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结算第四章汇付

国际结算第四章汇付


三、汇付的风险与防范
• 1.汇付的特点 • 汇付方式是以银行为中间媒介来结算进出口 双方的债权债务关系; • 汇付是建立在商业信用基础上的结算方式; • 在国际货物贸易中使用汇付方式时买卖双方 资金负担悬殊; • 汇付结算的优点:手续简单、费用低廉。
• (3)汇入行: • 受汇出行委托将款项支付给收款人的银行。 • 汇入行的所有解付汇入款必须严格按照汇出 行的P.O.办理。 • 不附加条件的汇入款,clean payment • 附加条件的汇入款,“在收款人交出**号合 同项下全套单据后才予付款”,付款人负有 审单责任,加收审单费。
• (4)收款人: • 债权人,出口商 • 如果汇款存在问题(金额不对)应及时向汇 入行提出,联系其他当事人解决 • 如果没有提出异议,那么汇出行和汇入行的 责任终结,汇款人和收款人的其他纠纷自行 解决。
来结算的。
• 即使没有账户关系,当收到委托付款书时即可办理 ,而不必等待汇款来补偿头寸,在代理协议的范围 内经常提供一定的信贷额度。
3.代理行网
• 代理行双方都可以利用对方在本国的分支行为其服 务,从而形成一个代理行网。 • 建立代理行关系的好处是可以使得双方开展在对方 国家的业务更方便且有保障,也能节约大量的资金 和人力资源。 • 通过代理行网,银行能与国际计算机支付系统相连 接,如SWIFT,伦敦票据交换所银行同业支付系统( CHAPS)等,因此清算过程更为快捷安全。
电汇流程(3):P.O.随附头寸支票由汇入 行自行向支票付款行收取 汇款人
① ②

收款人

支票付款行
⑤ ③ ④

汇出行

汇入行
① 汇款人填写并呈交汇款申请书; ② 汇出行给汇款人汇款回执; ③ 汇出行向汇入人发出P.O.,标明“头寸以我随附的xx银行付款的第xxxx号支票偿 付”,并随附他行付款的支票; ④ 汇入行向支票付款行提示支票; ⑤ 支票付款行向汇入行支付支票款; ⑥ 如汇入行有收款人账户则直接收账,如无账户则通知收款人前来领取; ⑦ 收款人接到通知去汇入行领取汇款; ⑧ 汇入行向汇出行寄去汇款收据(需要收据时); ⑨ 汇款人与收款人之间关于这笔款项的债权债务得到清偿。
2. 票汇
• 应汇款人申请,汇出行开出一张银行汇票交 给汇款人,由汇款人转交收款人以向汇入行 提示付款,这种方式成为票汇。 • 票汇中汇出行的委托付款指令是一张以汇出 行为出票人,指定解付行为付款人的即期银 行汇票。
2. 票汇
汇款人(购票人)

收款人(持票人)




票据托收行
⑥ ⑤


汇出行(出票人)
三、 资金的偿付类型
1.资金偿付:
• 委托付款银行向代理付款银行划拨资金以向收款人 或债权人作解付的行为 • 委托付款的银行:资金的汇出行 • 代理付款的银行:资金的汇入行 • 银行划拨:汇出行与汇入行之间的账户划拨。
• 账户行之间开立的账户通常都是活期存款账 户,又称往来账户。 • 往账:本国银行在外国银行开立的账户。
电汇流程(1):汇出行与汇入行之间开 有账户
汇款人
① ② ③ ⑥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汇款人填写并呈交汇款申请书; 汇出行给汇款人汇款回执; 汇出行向汇入人发出P.O.,往账为请借记报单,来账为已贷记报单; 如汇入行有收款人账户则直接收账,如无账户则通知收款人前来领取; 收款人接到通知去汇入行领取汇款; 汇入行告知汇出行,往账为已借记报单,来账则寄回收款人收据(需要收据时); 汇款人与收款人之间关于这笔款项的债权债务得到清偿。
三、退汇的处理
1. 电汇和信汇方式下的退付
收款 一方 退汇 原因 付款 一方 汇出行通知汇 入行停止解付 已解付 汇入行退回P.O. 汇款人办理退款 未解付 立即止付,收款人向 汇款人交涉要求付款 银行免责,汇款人向 收款人交涉要求退款
2. 票汇方式下的退付
申请退汇人 交出汇票
汇款人办理 退汇手续 汇票正常 流通转让 汇票遗失 被窃损毁 无法退汇
第四章
汇 付
本章目录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预备知识 汇付的规则 汇付方式的应用
第一节 预备知识
• 一、代理行的概念
• 银行的国际结算业务总是建立在与海外银行 的合作基础之上的。 • 海外银行:(1)本行在国外的分支机构

