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溶剂萃取法PPT课件
萃取液的浓度 萃余液的浓度
▪在常温常压下K为常数;应用前提条件
(1) 稀溶液
(2) 溶质对溶剂互溶没有影响
(3) 必须是同一分子类型,不发生缔合或离解
2021
11
分离因素(β)
如果原来料液中除溶质A以外,还含有溶质B,则 由于A、B的分配系数不同,萃取相中A和B的相对含量 就不同于萃余相中A和B的相对含量。
生物萃取与传统萃取相比的特殊性
▪ 生物工程不同于化工生产,主要表现在生物分 离往往需要从浓度很稀的水溶液中除去大部分的 水,而且反应液中存在多种副产物和杂质,使生 物萃取具有特殊性。
▪ ① 成分复杂 ▪ ② 传质速率不同 ▪ ③ 相分离性能不同 ▪ ④ 产物的不稳定性
2021
9
溶剂萃取法的特点
溶剂萃取概述
2021
2
溶剂萃取概述
萃取在化工上是分离液体混合物常用的单元 操作,在发酵和其它生物工程生产上的应用也相 当广泛.
萃取操作不仅可以提取和增浓产物,使产物 获得初步的纯化,所以广泛应用在抗生素、有机 酸、维生素、激素等发酵产物的提取上。
2021
3
萃取的基本概念
溶剂萃取概述
①萃取:溶质从料液转移到萃取剂的过程。 ②反萃取:溶质从萃取剂转移到反萃剂的 过程。
2021
13
两元素相互分离的判据
一般来说,要使共存于同一体系的A和B分离,A 的萃取率q应在99%以上,而B的萃取率q应小于 1%,此时:
A/B
DA DB
100104 0.01
即βA/B ≥104,可使A和B彼此分离。故常将 βA/B ≥104作为两元素相互分离的判据。
2021
14
3.有机溶剂的选择
2021
19
4.4 带溶剂的使用
带溶剂:是一类能和所提取的生物物质形成复 合物,而易溶于溶剂的物质,且此复合物在一定条 件下容易分解形成成原来的生物物质。
对于水溶性强的溶质比如链霉素,可利用脂溶 性萃取剂(如月桂酸)与溶质间的化学反应生成脂 溶性复合分子,使溶质向有机相转移,在酸性条件 下又分解成链霉素而转溶于水中。
6
分液漏斗
有机相 水相
溶剂萃取概述
2021
7
溶剂萃取概述
一般工业液液萃取过程
料液 (待分离物
质+杂质 萃 取
萃取液 (待分离物 质+少量杂质
洗 涤 剂
洗 涤
萃取剂 +稀释剂
杂质+少量 萃残液 待萃物质 (杂质)
2021
反
萃 萃取剂+稀释剂
剂
(待返回使用)
待反 萃萃 物取 质
产物(待萃物质)
8
溶剂萃取概述
萃取剂S:用以进行萃取的溶剂,
萃取液:经接触分离后,大部分溶质转移到萃取剂中, 得到的溶液,
余液:被萃取出溶质的料液。
稀释剂(原溶剂)B:混合液中的溶剂,作用是使萃
合常数发生变化 ,使分配比发生变化。
2021
5
Light phase 萃取剂
Heavy ph20a21se
溶剂萃取概述
杂质 溶质 原溶剂
第13章 溶剂萃取法 (solvent extraction)
第一讲
2021
1
1 溶剂萃取概述
萃取过程是当含有生化物质的溶液与互不相 溶的第二相接触时,生化物质倾向于在两相之间 进行分配,当条件选择得恰当时,所需提取的生 化物质就会有选择性地发生转移,集中到一相中 ,而原来溶液中所混有的其它杂质(如中间代谢 产物、杂蛋白等)分配在另一相中,这样就能达 到某种程度的提纯和浓缩。
①根据相似相溶的原理,选择与目标产物极性( 根据介电常数判断极性p116)相近的有机溶剂为萃取 剂,可以得到较大的分配系数;
②有机溶剂与水不互溶,与水有较大的密度差, 黏度小,表面张力适中,相分散和相分离容易;
应当价廉易得,容易回收,毒性低,腐蚀性小, 不与目标产物反应。
③常用于生化萃取的有机溶剂有丁醇、丁酯、乙 酸乙酯、乙酸丁酯、乙酸戊酯等。
表面活性物质聚集在两相界面上,使表面张力降低。
表面活性剂分子 亲水基团
亲水
亲油基团 亲油
亲水基团伸向水中,亲油基团伸向油中。
在完成萃取操作后,为进一步纯化目标产 物或便于下一步分离操作的实施,将目标 产物从有机相转入水相的操作就称为反萃 取(Back extraction)
2021
4
萃取的基本概念
溶剂萃取概述
萃取法是利用液体混合物各组分在某有机溶剂中的溶解 度的差异而实现分离的。
料液:在溶剂萃取中,被提取的溶液,源自溶质A:其中欲提取的物质,
萃取剂对溶质A和B分离能力的大小可用分离因素 (β)来表征。
2021
12
分离因素(β)
分离因数 :A B 在同一萃取体系内,在同样条件 下两组分的分配比的比值。
(CLA/CLB)KA
AB (CRA/CRB) KB
β=1 KA = KB 分离效果不好; β>1 KA > KB 分离效果好; β越大,KA 越大于KB,分离效果越好。
萃取过程有选择性 能与其它步聚相配合 通过相转移减少产品水解 适用于不同规模 传质快 周期短,便于连续操作 毒性与安全环境问题
2021
10
2 萃取过程的理论基础
液液萃取是以分配定律为基础
分配定律:一定T、P下,溶质在两个互不相溶的溶剂中
分配,平衡时,溶质在两相中浓度之比为常数。
K-分配系数
K
Cl CR
2021
20
溶质与带溶剂之间的作用: 离子对萃取:正负离子结合成对的萃取; 离子交换萃取: 反应萃取:
2021
21
4.5 乳 化
乳化:水或有机溶剂以微小液滴分散在有机 相或水相中的现象。
这样形成的分散体系称乳浊液。 乳化带来的问题:有机相和水相分相困难, 出现夹带,收率低,纯度低。
2021
22
1)乳浊液形成原因
◆ T↑,分子扩散速度↑,故萃取速度↑ ◆ T影响分配系数
例:青霉素 ― T↑,水中的溶解度↑ ∴ 萃取时 T↓使K↑;反萃时 T↑使K反↑
红霉素、螺旋霉素― T↑,水中的溶解度↓ ∴ 萃取时 T↓使K↑;反萃时 T↑使K反↑
2021
18
4.3. 离子强度
离子强度主要影响物质的溶解度。 当有无机盐——氯化钠、硫酸铵,作用: 生化物质在水中溶解度↓,K↑;两相比重差↑ 两相互溶 度↓
2021
15
4 有机溶剂萃取的影响因素
4.1 pH的影响
pH影响表观分配系数(K) pH低有利于酸性物质分配在有机相,碱性物质 分配在水相。
2021
16
由萃取机理和 K~pH 的关系式可得出如下结论:
萃取 反萃取
酸性物质 碱性物质
pH<pK pH>pK
pH>pK pH<pK
2021
17
4.2. 温度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