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综合测评(一)第一单元(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巩固(17分)1.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导学号:79942024】①要知道生之可贵,但不可苟且偷安....;要知道死不足惧,但不可轻易言死。
②他知道自己患的是不可救药....的癌症,但他以“生命不息,战斗不止”的精神,鞠躬尽瘁为人民办事。
③对于这样的意见,要加以分析,不可以生吞活剥....地完全肯定或完全否定。
④宜春一中的老年人活动中心里,象棋、扑克、乒乓球、羽毛球、收音机、电视机、书报、画片,包罗万象....。
⑤如果不未雨绸缪....,将来就要被动,就难以保证明年地方工业发展的需要,因此从现在起,就必须“今年看明年”,及早准备。
⑥摆好后,他照例是横瞅瞅,竖看看,里磕磕,外扳扳,直到那砖横平竖直了,他自己也觉得称心如意....了,这才摸起另一块。
A.①③④B.①③⑤C.②⑤⑥D.③④⑥A[①苟且偷安:只顾眼前,得过且过的意思。
与语境不合。
“苟且偷生”与“不可轻易言死”相对,应该用“苟且偷生”。
②不可救药:病重到已无法救治,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可以作定语,使用正确。
③生吞活剥:比喻生硬地接受或机械地搬用(别人的经验、理论、方法等)。
本句不是“搬用”的意思,而是“笼统含糊,不加分析”的意思,应用“囫囵吞枣”。
④包罗万象:内容丰富,应有尽有的意思。
虽也可在前边先列举一些事物,但一般都不在前边列出具体事物。
而“应有尽有”有概括的作用,运用时可以跟总括性的词语搭配,也可以先在前边列举一些事物,而后用“应有尽有”来总括。
所以此处应用“应有尽有”。
⑤未雨绸缪:比喻事先做好准备。
使用正确。
⑥称心如意:形容心满意足,事情的发展完全符合心意。
使用正确。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导学号:79942025】A.这部迪士尼动画影片不仅故事有趣,动物主角可爱,情节引人入胜,而且能将哲理意义、文化内涵自然巧妙地融进精彩的故事情节中,给人以启迪。
B.在第53届意大利博洛尼亚国际书展上,中国儿童文学作家曹文轩获得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开创了华人在这一世界儿童文学领域至高奖项上零的突破。
C.《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首档以诗词为主题的大型全民互动益智节目,其赛制、内容和表现形式都富有新意,力求打造一席特色鲜明的文化盛宴。
D.我国即将实施的首部慈善法对慈善活动进行了明确界定,同时在规范慈善组织设立运营、促进慈善事业发展、开展慈善服务等方面也做出了规定。
A[B项,搭配不当,“开创了……零的突破”应改为“实现了……零的突破”。
C 项,结构混乱,偷换主语。
应改为“节目组力求把该节目打造成一席特色鲜明的文化盛宴”。
D项,“同时在规范慈善组织设立运营、促进慈善事业发展、开展慈善服务等方面”语序不当,不合逻辑,应改为“在规范慈善组织设立运营、开展慈善服务、促进慈善事业发展等方面”。
]3.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3分)()【导学号:79942026】A.承蒙你看得起我,把这么重要的事交给我,遗憾的是毕竟资历尚浅,能力有限,我只能敬谢不敏了。
B.学生小王去找学校心理老师,他说:“抱歉打扰了!我想跟你垂询一下如何尽快消除心理阴影的问题。
”C.我们家要是在过去可要算是“书香门第”了,家教一贯很严,令尊常常告诫我们,到社会上一定要清清白白做人。
D.中国政府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针对解决地区矛盾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时说:“不要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就动刀动枪的。
”A[B项,“垂询”为敬辞,不能用于自己;C项,“令尊”称别人的父亲。
此处应为“家父”;D项,语体色彩不得体,“不要两句话说不到一块,就动刀动枪的”是口语化的表达,不适合用于新闻发布会这种正式场合。
]4.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3分)()A.毛泽东《沁园春长沙》一诗中的“万户侯”,原意是食邑万户的侯爵。
这里借指大军阀、大官僚。
B.戴望舒,浙江杭县(今余杭)人,中国现代著名诗人。
1928年发表成名作《雨巷》,具有以现代派的形式与古典派的内容嫁接融合、婉约朦胧的特点,因此赢得了“雨巷诗人”的美誉。
C.徐志摩,浙江海宁人,现代诗人、散文家,新月派代表人物。
《再别康桥》以音韵和谐、意境优美,备受读者们的青睐。
D.艾青,中国现代诗人,原名蒋海澄,生于浙江金华。
在诗歌理论上主张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民族性和多样性的统一,强调诗人的时代使命感。
被称为“一生追求光明的作家”。
B[“现代派”应为“象征派”。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5分)【导学号:79942027】(1)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一词中,面对湘江,看着美丽的秋色,发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感叹。
(2)戴望舒在《雨巷》中,希望在悠长又寂寥的雨巷,逢着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姑娘。
