。
至于买房子,按揭吧,我们这代多数人也是
这样走过来的。
”通过耐心细致地说教,女儿终于答应子承父业,坚定做一名小学教师的信心,如愿以偿地考上了重庆师范大学定
向江津的小学全科教师,准备为江津的教育事业贡献力量!
二十余年里,我始终坚持终身学习,坚持立德树人,坚
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以科学的理论教育学生,以高尚的人格感染学生,以真情的付出
关爱学生;坚持潜心耕耘,沉下心来,不为名利所惑,不为世俗所扰,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那样“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
二十余年里,我真切感受到党和政府对教育的重视,对
教师的关心;感受到教师职业的尊严和自豪。
我愿意终身从教,扎
根农村小学教育,做党和人民满意的好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