(2)代理行
• 代理行:国内银行与建立代理关系为其提 供国际业务的代理服务的一批外国银行 (correspondent bank)。
汇出行 (贷记汇入行账户) 资金流向 汇入行 (借记汇出行账户)
• 2.共同账户行转账(最为常用)
• 转账前提:双方没有账户关系,但在第三家银行开 有账户,这个第三家银行就是双方共同的账户行。 代理行之间的资金可以利用双方共同账户行转账。
汇出行
汇入行
付款指示
共同账户行
贷记通知
3.账户行的共同账户行转账
申请退汇人 无法交出汇票
挂失止付
第三节 汇付方式的应用
• 一、预付货款 • 预付货款(payment in advance): • -又称先结后出,是指进口商现将部分或全部 货款给出口商,出口商收到货款后再发货。 • 典型方式:随订单付现(cash with order, 简称 C.W.O.)
• 一般使用预付货款方式的情况: • (1)紧俏的急需的商品; • (2)出口商是跨国公司的子公司、母公司或分公司,或出 口商是信誉极好、极为可靠的大公司、大企业,或进出口双 方是长期合作伙伴,关系十分密切,互相信任; • (3)进口商信誉不佳,或出口商对进口商资信不了解; • (4)出口商资金匮乏; • (5)在成套设备、大型机械、大型运输工具,如飞机、船 舶等,或者在工程承包交易中,或者在专为进口商生产的特 定商品交易中,出口商往往要求付一定比例的预付货款作为 定金(down payment),或采用分期付款方式,定金和分期支 付的款项采用汇付。
汇出行 账户行
共同 账户行
汇入行 账户行
第二节 汇付的规则
• 汇付是指在订立商业合同之后,进口商将汇款交给 进口地银行,要求银行通过一定的方式,委托在出 口地的代理行或国外联行,将款项交付给出口商的 一种结算方式,也称汇款。
• 从银行的角度,汇付是指银行接受客户的委托,通 过自身所建立的通汇网络,使用合适的支付凭证, 将款项交付给收款人的一种结算方式。 • 汇付的支付 凭证:支付授权书(P.O.)

收款人


汇出行
汇入行
电汇流程(2):汇出行与汇入行间没有账户, 有在共同银行上的账户

汇款人
① ② ④
收款人
⑥ ⑤ ⑦
头寸偿付行

汇出行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汇入行
汇款人填写并呈交汇款申请书; 汇出行给汇款人汇款回执; 汇出行向汇入人发出P.O.,标明头寸已通知,或请汇入行主动向偿付行索偿头寸; 汇出行以B.T.作为偿付头寸的凭证; 偿付行向汇入行偿付寸头; 如汇入行有收款人账户则直接收账,如无账户则通知收款人前来领取; 收款人接到通知去汇入行领取汇款; 汇入行向汇出行寄去汇款收据(需要收据时 ; 汇款人与收款人之间关于这笔款项的债权债务得到清偿。
• 1.售定
• 售定:进口商收到货物后按事先订妥的货物价格付 款。 • 使用售定方式通常有下列情况: • (1)快销商品,如鲜活商品,使提货方便快捷; • (2)一般性日用消费品,使手续简化或节省费用; • (3)出口商对进口商的诚信有怀疑。
• 2.寄售 • 寄售:出口商出运货物委托进口商代卖,价格未定 ,进口商可以随行就市,自定价格出售货物,等到 货物卖出后,扣除佣金,再将货款汇付出口商。 • 使用寄售方式通常有下列情况: • (1)出口商在国内的滞销商品,或商品本身有缺陷 ,为了在国外市场促销; • (2)新产品在国外试销,为了打开国外市场; • (3)参加国外商品交易会、博览会或展示会后展品 的处理等。
• 选择代理行考虑的因素:
– – – – – 自身业务发展状况和长远规划 拟选择的代理行的金融状况和业务经营范围 该行的地理条件 该行在世界银行界的地位 该行所在国家的政治、经济状况
4.自由多边清算制度
• 清算: • 银行结算的一个重要环节,债权债务的结 算,最终必须通过一定的清算体系和方式才 能得以实现。 • 国际结算中最主要的清算制度: • 以商业银行为中心,以代理行网络为基础 的自由多边清算制度
汇款人 (进口商)
货物
收款人 (出口商)
委托
解付
汇出行
(进口商所在地银行)
汇出
汇入行
(出口商所在地银行)
二、汇付的方式
• 1.电汇和信汇 • 电汇是汇出行以加押电信文件的方式将P.O. 发送给汇入行,授权其借记我账,并指示将 此款交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给P.O.上指定的收款人。 • 信汇是以邮寄的方式将P.O.发送给汇入行。
• 两家银行签订了代理协议,彼此成为对方 银行在本国的代理行,相互提供金融服务, 如国际结算和融资,包括汇款、托收、信 用证等方式的合作。
1.代理行之间的控制文件:
①密押(test key)
用于识别银行电讯文件的数字密码。为了高度保密,密押表只 掌握在极个别人员手中,并且每使用一段时间后就必须更换。
如图所示,汇出行账户行可称为第一偿付行,共同账户行是 第二偿付行,依此类推下去。在这种偿付类型中,如果第一 偿付行与汇入行没有共同账户行,它可以将资金拨给与其有 账户关系的代理行,让其充当第二偿付行,依此类推并不断 转移偿付资金,直接转交给汇入行。
汇出行 付款指示 贷记通知 贷记通知 汇入行
贷记报单
2.代理行的形式
• (1)有账户关系的代理行
• 代理行双方相互有存款结算账户,在国际汇兑业务 往来中都通过相互开立的账户结算。 • 账户行:一家银行可能在东道国有多家代理行,但 为了提高外汇资金的使用效益,防止外汇资金的闲 置,往往只与一个代理行建立账户关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