(3)“柳”在诗歌中一直被诗人作为“留”的谐音词,在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中也不例外,其中含“柳”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2)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3)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二、阅读理解(35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6~7题。
(6分)【导学号:79942028】我不知道风——徐志摩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在梦的轻波里依洄。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她的温存,我的迷醉。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甜美是梦里的光辉。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她的负心,我的伤悲。
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在梦的悲哀里心碎!我不知道风是在哪一个方向吹——我是在梦中,黯淡是梦里的光辉。
6.这首诗在语言形式上有怎样的特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诗共有六节,每节的前3句相同,辗转反复,余音袅袅。
这种刻意经营的旋律组合,渲染了诗中“梦”的氛围,更给吟唱者添上几分“梦”态。
7.“甜美是梦里的光辉”“黯淡是梦里的光辉”,这两句话与《再别康桥》中的哪个句式比较相像?说说你的理由。
(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这两句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比较相像。
这四个语句都采用了比喻中暗喻的修辞手法,本体都是抽象的情绪,“甜美”“黯淡”“悄悄”“沉默”等;喻体都是具体可感的事物,“梦里的光辉”“别离的笙箫”“今晚的康桥”等。
(二)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6分)煤的对话艾青你住在哪里?我住在万年的深山里,我住在万年的岩石里。
你的年纪?我的年纪比山的更大,比岩石的更大。
你从什么时候沉默的?从恐龙统治了森林的年代,从地壳第一次震动的年代。
你已死在过深的怨愤里了么?死?不,不,我还活着,请给我以火,给我以火。
8.结合这首诗的主旨,说说诗人为什么以煤作意象?(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主旨:通过树木被埋到地层深处变成煤后,渴望在烈火中再生的诉说,歌颂了被压迫的民族不甘屈辱、自强不息的精神。
原因:煤深藏在地下,热能巨大,一旦燃烧便烈火熊熊。
煤和被压迫的民族有相似点,诗人借煤的形象表达自己的观点,因此,煤作为这首诗的意象非常妥帖。
9.有人评价这首诗的艺术特点时说“强烈的反差,激起读者感情的波澜”,对此,你是怎样认识的?(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强烈的反差”是指作者平静的问话与煤炽热如火的回答之间一冷一热的反差,这样写,用“我”的冷静反衬煤的热烈,使煤的自白给人以强烈的感染力。
(三)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10~11题。
(9分)醉翁操①苏轼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
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
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
荷蒉②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
醉翁啸咏,声和流泉。
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
山有时而童巅③,水有时而回川,思翁无岁年。
翁今为飞仙,此意在人间,试听徽④外三两弦。
【注】①据本词序,欧阳修喜爱琅琊幽谷的山川奇丽、泉鸣空涧,常把酒临听,欣然忘归。
后沈遵作琴曲《醉翁操》,崔闲记谱,请苏轼填词。
②蒉:草筐。
《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③童巅:山顶光秃,山无草木曰童。
④徽:琴徽,系弦之绳。
此处代指琴。
10.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响空山”与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的“空山”,都写出了山的空寂。
B.“荷蒉”两句以《论语》中荷蒉者对孔子击磬的评价,赞赏醉翁懂得鸣泉之妙。
C.“醉翁去后”两句描写醉翁离开琅琊后,作者空对流泉,以吟诵表达思念之情。
D.词作最后三句是说醉翁虽已离世,声和流泉的美妙意境却仍然得以留存人间。
C[本题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C 项,曲解文意,“朝吟夜怨”的“吟”字并非是指作者的“吟诵”,而是指泉水流动的声音,所以C项错误。
]11.欧阳修《醉翁亭记》描写了琅琊山的四时景色,表现了作者以山水自适、与民同乐的情怀。
与之相比,苏轼这首《醉翁操》所描写的景色和所表现的情怀有何不同?(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词人的思想感情的能力。