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医院2018-2020年大型医用设备配置需
求方案框架
一、现状分析
(一)区域社会经济和卫生发展情况
医院所在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2017年,镇实现全社会工业总产值249亿元,同比增9.7%;三级税收22.1亿元,同比增长29%。
2017年度中国建制镇综合实力第72名。
这几年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外来人口急剧增加,经济文化建设取得全面发展,医院所在地覆盖以为中心10公里半径范围内有小塘、西樵、三水白坭等多镇(街)地域常住人口超过60万人。
(二)居民健康需求
目前主要对当地人群影响最大疾病是心脑血管疾病、外伤性疾病、肿瘤性疾病、慢性劳损疾病(包括脊柱、四肢等),这些疾病结构特点在我院日常业务中已真正体现出来,来我院就诊的患者现阶段无法在本院或就近进行磁共振成像系统(MRI)检查,导致病人外出就诊既浪费时间、又增加患者经济负担,群众对此意见甚大,这些因素严重影响医院信誉,对临床诊断及治疗产生较大影响,存在医疗安全隐患。
随着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普及,广大群众的健康意识越来越高,体
现在有病治病、定期体检,积极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理念深入人心,对医疗技术、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情况及评价
目前我院有2个院区,各配置CT一台,2017年使用13236人次,检查收入6,195,468.00元,占业务总收入3.30%,由于目前我院大型医用设备(放射类)单一,只能做普通放射设备和CT检查。
(四)存在问题
区域内由于放射检查的高端设备缺乏,造成大量疾病在本院无法得到更加准确的影像诊断信息,可能产生病情延误或诊断错漏隐患,让部分病人要到外院诊断而造成大量病人流失,不利于医院及科室向前发展,也不利于疑难疾病的诊断、追踪及临床随访。
同时科研最基本的原始资料无法收集开展,不利于科研项目的申报及开展,一定程度制约着医院科研水平的提高。
二、指导思想、目的和主要原则
(一)指导思想、目的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化医改,加强公共卫生和重大疾病防控,进一步健全医疗服务体系、大幅提升服务能力,改善本地区群众外出就医时间过长、检查不方便的状况。
(二)主要原则通过自筹资金解决设备购置
三、配置标准及数量
配置标准:实用型1.5T
数量:1台
四、配置基本要求
医院是一所二级甲等综合性公立医院,集医疗、教学、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于一体,是广东省普通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是佛山市医保定点医院。
本院就诊的患者疾病谱广,例如肿瘤、炎症、创伤、退行性病变,以及各种先天性疾病等的检查,在神经系统、脊柱疾病及四肢关节及软组织病变中的优势决定着其在临床中作用凸显,而我院在创伤及退行性变疾病中所占比率最大,随着临床科室的不断向前发展和急需解决目前技术诊断瓶颈问题。
拟配置磁共振成像系统(MRI)的放射科技术人员情况,我院放射科现拥有影像技术人员11人,其中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8名,医师2名,助理医师1名,技师1名,主管护士1人,大型上岗证:CT9人,MRI 1人。
具有现成的设备场地,具有足够的购买设备能力。
我院拟配磁共振成像系统(MRI)预期使用情况分析:
1.使用年限:6年(目前各医院的大型医疗设备使用寿命
大多数超过10年以上);
2.每周使用情况:15-25例/天,共7天;
3.收费标准:磁共振平扫每部位720元;
4.年经济收入:388-648万元;
5.年营运维护费用:330万元;
6.年收益:58-318万元;
计划启用时间:2018年12月
医院
二○一八年二月二十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